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袋

香袋

香袋又稱荷包,香囊、香桶等。是古代漢族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一般專用來盛香料作飾物。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漢族農耕文化的產物,漢族在端午節有佩戴香袋的習俗,香袋與瓊瑤、玉環、香帕等,為古代人重要的佩飾之一。用以辟穢惡之氣,也作裝飾品。

作用功效

香袋飄愛香袋飄愛

用綢緞縫製的香袋,一般裝有白芷、艾葉、辛夷、薄荷、冰片等中藥香料。香

袋中所用的這些藥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藥學理論中的五臭範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藥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於其含有大量揮髮油,這些揮髮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香袋可以提神的原理是因為通過香袋中獨特的中藥香氣作用於大腦或者是鼻黏膜,達到調節神經系統,使人精神振奮。據研究香袋中藥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量提高,它含量的提高使得病毒在鼻黏膜及呼吸道黏膜上不易存活,從而使人們患感冒的機會大大降低。

甲流防控組中醫專家認為,端午節傳統香袋中的香料可以預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對防蚊驅蟲有一定作用,至於預防甲流,尚未經過科學證實。

製作方式

取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將這4種中藥混合搗碎,將備用製作香袋的布縫成小袋後,裝入準備好的用藥即可。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香袋內的氣味可能減弱,提神功效也會降低,這時候就應該更換。

用中藥製成的香袋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製作起來也不複雜,但在使用前最好先辨清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才能使香袋發揮最大的效力。

▲濕熱型體質者:表現為常感口苦、倦怠、尿黃、大便爛、舌苔黃而厚膩等。

配製香袋時可在香袋內置棉花,再裝入蒼朮末15克,艾葉末3克,藿香末1克,冰片末0.3克。

注意:佩戴香袋期間,應戒酒,不吃糯米及肥膩、煎炸的食物。

▲氣虛體弱型者:表現為精神不振、體力不足、易疲乏、食慾欠佳等。

配製香袋時可往袋內加入吉林參末1.5克,蒼朮末、生黃芪末各1克,藿香末0.5克,冰片末0.3克。

注意:佩戴香袋期間應注意休息,最好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血淤氣虛型者:表現為面色淡白或晦暗、身倦乏力、氣少懶言、疼痛如刺等。

配製香袋時可往袋內加入檀香末、丹參末各2克,菖蒲末、川芎末、蒼朮末、香薷(或艾葉)各1克。

▲憂鬱、情緒低落者:表現為鬱鬱不樂、易失眠或悲觀、食欲不振,甚至有自殺傾向。

配製香袋時可往袋內加入檀香末1.5克,冰片末0.2克,菖蒲末、川芎末、樟腦末各1克。

香袋可掛在胸前或置於枕邊,一袋藥一般可用7~10天,當香味變淡時應重新配製。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停用香袋,以免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製作香袋,以下方子可供選擇,請在臨床醫生指導下選用:

①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②川芎、白芷各10克,蒼朮20克,冰片3克;

③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任選一方,將藥物粉碎成細面,取藥面3~5克,用布縫製成小袋,佩掛頸上或縫於所穿的衣服上,15天換一次即可。

禁忌人群

孕婦:傳統香袋裡裝的多為中藥香料等薰香,孕婦如果長期隨身佩戴,可能造成長期刺激,嚴重時可能導致流產。

過敏患者:佩戴香袋易引發過敏。

兒童:一些熱性體質的孩子如果經常聞香袋,病情可能會反覆。

歷史起源

香袋起源早。三國繁飲《定情》詩即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唐宋以降,風氣大開,薰香佩袋,更為流行。秦觀《滿庭芳》曾詠:“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香袋香袋

明清以後,男女佩香袋極為普遍。《金瓶梅》一回里潘金蓮韻打扮:“通花汗巾兒袖中兒邊搭剌,香袋兒身邊低掛,……”三十一回說小廝書童的“白滾紗漂白布汗掛兒上系一個銀紅紗香袋兒,一個綠紗香袋兒”。丫環玉簫向他要香袋,藉此打情罵俏。又七十八回謂”玳安與王經穿著新

衣裳,新靴新帽,在門首踢毽子。放炮火章(原文為 ),又磕瓜子,袖香桶兒,戴鬧蛾兒。”

《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那二姑的胸前掛著許多東西,其一是“蘇繡的香荷包”。這裡所舉的例子有男有女,佩戴的方法有系腰帶、衣襟上、掛胸前、袖在袖中等。象上詩說的系肘後,則比較特殊。

香袋的製作,都是極為精巧玲瓏的,故深得古代青年男女的喜愛,常常被用來作私物或相贈的禮物、信物。《情史類略》卷十六《情報類》說滿少卿浪遊四方,與市井人焦氏女有私情,事露娶之。後中進士第授官,遂娶富家朱氏女,而將“焦氏女所遺香囊巾帕,悉焚棄之”。又卷十八《情疑類》,說有一人為河伯女仙延至,並行夫婦之禮。三日之後,即發遣他回家。“婦以金甌麝香囊為婿別,涕泣而分”。《紅樓夢》七十四回,述傻大姐拾得了一個“十錦春意香袋”,結果鬧出了一場抄檢大觀園的風波。抄撿時,又從王善保家的外孫女司棋的箱中搜出包袱,裡面是一個同心如意,並一個字貼兒。貼上有云:“外特寄香袋一個,略表我心。”此中所道,有男女其情,也有見不得人的勾當。

中國古典戲曲中,多好以一實物維繫姻緣,在情節發展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荊釵記》、《玉簪記》、《桃花扇》等,莫不如此。明邵燦傳奇《香囊記》,則以香囊為線索,貫穿全劇。讀來也頗有趣味。

民間傳說

婦女兒童“身佩香囊”,玩香袋的習俗起源於漢代。相傳五月五日為惡日,蟲害滋生,瘟疫流行。玉皇大帝派治瘟神仙下凡,利用艾草制香袋,塗雄黃酒,殺滅蟲害,使人們避災免疫。長期以來流傳有“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塵,妖邪歸地府”的民謠。佩戴玩耍香袋千百年來相傳不衰,製作手法愈來愈精。山西紙牌玩具最早出現於明代,《綏寇記略》載:“萬曆末年,民間好葉子戲……至崇禎時大盛。”至今懷仁、靈石、祁縣等不少地方仍有這種紙牌。

款式形狀

香袋,晉南的以縫製人物、動物為主,以串帶之,布老虎踩著蛇、蠍子、壁虎、癩蛤蟆、千爪蟲、蜈蚣五毒蟲,形象生動,足亂其真,色彩艷麗,紅里透鮮,以聞喜、新絳、稷山、萬榮、永濟為代表。晉中地區的香袋,多用彩色絲線編織成菱形、方形和三角形等色樣,稱香荷包,還有供小孩玩的絲線纏繞的色輪,其形狀與花紋式樣或色調都至為精彩,裝飾頗得情趣,以祁縣、汾陽、介休為代表。晉北的香袋多以與人們生活相關的瓜果、菜蔬、花草蟲鳥為題材,簡煉大方、誇張變形,以懷仁、左雲、山陰縣為代表。.

衍生產品

“上京”牌防蟲蛀香劑系列是由原國家航天工業部三院三十一所研製的,該產品健康時尚、清雅馨香。是您現代生活居家防蛀的首選產品,也是絨毛製品、服裝、皮革、地毯、地板家具等企業日常長效防蟲防霉的理想產品。

防蟲蛀殺菌、防霉防潮、淨化祛味,檀香味、不熏人.

品種

1.防蟲蛀香劑(檔案專用型):適合檔案、圖書、文獻資料等日常防蟲

防霉。;

2.防蟲蛀香衣劑(家庭及絨、毛製品、服裝、皮革、地毯、地板家具等

業日常長效防蟲防霉)。

特點

防蟲蛀的小香袋可直接投放,不需另包裝;透氣包裝、使用方便;用量

少、效果好,可重複使用。有效祛除衣物衣櫃內的異味,且不污染、不揮發、經

濟耐用、保護持久,留有怡人香味。

包裝1:100大袋/箱 ( 20小袋/大袋)

小袋規格:4.7cm x 5.5cm ,內裝2.6克粉末顆粒狀品。

香袋定情

香袋香袋

土家戀愛:“香袋” 定情

在湘西桑植民間流傳有一首土家姑娘人人會唱的情歌:“一更里兒等郎來,土家姑娘繡香袋,香袋繡起妹心意,揣在郎腰掛在懷。”聽到這首情歌,人們會想:“香袋”是個什麼樣呢?

“香袋”又稱“鴛鴦荷包”,是土家男女定情的信物。它的製作規格大致是: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作袋裡,內外2層,約為2寸高,2寸寬。因為它是土家姑娘送給心愛的人的,所以繡制十分精巧,上面有“鴛鴦戲水”、“鯉魚跳龍門”、“白鶴展翅”等,凝結著姑娘渴望幸福,渴望自由的美好夙願。

過去,土家族男青年得到姑娘送的“香袋”,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請媒去求親,十拿九穩。有的女青年迫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和意中人定親,就精心製作一個“香袋”,悄悄送給對方。情人常常到臨死還保存著這件禮物。

如今仍有不少土家族地區的姑娘在繡制“香袋”,有的還發展到繡鞋墊,來向情表達心意。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