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仁化歷史悠久。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築有“古秦城”;至南齊年間(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縣,距今約1500年。全縣轄丹霞街道辦、董塘、石塘、扶溪、聞韶、長江、城口、紅山、周田、黃坑、大橋等11個鎮,122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2.72萬,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縣政府駐丹霞街道辦。仁化縣春秋時屬百越之地。戰國時屬揚越。秦朝屬陸梁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仁化縣地域屬南海郡。秦末漢初(前207年前後),趙佗據嶺南三郡,自建南越國,仁化地域隸屬之(趙佗在仁化築城)。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歸漢,仁化為曲江縣地域,屬桂陽郡,隸荊州。新莽改曲江縣為除虜縣,桂陽郡為南平郡,仁化屬荊州南平郡除虜縣地域。後漢復故,和西漢同。三國時期,仁化地域屬吳國。甘露元年(265年)分桂陽郡南部都尉置始興郡治曲江縣,仁化地域改屬荊州始興郡曲江縣。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吳,仁化地域隨始興郡改屬廣州。東晉成帝時始興郡復屬荊州,仁化地域又屬荊州始興郡曲江縣。後又改屬荊州分出的湘州。
南北朝時期的170年間(420年至589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仁化地域屬廣州始興郡曲江縣。元嘉三十年(453年)改屬湘州始興郡曲江縣,泰豫元年(472年)又改屬湘州廣興郡曲江縣。南齊(479年至502年)時,從曲江縣分出地域,開始設定仁化縣(縣治在今仁化縣境走馬坪北20里的恩溪扶溪合流處),屬湘州始興郡。梁朝至唐垂拱三年(502年至687年),撤銷仁化縣,併入曲江縣。陳屬東衡州始興郡。
秦末漢初(207年前)南越王趙佗在仁化北端築城,為南越北端隘口,自漢至今均稱為城口。
南齊年間(479年至502年)始置仁化縣,屬湘州始興郡。
梁朝至唐垂拱三年(502年至687年)撤消仁化縣,併入曲江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仁化縣屬廣州總管韶州曲江縣,開皇十一年(591年)廢韶州,屬廣州總管廣州曲江縣。仁壽元年(601年)屬番州總管番州曲江縣。大業三年(607年)屬楊州南海郡曲江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仁化縣屬廣州總管番州曲江縣,不久屬廣州總管東衡州曲江縣。貞觀元年(627年)屬嶺南道韶州曲江縣。垂拱四年(688年),從曲江縣劃出仁化、光宅、清化、潼陽四鄉復置仁化縣(縣治改設走馬坪),隸屬嶺南道韶州。天寶元年(742年)至至德三年(758年)一度改韶州稱始興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屬韶州。
垂拱四年(688年)從曲江劃出仁化(約今城口、紅山)、光宅(約今仁化鎮、丹霞)、清化(約今長江、扶溪)、潼陽(約今董塘、石塘)等4鄉,復置仁化縣。縣治在走馬坪,隸韶州
五代十國(907年至960年)時,仁化縣仍隸韶州,初屬盧光稠管轄的地區。後梁乾化元年(911年)歸南漢國。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仁化縣併入樂昌縣。至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年),再復置仁化縣(縣治又改設於當時的光宅鄉,即現仁化縣舊城,沿至今)。屬廣南東路韶州。
元朝屬江西省廣東道韶州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稱府,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又撤銷廣東道,仁化縣改屬廣東行省韶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廣東行省稱廣東布政司,仁化縣屬廣東布政司韶州府。清屬廣東省韶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裁韶州府,仁化縣直屬廣東省。民國21年仁化隸廣東省西北綏靖委員會。民國25年至38年仁化縣屬廣東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6日全縣境解放。隨即成立仁化縣人民政府,屬廣東省北江專區。1952年仁化縣屬中南軍政委員會廣東省粵北行政區。1956年仁化縣屬廣東省韶關專區。1958年11月7日,仁化縣併入廣東省韶關市,為市管轄的郊區。1961年1月17日仁化從韶關市劃出,恢復縣建制,屬廣東省韶關專區。1968年2月21日仁化縣撤銷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縣革命委員會,隸廣東省韶關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恢復仁化縣人民政府,屬廣東省韶關地區。1983年6月,韶關市與韶關地區合併,以市帶縣,仁化縣屬廣東省韶關市轄,沿襲至今。1996年,仁化縣面積1821平方千米,人口約18萬人。轄9個鎮:仁化鎮、丹霞鎮、長江鎮、石塘鎮、紅山鎮、扶溪鎮、城口鎮、聞韶鎮、董塘鎮。縣政府駐仁化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仁化縣常住總人口163213人,其中:仁化鎮43826人、丹霞鎮6300人、聞韶鎮4439人、扶溪鎮10787人、長江鎮21110人、城口鎮8789人、紅山鎮8017人、石塘鎮10761人、董塘鎮31469人、凡口鉛鋅礦13932人、廣東鋁廠2282人、七四五礦1501人。
2002年,仁化縣轄仁化、城口、長江、扶溪、董塘、石塘、聞韶、丹霞、紅山9個鎮,88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
2004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40號)調整韶關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曲江縣的黃坑鎮、周田鎮、大橋鎮劃歸仁化縣管轄。調整前,仁化縣面積1822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調整後,仁化縣轄仁化、城口、長江、扶溪、董塘、石塘、聞韶、丹霞、紅山、黃坑、大橋、周田12個鎮。
區劃
仁化縣轄1個街道、10個鎮:丹霞街道、聞韶鎮、扶溪鎮、長江鎮、城口鎮、紅山鎮、石塘鎮、董塘鎮、大橋鎮、周田鎮、黃坑鎮。共有109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丹霞街道。人口
2000年仁化縣總人口163213人,從縣城與各鎮人口分布構成情況看:人口分布較多的在縣城、董塘鎮、長江鎮,一城兩鎮總人口96405人,占全縣總人口59.%,其中縣城(含仁化鎮)43826人,占比例27%;董塘鎮31469人,占19%;長江鎮21110人,占13%。縣城人口相當于丹霞鎮、石塘鎮、城口鎮、紅山鎮、扶溪鎮五鎮人口總和;縣城人口比1982年增加28604人,增長2倍。人口分布較少的是聞韶鎮,人口4439人,占比例3%。從山區和平原地區人口分布情況看:2000年山區地區人口54643人,占總人口的33%,所占比例從1982年36.98%下降33.47%,下降3.98個百分點,平原地區人口108570人,占總人口比例67%,比1982年63.02%上升3.98個百分點。地理
地質
仁化縣地層發育較為齊全,主要有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層,地貌大體北高南低,地形複雜,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山地約占70%、丘陵約占20%、小平原占10%,總體走向為東南向,西北錫林峰高1394.5米,北東角范水山高1559.3米。氣候
仁化縣地處中亞熱帶南沿,盛行暖濕的亞熱帶季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春冷,夏秋熱,年平均氣溫為19.6℃,積溫7180℃,極端最高溫40.0℃,最低溫為-5.4℃℃。年平均降雨量為1665毫米左右,年降雨日數為17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706.0小時,太陽輻射量為107.2千卡/厘米,無霜期308天。仁化縣四季氣候特點是:春季,陰雨天氣多,陽光少,空氣潮濕,天氣多變,氣候由冷向暖過度;夏季,雨水多,雷雨、洪澇、強風、高溫活躍,強對流天氣頻繁;秋季,雨水少,陽光普照,空氣乾燥,天氣穩定,氣候由暖向冷過度;冬季,天氣冷,早晚溫差大,雨量少,霜日、冰凍、寒潮、低溫天氣常出現,寒冷天氣較多。
資源
森林資源
仁化縣森林覆蓋率77.3%,是廣東省重點林業生態縣,其中毛竹面積46萬畝,蓄積量1.15億株,年產毛竹1000萬株。茶葉面積2.02萬畝,年產乾茶2000噸,素有廣東省“毛竹之鄉”、“白毛茶之鄉”的美稱。在長江和江西的交界處竹林尤多,有一條鄉村公路通過,路邊美景美不勝收,是天然大氧吧,是養老的好去處。水能資源
仁化縣水力資源蘊藏量約16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17.53萬千瓦時,年發電量達7.13億千瓦時。火電總裝機容量達12萬千瓦時,年發電量可達7、66億千瓦時,是全國首批初級電氣化達標縣。礦產資源
仁化縣是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主要有鉛、鋅、鎢、鐵、銅、鈾、錳、錫、矽石、磷、水晶、花崗岩等40餘種,境內有亞洲最大的鉛鋅生產基地凡口鉛鋅礦和世界領先生產設備技術的鋅冶煉企業丹霞冶煉廠。地熱資源
仁化縣已發現城口鎮城群村、聞韶暖水村等18處地熱資源,具有分布廣、水質優、貯量大、埋藏淺等特點,開發潛力巨大,利用前景廣闊。經濟
綜合
2014年仁化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同比增長16.1%和23.2%,從2012年起,仁化縣GDP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實現“三年三突破”(即GDP分別突破70億、80億、90億大關,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突破4億、5億、6億大關)。全縣人均GDP為4.67萬元,成為我市首個人均GDP率先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縣(市)。根據《2014廣東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仁化縣位居全省28個縣(市)經濟綜合發展力第三名。2013年仁化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指標數據穩步增長。全縣完成生產總值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完成工業增加值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3%。二是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全縣三次產業比例由2012年的19.5:47.6:32.9調整為19.2:47.1:33.7,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全縣人均GDP為42088元,比上年增長11.5%。全縣新增“三上”企業46家,全年引進境內項目6宗,實際利用外資1400萬美元;引進境內項目19宗,實際利用外地資金3.1億元。全縣爭取上級項目到位資金4576.8萬元。三是民生保障全面加強。全縣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其中用於社會保障、教育衛生、農業基礎設施等民生保障類支出8.3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69.75%。全縣建成廉租房98套、公租房56套,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00套。四是榮譽獎項收穫頗豐;五是“四區”建設進程加快。
農業
仁化是傳統農業的小縣,農業以種植業為主。改革開放前,仁化農業重點是發展糧食生產。1978年全縣水稻面積高達248089畝,總產51956.5噸,花生僅有1028畝,總產763.5噸,農業總產值2931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14元。改革開放後,縣委、縣政府在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指引下,衝破左的條條框框的束縛,改革農村經濟體制,落實黨對農村的各項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82年,是全縣實行家庭承包制的第一年,農戶生產積極性高漲,全縣糧食喜獲大豐收,總產達68335噸,比上一年增產13204噸,增產23.95%,是解放33年來增產數量最大的一年。到1984年,全縣稻穀生產一躍成為74654噸,花生1371噸,水產品1359噸,生豬71944頭,比承包前的1981年分別增長36.5%、93.9%、347%和42.6%。
1985年在省、市、山區工作會議精神鼓舞和推動下,仁化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治山致富”方針和“十年綠化廣東大地”的決定,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大搞農業開發的思想指導下,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全縣掀起了大抓糧、油、桑,大抓造林種果的新高潮。全縣在大抓生產布局調整的同時,大力開展以科技進步為中心的民眾創“三高”活動,促進了糧、油、桑的發展。1989年稻穀播種面積比1984年調減了12242畝,總產仍增6813噸,花生面積擴大了7738畝,總產達3009噸,蠶桑發展4000多畝。到1990年,全縣湧現了一大批水稻“創高”典型,14個管理區實現年畝產超900千克,38個村年畝產超過1噸,仁化連續五年被評為省、市糧食“創高”活動先進單位。董塘鎮新連管理區加昌村,在農科部門的幫助下,採用地膜覆蓋種花生新技術,創造了平均畝產307千克的好成績,為全縣發展花生生產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全縣花生面積增大,畝產從1984年的109千克提高到1989年的148千克。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還動員了全社會的力量,實行分工包乾,層層抓點,大抓造林種果。不到五年時間,全縣基本消滅了荒山,種果9403畝,全縣鄉鎮辦、村辦和聯戶辦林果場176個,家庭“小五園”遍及全縣各鄉村。
1990年後,仁化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三高”農業作為加快全縣農村經濟建設的主要途徑來抓,“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布局,最佳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加強社會化服務”,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到1995年,仁化農業實現了四個新突破:①糧食生產有新突破。為了擴大經濟作物,增加收入,糧食麵積一減再減。1995年水稻面積只有190199畝,但總產仍有81637噸,而畝產卻突破430千克(跨綱要),總產比1989年還增170噸,畝產卻增58.5千克。②花生、蔬菜、茶葉、水果等經濟作物有新突破。1989年,花生面積20334畝,總產3009噸,茶葉8061畝,總產65噸,果樹13966畝,總產532噸,蔬菜12748畝。到1995年,花生面積增至38975畝,總產7600噸,茶葉增至15519畝,總產455噸,果樹13034畝,總產4558噸,蔬菜面積增至44000畝,總產57200噸。“仁化銀毫”(白毛茶)1994年榮獲省名茶金獎和“全國林業名特新產品博覽會金獎”。③養殖業有新突破。1995年全縣生豬飼養量164578頭,三鳥185萬隻,水產品4348噸,比1989年分別增52289頭、100萬隻、2027噸。其中水產品發展尤為突出,排在全省47個山區縣的第一位,人均食魚占有量超過13.7千克。④鄉鎮企業有新突破。1995年全縣鄉鎮企業達10601家,從業人數達26755人,比1990年分別增長85.5%和50.9%,營業總收入達11.58億元,利潤達11081萬元,比1990年分別增長5.5倍和3.1倍。1997年起,仁化縣依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要求,進行以改造中低產田,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宗旨的農業綜合開發,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到2000年,全縣初步建立了五條具有規模的區域化農業經濟帶。一是紅山、城口鎮區域的白毛茶經濟帶;二是長江、扶溪、聞韶、紅山、城口鎮區域紙材、松香、毛竹生產經濟帶;三是石塘、董塘、仁化、丹霞鎮區域的優質谷、花生、蔬菜生產經濟帶;四是仁化鎮、麻塘農場區域的畜、禽、魚生產養殖經濟帶;五是丹霞、仁化鎮區域的水果生產經濟帶。同時還培植和建立了一大批的林場專業村、專業戶和高產值田。
2000年,全縣糧食總產69079噸,畝產430千克;花生、蔬菜、茶葉、水果總產分別為16166噸、141197噸、586噸、6106噸;畜禽魚總產18062噸;森林覆蓋率78.8%;擁有農機總動力67878千瓦,百畝耕地占有農機動力47.6千瓦。全縣農業總產值64360萬元,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21.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64元。1999年9月,經省農村小康達標驗收組驗收,仁化縣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農村小康達標縣”,成為韶關市第一批小康達標縣之一。
工業
仁化是個山區小縣,1979年以前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工業企業不多,工業發展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調整、改革、開放、搞活、提高”的方針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快工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工業30條),大大加快了工業發展的步伐。1979年至1985年先後投資1.2513億元,興辦了汽車修理廠、進口汽車維修中心、綜合化工廠、冶金廠、工藝廠等一批新企業,同時通過引進技術和資金,對縣屬老企業進行改造和擴建,開發了一批出口產品和新產品。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按當年價)達到6553萬元,生產初具規模。工農業生產的比重也實現了調頭,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產值的53.2%。
“七五”計畫期間,縣一方面對工業企業進行整頓、調整,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機制,另一方面又給企業鬆綁放權,從生產計畫、經營管理、工資分配、用人用工等方面擴大了企業自主權。同時推行各種形式經濟承包責任制,企業活力得到加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縣屬預算內工業企業從1984年連續五年無虧損,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獎勵。1988年縣二輕製衣廠成為年創匯100萬美元企業,被國家輕工部授予“全國輕工業出口創匯先進企業”稱號。1989年初,晉升為全縣第一家省級先進企業。工業企業的穩步發展為企業積累了資金,培訓了人才。
“八五”計畫期間,縣提出了“工業興縣”的戰略部署。1990年至1995年縣通過制訂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和辦法招商引資,採取合作、合資、獨資等多種形式,5年累計投資四億多元(其中引資一億多元),先後建成鉛鋅選礦廠、群樂塑膠廠、華光粉末塑膠廠和水泥二、三廠、白水泥廠、紙袋廠、霞山天利表業有限公司、硫酸廠(1995年與凡口礦聯營,投資1.1億元,生產電解鋅和硫酸,改名金獅冶化公司)、丹霞繅絲廠等十幾家企業。這些企業多為年初動工年底即可試產,被譽為“仁化速度”而在全韶關市推介。這期間工業生產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1995年全縣鎮以上工業總產值(當年價)達到28759萬元。
“九五”計畫期間,縣政府加強對工業招商引資的領導,增強引資力度,引進外資2.5億元,建成豐賓電子有限公司、宏源電子有限公司、鋁箔化成廠、鋅星化工廠、仁化刨花板有限公司、龍發塑膠有限公司等,鋁箔年生產能力達到2000噸,刨花板年生產能力達到1.5萬立方米,塑膠管件年生產能力1000噸。同時進行了金獅冶化公司電解鋅的二期、三期工程的技術改造,使電解鋅的系列產品和硫酸系列產品產量提高了一倍,2000年產量分別達到16027噸和20399噸。這些新企業的建成投產,進一步最佳化了全縣工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成為工業持續發展的增長點。200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87810萬元。1997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大部分缺乏規模和實力的國有和集體企業經營艱難,生產徘徊不前,經濟效益滑坡,連年出現嚴重虧損。為謀求出路,縣政府陸續出台相關政策,鼓勵企業租賃、轉讓、拍賣、重組、兼併或組建股份制企業。對一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轉產無望、符合國家《破產法》的企業進行破產清理。至2000年底,縣屬國有、集體工業企業80%已由個人租賃經營或拍賣,有的則停產。丹霞繅絲廠、群樂鉛鋅選礦廠、群樂塑膠廠、麻塘煤礦等幾家企業先後破產。停辦和破產企業員工安置則採取按員工參加工作年限,每人一次性發放一定金額(根據各個企業具體情況和能力而定,一般每年不低於500元)作為補償,買斷員工工齡。
交通
武廣高鐵韶關站、韶贛高速公路丹霞出口分別距仁化縣城50分鐘、12分鐘行程,京廣鐵路黃崗支線格頂火車站距仁化縣城14公里。國道323線、106線和省道246、345、342線貫通全縣,韶贛鐵路仁化段正在建設中,武深高速公路仁化段正準備動工建設,珠江流域錦江河與湞江河交匯後流入北江匯入珠江,是連線珠三角和內地的“橋頭堡”。語言
韶關方言以客家方言為主,廣大城鄉普遍使用,並成為瑤族與當地漢族進行語言交流的工具。韶關市區、樂昌市區和仁化縣城則普遍使用粵方言(廣州話),國語在市區、縣城及工礦區也普遍使用。教育
從2008年開始,仁化就創建“省教育強縣”工作多次進行了專題研究,召集相關部門對照教育“創強”指標,逐項梳理、尋找差距、商議對策,理清“創強”思路。通過分析,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最佳化結構、整合資源,各類教育事業逐漸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教育的綜合實力有了較大提升,教育創強已有良好的基礎條件。通過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千方百計保障教育經費足額到位,成為落實教育創強工作的堅強後盾。2007年以來每年對教育的投入都在億元以上。基本解決了仁化教育的“瓶頸”。同時,仁化高度重視獎教獎學,在給高中老師每人每月增加200—300元不等崗位津貼的基礎上,2007年以來,已下撥200多萬元用於獎勵聯考優秀學校和老師,進一步鼓舞師生士氣,提高廣大師生的教學積極性。
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紮實推進從學前三年到高中階段的十五年基礎教育普及工作。全縣國小適齡入學率達100%,國中入學率99.1%,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98.7%,普職高招生比為45:55,“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8.6%以上,3—6歲學前三年入園率為85.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7.2%。這些指標均已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符合創強《標準》。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也得到了較快發展。仁化中學順利通過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終期督導評估,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走在全市各縣(市)前列。
辦學條件漸趨完善。縣財政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2007年來,全縣共投資1.36億元用於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5000多萬元完成了仁化中學的改擴建工程,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仁化一中教學綜合大樓。並投入1800多萬元完成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工程等,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投入20多萬元建成了縣教育信息網,同時,逐年添置了一批電教、微機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加快了教育現代化步伐,努力改善教育事業裝備水平,全縣各鎮中心國小以上各類學校全部接入了廣東省基礎教育專網,實現了“校校通”。
教育資源日趨合理。按照“高中向城區集聚、國中向建制鎮集聚、國小向中心校集聚”的原則,根據教學的特點和城市、工業發展的趨勢,合理配置、最佳化布局縣城和農村教育資源。仁化完成了全縣學校第一輪布局調整,已調整撤併了58所薄弱學校,建立了縣“城鄉學校互助共同體”6個,同時,加快信息技術教育和英語教育的發展,全縣中國小建有圖書室、閱覽室共30間,全縣中國小共擁有圖書量65.8萬冊。根據《仁化縣教育發展總體規劃》,正抓緊實施第二輪布局調整。學校布局的合理調整,使有限的教育資源發揮出更好的辦學效益,學校辦學更加規範,規模效益日益顯現。
依法治教不斷深入。仁化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一直堅持教育經費以財政撥款為主。2011年,全縣財政全年預算用於教育事業的支出達到1.66億元,占縣財政支出的21.2%,依法保障了教育事業的正常經費,保證了教師工資的統一發放,教師待遇不斷提高。建立了貧困家庭子女就學扶助機制,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實施義務教育“一費制”,嚴格執行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招生、收費做到公開、公正和透明。
仁化全縣中國小都積極創造條件爭創省、市重點學校和示範性學校,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較好地滿足了人民民眾對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現有省一級高級中學1所(仁化中學),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17所,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在全市通過評估驗收的首批7個省教育強鎮中,董塘鎮和城口鎮榜上有名,仁化機關幼稚園通過了省級幼稚園的評估驗收。全縣各鎮創建教育強鎮的熱情高漲,為創建教育強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旅遊
石塘雙峰寨
雙峰寨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石塘鎮政府西100米處,距丹霞山23公里,交通便利。巍峨的雙峰寨,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95年),前後用了十六年時間建成,寨內牆磚有文字記載“費金三萬”。雙峰寨外形略呈長方型,用石灰石及青磚再用糯米、黃糖、石灰漿作粘合物砌成,牆體非常堅固。寨內面積4164平方米,有一個主樓和四個炮樓,東西兩面城牆中間各有個嘹望台,牆高9米,厚1.3米。四個炮樓均為四層,高13米,主樓五層,高15.3米,圍牆四面有走馬廊,底層用來作住戶,寬3.15米,上層寬1.2米。圍牆邊連通五個炮樓走廊包括五個炮樓在內共有55個小炮眼,炮眼居高臨下,故這個古寨是個可守之地。主樓前面有一閣樓,閣樓兩邊是廁所,寨門設二重,第一重兩扇大門用全封樟木製成,厚5寸。大門頂書有“雙峰保障”四個大字。第二重門與大門結構相同,門頂書有“保全門”三個大字。寨內現共有3口水井,保存完好。寨外周圍有護城河,水深1.5米,面積4878平方米。
靈溪河公園
韶關靈溪河森林旅遊渡假公園以其天然的地理以及臨傍奇特的丹霞地貌及喀斯特地質形成了韶關市獨特的旅遊度假勝地:是一個集旅遊觀光、吃、住、玩、森林保健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公園。在進入公園風景區的沿途,您可看到生長茂盛的原始森林和多種植被、高山流水美景;觀看極具丹霞地貌特質形態逼真的“老鷹石”、“象鼻石”、“牛頭石”。老涼亭景區大草坪上有美麗精緻的涼亭和寬闊的“老涼亭馴馬場”,遊客們還可與高大膘肥、賓士於公園山林間的駿馬嬉戲玩耍、合影拍照留念;據史料記載,此馴馬場在清末時期是當地一大地主的馴馬場所。另公園內古老的山道及古樸的老涼亭原是古時學子上京趕考的必經之地;人民軍隊解放韶關時此地也是解放軍必經的重要軍事路徑。
公園的主打旅遊——中國飛索第一漂,其旅遊特點是實現了架空索道與漂流的結合。靈溪河漂流全長3.5公里,漂流時間約1.5小時;靈溪河大峽谷觀光索道全長1520.3米,乘坐時間約28分鐘,是粵西、北地區最長的索道之一。
萬時山大草原
萬時山位於南嶺山脈中部和羅宵山南端交接處,海拔1559米,距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景區65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命名地廣東仁化縣境內最高峰和丹霞山母親河錦江源頭之一。萬時山嶺南大草原屬於高山溝谷型草原,綿延三省的萬畝高山草甸。被遊客稱為“嶺南九寨溝”。萬時山旅遊景區屬生態休閒度假區、戶外拓展運動、生態養生自然景觀,景區內建有配套設施,特色餐飲、帳篷酒店、中型會議室、水上娛樂設施別有一番畲族風情品味,適宜各類人群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
到萬時山景區、丹霞山性文化博物館旅遊多在韶關市中轉,韶關交通發達,京廣鐵路橫貫市區,是粵、湘、贛、桂幾首的交通樞紐。
萬時山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全年都很適宜旅遊。最佳旅遊時間為春(3-5月)秋(9-12月)兩季。
丹霞山生態園
仁化縣丹霞山博士生態園實業有限公司位於世界遺產丹霞山風景區的陽元碼頭,成立於2005年07年01日,主要經營遊船觀光配套服務。公司有員工近百人,各種觀光遊船共十五艘,辦公及遊客休閒場所近3500平方米。公司同省內外數十家旅行社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並在媒體、娛樂、雜誌上廣為宣傳,擁有穩定持續增長的遊客資源,得到了各界的許多肯定,如2007年被韶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韶關市私營企業協會共同評為“光彩之星”,2010年被韶關市消費者委員會評為“2010-2011年度誠信單位”、及被深圳旅遊聯盟授予“最受歡迎合作夥伴”、丹霞山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先進單位等。丹霞山博士生態園成立五年,遊客接待人數逐年遞增。2006年遊客接待人數6.1萬人次,2010年1月至9月遊客接待人數18.5萬人次,2010年全年遊客接待人數25萬人次,增長趨勢比2006年翻了幾番。
附:圖冊來源。
丹霞山
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提名引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湞江區境內東,主要景點位於仁化縣境內。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丹霞山由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構成。它是全世界1200處丹霞地貌中類型最齊全、造型最獨特、景色最優美、地質地貌最典型的地區,所以也稱之為“露天的地質博物館”;同時景區內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貌似神凝的陽元石、陰元石、雙乳石、睡美人等景點,又使丹霞山有“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館”之稱。此外,丹霞山還有著悠久、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有豐富多彩的人文特點。舜帝南巡奏韶樂、女媧造人補天等許多美麗動人的歷史故事傳說,燦爛的摩崖石刻和碑刻、80多處神奇的古山寨和岩廟、錦石岩的尼姑庵和廣東十大禪林之一的別傳禪寺、以及神秘的懸棺葬和岩棺葬,都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既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又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特產
梅香蝦米
蝦米蒸蝦醬,梅香伴家常,這是水鄉人家一種美味家常菜,錦江河蝦米,以色澤鮮紅連殼可食流傳於民間。四螺香煲
仁化的鄉村人家,屋前屋後皆都種有一種獨特香味的檳榔草,陽春三月,採摘其葉拌田螺一起煲之,甜香味獨特可口,有驅寒去濕之功效。由於歷史悠久,今擺上餐桌便成為一鄉村家常名菜。船家包大蝦
近山知鳥雀,近水識魚蝦,船家盆中菜,多為魚、蟹、是,仁化船家至今流行一種享譽美食——包大蝦,此食法,雖然有點古老粗野,卻有其獨特之風味。益母草煎蛋
益母草即紅花艾草,具有補氣行血,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常用益母草煎蛋食之,由於味道獨特非凡,農婦常作家常菜而流傳至今。紅扣黑山羊
仁化以丹山碧水而聞名,據說,仁化眾多因風化而形成蜂窩狀的岩壁上,生長著一種低等藍藻類植物:春季呈淺綠色,夏季為深綠色,秋季為黃綠色,冬季為黃褐色。人們稱之為“變色龍”,黑山羊一年四季舔食了此植物,其肉質鮮嫩無比,且無腥騷味,故深受廣大食客喜愛而聞名。烤黑山羊腿
取仁化黑山羊腿,以醬料醃製後炭火慢烤,羊皮爽嫩,膠質豐富,頗具口感,羊肉甘香嫩滑,羊汁內蘊,羊味十足。臭豆豉魚
中國紅石公園到丹霞山與陽元山之間的錦江,丹山碧水,山水掩映在竹樹婆娑的環境中,錦江之魚,是遊客用餐必點之享用佳肴。最具特色是臭豆豉魚;採用民間古傳的臭豆豉炆魚,聞起來臭,不比臭豆腐遜色。廣東行政區劃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南臨南海。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海島面積1600平方千米。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5%,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廣東省轄21個地級市,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 |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廣州市 | 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
深圳市 | 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
珠海市 | 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
汕頭市 | 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
韶關市 | 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
佛山市 |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
江門市 | 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
湛江市 | 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茂名市 | 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
肇慶市 | 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惠州市 | 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梅州市 | 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
河源市 | 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
陽江市 | 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
清遠市 | 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東莞市 | |
中山市 | |
潮州市 | 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
揭陽市 | 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
雲浮市 | 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