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綴有“補子”的中國古代官服。明代補服的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 ,胸背各一 ,表示品級 。文官的補子用鳥 ,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清代官服也綴有補子。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與明代大同小異。清代對補子的規定是:一品,文鶴、武麒麟;二品,文錦雞 、武獅 ;三品,文孔雀、武豹 ;四品 ,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鷳、武熊 ;六品 ,文鷺鷥 、武彪 ;七品,文鸂鶒、武彪;八品,文鵪鶉、武犀牛;九品,文練雀、武海馬。此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繡獬豸。意義
在中國古代的服飾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數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級的官員按照文武品級的不同,裝飾在官服上的圖案紋樣也各不相同。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花紋圖案,我們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級制度的縮影。補服是一種飾有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袍”或“補褂”。它是從明清時期開始出現的。明清時期的官員所用的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的,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明代的官補尺寸較大,製作精良,以素色為多,底子大多為紅色,上面用金線盤成各種圖案。明代的文官補子繡有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補子則繡單獸,或立或蹲。與明代的補子相比,清代的補子小而簡單,前後成對,文官繡飛禽,武官繡猛獸。補子以青、黑、深紅等深色為底,五彩織繡,色彩非常艷麗。明清時期的補子是隨著官職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
價值
因此它有著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