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頭

襆頭,頭巾的一種,亦稱幞頭、折上巾。它是在東漢幅巾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定製於北周。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襆頭(襆頭),即幞頭。古代包頭軟巾,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也稱四腳、折上巾。《隋書·禮儀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後襆髮,俗人謂之襆頭。”《資治通鑑·後晉齊王天福八年》:“﹝楚王希范﹞作九龍殿,刻沉香為八龍,飾以金寶,長十餘丈,抱柱相向;希范居其中,自為一龍,其襆頭腳長丈餘,以象龍角。”參見“幞頭”。

簡介

襆頭,頭巾的一種,亦稱幞頭、折上巾。它是在東漢幅巾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定製於北周。

歷史

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七記載:“後漢末,王公名士,以幅巾為雅。”下註:“按此庶人及軍旅皆服之。用全幅帛而向後幞發,謂之頭巾,俗人謂之幞頭。”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曰:“幞頭之制,本曰巾,古亦曰折,以三尺皂絹,向後裹發。晉宋曰幕後,(北)周武帝遂裁出四腳,名曰幞頭,逐日就頭裹之,又名折上巾。”
隋唐時期,幞頭極為流行,貴賤均戴之。其樣式也變為多種。宋郭思《畫論》論衣冠異制條說:“後周以三尺皂絹向後幞發,名折上巾,通謂之幞頭。……隋朝惟貴臣服黃綾紋袍烏紗帽九環六合靴,次用桐木黑漆為巾子,裹於幞頭之內,前系二腳,後垂二腳,貴賤服之,而烏帽漸廢。……則天朝以後,以絲葛為幞頭巾子,以賜官。開元間,始易以羅,又別賜供奉官及內臣圓頭官樣巾子,至唐末,方用漆紗裹之,乃今幞頭也。”
幞頭兩腳形狀變化很多,有弓腳幞頭(《宋史·儀衛志二》)、卷腳幞頭(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展腳幞頭、交腳幞頭(王圻《三才圖會》)等式。從其質地說,其腳有軟腳、硬腳之分。硬腳的系用桐木、藤、鐵絲等物製成的(《宋史·輿服志五》)。
元明以後,幞頭也很流行。據《元史·輿服志一》說:百官公服,“幞頭,漆紗為之,展其角”,儀衛服色有“交腳幞頭”、“鳳翅幞頭”、“控鶴幞頭”等式。《明史·輿服志三》也說:洪武二年,禮官議定,侍儀舍人導禮,依元制,著展腳幞頭。洪武三年定,校尉執仗之士,“首服皆縷金額交腳幞頭”。葉子奇《草木子》稱:明朝,“其幞頭皂靴,自上至下皆同也”。阮葵生《茶餘客話》十八說:明洪武六年定,校尉衣只孫、束帶、幞頭、靴鞋。明清小說里也屢屢提到幞頭。《拍案驚奇》卷二十說劉元普積有陰德,一日塋葬回家,睡到三更,夢見兩個神人“幞頭象簡,金帶紫袍,向劉元普撲地倒身拜下,只稱‘大恩人’。”《水滸》五十五回述孫立與呼延灼交戰,有趣的是,“兩個都使鋼鞭,卻更一般打扮:病尉遲孫立是交角鐵幞頭,……這呼延灼卻是沖天角鐵幞頭”。《儒林外史》四十二回:“應天府尹大人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立起身來。”按明制,幞頭為公服之一。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