茶葉簡介

岳西翠蘭目前主要產於縣內包家、主簿、頭陀、來榜、中關、古坊、田頭等八個自然片,茶園面積十萬畝,產量已達1000餘噸,產值4500多萬元。
“岳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製作技術基礎上創製的。穀雨前後選采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岳西翠蘭創製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5年被國家農牧漁業部評為中國名茶。並在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畫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
生態環境

自然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縣域地貌以中低山為主體,境內千米以上高峰236座,森林覆蓋率72%,為鄂、豫、皖大別山區唯一純山區縣,為國家生態示範縣。本縣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0℃的年有效積溫4477.7℃,空氣相對濕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應,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遠離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潔淨,非常適合名優茶生產。唐代陸羽《茶經》將此地列為壽州和舒州茶區,宋代以後,本區為大別山御用貢茶核心產地。當前,岳西全縣已有茶園1O.8萬畝,年產乾茶1970多噸,茶葉產值9040萬元。
製作工序

特級岳西翠蘭鮮葉標準為1芽2葉初展。制茶分殺青、整形、烘焙三道工序。現已實現機械制茶,但高檔岳西翠蘭仍用手工製作。
品質特點
突出在“三綠”,即乾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色澤翠綠鮮活。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
歷史淵源

岳西名優茶葉於1985年5月經安徽省新名茶與良種茶審議會評審正式定名為“岳西翠蘭”,同年6月在國家農牧漁業部召開的全國優質名茶評選會上被評為11種全國名茶之一併首先在南京茶莊試銷,深受廣大飲茶消費者的喜愛。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製的岳西翠蘭,在安慶地區名優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製點茶葉混合,送農業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為全國新創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複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岳西縣又相繼開發岳西翠芽、岳西翠尖,形成了岳西翠蘭名優茶系列。
岳西翠蘭茶園全部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岳西翠蘭茶葉,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工藝考究。1985年後,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製創新,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岳西翠蘭系列產品。主要有:岳西翠芽、岳西翠尖、岳西翠蘭、岳花椰菜、岳西綠月、川嶺香、岳西炒青、岳西黃茶等。用於製作岳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群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翠蘭茶葉岳西全境皆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沖為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為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為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全縣有翠蘭生產銷售企業300餘家。

為發展岳西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山區新農村建設步伐,岳西縣委、縣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當地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2003年作出專項決定,把茶產業作為全縣農業結構調整第一主線、農村經濟第一產業和農民增收第一渠道的大事來辦。以每畝810——1230元的高額補助,幫助農民、企業規模發展高標準茶園基地;以生態的理念,加快無公害化、清潔化生產進程;以工業、商業的理念,定標準、打品牌;以先進文化理念,豐富提升翠蘭茶業內涵與品味。當前,全縣已有茶園基地12.4萬畝,年產乾茶2300噸左右,產值1.5億元上下,獲國家有機、綠色、無公害“三品”認證茶園8萬畝,獲QS認證企業十餘家。安徽農業大學教授、著名茶業專家王鎮恆,校長、教授、著名茶業專家宛曉春,副校長、教授、著名茶業專家夏濤,教授、著名茶業專家詹羅九、方世輝等,先後來岳西指導工作,對岳西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岳西翠蘭茶優異的品質,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沈鵬先生,為岳西親書“岳西翠蘭”四個大字。
名稱由來

保健功能
1、岳西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明目、清熱、利尿、消積、解毒之功效。“岳西翠蘭”品質優良,風格獨特。其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香氣撲鼻,毫芒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