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清軍與藏兵反擊廓爾喀(今尼泊爾)兵入侵西藏的戰爭。
簡介
廓爾喀與後藏交界,貿易關係密切。五十三年,藏廓發生貿易糾紛,適逢六世班禪之弟沙瑪爾巴正與其兄仲巴呼圖克圖發生內爭,沙瑪爾巴請求廓爾喀兵相助。於是,廓爾喀兵以“西藏運往之食鹽摻土”等為藉口,乘機入侵後藏。六月,素爾巴爾達布率廓爾喀兵3000人,先後占領西藏南部邊境之聶拉木、濟嚨宗(今西藏吉隆東南)、宗喀宗(今吉隆)等地,圍攻協噶爾宗(今西藏定日)。七月,清廷部署軍隊反擊:命駐藏大臣雅滿泰率駐藏綠營兵及駐達木厄魯特蒙古兵,前往札什倫布(今西藏日喀則)慰問班禪,並與班禪之兄仲巴呼圖克圖部署沿邊防禦;命駐藏大臣慶麟主持前藏地區之防禦;命四川總督李世傑、四川提督成德,抽調滿、漢、藏兵4000餘人,由成德統領,馳赴後藏,命尚在熱河之成都將軍鄂輝速返成都,至西藏統兵。為保證作戰軍隊糧草,暫撥達賴、班禪庫存,並於藏內買糧。乾隆帝並遣御前侍衛巴忠為欽差大臣,赴藏主持用兵。時西藏駐有清軍500人,藏兵1600人,台站兵1300人。慶麟在接到朝廷諭旨之前,便調藏內500人綠營兵及察木多、達木等兵700人,分路堵御廓爾喀侵略軍。四川總督李世傑亦於成都抽調滿兵500名,綠營兵1300人,屯練降“番”兵1200人,俱交提督成德、總兵穆克登阿率領,經由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巴塘、里塘(今四川理塘)、察木多,馳赴後藏。但是,當清軍日夜兼程,奔赴藏廓邊境之時,達賴喇嘛、仲巴呼圖克圖和噶布倫班第達、慶麟、雅滿泰等,已私下同廓爾喀議和,後得到巴忠、鄂輝、成德等贊同。五十四年初,藏廓簽定協定,由西藏噶布倫每年向廓爾喀交納元寶300錠,作為聶拉木、濟嚨宗、宗喀宗三地的贖金,廓爾喀退兵。此事,巴忠、雅滿泰等隱瞞不上報。三月,鄂輝等率清軍“收復”失地。因廓爾喀兵先已陸續撤回,故未遇任何抵抗。六月,清廷調整西藏之防務,加強札什倫布等地防兵,於宗喀宗、聶拉木、濟嚨宗等要地修砌卡碉。並調整與廓爾喀貿易之政策。清軍此次出兵雖未交戰,已耗費軍餉百餘萬兩白銀。巴忠以有功之臣離藏回京。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廓爾喀人以藏方未按約付足銀元為由,出兵千餘,再次侵略西藏,奪占聶拉木。噶布倫丹津班珠爾等被裹往廓爾喀。八月初,廓爾喀兵向西藏發動進攻。一路由濟嚨進入,圍攻宗喀,遇教習漢兵陳謨、潘占魁率400名藏兵堅守,於久攻後退回濟嚨。一路由烏嚨入侵,滋擾定結。入侵聶拉木之廓兵逐漸增至乾餘人,搶占定日。第巴濟仲喇嘛噶沖帶領藏兵退守脅噶爾。八月二十一日,廓爾喀兵侵據後藏首府札什倫布,肆行搶掠。七世班禪丹貝尼瑪退居拉薩,全藏大震,達賴、班禪飛奏朝廷告急。時巴忠護駕避暑山莊,聞變畏罪自殺。鄂輝、成德等將罪責推給巴忠一人,仍騙得朝廷信任,率領川軍4000人,由打箭爐前往西藏,抗禦入侵者。九月十二日,廓爾喀兵3000餘人由興薩開進,奪占定結。十月十二日,都司嚴廷良率藏兵、漢軍及達木兵700餘名,連打三仗,於十一月初一日,收復定結。時雅滿泰先後咨調內地官兵7000餘人,但行進緩慢,遲滯途中。十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命黑龍江將軍都爾嘉,於索倫、達呼爾(今達斡爾)兵丁內挑選1000人,齊赴京師。十一月初二日,清廷授福康安為將軍,海蘭察、奎林為參贊大臣,統兵經青海入藏作戰。隨後又免去鄂輝、成德職,以惠齡為四川總督,奎林為成都將軍。五十七年正月二十日,福康安率領清軍抵達前藏。時西藏境內清軍和藏兵已收復拍甲嶺、聶拉木(參見聶拉木之戰)等地。廓爾喀國王遣使乞和。乾隆帝決心攻其腹心,搗穴擒首,故拒絕和議,於三月十五日任命福康安為大將軍,統領勁旅進剿。三四月間,游擊關聯升、總兵袁國璜等部3000人先後抵達前線。而廓爾喀侵略軍則在濟嚨、絨轄爾(今定結南,中國境內)等處砌卡築碉,添兵據守。閏四月二十五日,福康安、海蘭察率清軍6000人,由拉子(今西藏拉孜)出發,開赴絨轄爾、聶拉木等處,五月初七日,福康安所部攻下擦木要隘;初十日,收復濟嚨、十二日,成德、岱森保等部收復聶拉木以南要隘木薩橋。至此,清軍掃清擦木至濟嚨段邊境。十三日,福康安率軍由濟嚨熱索橋進入廓爾喀境內,企圖直搗廓爾喀首都陽布(今加德滿都)。十八日,清軍抵旺噶爾,已深入廓爾喀境內170里,未遇阻攔。而廓爾喀兵已收縮至陽布以北地區,嚴密布防。十九日至二十七日,清軍突破橫河防線(參見橫河之戰);六月初九日,又突破東覺防線。之後,清軍在雍雅山受阻,前後受敵,損失嚴重,且不服水土,糧餉不濟。陽布以北尚有重山大河,防範森嚴。鑒於此,福康安於七月初八日奉旨與廓爾喀議和。八月二十一日,清軍撤軍回國。揮果斷,清軍連續作戰,大敗廓軍,保衛了祖國領土。清軍深入廓爾喀境內以圖搗穴擒首,但並無充分條件,故未達目的,反而勞師損兵。清朝戰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