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背景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中國北方就有捻子活動。一八五二年(清鹹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毫縣一帶遭到大旱,入捻的農民逐漸增多。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
1851年(清鹹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1851年,河南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捻黨聚眾起義。次年,張樂行、龔得樹等復於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西北)一帶起義,聚眾萬餘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入黃河、淮河流域,捻黨紛起回響,在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向聯合。
捻軍建制
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間,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水工”(一說“大漢明命王”),宣布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稱“大趟主”。建都尹溝時光、設陪都雉河集,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蘇天福、龔得樹、韓老萬、侯士偉分別擔任黑、白藍、紅各旗的總目。總旗之下有“大旗”,是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大旗設大旗頭,稱“趟主”、大旗之下還有“小旗”,是最基層的組織。這種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百起來。從此,這支力量成為北方反清武裝的主力。
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布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
蘇天福領黑旗,黑旗總目
龔得樹領白藍,白藍旗總目
侯士偉領紅旗,紅旗總目
起義口號: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起義經過
1852年張樂行、龔得樹等復於皖北雉河集(今渦陽西北)一帶起義,聚眾萬餘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入黃河、淮河流域,捻黨紛起回響,捻軍5萬餘人轉戰於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殲滅清軍和地主武裝,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使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
但由於組織鬆散,武器簡陋,缺乏訓練,因而在參戰清軍由少變多,捻軍由進攻轉為防禦後,只有張樂行等少數幾支主力於正面阻擊清軍,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據地被清軍攻占。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渡淮南下,與北上的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參見太平天國運動),在淮河兩岸抗擊清軍圍攻,並一度攻入湖北。
1858年,捻軍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戰抗擊清軍進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動作戰方式出擊豫、魯、蘇,殲滅大量清軍,並與太平軍配合進行了多次重要作戰。1860年冬,清廷調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全權督辦攻捻戰事。捻軍雖數次擊敗僧軍進剿,但因實行消極防禦方針,致使雉河集大營於1863年再次失陷,張樂行殉難,皖北根據地喪失。突圍而出的張宗禹等部,繼續以流動作戰方式,堅持鬥爭。1864年夏,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參見天京之戰),捻軍與太平軍餘部在鄂、豫邊界會師,改編組成新捻軍,以復興太平天國為目標,推賴文光為首領,運用新的遊動戰術,並逐漸易步為騎,使捻軍變為一支約十餘萬人的騎兵武裝。1865年5月,于山東菏澤高樓寨取得全殲僧格林沁馬隊7000餘人的重大勝利,陣斃僧格林沁(參見高樓寨之戰)。鏇擊敗湘軍和淮軍,粉碎欽差大臣曾國藩“以靜制動”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率東捻軍留守中原地區,與清軍周鏇。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西進陝西,與陝甘回民軍相互配合,取得灞橋伏擊戰(參見灞橋之戰)、進軍陝北等作戰的勝利,後聞東捻軍被圍,轉兵東進救援,經山西、河南、進入直隸,於饒陽(今屬河北)之戰失利後,繼續轉戰於山東、河北地區。但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于山東茌平徒駭河畔復沒。
主要戰役
1 高樓寨之戰
2 永城之戰
3尹隆河大戰
4 灞橋之戰
5 饒陽之戰
6 雉河集保衛戰
捻軍領袖
張樂行(?~1863),又名張洛行,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捻軍前期首領。出生於地主豪紳家庭,1852年,皖北饑荒嚴重,張樂行與龔得樹等率捻眾萬餘人起義,在蘇魯豫皖交界廣大地區活動,聲勢迅速擴大,各地捻眾紛紛起義回響。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雲集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成立聯盟,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制,擴大隊伍,積極活動。1857年,張樂行率捻軍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隊會師,被封為成天義,任征北主將,後改封沃王。與太平軍並肩戰鬥,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先後派勝保、袁甲三等人鎮壓捻軍。1863年,僧格林沁圍攻雉河集,捻軍遭受重大損失,張樂行在渦陽義門遇害。
張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西捻軍領袖。初隨叔父、大漢盟主張樂行參加捻軍起義。後轉戰蘇豫陝鄂皖,受太平天國梁王封。1864年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整編捻軍,以騎兵為主,步兵配合,流動作戰。1865年殲滅清科爾沁王僧格林沁部,並粉碎湘軍曾國藩的封鎖。1866年從河南率西捻軍入陝,聯合回民軍。1867年元月於西安灞橋大敗清軍,12月為援助遵王賴文光所率東捻軍從陝北南下,經山西至直隸,逼天津,南下山東,被清軍包圍。次年8月轉戰至駭河邊,下落不明。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人(《賴文光自述》稱“生長粵西”,此處“粵西”不可理解為廣東西部,因為直到近代之前,“粵”一字泛指嶺南,“粵東”為廣東,“粵西”為廣西。民國後“粵”的地理概念才特指廣東省),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是洪秀全妻弟,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軍合併,成為捻軍首領之一,後來捻軍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8年兵敗被清軍俘殺,佩劍仍保存在今天南京太平天國史料館。
侯士維(?~1858),又名士維、世維、世偉,安徽亳州吳橋寺集(今渦陽)人,捻軍紅旗總旗主。侯家親族居侯老郢、侯菜園、吳橋寺一帶,號稱“九里十八侯”。士偉為人耿直,不阿權貴。道光末年,因歲歉年荒,侯士偉常約人販運私鹽。鹹豐六年正月,各路捻軍在雉河集會盟,建立五旗軍制。侯士偉受命為紅旗總旗主。紅旗是捻軍五旗中人數最少的一旗,常與張樂行黃旗共同行動,聯合作戰,故有“黃、紅不分家”之說。鹹豐七年,張樂行率捻軍赴淮南與太平軍聯合抗清。侯士偉留在雉河集,與黃旗張敏行部聯合。紅旗與黃旗曾與李成、趙浩然等遠征山東等地,並協助張敏行部經營澮北諸圩。鹹豐八年,侯士偉為借款及一頭毛驢走失之事,與堂兄侯士忠矛盾激化,加之早有前仇,侯士偉決計報復。張敏行(張樂行胞兄)部下張正江是黃旗旗主,與張敏行父子、侯士偉關係密切。一日,張敏行子張瑨威逼張正江侍從張老二,以張正江名義,邀侯士偉至張正江部駐地張寨議事。侯士偉深信不疑,率幾名隨從至張寨。隨從立被張瑨部誘禁門外。侯士偉見事有異,逃至二門過道,被侯士忠之子侯布標一槍刺死。不久,侯士偉之子侯山也被殺於瓜地。張、侯兩家的仇殺,使紅旗內部嚴重不和,遂分裂成兩部分,傾向侯士偉的將士投在黃旗旗主張正江部,另一部分由侯布標率領併入張敏行部。侯士偉事件,使張樂行本部親軍的戰鬥力大為削弱,以致後來不能單獨禦敵,而被清軍擊破。
龔得樹(?-1861),又名龔得。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人,捻軍白旗將領,太平天國追封勇王。1853年與張樂行在雉河集起義後,領白旗軍,與陳玉成、李秀成等聯合作戰,於皖、鄂邊境屢破清軍。1861年春,與陳玉成聯軍十餘萬人,自桐城經霍山,進入湖北境內。攻擊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部之後。3月14日,聯軍五萬多人在羅田松子關與清軍成大吉部作戰時,他騎馬直衝,被成大吉部參將王名滔從左側橫截,後中炮犧牲。
孫葵心(?~1861),安徽蒙城南鄉江集江家坡(今利辛)人,捻軍白旗鑲邊旗主。孫葵心家貧,僅母子2 人,衣食難全,以乞貸補之。喜習武,好結交,任俠仗義。鹹豐初年,亳、蒙、宿、永等地饑民紛紛起義結捻,孫葵心於眾興店(今孫集)集結饑民向財主借糧,不料被團練誘捕,在解往亳州途中,被捻頭龔得樹、劉玉淵搭救,自此橫下造反之心,串聯家鄉貧民數百人,於楚店集豎起“殺富濟貧”大旗。清鹹豐五年(1855 年),各路捻軍齊集雉河集(今渦陽縣城),公推張樂行為“大漢盟主”,建立五旗軍制。孫葵心為白旗鑲邊旗主。鹹豐六年,清軍攻占雉河集,孫葵心隨張樂行南下,渡淮作戰,攻取三河尖。鹹豐七年三月三日,圍攻霍邱,與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陳玉成會師於霍邱城外,接受其領導。是年十月,張樂行困守正陽關,孫葵心與龔得樹、李昭壽增援,張樂行得以突圍到六安。鹹豐八年六月,北上攻打懷遠、定遠,掃蕩江淮清兵,屢建戰功。後受清軍和苗沛霖包圍,突圍後與張樂行發生分歧,回淮北自成一軍,與黑旗主劉玉淵聯合作戰。九月,孫葵心與劉玉淵、劉天福等人率部入山東,破曹縣、武城。鹹豐九年三月,孫葵心、劉天福等轉戰於豫南郾城、舞陽,於北舞渡大敗清軍,擊斃南陽鎮總兵邱聯恩和山西參將福瑞。鹹豐十年三月,孫葵心與劉玉淵、江台陵、劉天福等於河南省太康、柘城邊境的馬埠,大戰清軍,斬清川北總兵王鳳祥、荊子關副將王長慶。後回雉河集,再轉戰淮南。是年夏,聯軍討伐李昭壽,攻克來安,歸途中被袁甲三困於定遠。九月二十六日,由太平軍解救,再南下支援安慶太平軍。鹹豐十一年九月,安慶失守,孫葵心部敗於掛車河,走廬州,駐軍大蜀山(在今合肥西郊)遇刺身亡。
蘇天福(?-1863)一作添福。河南永城人,捻軍黑旗旗主。曾做過販羊、賣油生意。開過粉坊,是貧苦農民兼小商販。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到河南,他結捻聚義,占據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與張樂行組成捻軍,舉行捻黨起義,控制了淮北地區的廣大農村和城鎮。曾在夏邑擊敗河南團練大臣徐廣縉,在歸德(今商丘)城包圍了以祝為首的團練。1855年各路捻軍齊集雉河集,舉行會議,他被推為五大旗頭領之一,任黑旗總目,稱“順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隨張樂行率部南下,活動於正陽關、三河尖一帶,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立天候”。1861年隨部北歸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與張樂行同清軍僧格林沁部決戰,失敗後,被殺害於亳州義門集附近的周家營。牛宏升(?──1867),即牛洛紅。安徽亳州曹市集(今渦陽)人。捻軍起義初,曾率捻軍與苗沛霖團練作戰。1863年初期捻軍起義失敗後,和任化邦、張宗禹、李蘊泰等率部出走鄂豫皖邊區,與西北太平軍陳得才、賴文光等部聯合作戰,成為後期捻軍勁旅。1864年後,以軍功被太平天國封為荊王。1866年捻軍在河南許州分軍為二,他留在東捻軍中,與賴文光等轉戰於華中各省。敵人曾拘捕其母,下潁州獄中,使人招降,他堅決拒絕。1867年11月,在山東日照境內與清軍大戰時陣亡。
任柱(?-1867年),字化邦,安徽蒙城人,太平天國與東捻軍將領,賴文光封任為魯王。 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北上與捻軍合併;日後捻軍一分為二,與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4年4月,與張宗禹等領導捻軍轉戰於豫南等地,與太平軍湖北突圍北上、最後大王“遵王”賴文光會師,尊賴文光為領袖,任為東捻軍副。 1865年任柱後轉戰山東,5月18日在曹州(今山東菏澤)高樓寨之戰(今高莊集)殲滅僧格林沁王爺軍7000兵,京師震動。 後又至湖北,於1867年正月十五日安陸(今湖北京山)尹隆河戰役大敗湘軍淮軍。 1867年11月19日捻軍南攻(目標為蘇州)在江蘇贛榆遭遇清軍,清軍將領周盛波重傷,劉銘傳也即將戰敗被俘虜時,任化邦勝利在望時卻被部下潘貴升殺害。據說李鴻章在戰場上 ,持望遠鏡瞭望任化邦戰技,還邊讚美任化邦說[此人可統帥十萬馬兵之戰將!][若肯為我所統帥,是大清鴻福也!] 不料卻被身旁劉銘傳聽到李所言,劉遂誓斬任。
張禹爵(?-1868),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本名張五孩,張樂行侄。樂行殉難後,襲爵為太平天國“幼沃王”,是捻軍中最年輕的將領。1866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市)分軍時,他是西捻軍中僅次於張宗禹的將領。張宗禹“善謀”,他以“善戰”著稱。1867年西捻軍從陝西宜川(位延安市東南)壺口渡黃河,踏冰橋而過,他領隊首先搶渡黃河,焚毀對岸敵壘,進入山西。1868年3月在冀中饒陰(位河北省深縣東北)戰死。一說是年6月西捻軍在直隸(今河北省)山東戰場上轉戰於馬夾河與徒駭河之間時為流彈所傷,不治而死。
李蘊泰(?──1868),即李允,安徽宿州西陽集人。捻軍藍旗首領。1857年,隨張樂行率捻軍出征淮南,次年為臨淮守將。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率部和張宗禹聯合作戰,封衛(魏)王。1866年捻軍分軍時,留東捻軍中,助遵王賴文光流動作戰。1868年東捻軍復滅於揚州,率數百人“曳布為橋”,搶渡運河西岸,由來安、天長,經盱眙而達五河,降於太平軍叛徒李昭壽,鏇被安徽巡撫英翰捕殺。
歷史文物
渦陽縣與捻軍起義有關的歷史文物一覽表
張樂行故居(省級) | 捻軍起義會盟舊址(省級) |
捻軍首都尹溝(縣級) | 捻軍陪都雉河集(縣級) |
張樂行遇難處(縣級) |
人文旅遊
張樂行故居
位於渦陽縣城西北張老家村,張樂行1810年誕生於此;在早期結捻活動中,張樂行常與龔德樹、蘇天福等人在家中聚會議事,計畫如何起義抗清。張樂行故居屬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間,其中前排堂層5間,後客廳5間,東西廂房各3間。客廳重梁起架,雕樑畫棟,明柱走廊,花格門窗,建築雄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捻軍會盟舊址
位於渦陽縣西關“山西會館”院內。鹹豐二年(1852年)張樂行等各路捻軍聚集在山西會館會盟,公推張樂行為盟主,進行武裝抗清起義。 捻軍會盟舊址之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集資所建,整體建築雄偉。大門面向南,前後3排房屋,兩進院落。大門兩旁有石獅一對,門上石質匾額橫刻“山西會館”四字。二道大門兩旁有石鼓一對,穿中堂可達後院;後殿5間,磚木結構,上復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銅香爐,捻軍結盟時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舊房屋在清軍剿捻時多次遭到破壞。1938年又遭日軍轟炸,解放初期,僅剩有石刻匾額和石碑各一塊,石獅子和石鼓各一對。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撥款在舊址重建房屋5間,作為捻軍會盟起義紀念建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意義
爆發於皖北
地區的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復沒。為此後1911年的武昌起義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清朝戰爭列表
山海關之戰 | 清滅大順之戰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 潼關之戰 | 清滅大西之戰 | 揚州之戰 |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 豪格平川陝之戰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 博洛平福建之戰 | 鄭成功抗清之戰 |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 桂林之戰 | 衡州之戰 | 清平貴州之戰 | 清平雲南之戰 | 三藩之亂 | 清平耿精忠之戰 | 衢州之戰 | 岳州之戰 | 清平王輔臣之戰 | 清平尚之信之戰 | 建昌之戰 | 保寧之戰| 澎湖海戰 | 雅克薩之戰 | 清平噶爾丹叛亂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戰 | 清平西藏之戰 | 清平青海之戰 | 布爾哈屯之戰 |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 額爾德尼昭之戰 | 古州苗民起義 |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 清征達瓦齊之戰 | 巴里坤之戰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 黑水營之戰 | 清再征金川之戰 | 勒烏圍之戰 | 清平天地會之戰 |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 聶拉木之戰 | 橫河之戰 | 白蓮教起義 | 漁山之戰 | 天理教暴動 | 滑縣之戰 | 清平張格爾叛亂 | 渾河之戰 | 鴉片戰爭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 太平天國運動 | 捻軍起義 | 武漢之戰 | 江寧之戰 | 太平軍北伐 | 太平軍西征 |鎮江之戰 | 上海小刀會起義 | 大成國起義 | 湘軍攻武漢之戰 | 湖口之戰 | 雲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石達開遠征 | 二破江北大營 | 三河大捷 | 黔西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 楚雄之戰 | 安慶之戰 | 二郎場之戰 | 浙江之戰 | 天京之戰 | 陝西回民起義 | 甘肅回民起義 | 高樓寨之戰 | 灞橋之戰 | 金積堡之戰 | 黃飄之戰 | 紙橋之戰 |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 中法戰爭 | 第二次紙橋之戰 | 馬尾海戰 | 宣光之戰 | 鎮海之戰 | 鎮南關之戰 | 中日甲午戰爭 | 豐島海戰 |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 威海之戰 | 八國聯軍 | 武昌起義 | 白朗起義 | 南京之戰 | 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