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茶

麻姑茶

麻姑茶,屬綠茶類名茶,產於江西省南城縣西南10公里處有“洞天福地,秀出東南”的麻姑山區,以產地而得名。在唐代,《茶經》、《羅田縣誌》和《文獻通考》均有記載,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麻姑茶》中也多次提及,清朝初年,被列為“貢品”。在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有80多處提及到麻姑茶。此茶的加工工序包括萎凋、殺青、揉捻、乾燥等,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減肥搞癌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

歷史發展

麻姑茶麻姑茶
南城縣麻姑山產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據《南城縣誌》載:麻姑茶的製作盛於唐代。關於麻姑茶的來歷,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相傳,在東漢時,有一仙女麻姑曾雲遊仙居此山修煉,春時常常採摘山上茶樹的鮮嫩芽葉,汲取清澈甘美的神功泉石中乳液,烹茗款客,其茶味鮮香異常。

自古以來,這裡便已列為我國著名山系。《名山志》曾有:“中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九洲四海,只獨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的記載。這裡山勢磅礴,峰巒重疊,瀑布飛濺,雲霧繚繞,清泉眾多,風景優美。山上有神功泉、龍門橋、丹霞洞天、尋真寺、半山閣、仙都閣等名勝古蹟。歷代不少名人、學士都薈萃於此。

秦時大學者華子期曾來山著書;時醫學士葛洪曾來此煉丹;唐時書法家顏真卿在此寫了《麻姑仙壇記》著名碑貼;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名師羅汝芳在此創辦“從姑山房”等等。這裡還傳誦著許多美妙的故事。麻姑茶的來歷傳說,更是有趣。相傳東漢時有一位麻姑仙女得道於此,常常採摘細嫩茶葉,用仙泉一勺之多,煮與享客,並用以赴瑤池會、蟠桃會,朝拜王母娘娘的貢品。麻姑山之茶自古就有仙茶之稱。

歷史淵源

“麻姑茶”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早在唐代,《茶經》;據《羅田縣誌》和《文獻通考》載: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官府曾在麻埠、開順設立茶站,可見當時已頗具規模。據《州志》載:“絕頂常為雲所封,其上產茶甚壯,而味獨沖淡……”。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里稱“南城麻姑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麻姑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風自麻姑”、“陸羽舊經遺上品”,予“麻姑茶”以很高的評價。
清朝初年,被列為“貢品”。據《食品科技》1982年第七期一篇文章介紹:1856年4月27日,鹹豐帝的懿嬪(即慈禧)生下了第八代皇帝載淳(即同治)。鹹豐帝聞知此事,喜不自勝,便當即諭旨:“懿嬪著封為懿妃”。按照宮中規定,慈禧從此便可享受更高一級的生活待遇。於是,在她的飲食規定中就有:每月供給“麻姑茶”十四兩。
有詩嘆道:“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似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另有一首《竹枝詞》描繪了當年貢茶的情景:“春雷昨夜報纖芽,雀舌銀針盡內衙。柳外龍旗喧鼓吹,香風一路貢新茶。”
曹雪芹紅樓夢》有80多處提及,第41回,妙玉烹茶給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因為林黛玉分不出烹茶的水是雨水還是雪水,遭到了妙玉的嘲笑,妙玉說:這水是五年前從梅花上收集的雪,放入瓮中埋在地下,是專門用來烹茶用的。
解放後,麻姑茶產值增長了2.7倍,均價提高25%。近年來,“麻姑茶”經歷了一系列的潮起潮落,其產量曾一度嚴重滑坡,目前,六安已擁有天然優質的“麻姑茶”茶園30萬畝,開發出“麻姑茶”三品十級等系列,年產報品、精品“麻姑茶”達3萬餘公斤。現在,金寨縣已是全國100個、全省13個重點產茶基地之一。麻姑茶是金寨縣的傳統保茶。

自然地理

產地分布

麻姑茶麻姑茶
麻姑茶產於江西省南城縣西南10公里處有“洞天福地,秀出東南”的麻姑山區,以產地而得名。該山為武夷山系軍山余脈。這裡山勢磅礴,峰巒疊嶂,溪瀑飛流,風光秀麗。山上有神功泉、丹霞洞天、尋真寺、半山閣、仙都閣等名勝古蹟。

生長環境

麻姑山茶園大多位於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山地,年降雨量2300毫米,年均氣溫15℃,日照短而以溫射光為主,這正是高品質茶葉形成所需要的條件。同時,這裡春秋茶季月平均溫度分別為15.4℃和16.7℃,年平均無霜期達210天至223天,初霜11月5日,終霜3月9日。茶園土壤以山地黃棕壤為主,成土母質為花崗岩及花崗片麻岩為主,土壤剖面發育良好,土層厚度達1.5米,這在山地茶園土壤中是不多見的,土壤有機質尤其是活化有機質的含量較高,土壤理化性狀的協調性、通透性好,pH值4.8至5.5之間,對於茶樹的良好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溫、光、水、氣、土條件和配置,為優質鮮葉內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氣溫

海拔600~10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6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4月和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4℃、16.7℃。年平均無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5日,終霜日為3月29日,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4月15日,終止於11月4-9日;≥0℃積溫為5085-5500℃;≥10℃積溫為4384-4750℃。

光照

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總量射量73%。年日照時數為2000-22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據統計,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濕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濕潤地帶。

土壤

土壤類型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品質特徵

品質特點

麻姑茶麻姑茶
麻姑茶的品質特點是:乾茶條索緊結勻整、白毫顯露、色澤銀灰翠潤、香氣清新純正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有益成分豐富浸出率高,滋味醇厚甘爽。既有綠茶的典型特徵,又有耐泡的特色。

生物學特徵

麻姑茶的基本生物學種質特徵為:灌木型中葉類、旱生種二倍體品種。成年茶樹呈半張狀態,分枝密度中等,葉片以稍向上斜狀著生,葉片形態為橢圓形,葉色綠而葉平面微隆,葉身向內側折,葉齒銳尖而密,葉片角質層細胞較為厚硬。芽葉茸毛多而綠,一芽三葉百芽重36.1克。種徑1.2厘米,種子百粒重90.0克。麻姑茶的經濟產量高和生長勢強,發芽較早持嫩性強,一芽三葉盛期在四月中旬,經濟產量較高,畝產茶葉100公斤以上,內質營養成分全齊,比例得當,適口性好。

加工技術

麻姑茶麻姑茶
採摘來的鮮茶葉,要及時進行加工處理,切勿層積堆漚,以免葉落腐爛。

1、萎凋
萎凋主要有三法:
(1)加溫萎凋:藉助電熱、柴炭進行人工加溫,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質量不易保證。
(2)室內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風透光室內進行。即用竹墊將茶葉均勻攤開,須經15—20小時左右,並均勻翻動數次,使水分蒸發達50%—60%,葉柄、葉芽柔軟後即完成萎凋。此法蒸發緩慢,易於掌握。
(3)日照萎凋:將鮮葉攤散在竹墊上或放到陽光下曬,晴天只需30分鐘即可,陰天則看其柔軟程度而定。總之,萎凋的標準是:葉形萎縮;粗梗失水而柔軟,不易折斷;青味減少。

2、殺青
殺青是提高茶葉品質的關鍵措施,總的要求是殺青要均勻要透,掌握“高溫、葉少、拋炒結合”的原則。手工殺青,通常用鐵鍋,徑寬宜大,鍋溫要在150—200℃之間,先高后低,鍋炒葉一次2公斤左右,機器加工加倍。殺青的標準:外觀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手緊握茶葉稍帶粘性,粗梗折而不斷,青氣消失,有茶香味。

3、揉捻
麻姑茶一般芽葉粗,梗大,多採用熱揉。揉捻時用慢火隨炒隨揉,溫揉亦須在熱灶上進行,冷揉一般少用。熱揉做法是在茶葉粘附力大時,將它捲成團塊,出鍋做成形,或抓住每個芽的主梗,一葉一搓或數葉一搓成條索形。亦可將數葉捲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後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要求嫩葉成形率在80%以上,過老化的芽頭成形率僅60%—70%。

4、乾燥
鮮葉經萎凋、殺青、揉捻、定形後,立即抖散在竹墊、簸箕或曬場上蔭涼,切勿被烈日直射。待葉片可研碎、粗梗折斷後有藕斷絲連狀時,則表示茶葉的含水量在3%—5%,這時,茶葉就達到乾燥程度。如採集後遇陰雨天氣,加工後必須用低溫慢烘,直至乾燥為止。

價值功效

主要成分

麻姑茶麻姑茶
春茶一芽二葉乾樣含胺基酸3.0%,茶多酚含量水平中等偏上為26.6%,兒茶素總量12.8%,咖啡鹼含量水平達5.9%。

醫藥功能

功能主治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用於頭痛、齒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麻姑茶具有散風熱、清頭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炎解毒、降壓降脂等藥理功能。據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中國林科院森林環保研究所、冶金工業部地質測試中心、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科研單位共同研究,從麻姑茶中分離出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多種胺基酸,B—胡蘿蔔、多酚類、三萜甙類等物質及(Ca)、(K)、(Na)、(Mn)、(Mo)、(Mg)、(Fe)、(Zn)、(Se)、(Ge)、(Cr)、(Ni)、(P)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保健功能

抗衰老
麻姑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麻姑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抗菌
研究顯示,麻姑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麻姑茶具備整腸的功能。
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的功效。麻姑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瘦身減脂
麻姑茶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防齲齒、清口臭
麻姑茶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麻姑茶防癌
麻姑茶對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於推論階段。對防癌症的發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美白及防紫外線
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麻姑茶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
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研究報告顯示,麻姑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麻姑茶減輕病況。

除此之外還具有涼肝散風、止痛消炎良藥。對治療高血壓肥胖症口腔炎咽喉炎等療效顯著;對急性胃炎、感冒、肚痛、痧氣、瘧疾、便秘等有較好療效;對鼻咽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煮水外洗能治療多種皮膚病及燙傷等;如果把它當作茶泡飲,其滋味甘涼、生津止渴、先苦後甘,回味持久,故被人們譽稱為“‘綠色黃金’、‘益壽茶’、‘美容茶’”。

現代科學臨床套用表明,麻姑茶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減肥搞癌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被國內外消費者譽為保健茶、益壽茶、美容茶,是一種套用極為廣泛的天然多功能植物飲料。麻姑茶有明顯益思、止渴、利尿、提神、解憂之功效,對傷風感冒、腹脹吐瀉、腸胃不適有一定療效,亦能防蛀牙、抗病毒。

品茗指南

沖泡方法

麻姑茶麻姑茶
一般來說,綠茶沖泡水溫以85℃為宜,水初沸即可。沖泡時間以2~3分鐘為好。綠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常用150毫升的水沖3克茶葉,沖泡出來的綠茶湯濃淡適中。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時間過久,或者反覆沖泡,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在茶具方面,可以選用瓷杯或是透明的玻璃杯,最好不要蓋蓋子,否則容易將茶葉燜黃。

飲茶禁忌

胃不好的人少喝
綠茶微寒,容易刺激腸胃,胃寒或經常胃痛的人應該少喝或不喝。建議胃不好的人喝一些比較溫性的白茶、紅茶、熟普洱,這類茶經過發酵,對腸胃較好,不會引起胃痛。另外,女性要特別注意以下時期不宜喝綠茶:經期、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
睡前不要喝
茶中的茶鹼等物質,被人體吸收後,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會使精神興奮,影響睡眠,甚至導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綠茶,作用更明顯。
空腹時別喝
空腹飲茶,尤其在清晨剛起床後就來杯茶,易使腸道吸收咖啡鹼過多,容易讓人產生心慌、頭昏、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症狀。不常喝茶的人,更容易出現上述不適。這被稱為茶醉,一旦出現茶醉現象,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來緩解。
飯前、飯後不要馬上喝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飲食無味,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茶中含有鞣酸,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發生凝固作用,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鐵質的消化吸收。

等級標準

麻姑茶成品可分為特、一、二、三、四共五個等級。特級茶含胺基酸3.5%。

儲存方法

麻姑茶最佳儲存溫度為0℃~5℃,其怕濕、怕陽光而且容易吸附異味。保存時要把茶葉裝進茶罐里封上口,再用塑膠袋套好放進冰櫃冷藏,袋口一定封牢,否則會回潮或者串味,有損茶葉的品質。

茶葉文化

相傳在東漢有一位雲遊仙女麻姑居此山修煉,春時采山上鮮嫩的茶樹芽葉,汲清澈甘美的神功泉石之乳液,烹茗款客,其茶味鮮香異常,取名麻姑茶。
據《南城縣誌》記載:“麻姑茶的製作盛於唐代”,據《名山志》曾有:“中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於九州四海,獨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的記載。麻姑山群山重疊、瀑布飛濺、雲多霧重、清泉遍布、景致迷人,宜人宜茶的環境在口口相傳中更增添了神秘的韻味。
據《食品科技》1982年第七期一篇文章介紹:1856年4月27日,鹹豐帝的懿嬪(即慈禧)生下了第八代皇帝載淳(即同治)。鹹豐帝聞知此事,喜不自勝,便當即諭旨:“懿嬪著封為懿妃”。按照宮中規定,慈禧從此便可享受更高一級的生活待遇。於是,在她的飲食規定中就有:每月供給“麻姑茶”十四兩。
有詩嘆道:“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似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另有一首《竹枝詞》描繪了當年貢茶的情景:“春雷昨夜報纖芽,雀舌銀針盡內衙。柳外龍旗喧鼓吹,香風一路貢新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