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

笄,古代中國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遺址出土。 在古代,中國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也稱“笄年”、結髮,用笄貫之。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玉簪子(笄子) 玉簪子(笄子)

(形聲本義:古代盤頭髮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義

笄,簪也。――《說文》

皮弁笄。爵弁笄。――《儀禮·士冠禮》

中國冠笄。――《淮南子·齊俗》

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張衡《東京賦》

節縱笄總。――《禮記·內則》

櫛設笄。――《儀禮·士冠禮》

折委笄,此男子安發之笄也。――《國語·晉語》

笄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犢設笄珥,衣阿錫。――《列子·周穆王》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一種首飾。用以束髮)

笄 <;動>

指女

〈古〉盤頭髮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金~。玉~。

1.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發~。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年。

1. (形聲本義:古代盤頭髮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義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2.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耳的飾 件);笄導(即簪導。一種首飾。用以束髮)

1. 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year in which a girl came of age]

字而笄之。——《公羊傳·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國語·鄭語》。註:“女十五而笄。”

2.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兒);笄年(女子盤發插笄的年齡;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英文翻譯

1.

a hairpin for fastening the hai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古奚切,音雞。《篇海》婦人之笄,則今之簪也。本作筓。

藏品簡介

笄

藏品類別:骨、角、牙器

·藏品名稱: 笄

·藏品尺寸: 長11.4厘米 ·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 河姆渡文化二期

·藏品介紹: 1977年河姆渡遺址出土,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藏。

傳統漢族服飾(二)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拼音是j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