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浙江省開化縣城北齊溪鄉海拔1193米的大龍山、蘇莊1260米的石耳山,溪口1450米的白雲山。茶區地勢高峻,山峰聳疊,溪水環繞,氣候溫和,地力肥沃。“蘭花遍地開,雲霧常年潤”,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清明至穀雨前,選用長葉形、發芽早、色深綠、多茸毛、葉質柔厚的鮮葉,以一芽二葉初展為標準。經攤放-殺青-揉捻-烘乾至茸毛略呈白色-100℃斜鍋炒至顯毫-烘至足乾而成。
該茶創製於新中國建立後的50年代,一度產制中斷,從1957年開始研製,1979年恢復生產,並成為浙江名茶中一枝新秀。經過不斷改進,品質逐步提高,龍頂茶壯芽顯毫,形似青龍盤白雲,沸水沖泡後,芽尖豎立,如幽蘭綻開,湯色清澈明亮,味爽清新,齒留遺香,沖泡三次,仍有韻味。成品色澤翠綠多毫,條索緊直苗秀;香氣清高持久,具花香,滋味鮮爽濃醇,湯色清澈嫩綠;葉底成朵明亮。主產區分布於開化縣的齊溪、蘇莊、長虹、張灣等鄉鎮,1985年獲全國名茶稱號,1985、1986年連續被評為浙江省優勝名茶。
生長環境

開化龍頂茶是選用高山良種茶樹生長健壯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鮮葉原料,經傳統 工藝精製而成的。具有外形緊直挺秀、銀綠披毫,內質香高持久、鮮醇甘爽、杏綠清澈、勻齊成朵的獨特風格,更具有“乾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鮮綠”的“三綠”特徵,是形美質優的綠色佳茗,是錢江源頭的“一絕”。
開化龍頂名茶,自明朝崇禎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當清明前夕得用快馬飛舟送至京城,被皇帝、大臣們享用,深受寵愛。

開化縣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據縣氣象站最近20年的資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1990mm,位居浙江省第二;年蒸發量1366.2mm,雨量充沛,年平均總雲量為7.2成,位居浙江省第二;年日照時數1785.2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39%,為浙江省次低值。這些氣象數據顯示,開化縣的確是綠茶生長的好地方。
由於南嶺山系天目山脈的三條支脈分布在縣境內的四周,四周峰巒環列,形成了全縣四周高、中間低的地貌。再加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以中低山為主,東部為低山區,中部自北往南由低山向丘陵過渡。境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46座,最高峰為白石尖,海拔1453.7米,海拔最低處為東南部的華埠鎮下界首,只有90米,海拔極差1363.7米。由此形成了豐富的漫射光和小氣候環境,日夜溫差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1%,有效積溫高,無霜期250天,年平均霧日達83天,部分地區達120天以上,終年雲霧繚繞,是浙江省雲霧最多的山區。
開化縣素有中國“亞馬遜雨林”和“浙西林海”之稱,森林覆蓋率達80.4%,居浙江省乃至全國各縣前列,蓄積量589萬立方米,境內有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空氣清新,自然環境沒有污染。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的開化龍頂茶具有特殊的香型,上品開化龍頂茶有蘭香、板栗香。
茶葉特點

其形:銀綠翠隱、堅直挺秀,置入杯中後,載沉載浮頗為生動。如細細視之,可見“海底森林”、“金槍挺立”的雅趣。把盞品味,其陣陣的毫香撲鼻而來。當代茶界專家莊晚芳曾對龍頂有高度評價:開化龍頂形美、色美、香美和味美,是一支難得的好茶。開化龍頂正日益獲得人民的喜愛。
1.外形:緊直挺秀,銀綠披毫;2.香氣:馥郁持久,分別是蘭花香、板栗香,尤以蘭花香為上品;
3.滋味:鮮醇爽口,回味甘甜;4.湯色:杏綠、清澈、明亮;5.葉底:肥嫩、勻齊、成朵。
保健功效

不僅有飲用價值,而且還有藥用價值、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其藥用功效經中醫專家概括為:生津止渴、提神明目、清熱解毒、消食醒酒、殺菌消炎、通便止痢、強心利尿、預防齲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去膩肥等。在當地農村,開化龍頂茶有許多功效得到了廣泛套用,比如用茶中的氟來防齲齒,用茶水洗爛瘡疤,喝茶治感冒等等。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導,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對外發展

在2004年浙江省十大名茶評選中以總分第一入選“浙江省十大名茶”。建國後,在大力挖掘傳統名茶的號召下,1959年4月,縣農商部門的茶葉科技人員登上海拔1193米高的大龍山頂,此山頂部有口水潭,稱“龍潭”,常年流水不斷,久旱不竭。沿潭周圍山溪兩旁,土質鬆軟肥沃,沙質壤土,溪澗溫差大,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茶樹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滿山香茶薰染,清香似蘭。在其間的茶園裡採制了乾茶1.3斤,命名為“龍頂”。
經過近40餘年的發展,茶產業已壯大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首先,名茶採制技術日臻成熟,並得到全面推廣,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全縣26個鄉鎮449個行政村基本上都有茶園,據1995年茶園面積普查,全縣有茶園101587畝,其中有骨幹茶園60799畝。
其次,產量突飛猛進。1979年恢複試制後,直到1981年正式投產,並提供商品茶38.45公斤。1985年產量增加到3.48噸,1992年產量24.4噸,1995年產量59噸,1997年產量是180.95噸,到2001年達到603噸,2002年產量達到763噸,2003年產量830噸。2004年產量1025噸,實現茶業總產值2.74億元。茶葉產業增加值約占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的1/5。
再次,市場進一步拓展。開化龍頂茶目前已完全告別了過去“提籃小賣”的歷史,在全國31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430家銷售“視窗”,從1998年起批量出口歐盟,並在歐盟建立了12家連鎖店。

從1997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將名茶產業作為“ 生態立縣”戰略的主導產業來抓,提出了實施“開化龍頂”名茶名牌戰略。於1997年底成立了開化龍頂名茶協會,專門負責品牌、商標、質量和包裝物的管理。自協會成立以來,全面實現了品牌、商標、質量和包裝物的“四統一”管理。為統一商標管理,協會在多方協調的基礎上,將原有的12個企業商標統一為“開化龍頂”牌開化龍頂茶。為統一質量管理,由浙江省農業廳提起,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全面實施了國內第一個名茶系列省級地方標準——— 《浙江省開化龍頂茶系列標準》 ,對苗木、栽培技術、鮮葉與加工技術和商品茶都作了系統規範。
目前全縣名茶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率達99%,2002年又組織力量修訂,如今該標準已與國際接軌。為統一包裝物管理,制定了 《開化龍頂茶商標包裝物管理辦法》 ,採取包裝物預訂製、編碼制、跟蹤制等措施加強包裝物的管理。從2004年起推廣使用了原產地域標誌。
目前,開化縣已被列入全國無公害茶葉基地 示範縣。開化龍頂茶已被認證為全國 無公害食品,每年都呈供不應求、質高價揚之勢。
歷史溯源

自道光至光緒年間(公元1821—1911年)為國內眉茶主要產區,但也生產小量名為“白毛尖”的名茶。又據民國三十八年(1949)《開化縣誌稿》記載“茶四鄉多產之,西北鄉產者佳,其在穀雨以前採摘者曰雨前,俗名白毛尖。”以上是開化龍頂茶最早的歷史考證。
相關傳說

從此涸潭常年泉涌不絕,大旱不涸,澆山下良田,潤周圍山林,此潭便叫“龍頂潭”。開山佛祖沿潭周圍栽滿茶樹,山上嫩草、林中肥土,年年添鋪茶園,加之溪澗濕度大,山谷日照短,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茶樹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滿山香花薰染,造就了龍頂茶的佳茗風格。元朝末年,朱元璋帶兵來到開化縣齊溪鄉的大龍山頂,正感口渴,一老茶農端上一碗剛沏好的新茶,朱元璋喝了之後,滿口異香,渾身倍感神清氣爽。朱元璋當即詢問老茶農:“此茶產自何方?”老茶農回答:“就產在咱大龍山的‘龍頂潭’周圍”。朱元璋預感到此乃上上吉兆也,日後一定能當上皇帝了!
朱元璋異常高興地對茶農說:“我如今是在大龍山頂上喝著龍頂潭邊上生長的茶,龍在大龍山之頂,真龍天子非我莫屬!這茶就叫龍頂茶吧!”——這就是“龍頂茶”名稱的由來。朱元璋當王以後,喝茶就指定必喝開化大龍山所產之龍頂茶。是故從明朝開始,龍頂茶就一直是作為朝廷貢品。
沖泡方法
1.沖泡時,水溫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沖泡綠茶粉,以40℃~60℃左右的溫開水沖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配450cc的白開水。
2.沖泡茶葉的第一泡不要喝,沖了熱水後搖晃一下即可倒掉。
3.沖泡好的茶要在30分鐘~60分鐘內喝掉,否則茶里的營養成分會變得不安定。
4.不可泡得太濃,否則會影響胃液的分泌,空腹時最好不要喝。
參考資料
1、http://www.21food.cn/product/detail208651.html
2、http://forum.taobao.com/forum-20/
3.http://jjmc.wdwd.com/
4.http://www.fjcha.com/tea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2&id=332
中國名茶2
中國人有“關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國歷史上有 很長的飲茶紀錄,我國第一位著《茶經》而將茶藝宏揚光大的人,是唐朝的陸羽,後來經營茶藝的人, 都供奉他為“茶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