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
這一標準姿勢叫做解剖學姿勢。即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足並立,足尖朝前;上肢垂於軀幹兩側,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側)。
正面
人體正面解剖圖
人體正面解剖圖
正常人體解剖
相關信息
巨幅壁畫隱藏人體解剖圖
義大利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著名壁畫作品《創世紀》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遠離過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和議論。如今,這幅曠世巨作又爆出驚天秘密:兩位美國醫生聲稱畫中竟然隱藏著人體解剖學的圖像!
這些被稱作“米開朗基羅密碼”的神秘圖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腦神經外科專家蘭·蘇克和拉法爾·塔瑪爾戈共同發現的。兩人此前以遊客身份進入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近距離欣賞這幅偉大的壁畫時,發覺其中表現“上帝分開光明與黑暗”的部分同壁畫其他部分相比不太協調,上帝的頸部和胸部的表現方式顯得有些笨拙,出現了一些不規則的線條。另外,畫中其他人物的光源都是來自斜下方,而上帝的頸部卻被光源直接照射。這些不同尋常的表現手法令兩人產生了懷疑,認為是米開朗基羅當年故意埋下的伏筆。
人體解剖圖蘇克和塔瑪爾戈花費了4年時間對此進行研究。他們將人類大腦解剖圖像和畫中上帝頸部的畫面重疊對比,出乎意料地發現兩者的輪廓竟然驚人地相似!上帝喉嚨處凸出的部分就像延腦椎體,而喉嚨上部的肌肉則像腦橋。畫中上帝所穿長袍上的腰帶呈現出來的奇特線條,則代表了人類的脊骨。兩位醫生認為,米開朗基羅有意通過略顯拙劣的筆觸,引導人們發現他在壁畫中隱含的解剖學知識。這一研究成果在《神經外科學》雜誌上發表後迅速引起人們的關注,米開朗基羅和他的《創世紀》也再度籠罩上神秘的色彩。
作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是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等成就於一身的世所罕見的藝術大師,巨幅壁畫《創世紀》代表著其繪畫創作生涯中的光輝頂峰。1508年,米開朗基羅應教皇朱利奧二世的邀請,為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的穹頂繪製壁畫。天頂壁畫由於需要仰頭繪製,從來都是令畫家們頭疼的任務,更別提西斯廷教堂天頂這種宏大的規模。在如此艱苦的創作環境下,米開朗基羅憑藉驚人的毅力和對藝術的無限執著,歷時4年零5個月,終於完成了《創世紀》這幅空前絕後的鴻篇巨製。
壁畫《創世紀》以《聖經》中同名篇章的故事為主線,分為9個部分和主題,描繪的人物多達300多個,分布在西斯廷教堂整個長方形大廳的天花板上。該畫作長36.54米,寬13.14米,總面積達480平方米,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壁畫之一。整個作品氣勢宏偉,場面波瀾壯闊,人物刻畫極富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堪稱世界藝術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它和西斯廷教堂中的另一幅大型壁畫《最後的審判》並稱為米開朗基羅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幅繪畫傑作。
至於米開朗基羅究竟出於何種目的,要在這樣一幅表現宗教題材的重要作品中隱藏人體解剖學的信息,蘇克和塔瑪爾戈並沒有給出答案。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道格拉斯·菲爾茲教授猜測,這是米開朗基羅“用藝術來體現宗教和科學之間的永恆衝突”。由於厭惡教會的貪婪和腐敗,米開朗基羅生前和教會之間的關係不佳。或許大師想要借自己的畫作暗示,亞當的智慧並不是上帝給予的,而是來自人類與生俱來的觀察力和特殊的身體構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創世紀》第一次被發現“畫中有畫”了。藝術大師們的作品對於普通人而言似乎總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許多痴迷的藝術愛好者醉心於對之進行研究和解讀,希望能夠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美國作家丹·布朗在其《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等解謎類暢銷小說中,對達·芬奇、貝爾尼尼等藝術家的眾多作品進行了一番大膽猜想,受到全世界無數讀者的狂熱追捧,可謂將這股“另類”解讀大師作品的風潮推向了極致。
米開朗基羅和《創世紀》以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可能在潮流中“倖免”。不知是否出於巧合,這幅畫中暗藏的玄機大多和人體解剖學聯繫在一起。1990年,美國內科醫生弗蘭克·梅什伯格發現這幅名畫的中間部分“上帝創造亞當”的場景中,上帝和周圍的天使組合在一起的圖案,與人類大腦的橫切面非常相似。無獨有偶,兩名巴西醫生巴雷托和奧利韋拉後來也從梅什伯格的文章中受到啟發。他們在對該壁畫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後認定,米開朗基羅在《創世紀》中留下了大量的“密碼”,破解之後可以找到很多人體器官、骨骼和其他組織。例如,在“上帝創造亞當”場景中,樹幹仿佛是人體的支氣管,而上帝的紫色袍子看上去像是一個肺。在“庫邁的女先知”中,女先知身旁那個綠色的布袋酷似人的心臟。而在“利比亞的女先知”中,若把畫面上下翻轉,女先知裙擺處的皺摺和她軀幹的底部就像是人體肱骨連線肩膀的關節凹槽。兩人根據上述發現寫成《米開朗基羅的秘密藝術》一書,出版後在巴西熱銷一空。
不過,猜想終歸是猜想,也有不少專家學者並不認同這些眾說紛紜的“發現”,認為人們總是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看待這些作品,缺乏客觀的事實依據。紐約大學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專家丹尼斯·格隆尼姆斯就指出:“很多所謂研究藝術史的人都會犯一個毛病,那就是如果他們想看到什麼,他們就會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可是,誰又能肯定大師當年確實沒有這種意圖呢?眾所周知,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藝術家都對人體解剖學非常著迷。同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偉大天才達·芬奇就曾繪製過精細的人體解剖圖,而且比威廉·哈維更早提出了血液循環和心臟解剖的構想,被醫學界公認為近代生理解剖的鼻祖。達·芬奇在其著名的《維特魯威人》中繪製的那個身材勻稱的男性人體形象,已經成為許多著名醫學雜誌和醫學會議的標誌。
同達·芬奇一樣,米開朗基羅也以精通人體解剖著稱。他曾得到佛羅倫斯一所修道院副院長的特許,到教會醫院做過12年的屍體解剖。這一特殊的經歷使得他有機會深入研究解剖學,仔細揣摩人體的結構。舉世聞名的大理石雕像作品《大衛》,就是米開朗基羅把人體解剖學套用於藝術創作的典範。在這件作品中,米開朗基羅憑藉其嫻熟的解剖學知識,生動傳神地塑造了一個青年男子健康完美的形象。
這樣看來,熱衷於人體解剖的米開朗基羅想透過作品向人們展露一下他在這方面的學識,似乎並非沒有可能。只可惜,米開朗基羅在創作《創世紀》時沒有留下任何相關的解釋說明,絕大部分有關人體解剖的素描和筆記也已被其本人銷毀。這幅影響深遠的畫作中究竟是否真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密碼”,仍然是一道無法解開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