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

袞衣

簡稱“袞”。亦稱“袞服”。為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袞衣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聖節和舉行大典時所穿的禮服。[1] 最早是《尚書·虞書》中關於舜命禹製作章服的傳說, “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後世帝王所穿的袞衣出於此說,這是以“衣繪而裳繡”的手法、繪畫與刺繡並用。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為飾。

關鍵字

袞衣

具體解說

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繡於裳,皂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清代廢除十二章紋,但皇帝袞服紋飾仍以龍為主。《詩.豳風.九或》:“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朱熹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以龍首卷然,故謂之袞也。”《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建武中,明帝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金銀薄,亦謂之天衣。”《明史.輿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袞冕之制。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清史稿.輿服志二》:“【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象篆文,間以五色雲。”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