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惡性分類
惡性淋巴瘤
原發於淋巴結和其他器官中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由淋巴細胞、組織細胞的惡性腫瘤性增生引起。根據病理學特點的不同,分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兩大類。HD又分為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硬化型、混合細胞型和淋巴細胞耗竭型(此型預後最差)等4種類型。而NHL尚無統一的分型,多按形態學、免疫學標誌和惡性程度相結合分為低、中、高惡性3組,每組又分若干型。臨床根據病變的範圍分為4期,一般說Ⅰ~Ⅱ期低度惡性者療效和預後較好。本病在中國並不少見,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第11位,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青少年多見,以NHL居多,HD發生率明顯低於歐美國家,與日本相似。發熱、盜汗、消瘦和全身淋巴結及肝脾腫大為本病主要表現,確診要靠淋巴結病理檢查,胸片、B超和CT等檢查可判明深部淋巴結腫大,有助於臨床分期,診斷時有全身症狀者為B,否則為A。一般治療原則是:HD的Ⅰ、Ⅱ期和部分Ⅲ期A及NHL的Ⅰ、Ⅱ期病人以放射治療為主,適當加聯合化療;HD的Ⅲ期B和Ⅳ期及NHL的Ⅲ、Ⅳ期病人應以聯合化療為主,輔以局部放療。有條件者可做自體骨髓移植加強烈化療,可望治癒。
淋巴癌
淋巴癌是淋巴結的一個疾病,其特徵是正常構造的淋巴結被破壞掉,代之以型態上不成熟的淋巴球的增殖。淋巴癌主源於身上的淋巴結,包括頸部、腋下、腹股溝的淋巴結,以及在身體內部、胸部縱隔腔或腹部主動脈兩側的淋巴結,一直到腹股溝的淋巴結。但它亦可發生於淋巴結以外的淋巴組織,這即所謂的淋巴結外的淋巴癌。譬如起源於胃腸道、骨頭或甲狀腺、頭頸、鼻咽等淋巴組織出來的惡性淋巴癌。
淋巴癌主要可分為兩種,一是何杰金氏疾病(Hodgkin's disease)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簡寫NHL)。這兩種疾病在東西方國家,比例不同,在外國何杰金氏比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比例靠近。但是在包括日本、亞洲各國以及台灣、中國大陸等東方國家都是以非何杰金氏疾病比何杰金氏疾病多得多。
當淋巴組織內的淋巴球變成癌細胞時,則形成淋巴瘤。加不加「惡性」兩個字其實指的都是同一種疾病,亦即都是惡性腫瘤,我們主要介紹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下簡稱為淋巴瘤。
淋巴瘤的發生原因尚未確定,僅能大略指出如下:
1.防衛系統的缺失。
2.病毒感染。
3.放射線或藥物的使用。
4.遺傳。
淋巴小結
淋巴小結(lmphoid nodule)又稱淋巴濾泡(lymphoid follicle),呈圓形或橢圓形密集的淋巴組織,小結的形態明顯,境界清晰,通常直徑為0.2~1.0mm。淋巴小結內有大量的B淋巴細胞,尚有少量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淋巴小結的形態結構隨生長發育程度和免疫功能狀態而經常處於動態變化之中。通常淋巴小結有兩種類型:初級淋巴小結(primary lymphoid nodule),見於未受刺激的淋巴小結,體積較小,是由分布均勻並密集的小淋巴細胞所組成;次級淋巴小結(secondary lymphoid nodule)的周圍有扁平的網狀細胞,境界清楚,在小結的中央部分染色較淺,常見細胞分裂象,此處產生林巴細胞,故稱生髮中心(germinal center)。
當受到抗原刺激時,生髮中心迅速增大,並有大量巨噬細胞聚集。在發育充分及免疫應答活躍的次級淋巴小結的中央有明顯的生髮中心,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0.1~1.0mm,是有極性的結構。由內向外可區分出暗區和明區二部分。暗區(dark zone)是生髮中心的內側份,主要由幼稚的大淋巴細胞密集而成,胞質嗜鹼性強,故染色較深,在大淋巴細胞之間也可見吞噬啐屑的巨噬細胞和裝細胞;明區(light zone)是生髮中心的外側份,含有較多的網狀細胞、巨噬細胞、濾泡樹突細胞稱中等大的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是由暗區的大淋巴細胞轉化而來,細胞分有鬆散,放著色較淡;在生髮中心的頂部及周圍有一層密集的小淋巴細胞稱為帽(cap)或小結帽,這些小淋巴細胞多為B記憶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前身,分布在生髮中心的頂部和周圍,著色較深、形似新月。小結帽多位於淋巴流入的方向,或朝向抗原進入的方向,為最先接觸抗原的部位。淋巴小結的形態和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抗原刺激與否及抗原刺激程度均影響到淋巴小結出現的數量和形態結構,因此、淋巴小結是反映體液免疫應答的重要形態學標誌。
淋巴小結主要是B淋巴細胞分布和轉化的部位。暗區的大淋巴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成為明區的中淋巴細胞,明區的中林巴細胞進一步增植分化成為小結帽的小淋巴細胞。其中大部分為記憶淋巴細胞,可參加淋巴細胞的再循環,當再次遇到相應的抗原刺激,即再度分化為效應細胞;一部分為漿細胞的前身,它們由小結遷移到髓質,通過淋巴和血循環進入其他淋巴器官、淋巴組織或慢性炎症處附近的結締組織,轉化為漿細胞,分泌抗體。
淋巴小結的生髮中心除有一般網狀細胞外,還有許多濾泡樹突細胞(folliculardendritic cell),它主要位於淋巴小結的生髮中心,突起細長而且分支,胞質暗酸性,對5-核苷酸酶呈陽性及反應,核多呈橢圓形。其功能是濾泡樹突細胞膜的表面能保留抗原和吸附抗原抗體複合物,調節B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根據存在形式,淋巴小結又可分為兩種類型:單獨存在的稱為孤立淋巴小結(solitary lymphoid nodule);有的由10~40個左右淋巴小結成群存在,則稱為集合淋巴小結(aggregated lymphoid nodules)。淋巴小結除分布在淋巴器官外,還分布於消化管、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管道的黏膜中,構成免疫的第一道防線。隨著機體的生理或病理狀態的不同,淋巴組織的形態經常處於動態變化之中。
淋巴組織重要的生理特性,主要體現在充滿於淋巴組織中的淋巴細胞,雖形態相似,但在超微結構上有所不同、免疫功能也不是單一的群體。
淋巴組織中的淋巴細胞具有下列重要特性:
①特異性(specificity)。淋巴細胞表面有抗原受體,用以識別抗原;不同淋巴細胞的抗原變體是不同的,每一受體只能與相應的抗原相結合,這就是特異性;抗原受體類型約有100萬種,全身的淋巴細胞總合起來就能識別各種抗原。
②轉化性:正常體內大多數淋巴細胞均處平靜止狀態;只有當某種淋巴細胞受到相應抗原刺激後才被激活.這個過程稱為轉化性(transformation),一般需經過40小時,淋巴細胞形態上發生了明顯變化,由一個直徑5~7μm的小淋巴細胞轉變為一個20~30μm的大淋巴細胞。細胞的代謝增強,形態明顯變化,核增大,染色質變細,核仁明顯,胞體核心糖體增多,胞質染色呈較強的嗜鹼性;淋巴細胞轉化後,進行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可形成參與免疫應答的效應細胞,如能破壞靶細胞的T效應細胞,或能分泌抗體的漿細胞(B效應細胞);這些細胞代謝活躍,能產生免疫效應,但壽命短(約數天或數周)。
③記憶(memory):淋巴細胞經抗原激活轉化後,分裂增殖形成的細胞中,有一部分再度轉化為靜息狀態的淋巴細胞,稱為記憶性(T或B)淋巴細胞,其壽命長,可達數年或終生存在,它們在遇到相應抗原刺激後,能迅速轉化為效應細胞,及進清除抗原,使機體免於發病。淋巴細胞這些特性,保持淋巴細胞正常形態和生理的動態活動。
淋巴按摩
簡單介紹
淋巴按摩,最早作為一種醫療手段出現在西方,它將人體本來就具有的代謝機能和自然治癒力大大提高,從內部淨化身體,調節身體的平衡。它的妙處在於無副作用,和節食或服用藥物的減肥方法不同,它可沒有所謂的反彈,在幫助你順利代謝掉多餘的水分、脂肪和毒素同時,體質自然地改善了,符合個人骨骼的理想體形出現了。
主要功效
1、無形間畢露的S形曲線,不怎么胖的人也減去1~3公斤。
2、那些認為“沒有減肥的餘地”的人則會感到身體變得緊緻和結實了,這說明身體本身處於良好狀態了。
3、局部減肥可是它的強項,能讓腰圍和鎖骨部分的線條變得苗條清晰,但對胸圍卻不造成任何減退的影響,這可是節食等方法所達不到的。
4、淋巴按摩的手法大約可以有30種以上,這裡介紹一種10分鐘的自體按摩法。只要每天堅持10分鐘,學習觸碰自己的身體,用自己的手來感覺身體的狀態,十分有利於儘快了解身體的變化和不適,對於疾病預防也很有效。
按摩方法
第一步:腋下引流:在右手腋下胳肢窩凹陷處,以右手拇指外的四指指腹,連續輕輕按壓七下,再換手重複相同動作。
第二步:腹部引流:以左右手交疊(左手心壓在右手背上)的姿勢,自心臟下沿處,對腹腔做順時鐘方向的圓形按摩輕推,動作宜緩慢而有律動,平均以每2秒1拍為最佳。
第三步:腳背引流:在腳背食指與無名指的連線處,用雙手的大拇指按壓,並順勢往上滑動到腳背上緣,重複該動作三次。
第四步:小腿引流:雙手以環狀姿勢扣住小腿,四指在前,拇指在後,由下往上滑至膝蓋處,重複該動作五次。
第五步:膝蓋後穴引流:雙手呈環狀由下往上扣住膝蓋,手心朝上,與上招相反方向,四指在後、拇指在前,以四指輕壓膝蓋後方凹陷處,再順勢往上滑至大腿,同樣重複該動作五次。
第六步:大腿引流:延續上一個動作,改由拇指施力,從膝蓋上沿每隔2公分處,輕按5秒後鬆手再依序向上移動重複按壓,直達鼠蹊部位。
淋巴回流
1.新的淋巴不斷產生。
2.淋巴管壁上的平滑肌收縮。
3.淋巴管周圍血管搏動。
4.胸腔負壓。
5.淋巴周圍肌肉收縮。
6.淋巴管內瓣膜的順勢開閉。
淋巴結腫大
lymphnodeenlargement
淋巴結因內部細胞增生或腫瘤細胞浸潤而體積增大的現象。臨床常見的體徵。可通過觸摸頜下、頸部、鎖骨上窩、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而發現,但肺門、縱隔、腹膜後和腸系膜等體內腫大的淋巴結則要靠X射線、CT和B超等才能發現。淋巴結腫大常見3種情況:①良性腫大。包括各種感染、結締組織病和變態反應等引起的腫大。臨床常呈良性經過,隨著病因去除,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完全恢復。②惡性腫大。包括原發於淋巴結的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及其他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臨床呈惡性經過,淋巴結持續性進行性腫大,若不積極治療,常會進行性惡化死亡。③介於良性與惡性間的腫大。如血管原始免疫細胞性淋巴結病和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症等。開始常為良性,可變成惡性而致命。因此在確定淋巴結腫大後,關鍵是確定其原因和性質,局部腫大伴明顯疼痛者常提示感染;進行性無痛性腫大者常提示惡性腫瘤性疾病。骨髓穿刺特別是淋巴結活檢可幫助確診。淋巴結腫大的治療以病因而定,如淋巴腺結核可套用鏈黴素和雷米封等,若為惡性淋巴瘤,應以聯合化療為主,若為癌症晚期轉移,則預後極差。
常見疾病
慢性淋巴腺炎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腺腫大,有疼痛及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腺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腺,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鎖骨上淋巴腺腫大,標誌著全身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腺炎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肺結核,淋巴腺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淋巴瘤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淋巴腺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腺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腺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淋巴腺炎或淋巴腺結核,以致延誤治療。
人體探秘(一)
人作為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小小的身軀里包含了無數的秘密,我們要通過科學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開發運用和保護自己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