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

遂溪縣

遂溪縣,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與海康、徐聞兩縣合稱“三雷”,是雷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縣西臨北部灣,東臨湛江港灣。這裡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醒獅之鄉”、”中國第一甜縣”及粵西“紅色革命老區”所在地。遂溪縣鯉魚墩貝丘遺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是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稱為“雷州半島第一村”。遂溪縣歷來都是雷州半島北部經濟貿易的繁華集市,是中國南大門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區後花園”之稱。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設治前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中期。
公元前355年,隸屬楚國,後為百越邊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歸屬象郡。秦末漢初,遂溪以至雷州半島為南越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將軍路博德領兵平南越,置合浦郡徐聞縣,遂溪屬徐聞縣。三國時遂溪初屬蜀,蜀失荊州後歸屬吳國珠官郡(後為珠崖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稱合州。開皇十年設定鐵杷縣。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為椹川縣。大業初改合州為合浦郡,椹川縣併入扇沙縣。
唐武德初又再設椹川縣,改合浦郡為南合州。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更名為東合州,將椹川、扇沙併入鐵杷縣,歸屬東合州。貞觀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批准,把東合州更名為雷州,雷州同此而得名。天寶元年(742年)改雷州為海康郡。

設治後

遂溪縣遂溪縣
唐天寶二年(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縣屬海康郡,縣治設今湛江市郊舊縣村,此為遂溪得名之始。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復海康郡為雷州。
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改雷州為雷州軍,將遂溪併入海康縣。五年,又恢復雷州。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又再設定遂溪縣,縣治設在現今遂城。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雷州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為雷州府。
清承襲明代的體制,仍為雷州府,轄遂溪等縣。
民國二年(1913年),遂溪屬高雷道,十五年屬南路行政委員會,二十一年屬南區綏靖公署,二十五年屬第八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三十八年屬第十四區公署。
1949年11月遂溪縣解放。1957年11月遂溪與廉江、海康南渡河北合稱雷北縣,麻章劃歸湛江市管轄。1960年改為雷州縣。1961年分縣,恢復遂溪縣建制。屬湛江專區(後改湛江地區)管轄。1983年9月屬湛江市管轄。
1996年,遂溪縣面積2005平方千米,人口82.4萬人。轄18個鎮:遂城鎮、黃略鎮、洋青鎮、沙古鎮、界炮鎮、北潭鎮、楊柑鎮、下六鎮、港門鎮、嶺北鎮、烏塘鎮、河頭鎮、草潭鎮、樂民鎮、建新鎮、北坡鎮、江洪鎮、城月鎮。縣政府駐遂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遂溪縣總人口807015人,其中:遂城鎮72996人,黃略鎮82572人,洋青鎮36963人,沙古鎮24357人,界炮鎮49670人,北潭鎮14889人,楊柑鎮72505人,城月鎮79843人,烏塘鎮14485人,建新鎮17917人,嶺北鎮21355人,北坡鎮41484人,港門鎮29796人,草潭鎮28594人,下六鎮26778人,河頭鎮28950人,樂民鎮30641人,江洪鎮25061人,附城(虛擬鎮)53794人,城西(虛擬鎮)30956人,雷州林業局5767人,廣前糖業發展有限公司17642人。
2002年,遂溪縣轄遂城、黃略、建新、嶺北、城月、河頭、江洪、樂民、烏塘、北坡、港門、草潭、洋青、楊柑、下六、北潭、界炮、沙古18個鎮,228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2003年10月,撤銷北潭鎮、下六鎮、沙古鎮,分別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界炮鎮、草潭鎮、洋青鎮。調整後,遂溪縣轄遂城、黃略、建新、嶺北、城月、河頭、江洪、樂民、烏塘、北坡、港門、草潭、洋青、楊柑、界炮15個鎮。
2009年末,遂溪縣面積2023.36平方千米,轄15個鎮,25個居委會、22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遂城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遂溪縣遂溪縣
1950年全縣分為6個區。
1951年湛江市太平區劃歸遂溪縣管轄,全縣分為8個區。1952年分為12個區。
1953年分為13個區。
1956年沈塘、紀家兩區劃歸海康縣管轄,全縣剩下11個區。
1957年撤區設鄉,分為29個鄉。
1958年3月並為14個鄉、2個鎮。9月政社合一,全縣設8個人民公社。11月遂溪與廉江、海康南渡河北合稱雷北縣,麻章劃歸湛江市管轄。
1960年改為雷州縣。
1961年分縣,原屬遂溪的太平公社劃歸湛江市管轄,全縣設11個公社。同年12月並為8個區,37個公社。
1963年撤銷區,改設13個公社。1966年分為14個公社。1978年分為18個公社。1980年分為23個公社。
1983年,海康縣沈塘公祈吳村、平衡、坑仔、高明、吳西、文章、朝棟和乾塘等8個大隊劃歸城月公社管轄。同年12月,撤銷社隊,建立區鄉制,全縣設19個區、1個鎮。
2000年,遂溪縣轄18個鎮,228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2003年10月,遂溪縣撤銷北潭鎮、下六鎮、沙古鎮,分別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界炮鎮、草潭鎮、洋青鎮。

區劃詳情

2013年,遂溪縣下轄遂城鎮、黃略鎮、建新鎮、嶺北鎮、城月鎮、河頭鎮、江洪鎮、樂民鎮、烏塘鎮、北坡鎮、港門鎮、草潭鎮、洋青鎮、楊柑鎮、界炮鎮15個鎮。縣人民政府駐遂城鎮。

人口民族

遂溪縣遂溪縣
陸地面積21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7萬公頃。轄15個鎮。2013年總人口107萬。
遂溪縣人口中漢族約占99.88%,其他有壯族、瑤族、回族、藏族、苗族、侗族、黎族和京族等16個少數民族。全縣沒有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
遂溪縣語言以粵語和雷州話為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遂溪縣位於中國南大陸的雷州半島北部,東距港城湛江市區16千米,南面與海南島、西面與廣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南與雷州市、北與廉江市區接壤。

地形地貌

雷州青年運河縱穿遂溪縣,兩岸一抹平原,沃土千里。遂溪縣海岸線長,港灣多。遂溪縣的海岸線東面從黃略至建新海岸,南面從江洪至北潭港、界炮,合計全長145.7千米,有潮間帶的淺海灘涂面積共有103.64平方千米。

氣候

遂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為1759.4毫米,通常7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

水文

遂溪縣有大小河流34條,總長625.12千米。全縣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遂溪河、楊柑河、城月河、樂民河、江洪河、通明河以及遂溪河支流的風朗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共有土地面積為2005平方千米,折合300.8萬畝,擁有耕地面積102.7萬畝,其中水稻田46萬畝,坡地56.7畝,平均人耕地1.3畝,農業人口平均耕地1.5畝。遂溪縣牧草地多,草地資源充足,500畝以上連片草場就有31塊,合計面積5.5萬畝。還有零星草地和疏林宜牧地1.2萬畝。

水資源

遂溪縣境內有雷州青年運河遂溪灌區的東西運河。東運河長29千米,西運河長14.8千米,它灌溉農田48.67萬畝,又可通航運輸。全縣有中小型水庫56宗,總庫容88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565萬畝。其中,中型水庫有官田水庫,全縣河網密度為0.32千米/平方千米,經流度為13.427億立方米,地下經流度為4.159億立方米。

林木資源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林木資源豐富,全縣擁有樹木面積63.85萬畝,綠化率達86%,其中公路綠化林269.904千米,沿海防護林66.62千米,年出材量約1.93萬立方米。主要用材林有桉樹和木麻黃樹。遂溪桉林有34.97萬畝(不包括雷林、農墾在本縣境內的面積在內),是全國最大桉林基地。

海洋資源

遂溪縣海域遼闊,既有天然漁場,如東海灣漁場、北部灣漁場,又有江洪、草潭、石角、北潭、樂民等漁港。漁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常見的魚類有1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斑(黃魚)、中華青鱗、蘭園(池魚)、大斑石鱸(頭鱸)、金帶細(黃齊)、蛇鯔(九棍)、金線(紅三)、鯡鯉(單、雙線)、仔、赤、紅魚、軟唇、石斑、赤魚、馬鮫、雞籠鯧、白鯧、黑鯧、沙鑽、赤鼻、地魚、龍舌等,還有泥丁、沙蟲和各類螃蟹,以及珍珠貝、白蝶貝、馬氏貝、東風螺、香口螺、沙螺、牛耳螺等貝類。此外,還有樂民鹽灶、下六等鹽場。

作物資源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是亞熱帶作物、熱帶作物種植生長基地。主要栽培種植的熱帶、亞熱帶農業作物有甘蔗;果木有龍眼、荔枝、黃皮果、木鳳梨、芒果、火龍果、楊桃、香荔枝、蛋黃果、雞蛋果、番石榴、人心果、萬壽果、金絲李等;草木熱帶作物有香蕉、鳳梨、木瓜、木薯、香茅、香根、劍麻、霍香、芝麻、蒲草、玫瑰茄、毛薯、良姜、面芋等;林木有橡膠、桉樹、樟木、苦楝木、加勒比松、濕地松、胡椒、濕地松、胡椒等。

礦產資源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境內已發現礦產資源有貴金屬、金屬和非金屬。貴金礦藏主要有金礦。金礦主要公布於附城鄉分界求水嶺及黃略鎮烏蛇嶺周圍。有7條地下礦脈,長的4千米,短的1千米,深度40米。礦泥品位,礦脈富段1噸泥可鍊金480克,貧段可煉6克,平均11克;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鎢、錳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高嶺土、瓷土、石英沙(石),玄武岩、花崗岩、玻璃沙礦、泥炭土等;鐵礦主要分布於黃略鎮烏蛇嶺周圍。
高嶺土:有粒度、白度好和具滑感等優點,開採價值高,適宜制磚瓦、陶器,還可以作高級紙的填充料及提煉氫氧化鋁的原料。儲量較大,共約4392萬立方米。分布於全縣19個鄉鎮,其中附城、楊柑、建新等鄉鎮較多;
玻璃沙礦:總儲量約2500萬噸,含矽量94-99%,主要分布於沿海樂民、草潭、下六、江洪等鎮,搪瓷、熱水瓶膽、矽酸鈉和鑄造等。泥炭土,主要分布於下六及楊柑鎮協和中間村、龍眼山垌一帶,面積2000畝以上,深度1-3米以下,礦層厚度20米左右,儲量約2000萬噸,可提煉汽油、煤油、輕重柴油、瀝青、重油、臘苯等產品,其儲量及質量在國內居首位;
玄武岩:資源豐富,有緻密玄武岩、橄欖玄武岩和普通玄武岩等三種,是高檔建築物的裝飾材料。
瓷土:資源儲量大,質地優,發展陶瓷生產潛力很大。金礦,國家已於1974年投資開採。2013年,該縣正在開採武岩玄、高嶺土、石英砂等。

交通

鐵路

遂溪縣海陸空交通網路發達,黎湛鐵路、廣湛高鐵、粵海鐵路、三茂鐵路貫穿全境,遂溪火車站年貨運量500萬噸,客運量600多萬人次。

公路

遂溪縣遂溪縣
廣海、渝湛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六車道的貫通全境,境內有5個火車上落站,國道207、325線交匯於縣城;一級公路直達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機場;粵瓊高速公路遂溪段已建成,由沙坭出口進入,可由高速公路到湛江市區、雷州半島及海南、珠三角;縣城內各主要幹道及各小區道路基本完成硬底化;全縣已實現村村通機動車目標。

海港

遂溪縣東南西三面臨海,全縣大小船舶港口有草潭、江洪、北潭、石角、下六、楊柑、黃略、樂民等將近10處,較大的草潭、江洪、北潭、石角等,其中能停泊萬噸輪船的有草潭,這些主要港口每年貨物吞吐量達50萬噸以上。

經濟

總述

遂溪縣遂溪縣
2014年,遂溪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7.24億元,增長7.2%;規上工業增加值53.12億元,增長6.5%;公共財政收入6.14億元,增長5.5%;外貿出口總額1.96億美元,增長102.2%,居全市十縣(市、區)第一位。
2012年,遂溪縣完成生產總值208億元,增長12.6%;財政總收入25.96億元,增長35.2%;公共財政收入5.22億元,增長21.2%,增速居五縣(市)第二;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4145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0210元,增長17.5%,增速首次超過城鎮在崗職工、居全市第二。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0:31.2:28.8。

第一產業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年種植糖蔗65萬畝左右。畜牧業以飼養雷州黃牛、瘦肉型豬、肉豬、杜大長(良種豬)、山羊、雞、鴨、鵝等為主。全縣養牛量12.4萬頭,年商品牛成交額均為1.4萬頭以上。是廣東省瘦肉型豬基地縣,一般生豬存欄量為30萬頭左右,雞、鴨、鵝全年飼養數為709萬隻,山羊1.18萬隻。遂溪縣是熱帶、亞熱帶作物的生長種植基地。甘蔗栽培種植歷史悠久,據考查,遂溪縣歷來是廣東主要糖蔗產區。遠在唐代以前(公元前三世紀)已有種蔗製糖的記載。至清代光緒年間,種蔗和產糖已頗具規模,每年輸出國內外的土糖數萬擔。全縣種植60多萬畝甘蔗,有8大糖廠,年產糖35萬噸左右,被譽為中國第一甜縣。
2012年,遂溪縣農業總產值132.2億元,增長7.7%。糧食產量24.9萬噸,增長2.8%。造林1萬多畝,集體林權體制改革工作獲得省先進。漁業總產量34萬噸,排在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被評為廣東省水產品生產先進縣。肉類總產量15.2萬噸,連續五年獲得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榮譽稱號。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家、綠色食品認證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3個。土地流轉面積30.1萬畝。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3億元,完成水利工程485宗。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42%,南藥、淮山、外運菜、火龍果、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正大(湛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基地投入9000萬元,完成肉雞加工廠、飼料廠、孵化場及19個養殖場的前期工作,中國東協現代農業示範區掛牌成立。

第二產業

遂溪縣遂溪縣
2012年,遂溪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33.4億元,增長16.6%,增速居全市第二;工業增加值59億元,增長18.2%,增速居全市第一。榨蔗411.9萬噸、產糖42.4萬噸,增長32.3%和26.7%。投資過億元的統一飲料一期、金嶺食糖深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中能燃料乙醇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已通過國家發改委核准;投資160億元湛江電廠遷建項目選址落戶草潭鎮,華潤水泥技改項目已完成申請報告、通過環評等工作。六大工業基地建設順利推進,全年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700萬元,徵用土地1223畝,落戶項目76個,計畫投資80.4億元。完成外貿出口總額1.15億美元,增長79.7%;實際利用外資700萬美元,被市授予吸收外資一等獎吸收世界500強企業和境外大型企業投資獎等榮譽稱號。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9%,被市評為節能先進縣。2012年,遂溪縣成功舉辦招商融資簽約儀式、經貿洽談會等4次大型經貿活動,引進天地壹號等37個項目,計畫投資金額113億元。

第三產業

遂溪縣遂溪縣
2012年,遂溪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億元,增長13.8%。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2,增長3.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33.6億元,增長17.8%;各項貸款餘額50.7億元,增長16.3%。完成《遂溪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發展旅遊、商貿、餐飲等產業,啟達世家商住小區二期、全豐中央廣場主體建築工程完成,啟達假日等新一批星級酒店奠基開工。建新鎮蘇二古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廣東湛江養老休閒產業基地已完成整體策劃、整體概念性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工作。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遂溪縣遂溪縣
2012年,遂溪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億元,增長61.7%。完成縣城總體規劃成果修編工作,新規劃縣城面積由18平方公里擴大到80平方公里。完成3條市政道路建設。城市綠化覆蓋率27.3%,人均擁有綠化面積12.1平方米。新(改)建各級公路139公里。投入6.46億元,完成三舊改造項目11個。完成供電量8.91億千瓦時,增長14.5%。引入廣州萬家美物業公司管理縣城衛生,順利通過省衛生鎮(縣城)複審,連續14年獲得廣東省衛生鎮(縣城)稱號。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鎮1個、省宜居示範城鎮2個、全國生態文明村1條、市級以上宜居示範村9條。

民生保障

2012年,遂溪縣縣財政民生投入17.82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78.9%,增長37.1%。新增城鎮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萬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完成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3462戶;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477套;完成村級敬老院5間;完成村莊搬遷15條;遂溪公園徵收土地500畝;完成廣湛高速生態景觀林帶工程建設。解決8.1萬農村民眾安全飲水問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36.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86.2萬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2.5萬人。發放家電和汽車機車下鄉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種糧直補、漁業柴油補貼、購置農機補貼等惠農資金1.87億元。52條貧困村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發展經濟項目700個。

教育事業

遂溪縣遂溪縣
2005年至2010年,遂溪縣共投入教育資金233736萬元,年均遞增7%。通過實施學校危房改造、校舍安全工程、高中學位建設和規範化學校建設等,加快了中國小校舍建設進程,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學校用房樓房化;全縣學校擁有計算機室96個,計算機4809台,語音實驗室30個;全部學校建成了校園網,組建了綜合教育網路信息平台。全縣有“中國名校”1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1所,省一級學校4所,市一級學校20所,市規範化學校38所,市一級幼稚園4所,市規範化鎮中心幼稚園6所。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以較高的普及率通過了省市的“普高”驗收。
2012年,遂溪縣有幼稚園44所,在園幼兒22423人,適齡幼兒入園率為75%;有中國小校362所,在校學生187228人,在職教師9859人。其中,國小309所,在校學生91411人,在職教師5302人;國中40所,在校學生66294人,在職教師3022人;高中13所(普通高中8所、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29523人,在職教師1535人。2010年全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99.5%;國小“三殘”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三殘”適齡少年入學率95.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86.04%。
2012年,遂溪縣普通聯考上線率比上年增加39.7%;5個鎮教育創強工作已通過省的督前檢查;改擴建鎮級中心幼稚園3所、村級幼稚園11所。

文體衛事業

遂溪縣遂溪縣
2012年,遂溪縣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通過省、市驗收,新增46間農家書屋,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200多場次;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1萬戶,基本完成20戶以上村村通工程任務;遂溪籍運動員獲得國際大賽金、銀牌各1枚,省級以上比賽獎牌21枚,體育館(醒獅廣場)完成主體工程量80%;建新、港門、楊柑、江洪衛生院綜合樓相繼投入使用。

民俗風情

傳統節慶

遂溪傳統的節慶有:年例、端午節海上龍舟比賽、遂溪醒獅、舞鷹雄、遂溪黎戲等。

舞鷹雄

舞鷹雄是湛江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以武術和舞蹈為基礎,模仿鷹、雄相鬥相處的動作神態而創編的一套傳統民間藝術。

江洪龍舟文化節

每年端午節,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在江洪港舉行。起初,賽龍舟是為了驅趕邪惡,祈求平安和豐收,後來發展成為一項民眾性體育運動。

遂溪醒獅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民間醒獅表演活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從明、清開始,就形成了習俗,並經歷了起源於民間而生、植根於民間而榮、傳承於現代而興的發展過程。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民間醒獅按地域分為南獅和北獅,遂溪醒獅屬南獅,其造型身披麟甲,有金、銀、紅、黃、黑、藍諸多顏色,五彩繽紛。表演時有柔有剛,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結合。突出表現喜、怒、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生動活潑,妙趣橫生。2006年6月2日,遂溪醒獅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著名人物

遂溪縣遂溪縣
陳貞豫,字奮揚,雷州府遂溪縣附城陳村人,天資聰穎,精於詩文,明永樂三年中進士,任北京監察御史。
洪泮洙,字獻統,雷州府遂溪縣(今湛江市太平鎮蘆山村)人。清順治十三年中進士,後在通政司主事。於康熙二十年編纂《雷州府志》,二十四年編纂《遂溪縣誌》。被譽為“清世人龍”。
陳喬森,雷州府遂溪縣(今湛江市東海島)人,晚清書畫家。原名桂林,字一山。有“雷州才子”之譽,人稱“嶺南才子”。
吳邦澤,雷州府遂溪縣(今湛江市霞山區南柳下村)人。1898年6月率海頭、南柳等“地村民數百,以鋤頭、大刀、木棍等為武器襲擊入侵者。同年7月小在攻打法軍兵營的激戰中犧牲,為著名的抗法英雄。
馮紹琮,雷州府遂溪縣(今湛江市麻章鎮麻章村)人,抗法主要領導人之一,光緒二十五年,法軍入侵雷州府遂溪縣境,馮紹琮積極從事抗法活動,在李鍾珏的支持下,辦起了雷州遂溪縣團練總部,任團總,多次指揮練勇抗法,迫使法軍龜縮小租界範圍。
黃學增(1900一1929),雷州府遂溪縣(今遂溪縣樂民鎮敦文村)人,曾發起組織雷州青年同志社、雷州留穗同學會等革命團體。相繼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中共廣東區委農委委員等職。
何元余(1904-1927),遂溪姑寮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楊益三(1873-1924),遂溪縣文車村人,民國革命先烈。
黃廣淵(1903—1927),字安敦,遂溪縣樂民鎮海山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鄭為之(1914-1993),男,中共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曾任多國大使,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羅鼎(1848-1923),別名無昌,字梅臣,遂溪羅屋村人,光緒十一年舉人。
羅海(1851-1921),別名衍昌,字珊洲,遂溪羅屋村人,光緒十五年舉人。
陳式垣(1891-1923),字光喬,號繼東,遂溪後坑村人。民國前期烈士。孫中山為了表彰其功,追晉為上校,並親筆為其書寫墓碑。1983年,中共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韓盈(1901-1927),筆名寒螢,1901年出生於遂溪縣南門圩。中共革命烈士。
鍾竹筠(1903—1929),女,原名秀貞,又名祝君,遂溪縣楊柑忐忑塘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顏卓(1905—1927),遂溪附城永華村人。中共革命烈士。
戴朝恩(1891~1947),字柱臣,諢號“鐵膽”。遂溪縣新村仔人。反動頭子。
李宙雲(1917~1994)民間俗稱“妹仔”,廣東遂溪縣黃略石盤人,湛江武術界第一位全國冠軍。
唐榮益(1919~1991),遂溪縣城月人。1951年任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人民政府首任區長。
麥夢溪(1969~1996),遂溪縣附城人。公安英雄。
洪三泰,中共黨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一級作家,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理事長,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肖良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民協理事,省市搶救保護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廣東省湛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何沖,奧運冠軍、中國男子跳水隊運動員,素有“跳水難度王”之稱。世界盃、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成就大滿貫偉業。

人文遺址

新石器時期遺址

遂溪縣境內新石器時期遺址有鯉魚墩遺址、南邊村、狹喉嶺、椹川、斗門等待40多處,其中保存較好的是位於江洪東邊角村東南田洞的小墩處(古時是小島)鯉魚礅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裝飾物及貝殼。經考古學家鑑定,是距今後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貝丘遺址。

古陶瓷窯址

遂溪縣境內古陶瓷址(群)總數達31處之多。在眾多窯口中,經專家考證,年代最早的中唐時期。這一時期的窯口有下六灑管和城月里仁堂村濱頭坎兩處,產品有碗、盤、碟、杯、壺、缽、罐、釜等,瓷器施青釉,陶器放赭色釉。

古墓葬

西邊山墓葬區位於界炮圩之西約2千米的西山村背,面積約4萬平方米,地面已植樹木。共清理出瓷棺墓11座。屬縣級文物單位。
石轎墓:這種墓已發現3座,兩座在調豐村對面的龍節嶺北坡面,另一座在城月鎮唐宅村東南角,外觀均為轎形。
陳貞豫墓:在遂城東北9千米處,即附城陳村北。墓地是灰沙紅紋,長16米,寬12米,為夫妻合葬墓。
此外,清代以前的古墓尚有曲水村磚室墓、丁嶺墓葬區、國園宋墓群等30多處。

古建築

樂民城:又名珍珠城,位於樂民圩北1千米處,城牆依地形而築,呈不規則四邊形,高5米,厚2米,周長1797米,面積19萬平方米。屬縣級文物單位。
洪周氏節孝坊:位於遂城東南30千米的建新庫竹渡北岸。它是三間四柱牌樓式的石碑坊,寬6.7米,高4.85米。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著名古建築還有蘇二村民居實榮堡、還硯亭、鄭氏祠堂、馬王古廟、沙波橋、炮樓等。
石刻石龜:縣境內發現3座,最大的是樂民城內的龜趺(碑座),長約2米,寬1米,碑高近2米,負在龜背上;碑首刻有"清虛道院碑記"6個篆體字。此石趺石碑造於明代天須七年(公元1463年)。

寺廟祠亭庵

遂溪縣遂溪縣
護國寺:原址在縣城內椹川路原縣府第二招待所駐地。該寺建於宋代,原在舊縣址舊縣村,名“南山古洞”。縣府遷今址後,該寺亦隨遷回縣城。
龍華庵:位於縣城東圩市場內,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
毗盧寺:建於民國24年,坐落在河頭圩西南。
此外還有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城月圩天華庵,建於民國初期的附城鄉東圩玉泉庵等。已被毀,但還存有斷牆殘壁的有城月鎮李公亭、建新鎮寇公祠、遂城內的孔廟等。

古書院

文明書院:位於樂民鎮樂民城內。為紀念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路過興廉村而建。該書院建於宋徽宗初年,是遂溪當時三大書院之一。該書院後來多次重修。現存書院是民國2年(1913年)遂溪知事張誠重修的。

古商埠

寇竹港:位建新鎮寇竹渡附近。據文載宋代這裡已開埠,至清代商船在這裡進出相當繁忙。現還留有碼頭舊址。當地人稱舊碼頭主“石龜”,是一條由石頭生成的天然碼頭,直伸港灣,恰似烏龜的頭伸長一樣。
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築遂溪人民抗法團練總部舊址:位於遂城東南10千米黃略村東的潛移書院。書院原是清代所建的四合祠堂,二進兩院,磚木結構。今祠堂已廢,僅存祠前旗墩兩個。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2月,抗法團練總部及黃略義勇部設於此,在這裡組織和領導名震中外的戊戌湛江人民抗法鬥爭。
黃學增烈士故居紀念亭:位於距遂城70千米的敦文村黃學增故居前。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馬起義舊址:位於遂城西30千米的界炮鎮馬村前,是一座磚牆瓦祠堂。屬縣通訊文物保護單位。
樂民起義舊址:位於樂民圩1千米處,即樂民城。
此外,全縣主要軍政活動舊址還有"雷州特支"成立的舊址、縣農民協會舊址等20多處。

烈士墓

陳式垣墓:位於遂溪城南12千米的筆架嶺上,占地約175平方米。該墓建於民國20年(1931年)7月,1979年遂溪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韓盈、鍾竹鈞、顏卓墓:位於遂溪南面傍塘嶺大路旁(即遂溪二中之西)。墓呈圓形,外有八角形欄桿,占地約78平方米。該墓是1980年春重修合葬墓。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還有鄧成球、馬成景烈士墓、河頭革命烈士公墓、山家革命烈士墓、老馬革命烈士墓等。

紀念碑

遂溪人民抗法紀念碑:位於距遂城東南黃略村西,碑高約12米,呈匕首形,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四周為欄桿。屬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遂溪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遂城烈士公園中,碑高24.4米,方塔式,分碑身、碑座、兩級平台及欄桿。工程結構以花崗岩為主,主體面積約1600平方米。
筆架嶺戰役紀念碑:在遂城南12千米的筆架嶺上。碑高約8米,體寬1.8米,呈方柱式,前附台階,總面積約70平方米。碑建於1957年11月,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還有北潭烈士紀念碑等。

歷史事件

宋代名人賢士在遂溪

遂溪縣遂溪縣
宋代的寇準、蘇軾、秦觀、李綱、趙鼎、胡銓等名人賢士,曾先後蒙冤被貶雷州或瓊州(海南島),路過遂溪。他們的雄才大略和高風亮節,為遂溪人民所敬仰。其中寇準、李綱、蘇軾等在途經遂溪時曾留下墨跡。
李綱(1083-1140)字伯紀,號梁居士,福建邵武人,徽宗時進士,建炎元年任宰相。1133年李綱被貶逐海南。是年秋,路經遂溪縣境留宿城月,與湖光岩和尚琮師厚交。後遇赦北歸,仍至城月,贈書別琮師。詩云:"衲子來參去不辭,更勞飛錫遠追隨。贈師銀布勞收取,便是金襉囑別時。好住湖光攝此心,有緣終會有知音。梁溪老去孤峰頂,月白風清難更尋。"
寇準(961-1023)字平仲,華州下邗(今陝西渭縣)人,北宋政治家,官至丞相。1020年受奸臣丁渭的排擠,被貶雷州,路經遂溪,宿於城月,曾作《聞杜宇》、《偶事》等詩。第二年在雷州病逝。寇準在雷州期間,設立教館,介導辦學,帶來中原文化,引導百姓破除迷信,建設真武館,為發展雷州半島的文化作出了貢獻。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縣人,北宋傑出文學家和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歷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兵部尚書兼侍讀和端明殿翰林侍讀等職。宋元符三年,他被貶瓊州,宋徽宗即位後遇赦北歸,途經遂溪興廉村(今樂民城),宿於佛舍淨行院內。該村私塾教師陳夢英相見恨晚,極力挽留,蘇東坡盛情難卻,一住40天,留賦詞兩首記述其事。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鬥爭

湛江遂溪人民抗法鬥爭發生於1898—1899年(清代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是一場以農民為主力、有地方官紳和各界人士投入的反抗法國強租“廣州灣”(今湛江)的大規模武裝鬥爭。這場鬥爭主要在當時的遂溪縣東南沿海地區進行,史稱“遂溪抗法鬥爭”;由於當時發生戰鬥的地方已經屬於現湛江市行政區域,所以也稱湛江人民抗法鬥爭。它同”虎門銷煙“、”三元里抗英“被列為中國近代史廣東人民3次大規模的愛國反帝鬥爭而載入史冊。

遂溪解放

1949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縱隊正式成立,遂溪主力部隊正式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國民黨一五三師四五七團第二營和四五九團某營準備掃蕩遂溪中區,被六支隊第三十八團殲滅,斃敵110多名,傷、俘敵40餘名。第五團在太平南夏村附近伏擊敵六十二軍一五一師某團特務連。斃敵官兵40多名,俘敵10名。9月初,五團第二連,在中區區、鄉、村隊的配合下,攻克中區泥地一帶最後一個敵人據點—調豐鄉公所。10月,為創造條件配合南下大軍解放全邊區,二支隊第五、六團和六支隊第十八團、粵桂邊縱警衛團展開橫掃雷州殘敵,解放雷州半島的戰役。駐遂城國民黨一五三師四五八團一部,愴惶棄城逃跑,遂溪東區全部解放。

美食特產

遂溪縣遂溪縣
遂溪縣遂溪縣
江洪魚露:江洪魚露不是一般的與露,當地人稱之為“魚鮐”。它是將生猛的北部灣青鱗魚置於鹵化過的瓷瓶中經用生鹽搓醃、密封瓶口長時間發酵、深埋、人為改變溫差等系列處理而成。雖然原料價格低廉易得,但是經過特殊處理後,營養豐富功能卓著。
沙古菜頭仔:沙古菜頭仔是以當地特有土質種植的蘿蔔為原料,沿用民間近千年的製作工藝,以日曬海鹽、當地特有的紅粘土為鋪料,經古法秘制方可成品,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是天然美食佳品。蘿蔔內含蛋白質、脂肪、糖分及鈣、磷、鐵等。其中有一種澱粉分解酵素,有助人體消化吸收。
下錄番薯:下錄番薯是在當地一塊神奇土地上種植的番薯。特點是風味獨特。比其它地方的番薯更加香、甜、粉、滑,令人吃過之後留香、回味、懷念。
紅心鴨蛋:界炮、楊柑兩鎮的紅心鴨蛋最有名,煮熟或炒熟的鴨蛋味道香,口感好,逐漸成為人們的送禮佳品。
黑芝麻:遂溪縣黑芝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成分。黑芝麻含有的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在維生素E、維生素B1的作用參與下,能加速人體的代謝功能。
草潭江瑤柱:江瑤柱屬蚌類,因其形如牛耳,稱牛耳螺,殼薄肉厚,肉質鮮、嫩,美味可口,是海中珍品。其中又以草潭江瑤柱為上品,肉更鮮更嫩,味道更勝一籌。以草潭江瑤柱製成的乾品,味醇、無渣、爽口、壓之易散開。
樹葉餅:樹葉餅,也稱“樹葉搭”。從味道上分,樹葉餅一般有甜味和鹹味兩種;若按製作“餅皮”的原料來分,又可分為糯米樹葉餅(用糯米粉製作)和番薯樹葉餅(用番薯粉製作)。
北潭蚝:北潭海區所養的蚝具有成活率高、易大、快肥、味美、肉脆,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等特點,蚝體中的含鋅量高。
嶺北甜薯:由於土質和種植方式差異等方面的原因,嶺北甜薯具有個大、光滑、肉粉、味甜、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特點。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粗度一般為5至8毫米,長度一般為5至10厘米。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乾後食。乾制後炸、炒、燉、燴、煮湯均可,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素”之稱。油炸酥鬆香脆,為下酒佳肴。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