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紫莖澤蘭是農田、荒坡、山地、草場上一種有毒的、侵占性很強的惡性雜草,原產於墨西哥。因其莖和葉柄呈紫色,故名紫莖澤蘭,別名腺澤蘭。
其學名為EupatoriumcoelestinumL.,系菊科澤蘭屬多年叢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最高達2—3米,根呈繩索狀,十分發達;喜溫、喜濕、耐乾旱、耐瘠薄,且能耐-5℃低溫,生態適應性很廣,能蔓延到廣大的濕潤、半濕潤亞熱帶地區,且能迅速形成單生優勢,嚴重破壞入侵地的植被生態平衡。
紫莖澤蘭的繁殖主要靠種子,其根、莖也能進行無性繁殖。
形態
紫莖澤蘭,莖直立,高30~90cm,分枝對生,斜上,全部莖枝被白色或銹色短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卵形、略三角狀或菱形,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頂端急尖;邊緣有粗大圓鋸齒,花序下方的葉為波狀淺齒緣或近全緣;葉面綠色,葉背色淺,兩面均被稀疏短柔毛,葉背及沿葉脈處毛稍密,基出三脈,葉柄長約4~5 cm。
總苞鐘形,長3mm,寬4mm,含40~50朵小花;總苞片1層或2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mm,先端漸尖。花序托凸起,呈圓錐狀。管狀花,兩性,淡紫色;花冠長3.5mm;花葯基部鈍。子葉寬卵圓形,長約2.2mm,寬1.7mm,先端鈍圓寬出,下胚軸發達,被稀疏柔伏毛,上胚軸亦發育,密被短柔伏毛,均呈紫紅色。
第一對真葉對生,呈倒卵圓形,長約3.5mm,寬2.5mm,表面光滑或生疏柔毛,全緣,基出三脈,中脈突顯。從第二對真葉起,葉緣具微缺刻,余同第一對真葉。瘦果,黑褐色,長橢圓形,具5棱,長1.5mm;冠毛白色,纖細,長約3.5mm。
特性
紫莖澤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常木質化,莖枝基部特別是靠近地面的莖部能生出鬚根,萌發出根芽,入土便可產生新植株,使其在競爭並拓展生存空間中處於有利地位。結實能力強,每株可結種子3萬~4.5萬粒,多的可達10萬粒。瘦果細小,頂端具冠毛,隨風飄移散落,極易在裸地和稀疏植被的生境中定植生長。
天然生長的紫莖澤蘭,孕蕾時間多從11月下旬開始,12月下旬現蕾,2月中下旬始花,各地表現出較大的一致性。但結果成熟期,一般在土壤濕度條件相似的情況下,隨氣溫增高而逐步提前,最多可相差20多天。在溫度大體相同的情況下,乾旱導致成熟期提前,濕潤使之推後,二者相差也可達20多天。
新枝萌發從連續降雨的5月開始,至9月為生長旺期,其中以高溫高濕的7月、8月兩月生長最快,植株平均月增高10cm以上,11月花芽分化,株高增長速度下降。當人工割除地上莖時,其營養體生長規律與正常植株基本一致,但8月以後割除,對開花結果有較大影響,10月以後割除,萌發的新枝不再開花結實,但營養生長仍然進行。
分布
紫莖澤蘭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大黎加一帶,大約20世紀40年代紫莖澤蘭由中緬邊境傳入雲南南部,1935年在雲南南部首次發現,隨河谷、公路、鐵路自南向北傳播,至目前為止,雲南80%面積的土地都有紫莖澤蘭分布。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四川、廣西、西藏等地都有分布,大約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東擴散。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排在第一位。
危害
紫莖澤蘭是農、林、牧生產的大敵。紫莖澤蘭侵入農田、草地後,與農作物、牧草爭水、爭肥、爭陽光、爭空間,嚴重影響農作物、牧草的生長。據調查,被紫莖澤蘭侵入三年後的草地牧草基本消退,幾乎完全失去放牧利用價值;侵入農田210天后,土壤的速效N、P、K分別下降56-96%、46-53%、6-33%,土壤肥力嚴重下降,造成糧食嚴重減產;侵入林地、桑園、果園後,抑制樹種的天然更新,影響苗木的生長。紫莖澤蘭的根系分泌物和腐爛的枝葉能抑制小麥以及雜草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生長,因此一旦其傳入,很快就會後來者居上,排擠拌生植物形成大片的單優群落,導致侵入地當地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紫莖澤蘭嚴重影響人畜健康。紫莖澤蘭植株內含有芳香和辛辣的化學物質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資,其花粉能引起人畜過敏性疾病,會引起馬患氣喘病,往往有家畜因誤食引起中毒或死亡的事件發生;紫莖澤蘭植株用來墊廄,會引起牛馬爛蹄。
防治
人工防治
此法是最簡單的防治方法,它適宜於剛剛傳人,還沒有大面積擴散、蔓延的紫莖澤蘭。根據紫莖澤蘭的生長規律和多年的防治經驗,防除時間應選擇在紫莖澤蘭花期前進行,採取組建專業隊伍與發動民眾相結合的辦法,利用每年2~3月份或者10月份的農閒期,對紫莖澤蘭進行全面清除。紫莖澤蘭繁殖能力強,除了能通過種子傳播外,其根、莖都能進行無性繁殖。因此在清除時,應保證殘枝、殘根全部清除,並將清除後的紫莖澤蘭儘快就地銷毀,防止再次萌發。但此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即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難以在大範圍內推廣套用。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控制紫莖澤蘭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人畜安全的化學除草劑,開展大規模滅治。主要除草劑配方有:0.6%一0.8%的2,4.滴溶液;0.3%~0.6%的2,4-滴丁酯和2,4,5.三氯苯氧基醋酸;5.0%氯酸鈉溶液等。利用除草劑防除紫莖澤蘭要達到最佳效果,需要噴濕全株,特別是植株下部。雖然化學防治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於大面積推廣套用等優點,並在紫莖澤蘭的防治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種方法會造成環境污染,藥物飄散還會使臨近作物產生藥害,而且用量大、成本高,易使紫莖澤蘭產生抗藥性,效果還會受到季節的影響。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從外來有害生物的原產地引進食性專一的天敵(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將有害生物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生態和經濟危害水平之下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有害生物與天敵的生態平衡理論,在有害生物的傳人地通過引入原產地的天敵因子重新建立有害生物與天敵之間的相互調節、相互制約機制,恢復和保持這種生態平衡。因此,生物防治可以取得利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結果。
1)昆蟲防治。澤蘭實蠅(ProcecidocharesutilisStone.)對寄主具有極強的專一性,是許多國家最常用的防治紫莖澤蘭的一種天敵。雲南省就進行過用澤蘭實蠅來防治紫莖澤蘭的研究。它的防治機制是,澤蘭實蠅產卵寄生於紫莖澤蘭的莖頂端,繼而形成蟲癭,嚴重抑制紫莖澤蘭的生長,因為它雖然可形成側枝,但開花結實數量顯著減少,產生不孕的頭狀花序,直至支柱最終死亡。鏇皮天牛是紫莖澤蘭的另一種天敵,它在紫莖澤蘭的根頸部鑽孔取食,造成紫莖澤蘭機械損傷而致全株死亡。天敵引進是一項國際性、牽涉面很廣的工作,要求安全、快速、保證天敵成活率、科學嚴格的管理。天敵的釋放必須嚴格遵守《生防天敵引種與釋放公約》,因為天敵一旦釋放到自然界就無法收回,所以必須對不是防治目標的生物和環境無害。
2)真菌生物防除。用於防除紫莖澤蘭的真菌有澤蘭尾孢菌(Cercosporaeupatorii)和鏈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la)等。紫莖澤蘭感染病菌後,可引起葉子被侵染組織的失綠,吸收水分和氮、磷的能力顯著降低,使植株的生長受阻。強盛等研究表明,鏈格孢菌的代謝毒素在50mg/kg濃度以下就可以引起紫莖澤蘭嚴重的病害。
3)替代控制。替代控制指利用植物間的相互競爭現象,用一種或多種植物的生長優勢來抑制害草。
具體方法是在開花期前清除紫莖澤蘭,然後立即種植速生樹種和優質牧草,迅速恢復植被,以生活力強的植被來抑制紫莖澤蘭的再生長。這主要是通過人工逐步造成紫莖澤蘭生長空間的鬱閉,紫莖澤蘭群體因處於下層,光照不足,會逐漸衰亡、消退。可供選用的速生樹種有直桿桉、蘭桉、台灣相思、新銀合歡等。優質牧草有白三葉、雀稗、雜交狼尾草、百喜草、黑麥草、紫花苜蓿、王草等,這些牧草都具有產量高、質量好、經濟價值高等優點。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牧草生長迅速、葉片茂盛、覆蓋面廣,可以成功地抑制紫莖澤蘭的生長和種子的傳播,且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很強。引進的替代植物在失去控制後會不會引發新一輪生態安全問題,值得關注與研究。
綜合利用
1、作為能源資源:可以製造成沼氣、碳棒,或粉碎後作為燃料。
2、作為飼料資源:紫莖澤蘭經過複合菌種處理,好氧發酵後,能顯著降解其有毒物質,作為飼料原料配成飼料餵豬。
3、作為纖維板:以紫莖澤蘭為原料,生產刨花板,有利於生態及環境的保護。
4、製作染料、香精和木糖醇:用紫莖澤蘭染黃色布料,染出來的顏色鮮艷明亮、不易褪色,而且紫莖澤蘭有一種特殊的氣味,用它染出的布料有特別的驅除蚊蟲功效;紫莖澤蘭的香氣能夠成為製造香精的香料源;紫莖澤蘭經過幾種酵母發酵後,可生產木糖醇。
5、製作殺蟲劑:紫莖澤蘭提取液對天敵無害,可作為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6、培養食用菌:利用紫莖澤蘭作為食用菌培養料,可栽培出平菇、鳳尾菇、金針菇、木耳、猴頭等七種食用菌。
7、藥用價值:可以用於對蚊蟲叮咬引起的搔癢、腫塊,香港腳、稻田性皮炎、瘡癤,取紫莖澤蘭鮮葉適量揉出汁液塗抹患處,可起到消腫止癢之功效。不明緣由皮膚尋麻疹,取紫莖澤蘭鮮莖葉500g,煎水清洗患處,一般2~4天可痊癒。 消炎止血,對於一般簡單外傷性創傷出血,取紫莖澤蘭鮮葉適量揉絨敷於創口,用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可起到消炎止血之功效。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