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巾

網巾

網巾,是一種系束髮髻的網罩。通常以黑絲繩、馬尾或棕絲編織而成,也有用絹布做的。

簡介

網巾網巾

網巾,古時男子用來束髮的網狀物。是古代一種系束髮髻的網罩,多民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網口以帛作邊,邊子兩幅稍後綴一小圈,用金玉或銅錫為之。兩邊各系小繩交貫於兩圈內,頂束於發,用以裹頭上,使發齊正。有總繩、拴緊,所以又名“一統山河”,或稱“一統天和”。網巾的作用,除了約發外,還是男子成年的標誌。一般襯在冠帽之內,也可直接露在外面。網巾的產生,約在明洪武初年,據傳與明太祖有關。上至貴官,下至生員吏隸,冠下皆著網巾。平常居家時可以露在外面,外出則必須戴上帽子,否則被認為失禮。

用法

用時將網口擴大,罩於頭上,使頭髮全部歸於網內,再拉緊絲繩,分別收緊網口,起到束髮作用。在網巾的頂端有一小孔,此孔是供髮髻穿過使用的,製法如同網中的下口,髮髻穿過後,即可將網口絲繩收緊。

寓意

明人將此巾與現行統治結合起來,引申出“盡收鬃(中)?(華)”的意蘊,賦予“一統天下”、“一統山河”、“一統天和”的文化寓意。這種不分貴賤,皇帝庶卒皆可佩戴的網巾,一般不單獨使用,多用作各種冠帽巾里內束髮之用。但這多指官宦士紳,而廣大勞動者卻不拘此禮,他們為勞作方便,也有直接戴於頭上的。

歷史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太祖一日微行,至神樂觀,有道士燈下結網巾。問曰:‘此何物也?’對曰:‘網巾,用以裹頭,則萬發俱齊。’明日有旨,召道士為道官,取巾十三頂頒於天下,使人無貴賤皆裹之也。”天啟中,削去網帶,止束下網。名曰“懶收網”。

《綠雲亭雜言》也說:“(網巾)始於明初:相傳明太祖取神樂觀所結式頒於境內。上有總繩結巾,名曰一統山河。結髮之宗,狹不過二寸,名懶收網。上至貴官,下至生員吏隸,冠下皆著網巾。”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則稱:“古無此制……國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風,乃以絲結網,以束其發,名曰網巾。”

《明史·輿服二》、清陳彝握蘭軒隨筆》卷下都有相同的記載。明範濂《雲問據目鈔》卷二,記述了網巾流行的一些情況,曰:“包頭,不問老幼皆用,萬曆十年內,暑天猶尚鬃頭箍,今皆易紗包頭,……自吳賣婆出,白晝與壯夫恣前後淫,以包頭不能束髮,內加細黑鬃網巾。此又梳裝之一幻,而聞風效尤者,皆稱便矣。”

《金瓶梅》里有一則潘金蓮常掛在口頭的歇後語,就取自網巾。第五回寫金蓮與西門慶合謀害死武大郎以後,金蓮對西門慶說:“我的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著你做主。大官人休是網巾圈兒打靠後。”意思是怕西門慶三心二意,撩下她不管。第八回說金蓮看見西門慶的跟班小廝玳安打門首過,便叫進來問他:“他爹家中有甚事?如何一向不來傍個影兒,看我一看,想必另續上了一個心甜的姊妹,把我做個網巾圈兒,打靠後了。”看來網巾的戴法是將頭髮挽盤在腦後,用網巾罩住。《醒世姻緣傳》四回:“晁大舍一面笑,一面叫丫頭拿道袍來。……隨把網巾摘下,坎了浩然巾,穿狐白皮襖,出去接待。”這是說,會客等正式場合,不宜戴網巾露面。

明亡以後,因剃髮蓄辮令的實行,網巾遂被廢止。但仍有人熱衷懷舊。據《畫網巾先生傳》記載,清兵入關後,有遺民攜仆從二人,因為不改明代服飾,被逮捕入獄,隨即被褫去網巾衣冠。主人對僕從說:“衣冠者,歷代各有定製。至網巾,則我太祖高皇帝創為之也,今吾曹國破即死,豈可忘祖制乎,汝取筆墨來,為我畫網巾額上。”於是三人相互對畫,每天如此,最後壯烈而死。據此則知,網中只行於明代。清代只有個別地方流行。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江浙人之服飾條說:“蘇州風俗澆薄,康熙時之服飾,奇邪已甚,時有吳下謠者,可想見之。謠云:‘蘇州三件好新聞,男兒著條紅圍巾,女兒倒要包網巾,貧兒打扮富兒形。’”這裡說的“網巾”,與明人之網巾當不是一物。

網巾起源

明代以前,網巾並不流行。到了明代初年,經朱元璋以朝廷命令全國成年男子都戴網巾,才蔚為一種特殊的服飾。這全是因為這位皇帝的“語言拜物”,而玩出的把戲,在男子頭上風光了三百多年。

網巾,與今日婦女戴的發網、發套相似。只是明代的網巾,網頂不封頂,據王逋《蚓庵瑣語》中介紹,男子戴的網巾,兩頭是直通的,像一個網筒,上小下大,兩頭都有網繩,可以紮緊。上口束於首,下口則與眉齊。上口露出的髻頂,便於橫插綰髮的簪子。為什麼朱元璋能情有獨鍾地愛上這個玩意兒呢?原來是道士說的網巾“用以裹頭,則萬發俱齊”這句話,刺激了他的神經。他很相信語言拜物,“萬發俱齊”,可以比擬萬事俱備,萬法一統,總之,這個網巾可以同“王朝保久遠,國運求永昌”聯繫起來。如果全國男子都戴上網巾,如同全國罩上了一個大網巾,萬民都像萬發那樣遵守國法,人人歸順,不就能天下太平,統治萬世了嗎。有趣的是,當時有些人,竟將朱元璋的想法加以發揮,又說得非常切合。如王圻的《三才圖會》所記:“國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風,乃以絲結網以束其發,名曰網巾,識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語。”李介的《天香閣隨筆》中,也記:“網中之初興也,以髮結就,上有總繩拴緊,各曰一統山河,或一統天和。”網巾,真有如此的神力,似乎喇叭也吹得太響亮了。

到了天啟時期,一些囚犯最討厭的便是遇事來不及除下頭上的網巾,往往把上口的網帶拉掉,只繫緊下口。這種做法叫做“懶收網”。後來,不少百姓也都學著樣。朱元璋初意是將網巾用於“萬發俱齊”,到了明末,網巾演進為上口敞而下口束的“懶收網”,這又應了語言拜物之忌,裹發的網巾都懶得緊束了,象徵全國的統治都疏懶了,明代還會不亡嗎?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