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始興是粵北第一古郡,現有人口25萬,面積2174平方公里。距韶關市55公里,距廣州248公里,連線國道106線的國道323線、省道S244線貫穿全境。通過京珠高速公路始興到廣州車程僅為3小時左右。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為16.1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5.08億元。
始興是盛唐名相張九齡、明朝戶部尚書譚大初和抗日名將張發奎的故鄉。始興自古為嶺南交通要衝,人傑地靈,物阜民豐,商賈雲集,著稱為“古之神地”。
始興縣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9.6℃,一月平均氣溫9.4℃,七月平均氣溫28.4℃。一般無霜期296天,年降雨量1825毫米,多集中於4-6月。境內四面環山,縣城一帶為粵北最大的小平原。
交通方便、通訊發達,始興距韶關市55公里,距廣州248公里,到深圳行程為5個小時,連線國道105線的國道323線,省道南始1912線,馬仁1949線貫穿全境。
始興直達世界各地的數字程控電話、行動網路、電子信函、特快專遞等現代化通訊一應俱全。
始興縣森林資源特別豐富,是全國聞名林業縣,是中國森林資源、林政管理示範點和國家林業綜合發展示範縣。全縣有林面積25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8.8%,森林覆蓋率達76.6%,活立木蓄積量1221.7萬立方米,年生長量35萬立方米,年產商品材6萬立方米。毛竹20萬畝,年產毛竹180萬條。
始興縣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鎢、錫、鋅、銅、鐵、石英、鉀長石、花崗石、綠柱石、瓷土、稀土、高嶺土、煤炭等,以鎢礦儲量最多。全縣水電蘊藏量13.68萬KW,可開發電量12.6萬KW,已建成水電站188座,裝機11萬KW,縣內電力自給有餘。全縣土地總面積2174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為全省之最。始興土地肥沃,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素有“粵北糧倉”之稱。
始興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且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主要名勝古蹟有被譽為:“物種寶庫、嶺南明珠”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被稱為:“嶺南第一大園”的滿堂客家大園,有劉張樓台、花山平湖、漢代古城堡遺址、丹鳳朝陽、亞歷河漂流,以及晚白堊紀恐龍化石和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一窩圓形恐龍蛋化石。有港商投資經營的、具有四星級標準的園林式賓館――怡東酒店,可為遊客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優雅的居住環境。
始興土特產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香菇、木耳、筍乾、馬蹄、西瓜、薄皮香梨、柑桔等。始興縣是廣東最大的香菇生產基地,是正宗“北菇”的產地,又是粵北有名的水果之鄉。
經濟概況
近年來,始興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全縣經濟工作的龍頭來抓,走“引資、興工、促農、旺商、富縣”的路子,實行“服務穩商”,真正把外商的事作自己的事來辦。縣成立了“三資”企業管理委員會,由縣長任主任,主管外經工作的副縣長任副主任,各有關單位的領導為成員,協調全縣各部門為外資企業提供服務。對外資
企業的服務,實行“一個視窗辦事,一個口子收費,一條龍服務”的辦事制度。投資者只需提供有關資料,縣外經局這個視窗就可代辦好登記註冊等一切手續,縣內對外資企業的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均由外經局一個口子收取,末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充許到外資企業參觀、檢查、收費等。縣工商局、縣供電局、縣供水局、縣供水公司、縣國土局等23個職能單位也相應成立了“視窗服務小組”縣公安還成立了:外資企業治安保衛警務隊”專職為外資企業提供服務。2001年6月,始興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和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全省第一個生態建設示範縣;2002年9月,全國“三綠工程”辦公室又將始興縣定為全國僅有的四個“爭創全國‘三綠工程’示範縣”之一。全縣有林面積25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8.8%,森林覆蓋率達75.6%,活立木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年生長量60萬立方米,年產商品材10萬立方米,均居全省之冠。毛竹20萬畝,蓄積量2200萬條,年產毛竹100萬條。全縣水電蘊藏量11.81萬千瓦,小水電總裝機容量累計已達9.5萬千瓦。
歷史沿革
始興縣建置於三國時代吳景帝孫休永安六年,即公元263年,距今1723年了。
始興地方,唐虞夏商周屬楊州之南境。春秋為百粵地。戰國屬楚。秦開嶺表,屬南海郡。秦末,南海郡尉趙佗據嶺南地區,稱南越王。漢武帝劉澈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歸漢,始興為南野地,建始興都尉(專掌軍事),屬豫章郡,隸楊州。赤壁戰後,遂入於吳,南野屬廬陵郡。
三國吳永安六年,分南野地置始興縣。孫皓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分桂楊郡南部置始興郡,治所在曲江,領縣七:曲江、桂陽、始興、含匡、湞陽、中宿、陽山。又分置原境為斜階縣。到了西晉,斜階縣廢。南朝宋明帝劉或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改始興郡為廣興郡齊高帝蕭道成建元年間(公元479年),復名始興郡。改斜階為令階縣。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公元503年),分始興地置安遠縣。梁元帝蕭繹聖年間(公元552年),於郡治置東衡州。陳霸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始興郡隸屬東衡州。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陳廢郡,析安遠置大庾縣,隸屬廣州總管府。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興屬番州,尋更名東衡州。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東衡州為韶州。嗣聖、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析始興北界置湞昌縣。五代南漢乾亨四年(公元920年),分湞昌、始興兩縣地置雄州。宋朝趙匡胤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稱南雄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南雄州為南雄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南雄路為南雄府。清仁宗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改南雄府為南雄州,始興縣隸屬南雄州。中華民國元年改南雄州為南雄縣,與始興縣均隸屬於廣東省政府。公元1959年併入南雄縣,公元1960年恢復始興縣建置。
2000年,始興縣轄10個鎮、5個鄉:太平鎮、馬市鎮、司前鎮、江口鎮、沈所鎮、羅壩鎮、城南鎮、頓崗鎮、隘子鎮、澄江鎮、北山鄉、劉張家山鄉、花山鄉、都亨鄉、深渡水瑤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5684人,其中:太平鎮49109人、馬市鎮32098人、澄江鎮12260人、頓崗鎮19885人、羅壩鎮9692人、司前鎮12400人、隘子鎮15662人、城南鎮18229人、沈所鎮9480人、江口鎮5325人、花山鄉5761人、都亨鄉4377人、劉張家山鄉3158人、北山鄉1932人、深渡水瑤族鄉6316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始興縣轄太平鎮、馬市鎮、頓崗鎮、羅壩鎮、城南鎮、沈所鎮、司前鎮、隘子鎮、澄江鎮等9個鎮和深渡水瑤族鄉,以及14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始興縣位於韶關市東北部,居湞江中游,東與江西省全南縣相連,南、西、北面分別與翁源縣、仁化縣、南雄市毗鄰。總面積2174平方千米。
始興縣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始興縣境內四面環山,縣城一帶為粵北最大的小平原。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呈盆地狀,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
水文
始興縣河流眾多,有大小河流220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條,主要河流為湞江及其墨江、澄江三大支流,主河道長271.6公里,總計流域面積2190平方公里。
氣候
始興縣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9.6℃,一月平均氣溫9.4℃,七月平均氣溫28.4℃。一般無霜期296天,年降雨量1825毫米,多集中於4-6月。
始興境內年平均氣溫19.6℃,月平均最高氣溫31.5℃,月平均最低氣溫9℃;年均最高氣溫31.5℃,年均最低氣溫9.9℃;年平均日照1582.7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02.1千卡/平方厘米,年有霜日平均15天,無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468毫米,春末夏初雨量集中,4—6月總雨量平均680毫米,占全年總雨量的46.3%,11—1月降雨量少,為156.2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1%;年內風的頻率以東風居首,東北風次之,年平均風速為1.6米每秒。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始興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礦有鎢、錫、鉛、鐵、黃金等,以鎢礦為大宗,非金屬礦有石英、螢石、石灰石、綠柱石、鉀長石、瓷等,其中石英礦儲量約16萬噸,螢石礦儲量約25萬噸,鉀長石儲量約16萬噸。
勞動力資源
始興全縣人口25萬人,其中富餘勞動力4萬人。始興勞力資源相對集中,流動性不大,人員穩定.
土特產資源
主要有香菇、木耳、筍乾、馬蹄、西瓜、薄皮香梨、柑桔等,是本省最大的香菇生產基地,是正宗“北菇”的產地,又是粵北有名的水果之鄉。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2174.12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為全省之最,始興土地肥沃,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素有“粵北糧倉”之稱。
農業氣候資源
始興縣農業氣候資源豐富,生長季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適中,水熱同季,四季宜耕,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
一、溫度適中。全縣年平均溫度19.6℃,大於0℃的總積溫7187.7℃。根據農作物生長發育對氣溫的要求,以穩定通過10℃作為各種作物(綠肥、油菜、碗豆、蠶豆等)的生長適期,穩定通過12℃為水稻春播育秧的下限溫度,18℃為成熟的下限溫度。3-10月為水稻(也包括許多春種作物和夏種作物)的生長適期,生長季節長達240天,11月至次年3月為冬種作物的生長適期。因此,四季宜耕,一年可三熟。
二、光照充足。縣境太陽幅射總熱量為102.1千卡/平方厘米。總日照時數為1582.7小時。太陽幅射與日照變化趨勢是:11月至次年4月較弱,2月份最弱,5月至10月份較強,7月份最強。這種變化與農作物旺盛生長期是相適應的。5月至6月和9月至10月是早、晚作物抽穗、揚花和結實時期,光照時間長,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籽粒的形成。
三、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468毫米,但地區分配不均,南部山區雨量最多,中部次之,北部較少。降雨多集中在3月至10月雙季水稻及多種農作物的生育時期,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利。但也因降雨的年際變化與季節變化較大、容易出現旱澇災害。
四、霜害不大。全年無霜期平均為298天,有霜日15天。初霜日平均出現在12月8日,終霜日出現在2月11日。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初霜來臨之前,大部分秋收作物已成熟收穫,影響不大,只對遲熟晚稻和秋薯有一定的影響。終霜遲的年份對早播春種作物會造成凍害,但此類情況不常見。
氣候資源
始興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全年熱量充足,冷暖交替明顯,春季低溫陰雨寡照,夏季炎熱高溫多濕,秋季晝暖夜涼氣爽,冬季寒冷乾燥多霜雨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582.7小時,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14~1682mm。7月氣溫最高,月平均達28.7攝氏度,極端最高38.4攝氏度;1月最低,月平均氣溫9.4攝氏度,極端最低零下5.5攝氏度。
水資源
本縣河流眾多,全縣有大小河流220條。主要河道共有6條,主河道長271.6公里,總計流域面積2190平方米。雨量充沛,河流深切多水,河床比降大,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達13.68萬KW,其中可開發量為12.8萬KW,年發電量可達4.77億KW.h。地下水資源總儲量多年平均值為5.44億立方米。
社會事業
教育
基礎教育
國小
始興縣實驗國小 | 始興縣高峰國小 | 始興縣逸夫國小 | 始興縣太平鎮斜潭國小 | 始興縣頓崗鎮總村國小 |
始興縣隘子鎮中心國小 | 始興縣馬市鎮陸源國小 | 始興縣東湖坪國小 | 始興縣沙水國小 | 始興縣羅壩中心國小 |
始興縣頓崗鎮中心國小 | 始興縣烏石國小 | 始興縣瑤村國小 | 始興縣城南鎮衍屏中心國小 | 始興縣花山銘源希望國小 |
始興縣司前國小 | 始興縣沈所鎮中心國小 | 始興縣江口鎮中心國小 | 始興縣澄江鎮中心國小 | 始興縣澄江學校(國小部) |
始興縣始興中學 | 始興縣風度中學 | 始興縣墨江中學 | 始興縣城郊中學 | 始興縣頓崗中學 |
始興縣羅壩中學 | 始興縣城南中學 | 始興縣沈所中學 | 始興縣馬市中學 | 始興縣澄江中學 |
始興縣隘子中學 | 始興縣司前中學 | 始興縣九齡中學 |
中共始興縣委黨校 | 始興縣廣播電視大學 | 始興縣行政學校 | 始興縣教師進修學校 | 始興縣中等職業學校 |
城鄉建設
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第二批8個名村示範村已通過市級驗收,第三批名鎮名村示範村創建工作有序推進。農村路網進一步完善,新羅壩大橋建設進展順利,完成30公里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成41.6公里鄉鎮生態示範路。墟鎮公共設施不斷完善,完成2個墟鎮自來水設施建設和5個鄉鎮文化站建設,新增城南、羅壩、隘子等3個農民體育健身廣場,在全市率先完成鄉鎮農民健身廣場建設。鄉鎮“三舊”改造加快推進,馬市鎮“鑫業花園”、澄江鎮“澄江花園”圓滿交樓,墟鎮首個花園式住宅小區“陽光城市花園”在羅壩鎮封頂,鄉鎮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在馬市鎮建成。民生保障
2014年,全年民生投入7.58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6%。城鄉社保、醫保實現並軌和全覆蓋,被評為省第二批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示範縣。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取得新成績,落實幫扶資金1.6億元,完成“兩不具備”搬遷戶747戶、農村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313戶。新增就業崗位2504個,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90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1%以內。預計城鄉居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達14020元,增長11.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社會救助標準大幅度提高,澄江敬老院被評為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單位。全面建成粵北殘疾人就業培訓中心,提高了貧困殘疾人生活津貼、重度殘疾人護理標準。建成廉租房24套、城市棚戶區改造住房60套。啟動縣城供水管網改擴建工程,初步緩解供水壓力不足問題。風景名勝
綜述始興主要名勝古蹟有“物種寶庫,嶺南明珠”、“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嶺南第一大圍”——滿堂客家大圍,東湖坪民俗文化村、銅鐘寨景區、漢代城堡、秦漢烽火台、生態瑤鄉深渡水以及大量的高熱溫泉和青山綠水、清泉疊瀑。2008年,“丹霞山——東湖坪民俗文化村——滿堂客家大圍——車八嶺保護區”入選“廣東自駕游十佳線路”。2009年11月,始興縣榮獲全國五十佳“中國最美小城”的榮耀稱號。
2010年,榮獲“中國優秀生態旅遊縣”稱號。2011年,榮獲“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和“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稱號。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北部始興縣境內,地處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地帶,地理位置為北緯24°40′29″~24°46′21″,東經114°07′39″~114°16′46″。2007年9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車八嶺生物圈保護區總面積為16110.7公頃。區內山體古老,地形複雜,生態環境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被國內外專家教授譽為“物種寶庫,南嶺明珠”、“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綠洲”。經資源本底調查統計,截至2012年底,車八嶺保護區共有植物資源1855種,隸屬249科834屬。其中裸子植物15種10屬8科,被子植物1488種649屬154科,蕨類植物189種76屬38科,苔蘚植物角苔類1種1屬1科,苔類36種24屬17科,蘚類126種74屬31科。共有大型真菌619種,分別隸屬於21目63科174屬。有珍稀保護植物20種,其中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伯樂樹,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粗齒桫欏、金毛狗蕨、樟樹(香樟)、閩楠、野大豆、花櫚木、紅椿、傘花木、繡球茜等。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的植物有三尖杉、秀麗栲2種。動物資源有1599種,其中獸類38種31屬15科6目,鳥類223種128屬42科16目,爬行類66種38屬11科3目,兩棲類27種20屬8科2目,魚類25種21屬13科4目,昆蟲1220種772屬168科19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0種,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豹、黃腹角雉、蟒蛇5種,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穿山甲、小靈貓、斑林狸、水鹿、蘇門羚、海南虎斑鳽等45種。
滿堂客家大圍
坐落於始興縣隘子鎮內,距縣城65公里。建於清道光五年。該建築群分左、中、右三部分,全部由水磨青磚、青石拱門構造,外三層,占地20畝,內有3個祠堂、14個天井、777間住房,最高四層,設14個炮孔。據說從道光五年起直至鹹豐九年,用了35年時間才全部完工。有"嶺南第一大圍"之稱,是粵北客家建築物的代表。葉選平為大圍題"滿堂客家大圍"六字。
東湖坪民俗文化村
東湖坪民俗文化村是粵北地區第一個集明清建築、民俗風情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民俗村位於國道323線旁,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
客家民俗展覽館東湖坪的客家民俗展覽館,就是始興客家民俗文化的大觀園。
客家民俗展覽館設於東湖坪的永成大圍內,這座得名於清朝廣總督張之洞題辭“永成保障”的圍樓,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長方形,四層磚石木結構,裡面住房、廚房、廁所、儲藏室、水井等樣樣齊全。
客家圍樓
客家人集居地始興縣的客家圍樓,是客家人聚族而居且獨具地方特色的一種標誌性建築。而且數量眾多,始興圍樓是始興的一道古樸的風景,是廣東省圍樓保存完整,而且數量眾多的縣城。
圍樓興起於西晉,唐宋時期。始興圍樓的興起,雖無確切的歷史記載,但從當地姓氏族譜可了解到,始興居民是宋、元、明時期從福建、江西等地遷徙而來。當時中原戰亂頻繁,百姓民不聊生,而經過長途遷徙的客家人,他們盼望有個安定居所,卻又常遭遇兵匪、山賊的侵擾,甚至還要遭受當地土著的欺負。在這種情況下,客家人為了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便紛紛建起了圍樓。早期修建的圍樓簡單、粗糙(受財力限制),越到後期,其圍樓越見精工、考究、堅固,實用性強。
始興圍樓形式多樣,結構各異,用途一致,而且各有千秋。從種類上可以分為土圍、磚圍、泥磚圍、石圍;從形式上可分“城堡式”、“碉樓式”;從平面上看有呈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的圍樓。始興圍樓,頂部有的呈尖峰狀、有的呈鍋耳狀,均蓋青瓦。
始興圍樓中同一座圍樓必須是同宗同族直系血統的後代,一般來說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建,每座圍樓都有一個名稱,有的以該姓氏堂號命名,有的以吉祥語命名,如保全、磬石之安、人文蔚起、長安等,匾額落款有乾隆、鹹豐、光緒等建築年號。另外,始興圍樓的選址也反映了客家人傳統的風水思想。以滿堂圍為代表的選址位於黃水河與石下水兩河交匯的河灘地上,寓意河邊大船、水漲船高;建築座西北,朝東南,背靠馬尾獅山,朝向七重山,面向東南方水口方向。此外,始興人在建造圍樓時除了會考慮客家的傳統建築理念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占用耕田。
著名人物
陳培興陳培興,男,1912年出生於始興縣外營村。父親陳大勛,青年時參加過孫中山的同盟會,以行醫為業,在縣城開了一間“光復堂”診所,以邑中名醫的社會地位,一直暗中支持始興革命。母親李泮鸞,是位勤勞慈祥和善的家庭婦女,在外營村以農為業。陳培興的孩提時代,是隨母親李泮鸞在外營村度過的,目睹了被“剝削”大山壓迫在下面的老百姓,縱使日做夜忙,也無法過上好日子。
當抗日風度大隊駐紮在外營村時,陳母李泮鸞將家中糧食獻給部隊,出自己微薄之力支持革命事業。陳培興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
朱熹平
朱熹平(1962年6月-),男,中國廣東省始興縣人,現為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對攻克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作出重要貢獻。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一個猜想,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七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其中三維的情形被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於2003年左右證明。2006年,數學界最終確認佩雷爾曼的證明解決了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一個拓撲學中帶有基本意義的命題,將有助於人類更好地研究三維空間,其帶來的結果將會加深人們對流形性質的認識。
張發奎
張發奎(1896—1980),字向華,廣東韶關客家人。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國小,參加中國同盟會。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武漢、崑崙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營(後改行轅)主任,1947年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任陸軍總司令,7月辭職,去香港定居。
林明倫
林明輪(1723-1757)字穆安,號穆庵,廣東始興人。生於一七二三年,卒於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少好讀左傳。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進士,改庶吉士,與同官朱仕繡相切磋。散館,授編修。官軍衢州知府,以病不能謁新易巡撫。為劾罷,衢人哭送之。二十二年,入京引見,病重卒。僅官翰林時敝衣數襲而巳。
譚大初
譚大初(1504-1578),字宗元,始興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憂歸。起補戶部,改戶科給事中。數論事。歷兵科左給事中,出為江西副使。清軍,多所釋。御史孫慎以失額為疑,大初曰:“失額罪小,殃民罪大。”嚴嵩親黨奪民田,治之不少貸。遷廣西右參政,投劾歸。久之,起故官河南。未上,擢南京右通政。俄遷應天府尹。將赴南都,而穆宗即位,乞以參政致仕,不許。隆慶元年召拜工部右侍郎,尋遷戶部左侍郎,督倉場。海瑞為僉都御史,大初力薦瑞。已而屢疏乞休,不允。拜南京戶部尚書,引疾去。家居,田不及百畝。卒年七十五。謚莊懿。
楊洞潛
楊洞潛,字昭元。廣東省始興縣人。因生於邑之南崗,遂名其地為楊公嶺。年幼時愛讀經史子集,富有權謀膽略。
唐朝天祐元年(904),清海軍(今廣東、廣西)節度使劉隱,薦用洞潛為大理寺評事、清海軍建武節度使判官,為劉隱運籌帷幄,出謀獻策。劉隱去世後,後梁授劉隱之弟劉龔為清海軍節度使。洞潛對劉說:刺史這一職,不宜用武人去擔任,而應當廣泛延請中原志士仁人,置之幕府,選為刺史,這樣得以宣揚政教,使人民受到益處。劉樊採納了洞潛的建議。於是,一時間社會賢達畢集,而嶺南地域吏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洞潛請劉矣攻取韶州後,與嶺北實行和親睦鄰政策。這樣嶺南人民友好相處,休養生息。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玄宗開元年間尚書丞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開國功勳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麥鐵杖
晚清教育家陳及時(1870-1942)麥鐵杖(574年—612年),始興江口人,生活於陳朝和隋朝期間。青年時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風,跑及奔馬,能“日行五百里”。性開朗、喜酒、好交遊、重信義。陳朝太建年間,鐵杖曾結夥為盜,被廣州刺史捕獲,罰為官府奴隸,為皇帝執掌御傘。後為隋朝大將軍。隨楊素征突厥立功,後死在征高句麗。贈光祿大夫、宿國公。諡號武烈、從一品。
家陳模
陳模,原名茂鑒,號覺先。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三日出生於始興縣城。父親陳發仁以製作首飾工藝為生。弟茂森,茂均不好讀書,而他卻發憤刻苦自學,熟讀經史,考中優廩生。他曾輔導幫助本縣的童生應秀才考試。後來赴廣州就讀於廣雅書院。因為學習優秀,書院每月獎給他膏火費,終於以成績斐然被選送去日本明治大學學政科深造,改名陳模。
地方榮譽
?中國綠色名縣?生態建設示範縣
?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
?爭創全國三綠工程示範縣
?林業生態縣
?國家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畫試點縣
?南嶺山地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功能區生態發展試點縣
?中國枇杷之鄉
?中國楊梅之鄉
?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
?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
禁忌習俗
始興客家禁忌習俗
始興客家禁忌類大致可劃分為:歲時禁忌、人體禁忌、婚姻禁忌、生養禁忌、飲食禁忌、社交禁忌、行業禁忌、喪葬禁忌、自然物禁忌、動物禁忌類等。
歲時禁忌
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潑水,忌進菜園摘菜,這天忌開口罵人,要盡說吉利話;除夕、春節及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貸;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場;正月初五是“五穀神”生日,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夾生飯,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時,家家燒香迎接“五穀神”上穀倉,祈保“五穀豐登”;贛南客家人講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說吉利話,“無”要說成:“有”。寧都大沽、小布等鄉村“帽子”要說“有子”,因為“帽”與“毛”諧音;農曆每月初五俗稱“月忌日”,諸事不宜;花朝日是天女送花的日子,婦女不能做針線活,免傷花苞;七月半“鬼節”,忌夜行,忌小孩外出,更忌游泳,因怕野鬼纏身拖走;驚蟄至春社之間和農曆六月最後一天至七月十四日,忌走親戚,因有給已故人“攔社”、“懸衣”之嫌;春社忌推磨、犁田、用針,有說推磨滅、犁田會撣破社公的頭,用針會刺破蛇膽,病蛇頭子(手指頭);按天干、地支排列,逢“丁”不剪頭,逢“丙”不作灶。
人體禁忌
兒童啟蒙入學第一天,路上忌遇見婦女,忌走牛先走過的路,否則有不吉利和愚蠢(因“牛”與“愚”諧音)之嫌,故多在凌晨由父兄背著,趕在農家早上放牛之前入學;小孩腰上平時忌系草麻繩,因有披麻戴孝之嫌;“倒茶窮”,“倒酒滿地紅”,忌茶水濺潑人身;男子忌在曬有女人褲子的竹篙下通行,女人的晾曬衣物,忌男人收,收則有穢褻倒霉之嫌;父母逝世後四十九天內不能理髮,三年內赴宴不能坐上席,否則視為不孝兒孫;病人忌聽鴉叫,常人忌眼皮跳;走路時忌踢腳趾或小孩跌跤,如遇要“呸!呸!”猛吐口水,以嚇跑拖腳鬼。
婚姻禁忌
無“立春”之年稱“寡婦年”,在這樣的年份,不興討媳婦嫁女;婚嫁建房忌在七月進行;婚嫁節慶日,忌小妾、孤寡、再婚婦女進門,忌孕婦摸新娘的嫁妝。新娘出嫁離家門忌父母送行。新娘進婆家門時,公婆要躲避;寡婦再嫁、出親、迎親均忌大門出入,須在傍晚偷偷溜出村莊,不能路經原家後龍山,也不可回頭看原來自己家,以免不吉利。走到半路,要坐上布轎“歸門”,人們稱她為“夜轎婆”;日常辦喜事時不能說“絕”字。
生養禁忌
女子懷孕期間,忌摸果樹,不能抱別人的小孩,不能摸敬神物品,不能摸男人的頭;忌女子在娘家生小孩;剛生過孩子的房間,外人特別是男子、讀書人不得入內;產婦不能去別人家,因有污穢之嫌;嬰兒出生三天之內要保密,以防“陰生鬼”。男孩出生後,要請算命先生,把小孩一生禍、福、凶、吉、忌諱統統寫明,俗稱“寫命”、“寫流年”。
飲食禁忌
六人共席,忌二人對面,四人對席,因這種坐法謂之“龜桌”;父子同席,忌面對面對坐,因有“對頭”之諱;平時忌吃四碗、八碗菜,因“四”與“死”諧音,辦喪事才吃八碗;給客人盛飯或帶米飯至野外用膳,忌講“盛飯”、“帶飯”,而應講“盛熟米”、“帶熟米”;東西吃完了,只能說“吃起來”或“蠻多了”,不能說“沒有了”,建新灶及搬遷忌在正月進行。
社交禁忌
人們出遠門要避開帶“三”這個數字的日子,俗話說:“初三、十三、二十三,外面有錢莫去貪”。大年初三稱為“窮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請。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來清掃的垃圾送至村邊,點燃三柱香後而燒毀,俗稱“送窮鬼出門”;初一,十五不探親,不看望病人,看望病人要在上午,下午忌帶禮物看望病人,因有不吉利之嫌;外出做客,有“逢七不去,逢八不回”之說。即逢七的日子不去走親戚,逢八的日子不回家,這裡面含有“七生八死”、“七衰八敗”之意;正月不到別人家借錢,借物;新喪家人忌諱到別人家賀年;送人禮物忌“八”、“十一”兩個數,所謂“七勝八敗五打六”;另有三十六人不過渡,五人三姓不同行之說;男女同時上下樓,上樓時,忌女人走在前,下樓時忌女人走在後;給老人做壽,不能打圓桌,意即人生劃圓終止意。
行業禁忌
分龍日不能挑尿桶出門,否則會觸怒雨神,遭受天旱不雨之災;漁民每逢農曆三、五日,忌開船捕魚。漁工不許婦女坐在船頭,不許把衣服曬在船倉口中面。平日說話,諱說“食飯”、“拗”、“沉”等字眼。因“飯”與“翻”諧音,故飯湯稱“引湯”、飯勺稱“盛勺”,飯甑稱“順甑”,筷子稱“竹篙”;韭菜叫“快菜”,因“韭”與“久”同音,久則不順利。飯碗、缽子、飯勺等器皿不能倒(翻)放置;“五子”(戲子、渡頭、剃腦子、仵作子、吹打子)和戴孝服的人,逢年過節忌進他人屋內;客家先民有稻田養魚習慣,在放魚苗時,不能頭部朝水缺口,否則魚將跟水走掉。
喪葬禁忌
每逢清明、冬至前三日後三日和正月三十日(俗稱“天聾地啞日”),才能到祖墳動土,否則犯忌;人去世,只能說“老了”、“過身”、“歸仙”等,忌說“死了”;老人去世出殯前孝子孝孫忌外出串門,兒孫到外家報喪下跪,忌外家扶起,外家弔喪回歸忌回頭打招呼;身死異地的人屍體運回家鄉時忌放屋內,要在屋外搭棚治喪,謂之“野死鬼不能進屋”;年少身亡,屍體棺柩忌入圍寨廳堂;居喪不穿紅戴綠;忌在門前種棺開塘,否則“門口種棺,藥碗不斷”,“門口開壙,家破人亡”。
自然物禁忌
屋後樹木嚴禁砍伐,免傷來龍。另有伯公樹、社官樹、水口樹也屬禁伐之列;進山諱說“斧頭”、“柴刀”等,上山砍竹木忌說“光、武、得、花、傷”等諧音詞;摘油桃有“開山”習慣未至“開山”日,不準進山摘油桃,基建動工要敬山神,求其同意;掃帚不能指著天,以免觸怒“天老爺”。
動物禁忌
烏鴉在門前村後啼叫,預報凶事要來臨,這時不利出門。如遇鴉叫,要“呸,呸”地吐口水,還要說“好事來,歹事去”、“好事來來往往,歹事遠走他方”,以求逢凶化吉,忌喜鵲屋頂叫,這也為凶兆;出門忌見蛇相交配,如遇則三年受窮;忌聞貓頭鷹叫。有“夜貓子笑,禍來到”之說;如果小孩被家畜禽驚嚇則要在那隻畜禽身上拔點毛塞受驚的小孩子身上。
始興客家禁忌歷經演變,保存至今,並在人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存在,有著積極意義和消極作用的雙重性,積極的意義在於它體現了一種社會整合功能,因為大家都相信,只要嚴格遵守著這些禁忌,可以帶給人們以保護的作用。違反這些禁忌,則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如砍伐屋後樹木及伯公樹、社官樹、水口樹等將會帶來懲罰,亂倫行為則會受到眾家的譴責。在這裡它起到了社會控制,社會整合的作用,對人們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自由化起到了抑制的作用。當然,消極的方面也有,如數不清的禁忌,束縛著人們的精神和行為。另有一些禁忌是建立在相信神靈和巫術觀念的基礎上,具有明顯的迷信色彩。
始興客家禁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保存至今,它對凝聚著始興客家人的情感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研究始興客家禁忌,對那些健康和積極向上的東西應給予充分肯定,對那些迷信、消極落後的方面則應進行批判,使之發揚優良部分,克服陋俗成分,以利推動始興客家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
民俗
生產習俗
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盪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薴,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另種黃麻以編繩,作蘿索、牛索等。
客家民俗大觀園
始興,是一處有著悠久歷史的客家人聚居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處都洋溢著淳樸,到處都充滿了靈氣,千百年來,始興人憑著不同凡響的智慧、艱苦創業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情感,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客家歷史,創造了獨具特色、絢麗多彩的客家文化。
東湖坪的客家民俗展覽館,就是始興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座客家民俗大觀園,感受一下客家民俗的淳樸與奇特。
客家民俗展覽館設於東湖坪的永成大圍內,這座得名於清朝廣總督張之洞題辭“永成保障”的圍樓,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長方形,四層磚石木結構,裡面住房、廚房、廁所、儲藏室、水井等樣樣齊全,迴廊過道上下四通八達,整個圍樓構造堅固,布局緊湊,建築精緻,難怪縣旅遊部門會選中這裡闢為展覽館。
展覽館分四大展廳,二十八個展室。一樓展廳主要展出生產工具類文物,二樓主要展出生活用具類文物,三樓主要展出民間服飾類文物,四樓主要展出婚育習俗類文物。
生產工具是決定著生產力發達與否的重要因素,這裡陳列最多的展品也是生產工具類,如農耕工具、狩獵工具、手工業工具等等。現在,就讓我們由下而上,細心的觀看,用心的品味吧。
你看這個奇怪的東西,相信許多年青人都叫不出名字了,仔細瞧瞧,它圓圓的,一個大木盆中放著兩層小圓桶模樣的東西,兩層之間製成齒狀吻合,旁邊連著一根橫木,再推一推,它竟然可以鏇轉,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旁邊的導遊向我們說出了這個東西的來由,“它叫做木礱,就是用來磨掉穀殼的工具。請看,把稻穀放進這裡去,再一推,下面就不是稻穀,而是米和穀殼了。”
喔,原來是這樣,但是,木礱也不一定能把穀殼全部磨掉,於是,聰明的人們又製造了木碓、水碓去舂稻穀。這樣,穀殼就基本脫掉了,然後用風車將穀殼吹掉,再用竹篩篩去一些風車吹不掉的雜物,最後,白花花的大米就出來了。
參觀這些展品,就如參觀一條流水線,使我們對米的生產過程得以完全了解。
農以耕為主。這裡自然少不了耕作工具,如犁、臘耙、轆軸、搓耙、水車等等,原始而古老,看到它們,老輩人不禁回想起當年刀耕火種的情景,年青人無形中體會到前輩勞動的艱辛歷程。
這些東西都是些狩獵工具,如用於捕魚的趕魚器、魚叉、河苟等,用於捕鼠的捕鼠箱、捕鼠拔等,用於捕鳥的捕鳥籠、鳥槍等等。
勤勞的人們農耕之餘,還常常弄些手工業。請看這些紡線織布的工具,看似簡單,實則艱難,試問,織成一塊象樣的布,這紡線車得轉動多少圈?這織布機得推動多少回?想像起來,這其中所耗費的精力與時間,都是令人驚詫和敬佩的。
這架絞索車是用來編制麻繩的,這邊一轉動,中間的幾股黃麻就漸漸地絞成結實耐用的繩子。那個東西叫做草鞋耙,旁邊是鞋規和打好的草鞋,嘿,還挺紮實的。
二樓的生活用具類,主要是些飲食用具、家庭藏品、家私等等,常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你看,這些飲食用具,或陶製品,或瓷製品,或銅製品,或鐵製品,有燮鼎,有暖鍋,有銅煲,有燉盅,有菜碟,等等,都在印證著客家人獨特的飲食習慣。
家庭藏品大多數是比較珍貴的展品,如這把匕首,上面竟鐫刻著“校長蔣中正”五個字,倍添幾分神秘感,令人們不禁對它的來頭紛紛猜測。
無巧不成書,展櫃裡面的東西都是中國造的,而外面的這幾個精雕細琢的洋燈可是外國來的,兩者互相輝映,別具情趣。
從這裡走過去,只見一件件家私映入眼裡,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台、凳、桌、椅、床、箱、櫃等等,靜靜的呆的在這裡,接受著人們的目光,恭聽著人們的評價。
始興的服飾藝術有著鮮明的客家色彩,從三樓的民間服飾中就可見一斑。這裡的服飾以女子的衫、褲、裙、帕、鞋等居多,布料多數採用自種之麻、自織之布,顏色多數染成墨色和藍色,間雜其它顏色,衫袖、衫邊和褲腳邊多數繡上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如客家婦女特有的圍身裙和冬頭帕,既方便勞動又樸素大方,至今還流行於鄉間。又如這件服飾,當地人叫做大褂衫,衣長過膝,衣袖寬大,衣體寬闊,穿起來不僅覺得舒適,而且便於取物、哺乳,充分體現了客家人注重實用的特徵。
繡花鞋舊時是衡量婦女針線工夫的標準之一,因此,始興的婦女在小小的鞋子上可下了一番心思,請看這隻紅色的繡花鞋,渾身銀絲繡花,紫色花紋鑲邊,鞋頭尖尖,微微翹起,整體簡潔而不簡陋,做工精細而不繁雜,色彩鮮明而不刺眼,確實稱得上凝聚了始興客家婦女聰明才智的結晶之一。
男婚女嫁,生兒育女,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始興客家人十分注重這方面的習俗,始興獨具地方特色的“哥哥背妹上花轎”習俗更是遠近聞名。所以,四樓也展出了不少婚育習俗文物。
請看這些囚籮、食格、雞隆、鵝隆、紅埕、禮帖盒等等,既是盛裝禮品送給女家的容器,也是古色古香的民間工藝精品。我們再看看這座嫁娶時新娘乘坐的花轎,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它全部採用優質木料製作,朱漆鋪底,金箔貼飾,四面皆是採取浮雕、透刻、鏤空等手法精工雕刻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圖案,層次分明,形象逼真。花轎的頂部呈葫蘆形,四個轎閣則飛檐翹角,製成鳳凰或麒麟模樣。整個花轎富麗堂皇,金碧相映,閃爍著始興客家工匠的藝術才華。曾經有人風趣地說:還珠格格出嫁時,說不定就是坐這種花轎吧。
這間屋子的東西都是兒童玩具,如木馬、狗踏對、木坐架、竹坐架等。注視著它們,很容易令人回憶起天真無邪的童年來。是啊,過去的玩具雖然很少,很簡陋,但大家依然玩得很在乎,很有趣,很得意。你看,這位小孩坐在木馬上,悠來晃去,是多么的高興啊!
這是四樓一種挺特殊的展品,叫做功名牌,它類似於現代的獎狀、獎章和錦旗,用來表彰功德,宣揚教化。這塊“恭頌文經武緯”是指讚揚某人突出的治理才幹,這塊“誥授奉政大夫”是指加封某人為奉政大夫榮譽。
當年,功名牌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受人敬仰!如今,多少歲月過去了,我們站在這裡,仍然可以隱隱感受到它的八面威風、春風得意。
置身於客家民俗展覽館,你會發現,這裡處處體現了全、特、奇的特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可謂全。富有濃郁的地方氣息和獨特的客家色彩,可謂特。物件新奇,工藝奇巧,可謂奇。這裡的每一件文物,如每繁星燦燦,如珠玉串串,無不展示著先人的勤勞智慧和古樸民風,無不見證著社會的巨大進步,更在激勵著後人,要承前啟後,開創未來……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參觀客家民俗展覽館,就像遨遊一座博大精深的客家民俗大觀園,使我們領略到客家風土人情的千姿百態和奇特色彩。朋友,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歡迎來這兒走一走,看一看。這裡的東西很特別,這裡的故事還挺多。
“整姜酒”與“送姜酒”——始興生育習俗
舊時生男為“弄璋”,生女為“弄瓦”。生孩子請客謂“整姜酒”,前往祝賀的客人謂“送姜酒”,日期定在出生十二日進行。主客是出生者的外婆,客人禮物以雞蛋、雞和小孩穿戴衣物和食物為主。宴會中各人碗中先裝2-4個煮熟的荷包蛋放在有姜的黃酒中,菜餚中還有雞和蛋。宴會當晚臨睡前,上客(外婆等)吃一碗肉酒,俗稱“打偏拳”,也有吃蛋酒的,叫做“打夜茶”。翌日早晨,筵席間祖母抱新生兒向客人唱諾,客人賞以紅包。客人中有小孩的,回家時主人應往小客人衣袋中裝一塊姜及一小撮米,讓其帶回家。
傳說
拉白求雨的傳說
斜潭村,粵北山區的一個自然村落,位於始興縣城北面5公里處的湞江河畔。村中嶺土為紅沙丘陵,土地貧瘠且不耐乾旱。村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三天不下雨,地面一把刀。
由於紅泥沙土的貧瘠和不耐旱,導致村民世代受窮,生計維艱。然而,處在困苦之中的人群要想活下去,必定要有所寄託、有所期許。緣此,斜潭村民崇拜神靈的願望就顯得特彆強烈。村中流傳的拉白求雨風俗便是一個例證。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雲遊道人路過斜潭村,得知有妖怪常來村里擄掠孩童,鬧得村中人心惶惶。這道人生就一副俠肝義膽,平生以捉妖驅邪濟世。今遇妖孽為害,他豈有袖手旁觀之理?於是不露聲色,藉故留在村中。
當晚,妖怪又來村中擄掠孩童。早已等候著的道人拔劍作法,奮起神威,與妖怪大戰起來。那妖怪不敵,負傷逃命,遁入江河裡。原來這隻妖怪是一隻水妖!道人為村民著想,決定將水妖從河裡趕出來斬殺,為村民根除禍患。
第二天,道人號召村民全力以赴,準備竹纜、白條、浮筒架、漁罾等一應器械,然後到湞江河上,將長長的竹纜橫過江面,竹纜上繫著百十來條剝掉皮的梧桐枝條,名曰“白條”。竹纜上還要系綁些長條河石,使竹纜帶著白條半沉在水中,那白條一端浸在水中,另一端則露出水面。幾十副浮筒架緊跟在白條後面一字兒排開,浮筒架的四角豎起四條罾幾竹,安上魚罾。兩邊河灘上各分一拔人馬,拉著竹纜順水而下。他們合著號子節拍一拉一松,那水中白條經光的折射,仿若百十條靈動的白蛇在遊走、追逐。另選出一批游水能手到河中負責“照罾”,他們一手執著浮筒架,一手拉著漁罾尾,緊隨白條前進,河水流動,橫排在江面的漁罾飄飄搖搖,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種大規模的操演活動稱為“拉白”。那位道人說,這樣拉白可把藏在河中的水妖趕出來,以便將其斬殺。可是,那水妖十分狡猾,它潛在水中順流而下,任憑眾人怎么鼓搗,它就是不出面。眾人辛苦一天,連水妖的影子也沒見著,倒是收穫了十幾擔河魚。
再說水妖逃到河裡驚驚嚇嚇、躲躲藏藏地過了一天,總算沒被道人逮著。但它擔心道人不會就此罷休,還會繼續指揮村民拉白。於是想出一條“借水解危”之計:水妖來到魚大王面前,裝出一副十分關心的樣子說:“大王,我看你心焦面愁的,是遇到了什麼難事嗎?”魚大王此時既焦急又無計可施,它痛心疾首地說:“我水族子民已被斜潭村民捕殺了好幾萬哪!”水妖趁機煽動:“那些刁民簡直是瘋了!再這樣下去,你們這些河中水族遲早會被他們趕盡殺絕啊。你快去向海龍王求救,請海龍王及早作法施雨,下他媽的三天三夜,讓那些瘋子再也無法拉白。這樣,河中的水族生靈不就得救了嗎?”魚大王正苦於無計解救水族子民的厄運,今得水妖指點迷津,自是感激不盡,立即依計行事。
果然,當夜子時剛過便雷聲隆隆,狂風陣陣,大雨傾盆。這一來,河水都漲滿了,拉白便無法進行。過了好些日子,道人又指揮村民去河中拉白,到了傍晚又是大雨滂沱。如此反覆幾次,村民得出了一條經驗:拉白必下雨。後來,每逢久旱無雨,村民便組織人馬到河中拉白,不出三日必下大雨,。此法屢試不爽,十分靈驗。緣於此,斜潭村民便傳下拉白求雨這一風俗。
然而,事過境遷。今有好事者對那道人和水妖的功過進行評說,竟然令世人大跌眼鏡。好事者曰:道人捕捉水妖,為民除害,本屬功德之事。但他創造拉白之法,使水中生靈塗炭,實乃破壞生態平衡之罪魁禍首。兩相權衡,功不抵過,該判刑坐牢,否則不足以體現法治社會的法律之尊嚴。水妖擄掠孩童確屬死罪,但念其“借水解危”拯救了無數生靈,其功遠大於過,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了突出貢獻。故應把水妖評為環保之功臣,予以旌表。
九子杉的傳說(故事)
古人造屋,一要選風水寶地,二要選建築用材,三要選吉日良辰,四要選能工巧匠。講到建築用材,其中杉樹木材就因其性能穩定而倍受古人青睞,成為建房用材的首選。據說,古人但凡建造屋場的大廳祖堂,其棟樑用材就特別講究。因為從風水學角度而言,大廳祖堂的棟樑主宰著一座屋場人口的興衰,緣於此,這棟樑之材必定要到山上尋找一兜九條的杉樹,選其中大而直的一條伐而用之,以期所造屋場像杉樹一樣子孫每繁衍、人丁興旺。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人只知砍伐九子杉為己之用,卻不知這九子杉還有著一段辛酸淒涼卻又不失優美動人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福建武夷山的南麓,有戶姓秦的員外人家,家主膝下一子,取名秦孝。秦員外後因妻子亡故,繼配一妻,又得一子。那後妻偏愛親子,容不得秦孝,常藉機唆使秦員外,間離他與秦孝的父子親情。後來乾脆打著算命先生的幌子,說秦孝與她的生庚八字相撞,要秦孝遠遷外地。
秦員外年老昏庸,對嬌妻百依百順,竟然重妻輕子。為討嬌妻歡心,便順著她的意思,揚言秦孝命中注定要少年遠遷,這樣日後必定發達。於是選定黃道吉日,做三日三夜功德齋,漂放七七四十九盞一字河燈,命秦孝憑河燈所指方向前行離開祖居。啟程後不許停留,須行滿九九八十一天之期,方可尋地落腳。
再說只有十八歲的秦孝,得知父親要他遠遷,嚇得六神無主,欲哭無淚。面對突然變故,真不知該如何處置,只嘆命運多舛(慈母早故,父親不疼,少年遠遷),造化弄人。秦孝傷心無助、一籌莫展。
秦員外家上上下下近百口人,見秦孝失勢,個個像避瘟疫似的躲開他。只有那生得標緻且聰明靈巧的侍女巧玉表現得與眾不同,她念著秦孝平日待下人好的處,早已對秦孝存了私情念想,情愫暗生。而今,當此大難來臨之際,她挺身而出,寬慰秦孝:事已如此,既然父命不可違,悲苦傷心那也於事無補。我願追隨公子,共赴征程。無論天涯海角,矢志生死相扶。
巧玉果然是個有情有義的女子,說到做到。儘管一路上受盡奔波勞頓、風餐露宿之苦,仍然痴情不改、患難與共。無奈秦孝後來感染風寒,且無醫無藥調理,更兼不敢停留歇息,眼見病情日重,行走艱難。可秦孝也真是個孝子,在這種時候仍謹遵父命,他讓巧玉攙著堅持繼續前行。
這天來到始興江口的湞水河畔,算算行程,還差三天才滿九九八十一天之數。秦孝不想停歇,但卻實在是走不動了。他躺倒路旁,眼望青天,幽幽地嘆息一聲:“我秦孝命該如此,不敢怨天尤人。只是苦了巧玉你,你的大恩大德我來世再報。”秦孝眼角溢出苦澀而悲涼的淚……
秦孝就這樣帶著人生的遺憾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巧玉悲痛欲絕,抱著秦孝哭了三天三夜,終因悲傷絕望以致生命枯竭、香消玉殞。
這對苦命鴛鴦,一個是至死不違父命的孝子典範,一個是明知前路兇險仍毅然以身相許、勇敢追隨的痴情女子,他們的悲壯,讓世人既敬佩又感動。
人們將這對苦命鴛鴦就地埋葬,也不知是哪年哪月,在埋葬這對苦命鴛鴦的地方長出了兩棵秀美的杉樹,誰看了誰都喜愛。人們都把這兩棵秀美的杉樹看作是秦孝和巧玉的化身,傳說每當月色溶溶的夜晚,夜行人走到這兩棵杉樹下,總能聽見一種美妙神奇的聲音。這聲音初聽像溫柔的山風撫摸樹林,再聽像睡夢中的呢喃細語,細聽卻又像女人的喘息,隱隱約約,似有似無。這神聖的聲音,似有一股磁力,往往把夜行人迷醉得邁不動步子,眼前虛化出一種美妙的景象。據說那是秦孝與巧玉恩愛親熱的情景,他們大膽追求愛情,終至苦盡甘來,美滿幸福,令世人羨慕不已。
後來,就在離這兩棵大杉樹不遠的地方,又長出了一兜九棵生機勃發、齊整整一般大小的秀美杉樹。這一來,人們更信了這九棵杉樹就是秦孝與巧玉的九個兒子的化身。於是在其樹下安置沙神,頂禮膜拜,祈求子孫綿綿,慶衍螽斯,瓜瓞呈祥。
再後來,人們只要遇到一兜九棵的杉樹,都會爭著把它們當作“神樹”供奉起來,定期前往膜拜。
特產
茶樹菇
茶樹菇:茶樹菇的菇薄而柄長,其味在柄,香味濃郁中得清甜客家民間稱為“神菇”。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是天然營養保健食品。
靈芝
靈芝:本品入五臟,補全身之氣,可治心、肺、肝、脾、腎臟虛弱。靈芝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不同於一般藥物對某種疾病而起治療作用,亦不同於一般營養保健食品只對某一方面營養素的不足進行補充和強化,而是在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調動機體內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內臟或器官機能正常化。所治病種涉及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及運動等各個系統,涵蓋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
清化粉
清化粉:始興特產清化粉,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以當地山稻米和清化泉水為原料,用原始的磨坊工序,手工製作。其特點:粉色透明,粉幼如絲,有入口柔韌的質感,實為居家必備、饋贈親友之佳品。
澄江娘酒
澄江娘酒:澄江娘酒是粵北山區著名特產之一,以自己種植的優質糯米和泉水經過固體發酵而成,以科學工藝生產有效地保留了酒中營養成分和長期儲存於竹筒之中,使之獨具風格和滋補功效,對迅速恢復疲勞
,婦女產後體虛,病後初愈和逢喜慶之事的最佳之飲品。
老朋友辣醬
老朋友辣醬:本產品選料新鮮,精工製作,不含化學色素和防腐劑,醇香適口,風味獨特,即食方便,營養豐富。
始興頓崗鎮是馬蹄生產專業鎮,近年來,不斷提高馬蹄的質量檔次,它以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而久負盛名。
馬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還有鈣、磷、鐵、質、胡蘿蔔素等元素;馬蹄作用價值甚大,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作用。
始興花生餅
始興花生餅具有松、香、脆,入口即碎的特點,百吃不膩。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廣州市 | 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
深圳市 | 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
珠海市 | 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
汕頭市 | 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
韶關市 | 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
佛山市 |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
江門市 | 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
湛江市 | 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茂名市 | 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
肇慶市 | 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惠州市 | 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梅州市 | 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
河源市 | 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
陽江市 | 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
清遠市 | 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東莞市 | |
中山市 | |
潮州市 | 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
揭陽市 | 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
雲浮市 | 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