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

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於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5年生存率<1%,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確診率不高,手術死亡率較高,而治癒率很低。本病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為1.5~2:1,男性患者遠較絕經前的婦女多見,絕經後婦女的發病率與男性相仿。其惡性腫瘤會在患者的胰臟生長。早期症狀不典型,消化不良,腹痛,黃疸,40~7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

基本信息

簡介

胰腺癌胰腺

胰腺位於上腹部的後方緊貼脊柱,胰頭部被十二指腸部分包繞,此處癌瘤占2/3之多,90%為導管細胞癌。胰腺癌與飲食、環境和吸菸有關。早期可無明顯症狀,一旦出現黃疸或腹痛已至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因此凡中年以上有上腹不明原因隱痛或脹悶感連及“後心”部,體重減輕或消化功能紊亂者應注意。

40歲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極少,平均患病年齡為63歲,男性略高於女性。胰腺癌的死亡率幾乎與發病率一致,5年生存率很低,並且幾乎都接受過手術治療。未接受治療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約4個月,接受旁路手術治療的病人生存期約7個月,切除手術後病人一般能生存16個月。根據最新的統計,20%的病人生存期為1年,3%的病人生存期為5年。

研究發展

世界範圍胰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世界範圍胰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

胰腺癌最早由MondiareBattersdy敘述。1888年Bard和Pis在文獻上做了臨床報告。1935年,美國著名外科學家Whipple首先報告、十二指腸切除術成功,從而確立了手術治療胰、十二指腸和壺腹部惡性腫瘤的方式。1943年,Rockeg首先實行了全胰切除術。1954年國內余文光首先報告胰頭十二指腸切除的病例。

胰腺癌的流行病學特點是:其發病率與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大致成反比,即:胰腺癌發病率在已開發國家中較高,而在開發中國家則較低。

胰腺癌的發病率在美國1988年時為9/10萬,男女比例為1.3:1。多見於45歲以上者。瑞典發病率較高,為125/10萬,並且在過去20年裡保持不變。英國和挪威各增加了1倍。70年代與60年代相比,加拿大、丹麥和波蘭的標化發病率增加了50%以上。在我國,胰腺癌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北京地區7家醫院354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歲者占80%,年輕的胰腺癌病人也較10年前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愈後更差。就胰腺癌的發生部位而言,仍以胰頭部位最多見,約占70%左右,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頭體尾部均有,屬於瀰漫性病變或多中心性病變。

病因分析

圖解“癌症之王”胰腺癌圖解“癌症之王”胰腺癌

關於胰腺癌的致病因素還不明確,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發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菸民患胰腺癌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3倍以上。“三高飲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會對胰腺癌的發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響。

1、長期吸菸;

2、飲烈性酒;

3、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等慢性疾病;

4、長期高脂肪、高動物性蛋白飲食;

5、長期接觸汽油類物質。

發病機制

胰腺癌是預後最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引起的轉移性疾病,最常見的部位是肝臟。過去十幾年的研究揭示了腫瘤浸潤和轉移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其中由黏附分子介導,通過蛋白酶使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ECM)降解和血管生成是其中的重要步驟,但有關調控腫瘤細胞浸潤和轉移的分子機制和細胞生物學特性尚不清楚。近年來,有關胰腺癌的發病機制,尤其是轉移機制方面的研究成為熱點。

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形成是腫瘤發展和轉移的關鍵步驟。血管生成本身是由微血管內皮細胞開始的一系列級聯反應過程,可以刺激血管內皮基底膜(baSementmembrane,BM)的增生和降解,移動和滲透人宿主的基質,產生毛細血管芽。在血管生成過程中內皮細胞聚集和血管形成的主要步驟是BM破壞。腫瘤的生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周圍組織的血管供應,以便增殖和轉移。任何腫瘤都有其各自的血管生成因素,由腫瘤細胞和宿主細胞分泌的促進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所調控。這些分子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白細胞介素一8等(interleukin,IL一8),在人胰腺癌中均有表達。通過血管促進和抑制兩種調節因素之間的平衡而誘導血管生成。這些血管生成的調節因素或者直接作用於內皮細胞,或者間接誘導其他調節因素的產生。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細胞可誘導周圍組織細胞生成促血管形成因子BFGF和VEGF。已明確VEGF可直接作用於內皮。在胰腺癌中VEGF的表達與轉移和預後有關。VEGF是有力的血管生成刺激物,通過與高度親和力的跨膜受體結合起到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毛細血管生成的作用。VEGF表達上調與引起或加速腫瘤侵襲和轉移的基因改變有關。抗腫瘤血管形成是胰腺癌治療研究的新熱點,套用白喉毒素一VEGF融合蛋白或用編碼VEGF受體FIK—1的重組腺病毒能降低胰腺癌的生長和轉移,延長動物生存期,作用機制是白喉毒素一VEGF直接對腫瘤血管內皮產生毒性作用。②轉化生長因子一β(trans-forminggrowthfoctor-β):胰腺癌預後差的原因是易於侵入鄰近血管和形成轉移。即使在病程的早期,可不依賴於原發腫瘤的生長而發展。TGF—β具有極廣泛的生物學活性,可調控上皮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黏附性、血管生成並參與生長和免疫抑制、明顯促進腫瘤肝轉移,其過度表達與患者存活縮短有關。TGF—β通過增加或激活蛋白水解酶使BM降解,促進血管形成,在胰腺癌的浸潤和轉移中起到重要作用,TGF—β表達也與靜脈浸潤、腫瘤分期和轉移有關。

侵襲和細胞黏附

腫瘤侵襲是腫瘤細胞移動和滲透進鄰近組織的過程,是複雜的轉移過程的關鍵。腫瘤細胞侵襲的最初事件是細胞間和細胞一細胞外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關係的破壞使腫瘤組織黏附性喪失,包括腫瘤細胞表面幾種黏附分子的表達和功能改變,從而侵襲正常組織,最終在遠處器官形成轉移,因此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在腫瘤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胰腺癌中許多重要的酪氨酸生長因子受體和它們的配體過度表達,如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及相關的受體。Bruns等給予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酪氨酸酶抑制劑(PKll66)和(或)吉西它濱(gemcitabine)可以明顯阻斷EGF—R的活化,腫瘤細胞VEGF和IL一8產物及微血管密度明顯減少,而凋亡的內皮數量明顯增加。說明給予EGF—R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減少胰腺癌生長和轉移,其治療效果部分由於通過減少腫瘤細胞產生的血管生成前體分子產物,增加與腫瘤相關的內皮凋亡,從而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生長因子(EGF,TGF—β1等)、細胞因子(TNF一α,IL一6,TL一8等)、細胞間黏附分子(E一鈣黏素)和ECM成分(纖維粘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不僅影響細胞增殖,而且影響細胞能動性。細胞能動性也是影響癌細胞浸潤和轉移的重要因素。如果降低胰腺癌細胞的能動性,可抑制其向遠處器官轉移。

ECM降解

突破腫瘤細胞原發部位的ECM所形成的屏障結構是腫瘤轉移必需的步驟,因此,ECM降解是腫瘤細胞穿透組織屏障繼而發生轉移的前提,其結構改變是組織重塑和腫瘤浸潤時細胞遷移的必要條件。

神經侵潤

神經浸潤是胰腺癌最常見的特徵之一,也是引起胰腺癌復發和胰性疼痛產生的重要原因。神經浸潤與癌腫大小沒有明顯關係,胰腺癌細胞對神經組織高親和力的原因尚不清楚,神經組織產生的某些特異性生長因子有可能起到趨化因子的作用,神經生長因子便是其中之一。

高危人群

50歲以上,長期吸菸、飲酒,有“三高”飲食習慣,以及慢性胰腺炎等傳統上認為的高危人群應該高度重視,但這些人群以外者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該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現黃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現的血糖異常升高,或反覆發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明顯下降。

主要類型

胰腺癌可發生於胰腺的頭、體、尾部或累及整個胰腺,但以胰頭部最多,約占胰腺癌的60%~70%。發生於胰體者次之,尾部最少見。肉眼觀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有的分明,有的瀰漫浸潤與鄰近胰腺組織難以分辨。鏡下,胰腺癌有以下幾種類型:

1、腺癌: 癌細胞來自導管上皮,排列成腺樣,有腔,此型約占80%;來自腺泡上皮的稱腺泡型腺癌。分化較高的病例可見癌細胞呈楔形或多角形,胞漿含嗜酸性顆粒,形成腺泡或小團塊,極似正常胰腺腺泡。有時腺癌細胞產生粘液,胞漿透明。

2、未分化癌:癌細胞無腺體結構,有的癌細胞形成細條索狀癌巢,被間質結締組織分隔,呈硬癌構型。有的癌細胞多,間質少,形成髓樣癌,這樣的癌組織易發生壞死而形成囊腔。

3、鱗狀細胞癌:此型少見,來自胰腺管上皮的鱗狀化生。如有鱗狀細胞癌和產生粘液的腺癌兩種成分合併稱為腺鱗癌。

症狀診斷

B型超聲檢查是較好無創傷的普查方法,CT掃描亦可發現1厘米以上的腫瘤。必要時行逆行胰膽管造影,內鏡超音波或穿刺活檢均有助明確診斷。黃疸較重並有陶土樣便者可先予以“減黃”的內外引流術,可減輕肝功能損害,改善全身營養狀況,且減少術後併發症。胰腺癌的診斷,特別是早期診斷十分困難,應重視各種首發症狀,其初期臨床表現主要為:

1、起病多無明顯誘因;

2、上腹不適的部位較深,範圍較廣;

3、不適的性質較模糊;

4、不適與飲食的關係不一,有的初期感到餐後不適,隨後逐漸轉為持續存在,也可能與飲食無關;

5、無消化性潰瘍的周期性,卻有進行性加重,出現隱痛、脹痛和腰背痛;

6、伴有乏力和進行性消瘦;

7、不能解釋的糖尿病。

一般認為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下例臨床表現時,應考慮本病,但此時往往已屬晚期:

1、進行性膽汁淤積性黃疸;

2、原因不明的頑固性上腹痛、腰背痛;

3、不能解釋的進行性體重減輕;

4、近期出現的脂肪瀉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者,應儘快根據客觀條件進行上述有關檢查。

如診斷仍不能明確,應考慮剖腹探查,爭取手術切除腫瘤。Harbric等提出剖腹探查的指征為:

1、近期內發生消瘦伴無法解釋的上腹痛,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

2、疼痛放射至背部,尤以夜間為甚,需膝屈曲、前俯坐位或取胎兒樣屈曲位始得緩解者;

3、原來精神正常的老年人發生嚴重精神抑鬱綜合徵者;

4、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的持續不退的阻塞性黃疸,並伴有持續性腰痛或背痛者;

5、老年人近期內發生持續性腰痛和背痛,伴有多發性靜脈血栓形成,或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者。

當胰腺癌以上腹飽脹、隱痛、脹痛不適等症狀起病時,易誤診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等慢性胃部疾患,但後兩者臨床經過為非進行性,多無體重減輕和食慾減退,胃鏡檢查對診斷常有決定性意義。

在胰腺癌初期黃疸出現前,常有上腹飽脹、隱痛、不適等前驅症狀,與病毒性肝炎的一些表現頗相似,易被誤診為肝炎,但肝炎早期出現的病毒感染標記物(HbsAg、HbeAg),血清轉氨酶明顯上升與胰腺癌不同;而當胰腺癌出現阻塞性黃疸時,可被誤診為膽汁淤積性肝炎,但後者在B超上無肝內外膽管擴張。

胰腺癌與慢性胰腺炎易混淆,有時臨床表現、B超和CT檢查均很相似,如X線腹部平片、超聲或CT發現胰腺部位有鈣化斑點,則對慢性胰腺炎的診斷有幫助。經CT、B超引導或手術下胰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確定診斷。膽管癌、Vater壺腹癌與胰頭癌的解剖位置鄰近,三者的臨床表現十分相近,但手術療效和預後不同。

早期症狀

(1)起病多無明顯誘因;

(2)上腹不適的部位較深,範圍較廣。患者常不易用手指準確點出,而多在腹部劃一較大區域,或將手掌置於腹部比劃不適範圍;

(3)不適的性質多較模糊,患者不能清楚地描述胰腺癌的症狀;

(4)不適與飲食的關係不一,有的初期感到飯後不適,隨後可能逐漸轉為持續存在,進食後加重,也有與飲食無關的;

(5)胰腺癌的症狀一般均不伴或少伴返酸,抗酸*的療效不顯著或不持久;

(6)無消化性潰瘍病那樣的周期性,更無季節性可言,卻有進行性加重現象,逐步轉為隱痛、脹痛和腰背痛。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

1.厭食,消化不良及體重下降。

2.腹部不適或疼痛,約有半數患者以腹痛為首發症狀,約有20%的病人腹痛能放射到背部、左肩部,疼痛在仰臥時加劇,坐立、彎腰、側臥、屈膝時減輕。

3.黃疸,表現為皮膚及鞏膜發黃。

分期

1、國際胰腺癌TNM分期(UICC,1987),T指原發腫瘤情況,N指淋巴轉移情況,M指遠處轉移情況。

(1)原發腫瘤(T)分期:

Tx:不能判斷;T0:無原發腫瘤證據;T1:原發腫未超出胰腺;T1a:腫瘤≤2cm;T1b:腫瘤>2cm;T2:腫瘤侵犯十二指腸、膽道或胰腺周圍組織;T3:腫瘤侵犯胃、脾、結腸、大血管。

(2)小區域淋巴結(N)分期:

Nx:不能判斷;N0:區域淋巴結無轉移;N1: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3)遠處轉移(M)分期:

Mx:不能判斷;M0:無遠處轉移。M1:有遠處轉移。

2、日本胰腺學會將其分為四期:

① Ⅰ期:腫瘤直徑小於2cm,無區域淋巴結轉移,未浸潤胰腺包膜、後腹膜、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及脾靜脈;

② Ⅱ期:腫瘤直徑2.1~4.0cm,緊靠腫瘤的淋巴結有轉移,胰包膜、後腹膜和前述血管有可能轉移;

③ Ⅲ期:腫瘤直徑4.1~6cm,第1站和第3站之間的淋巴結有轉移,胰腺包膜和後腹膜有浸潤;

④ Ⅳ期:腫瘤直徑大於6.1cm,第3站淋巴結轉移,侵犯鄰近內臟、後腹膜及前述靜脈有廣泛浸潤。

晚期症狀

1、腹痛

腹痛部位定位不清,範圍較廣。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表現為鈍痛、重壓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續性,可在飯後加重,這是一種常見的胰腺癌症狀。

2、黃疸

是胰腺癌症狀中最突出的一個,而阻塞性黃疸是胰頭癌的最突出表現,發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體、胰尾可無黃疸。黃疸通常呈持續性且進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時,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膚黃染可呈棕色或古銅色,伴瘙癢,這是一種常見的胰腺癌症狀。

3、消瘦

體重下降明顯為胰腺癌症狀,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徵是發展迅速,考慮與胰液膽汁缺乏、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慾不佳、睡眠、精神負擔重以及癌細胞直接作用等相關,這是一種常見的胰腺癌症狀。

4、消化道症狀

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瀉、便秘或消化道出血等症常有發生,但不具有特異性,這是一種常見的胰腺癌症狀。

5、發熱

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發熱出現。臨床可表現為低熱、高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等。原因可能與癌細胞本身釋放的致熱源或繼發性膽道感染有關,這是一種常見的胰腺癌症狀。

6、神經症狀

胰腺癌症狀可有焦慮、抑鬱、失眠、性格改變等表現。

2011年10月,賈伯斯因患胰腺癌去世2011年10月,賈伯斯因患胰腺癌去世

死於胰腺癌的名人:

黃菊,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

呂福源,中國商務部原部長;

梁弘志,台灣著名音樂人;

今敏,日本動畫監督;

本華·曼德博(法語:BenoîtB.Mandelbrot),數學家,分形學創始人;

拉爾夫·斯坦曼(RalphMarvinSteinman),加拿大免疫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蘋果公司董事長、前任執行長。

病理分型

導管腺癌

導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導管樣結構的腺體構成,伴有豐富的纖維間質。高分化導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較好的導管樣結構構成,內襯高柱狀上皮細胞,有的為粘液樣上皮,有的具有豐富的嗜酸性胞漿。此癌性腺管有時與慢性胰腺炎時殘留和增生的導管很難鑑別。中分化者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導管樣結構組成,有的與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現實性癌巢。低分化者則僅見少許不規則腺腔樣結構,大部分為實性癌巢,細胞異形性很大,可從未分化小細胞到瘤巨細胞,甚至多核瘤巨細胞,有時可見到梭形細胞;在有腺腔樣分化的少區域,可有少量粘液,腫瘤的間質含有豐富的Ⅰ和Ⅳ型膠原。

特殊類型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稱巨細胞癌,可能為導管癌的一種亞型。由奇形怪狀的單核或多核瘤巨細胞,甚至梭形細胞構成,有時可類似於破骨細胞的巨細胞或絨癌樣細胞。瘤細胞排列成實性巢狀或呈肉瘤樣排列。

②腺鱗癌:偶見於胰腺,可能為胰管上皮鱗化惡變的結果。腫瘤由腺癌和鱗癌成分。純粹的鱗癌在胰腺相當罕見。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膠凍狀,極相似於結腸的膠樣癌。光鏡下,腫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細胞可懸浮其中或散在於粘液池的邊緣。

④粘液表皮樣癌和印戒細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見到。

⑤纖毛細胞癌:形態與一般導管癌相同,其特點是有些細胞有纖毛。

腺泡細胞癌

僅占1%,腫瘤細胞呈多角形、圓形或矮柱形。核圓、常位於基底部。瘤細胞排成腺泡狀或條索狀,胞漿強嗜酸性顆粒狀。電鏡和免疫組織化學均顯示瘤細胞的腺泡細胞特徵,如豐富的粗面內質網和酶原顆粒。腺泡細胞癌主要轉移至局部淋巴結、肝、肺或脾。

小腺體癌

為少見類型的胰腺癌。胰頭部較為多見。鏡下,腫瘤由很多小腺體結構及實性癌巢組成,其間有纖細的纖維間隔。細胞可為立方或柱狀,核較為一致,常見小灶性壞死,在小腺體的腔緣可見少量粘液。近來研究表明,此型胰腺癌可能為腺泡細胞和內分泌細胞複合性腫瘤。

大細胞癌

此型腫瘤罕見,其腫瘤細胞具有豐富的嗜酸性顆粒性胞漿,核圓形或卵圓形,排列成小巢狀。其間有纖維間隔分隔。電鏡瘤細胞胞漿內充滿肥大的線粒體。

小細胞癌

胰腺的小細胞癌形態上與肺小細胞癌相似,約占胰腺癌的1%~3%。由一致的小圓細胞或燕麥樣細胞構成,胞漿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壞死,NSE免疫組化染色陽性,此型預後很差。多在2月內死亡。其起源尚不清楚。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1、胰腺癌根治術:

①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分為標準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改良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② 胰體尾切除術:適應症:直徑小於2cm胰體尾癌、無胰胞膜侵犯、無胰周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2、擴大的胰腺癌根治術:包括區域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及區域性全胰切除術。擴大切除術是否能改善遠期的生存,還需積累經驗。

放化療

胰腺癌對放化療不是很敏感,通常是作為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術前放化療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可減少術中手術操作導致的腫瘤種植;可增加手術切緣陰性的可能性;可加快術後恢復;增加腫瘤切除的可能性。術後放化療: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轉移。介入治療:局部可達到高濃度的藥物細胞作用,克服腫瘤的耐藥性。但是放化療有一些副作用,最好是配合中藥的治療。

中藥治療

胰腺癌的中藥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很多胰腺癌患者確診後已經不能手術的治療,針對放化療不是很敏感,還有副作用的產生,中藥的治療是很多晚期患者和老年患者首選的治療方式,中藥是從整體辯證的治療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體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一些中藥療法,服用後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放化療期間的聯合使用有增效減毒的作用。

免疫治療

胰腺癌患者血清提取物分次注射可明顯增強樹突狀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對胰腺癌的預後有一定幫助。

CIK細胞:是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經體外誘導、培養後,具有了T細胞和NK細胞這兩種人體內主要具有抗癌活性細胞的效應,相當於威力遠為強大的“細胞飛彈”,它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能“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且不傷及人體正常細胞。

DC細胞:又叫樹突細胞,它能把腫瘤的相關信息提供給人體內正常存在的具有殺傷腫瘤活性的細胞,在人體的免疫系統里扮演近似“雷達”的角色,除CIK細胞具有的功能外,其靶向性和抗腫瘤活性比CIK細胞更強。DC和CIK細胞兩者在抗腫瘤細胞中具有互補作用,聯合套用將取得“1+1>2”的療效。

生物免疫治療的特點主要分三點

①.運用正常人賴以生存而腫瘤患者表達較低的生物細胞因子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力量達到抗腫瘤作用,與放療和化療相比,副作用很小;

②.通過主動免疫能夠激發全身性的抗腫瘤效應,作用範圍更加廣泛,特別適用於多發病灶或有廣泛轉移的惡性腫瘤;

③.採用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目標明確,對腫瘤細胞以外的正常細胞無影響,對不宜進行手術的中晚期腫瘤患者,能夠明顯遏制腫瘤的進展,延長患者生命。

細胞免疫療法

細胞免疫療法一直是腫瘤生物治療中活躍的領域,細胞免疫療法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大劑量化療、放療後、骨髓移植後、病毒感染損傷免疫細胞數量及功能的患者,尤其是血液/免疫系統腫瘤的患者更為適合。

北京解放軍261醫院在對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提出了以“細胞免疫療法+微創消融技術+分子靶向治療”為特色的新的腫瘤治療模式,並在肝癌、肺癌、腎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骨癌、子宮癌、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口腔癌、胃癌、膽管癌、腦瘤、皮膚癌及各種肉瘤等的臨床治療中,顯示出了顯著的臨床效果。

基因治療

採用的靶基因有可分為自殺基因、反義基因、抑癌基因和免疫基因。基因轉入腫瘤細胞的方法包括病毒介導和物理介導的基因轉移方法,病毒轉移方法因有高的轉導效率而被更廣泛地套用。

伽馬刀治療

伽馬刀(伽瑪刀)治療胰腺癌有它獨特的優勢:1、治療過程不受年齡、高血壓病、身體狀況及心臟病、肺炎和糖尿病等並存病的影響,尤其適合於不能耐受手術或麻醉者,對多發轉移灶可一次性治療;2、無創傷、不岀血、不需麻醉、不需要特殊手術前準備和用藥,手術在清醒、無痛情況下進行;3、治療全過程均由計算機控制,精確、安全、可靠,療效確切,正常組織無損傷;4、無限制,患者不脫髮,無嚴重不良反應,一般不用住院。

射波刀治療

射波刀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精準放療,針對腫瘤的治療,對胰腺癌的治療有很大優勢可言:

一,腫瘤治療精準度高:射波刀治療是一種可以治療全身腫瘤的高精確影像引導放療設備,根據部位的特殊結構,選取不同的追蹤方式,在影像引導下輕鬆實現腫瘤的高精確照射治療。射波刀的呼吸追蹤系統可以與腫瘤患者的呼吸運動同步進行治療,治療精準臨床總誤不超過1mm。

二,腫瘤治療的無創傷性:射波刀治療是非侵入性治療,無需麻醉開刀手術以及安裝金屬頭架(有些放療治療頭部腫瘤需要),減少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也減少治療後的併發症,同時免除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疼痛。

三,縮短腫瘤治療時間:射波刀治療腫瘤只需3到5次,一般一天一次,每次一個小時左右,不需要住院,病人可以快速恢復正常生活,而傳統放射治療和外科手術則需要數月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復。

四,腫瘤治療無毒副作用:射波刀治療腫瘤由於精確度高和呼吸追蹤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將大劑量的放射線精準投射到腫瘤上,保證腫瘤治療效果,同時避免傷害周圍健康組織。

術前護理

心理護理

評估病人焦慮程度及造成其焦慮、恐懼的原因;鼓勵病人說出不安的想法和感受。及時向病人列舉同類手術後康復的病例,鼓勵同類手術病人間互相訪視;同時加強與家屬及其社會支持系統的溝通和聯繫,儘量幫助解決病人的後顧之憂。教會病人減輕焦慮的方法。

飲食護理

1、了解病人喜歡的飲食和飲食習慣,與營養師制定病人食譜。

2、記錄進食量,並觀察進食後消化情況,根據醫囑給予助消化藥物。

3、對於有攝入障礙的病人,按醫囑合理安排補液,補充營養物質,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等。

4、按醫囑輸注白蛋白、胺基酸、新鮮血、血小板等,糾正低蛋白血症、貧血、凝血機制障礙等。

5、監測肝功能、電解質、凝血圖等。

皮膚護理

每日用溫水擦浴1~2次,擦浴後塗止癢劑;出現瘙癢時,可用手拍打,切忌用手抓;瘙癢部位儘量不用肥皂等清潔劑清潔;瘙癢難忍影響睡眠者,按醫囑予以鎮靜催眠藥物。

術後護理

手術護理教會病人減輕焦慮的方法

嚴密觀察生命體徵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體溫變化,並持續給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各種引流管通暢因Whipple術切除遠端V2胃,重建消化道,因此引流管較多。預防泌尿系感染也是胰腺癌術後護理重要舉措,術後留置尿管5-7天,每日更換無菌尿袋,注意勿使尿液倒流。每日清洗會陰1次。拔除尿管前應夾閉尿管,每2-4小時開放1次,切II練膀脫功能。

術後Ifl、位全麻術後平臥,待生命體徵平穩後改半臥位,將床頭抬高不得低於40 °角,以利於各種引流管的引流,避免踴下積液,並可減輕腹肌張力,有利於深呼吸,減輕疼痛,要經常調節病人臥位。防止墜床和褥瘡的發生。胰腺癌術後護理對待胰腺癌患者術後營養支持術後一般禁食2-3天,靜脈補充營養。待胃腸排氣暢通後,才能拔除胃管,可以少量飲水,再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霧化吸入2-3 次/日,鼓勵病人深呼吸,協助排痰。因手術範圍大,病人術後疼痛劇烈,可使用自控止痛泵。

預防褥瘡由於胰腺癌手術大,放置多種引流管,而且病人因術前有黃瘟,機體組織鬆脆,極易發生褥瘡。因此,必須認真做好晨曦間護理,定時協助病人翻身更換體位,並有效地按摩皮膚受壓部位,保持床單整潔、乾燥、無皺褶。

傷口敷料觀察胰腺癌術後引流管處敷料常有血性滲出液,應嚴密觀察其性質及量,及時更換敷料及腹帶。

飲食注意

宜食食物

胰腺癌胰腺癌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

1、宜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少吃多餐,如稀藕粉、米湯、西紅柿湯、蛋湯、去渣綠豆湯、菜湯、稀麵湯、豬肝湯、豆漿等;

2、宜吃增強免疫力、有抗胰腺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魚、龜、鯊魚、蛇、山藥、菜豆、香菇、大棗等;

3、宜吃具有抗癌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鯊魚、海馬、鱸魚、核桃、麥芽、韭菜、苦瓜等;

4、宜吃具有抗感染力的食物,如刀魚、鱉、野鴨肉、水蛇、綠豆芽、橄欖、烏梅、綠豆、赤豆、苦瓜;

5、宜吃穀類(大米、麵粉)及瘦豬肉、雞、魚、蝦、蛋和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忌口食物

1、忌油膩性食物及高動物脂肪食物,如肥肉、羊肉、肉鬆、貝類、花生、核桃、芝麻、油酥點心等;

2、忌暴飲暴食、飲食過飽,蛋白質、糖也要適當控制;

3、忌煙、酒及酸、麻、辛辣刺激性、油膩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等;

4、忌霉變、油煎炒炸、煙燻、醃製食物,如鹹魚、醃菜、核桃、花生、葵花籽、芝麻、油炸食品、油酥點心、奶油、雪糕等;

5、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韭菜、芹菜等粗糙、纖維多、對腸道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粗糧、玉米、糯米等。

預防方法

胰腺癌重氮乙醯絲氨酸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吸菸,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菸,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這些酸性物質能夠激發體內癌症因子。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4、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5、生活要規律,忌暴飲暴食和酗酒。暴飲暴食和酗酒,是導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下,也會增加致癌危險。

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少接觸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學物質。研究顯示,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者,患胰腺癌風險較常人高約5倍,因工作需要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者,應做好防護。

疾病預後

與其他一些常見的惡性腫瘤相比,如乳腺癌、甲狀腺癌以及結直腸癌,胰腺癌的治療效果確實差一些。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外科手術的進步以及新藥物的出現,總的治療效果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一些大的胰腺中心,接受根治性手術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20%,長期生存者越來越多,而且生存質量較前明顯改善。

關注健康

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30歲以上者至少要堅持每年一次的例行體檢。一旦出現腹脹、腹痛、發熱,甚至有糖尿病、胰腺炎、體重下降等症狀,應該馬上去專科醫院檢查。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應該努力戒掉不良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身體鍛鍊,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些都能明顯降低包括胰腺癌在內的多種腫瘤性及非腫瘤性疾病的發生。

腫瘤靶向新技術--緩釋庫療法

圖
緩釋庫療法是在B超、CT的引導下,將緩釋劑、化療藥物、免疫佐劑聯合形成的一種抗癌組合藥物經皮膚直接穿刺,注入到實體腫瘤組織內。其中的化療藥物能迅速殺死臨近的癌細胞,而緩釋劑則將高濃度的藥物包繞其中(可高於正常化療的幾十倍),形成一個大的“藥物倉庫”,然後慢慢的向周圍釋放藥物以消滅剩餘的癌細胞。這樣既提高了局部的藥物濃度,也延長了藥物的滯留時間。同時,被化療藥物殺死的癌細胞釋放出自身的腫瘤抗原,在免疫佐劑的協助下,激活機體的系統性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清除復發或轉移的癌細胞的作用。
緩釋庫療法的適應症
適應症: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腎癌、膀胱癌;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骨腫瘤、原發或轉移的各種實體腫瘤。

癌症種類

癌症醫學術語亦稱惡性腫瘤,中醫學中稱岩,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進入科學百科
前列腺癌 鼻咽癌 食道癌 直腸癌 肝癌
腦瘤 子宮頸癌 結腸癌 乳腺癌 皮膚癌
骨癌 胃癌 甲狀腺癌 胰腺癌 卵巢癌
膀胱癌 肺癌 腎癌 子宮癌

和吸菸有關的疾病

吸菸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同的香菸點燃時所釋放的化學物質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

疾病大全(2)

疾病是人體健康的殺手,了解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一直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預防疾病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的。在這裡讓我們通過對一些疾病的了解來加強人類對疾病的防範意識,杜絕疾病的發生,減少人間的慘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