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建制歷史
據《禹貢》記載,上古時中國分為九州,和平屬楊州。春秋時,和平屬百越地。戰國
時,和平境內稱揚越地。
秦始王三十三年(前214年)設南海郡,和平屬南海郡龍川縣。
隋高祖(楊堅)開皇11年(591年)設循州總管府,龍川縣併入河源縣,和平屬循州總管府河源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復設循州,析河源設石城縣,和平屬循州石城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石城縣併入河源縣,和平屬循州河源縣。
唐中宗嗣聖(周武后天授二年<691年>)循州改稱雷鄉郡並設雷鄉縣,和平屬雷鄉郡雷鄉縣。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雷鄉郡改稱海豐郡,和平屬海豐郡雷鄉縣。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海豐郡改循州,和平屬循州雷鄉縣。
五代(南漢)乾亨六年(922年)復稱龍川縣,和平屬循州龍川縣。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龍川縣改稱雷江縣,和平屬循州雷江縣。
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復稱龍川縣,和平屬循州龍川縣。元代循州升路,和平屬循州路龍川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併入惠州,和平屬惠州府龍川縣。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都御史、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率師平叛,督兵鎮平現和平屬浰源(浰頭)、上陵等處農民起義。遂奏朝廷,添設和平縣治,經核准割龍川縣屬和平、仁義、廣三圖(都)和河源縣屬惠化圖以及江西龍南縣鄰界一里以內的地域,設立縣治。這是“和平”二字首次出現在行政區域名稱上。
明正德15年(1520年)縣治所建畢,始立學、擇賢設治,並沿用原龍川縣和平圖的和平峒之“和平”兩字為縣名,始定為和平縣,縣城設在原和平圖的和平峒(羊子埔),即陽明鎮。
明崇禎6年(1633年)析和平縣屬惠州化圖建立連平州。另割河源縣轄地忠信圖補入和平縣,屬惠州府轄。
清代及民國期間無變易。
1949年1月1日,在和平縣屬青州山塘成立連(平)和(平)縣人民政府。屬九連地委轄。
1949年6月2日,成立和平縣人民政府(宋列、水溪、太湖3鄉分割給連平),屬東江行署(也稱專員公署)轄。
1958年11月與連平縣合
並稱九連縣。
1959年2月縣政府遷往忠信後,稱連平縣。
1960年7月6日,縣政府遷回陽明鎮改稱和平縣,屬韶關專區轄。
1962年6月與連平縣分立,恢復和平縣,屬惠陽地區轄。
1988年設立河源市,隸屬河源市轄縣。
民生歷史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縣前夕,“和平廣洞,良善數千家”。本縣經濟是農業自然經濟。其時,居民辛勤耕耘,開發了年收穫穀物千擔的“玉米窩”、“千擔壩”,至今留下了陳跡。後因連年天災人禍,以致田園荒蕪,百業凋零。至崇禎十五年(1642),全縣有1994人(此為丁徭人口,百人口實數,下同)。
清初,一些有遠見卓識的縣令,實行穩定賦稅和新增人口不加賦稅,以
及鼓勵居民開山種糧、種豆;築路架橋,建倉(社倉)賑災;辦公院、興義學,培育人才等措施,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縣有丁口2252人;開發田地山塘3.0797萬畝;徵收賦稅額銀6359兩。
隨後,經過雍正、乾隆(1723~1795)兩代至清代中葉,社會較為安定,大批“客家人”因戰亂、災荒或者官職遷調等原因繼續從閩、贛南遷至此定居開發。他們運用其科學文化和技術,發展農業、手工業生產,興辦商埠、當鋪,時土紙、陶瓷、釀酒等行業初具規模,縣城食鹽年成交量1萬擔(500噸)。
民國元年(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一定程式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縣人利用豐富的陶土、竹木資源,興辦陶瓷、竹木加工等手工業,時有工場、作坊數百家(戶),從業人員1000多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大埔、潮汕、興梅商人紛紛至此開店設鋪。惠州、廣州等地的鹽、魚、百貨、轉口洋貨等大量湧入;贛南地區的米、豆、土特產品等也流入本縣,或就地交換,或轉口外銷。時每年經和平進出的食鹽2.5萬擔,土紙5萬擔,大米2~3萬擔。於是和平成了南北交通要道和貨物的集散地。以東江上游的陽明、彭寨、東水、下車4個圩場為中心,全縣形成了大小圩鎮20個,集市28處,私商店鋪2000多間(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至民國24年(1935),全縣人口發展到17.6萬;開發土地面積19.0934萬畝;徵收賦稅6.1140萬銀元。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實行“二五”減租和扶持民族工業政策,加之廣州失守後和平曾成為本省大後方,經本縣人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修通忠(信)定(南)公路。民國28~31年,在宋慶齡與國際友人路易·艾黎指導下建立“中國工業合作和平事務所”,興辦造紙、松香、織染、印刷等60多間合作企業,從業職工800餘人。和平竹木、東莊紙、松香、茶葉、香菇等產品遠銷廣州及香港、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
抗戰勝利後,國民縣政府執行蔣介石“勘亂”政策,“進剿”游擊區;官商勾結,操縱市場,通貨膨脹,致使不少工商企業倒閉,農業凋零,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至民國38年(1949),全縣耕地面積24.49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9.15萬畝,總產4.1452萬噸,年畝產216.46公斤。全縣有16.5785萬人口,是個嚴重缺糧縣。
清前,有7名進士(含武進士1人)。民國初期,縣人徐傅霖就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士學位,著有《中國法制史》、《刑事訴訟法》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抗日戰爭時期,省城部分機關、學校、醫院遷來本縣,大大推動了本縣文化的發展,時縣內有中國小230多所,學生萬優為粵北地區有名的文化鄉之一。
但由於經濟落後,文化教育設施少,且簡陋,文盲仍很多,農村缺醫少藥,疫病常流行。
和平歷史上農民起義不斷,較著名的有明正德年間池仲容為首的農民起義,如嶺南春雷,威震閩、粵、贛,有力地打擊了明王朝封建統治,促成了和平設治建縣。民國15年(1926)春,共產黨員劉啞佛(時任和平縣府秘書)來和平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政綱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支持建立“新和平青年團”,推動了工農運動的開展。民國21年(1932),在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淞滬抗日戰事中,和籍將士50人為國捐軀。民國28年(1939)5月,建立中共和平縣委,方華(羅響)任書記,領導建立農會和抗日自衛隊,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工作成績卓著,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延安盛會。民國34年(1945)夏,曾源(曾鏡湖)率東縱三支隊挺進九連地區,震驚國民黨省政當局。民國35年(1946)冬,吳毅、王彪和林鏡秋亮起連和人民自衛總隊(九連游擊隊)的旗幟,積極開展武裝鬥爭,鞏固和發展了九連革命根據地,在艱苦兇險的鬥爭環境中培育了“理想、堅定、團結、清廉、奉獻”的九連精神,於1949年5月解放了和平,接著又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解放惠州、廣州。
區劃
2011年末,和平縣轄陽明鎮、彭寨鎮、東水鎮、林寨鎮、熱水鎮、大壩鎮、上陵鎮、下車鎮、長塘鎮、貝墩鎮、古寨鎮、禮士鎮、公白鎮、合水鎮、青州鎮、浰源鎮、優勝鎮等17個鎮,25個居民委員會,2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0個居民小組、3804個村民小組。
人口
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平境內已有人居住。建縣之初,人口多少,無從考查。舊志所載,嘉靖年間,全縣只有3 000多個丁口,至民國31年(1942)增至16萬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安居樂業,隨著生產的發展,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急劇增加。至1995年一共45年時間,人口增加了近2倍。農村人均占有耕地從1.566畝減至0.56畝。1963年全縣開始逐步推行計畫生育,1973年以後,人口增長幅度已開始下降,據統計,僅1980~1995年間,全縣就少出生6萬人。但由於人口基數增大,計畫生育任務仍很艱巨。
2011年末全縣總人口53.94萬人,其中縣城人口12萬。
地理
地形
和平總面積2310平方公里,略呈“桑葉形”,東西橫距53.5公里,南北縱距61公里。縣境地形複雜起伏較大,大致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崇山峻岭,中部和東南部是丘陵地,其中間有峽谷平原,各占全縣總面積的比例是47.8:45.8:6.4。西北部最高峰風吹蝴蝶嶂(浰源鎮境內)海拔1272米,東南最低點浰江河峽谷平原海拔75米。境內和平水、魚潭水匯入浰水,浰水於東水鎮匯入東江。
氣候
和平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季長、季風明顯。歷年平均氣溫19.7℃,1月平均氣溫10.0℃,極端最低氣溫-3.6℃(1974年1月1日);7月平均氣溫27.5℃,極端最高氣溫38.6℃(1989年8月15日)。最低月均氣溫10.0℃,最高月均氣溫27.5℃。平均氣溫年較差22.3℃,最大日較差20.6℃。生長期年平均323天,無霜期年平均308天,最長達338天,最短為3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66.3小時,年總輻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0天。年平均降雨量1717.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70天,最多達192天。極端年最大降雨量2580.6毫米(1975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1066.8毫米(1999年)。降雨主要集中在2-9月,5月最多。
水文
和平縣境內河道屬珠江大流域,縣內流域面積 228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浰江1條,總長128.26千米;二級河魚潭江、和平水、定南水3條,共長111千米;三級河2條,總長53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浰江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浰源、熱水、合水、陽明、公白、彭寨、林寨、東水等鎮,長128.26千米,流域面積167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1.9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和平水、魚潭江水、油竹壩水、彭寨水、長塘水、定南水等。
資源
和平自然資源較豐富,主要有土地、森林、水力、礦產(含地熱)等四大類。有土地資源346.58萬畝,可耕地22.57萬畝;有林地253.5萬畝,植物品種達900餘種,森林復蓋率達71.8%;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7萬千瓦,可開發的有6.3萬千瓦;礦產資源有石灰石、膨潤土、高嶺土、稀土、鐵、鈾等30多種,量多且質優,熱量較高的地熱主要有12處。
和平縣境內已探明礦產有九類三十多種。1.鐵礦。2.銅、鉛鋅、鎳、鈷、金、銀、鎢等有色金屬礦產。3.離子吸附型稀土礦。4.鈾礦。5.螢石礦,白雲岩。6.黃鐵礦、磷礦、鉀長石等化工原料礦產。7.煤礦。8.石灰石、花崗岩、硬砂岩等建築材料。9.礦產水晶、陶瓷土、沸石岩、膨潤土、(黑曜岩)等其它非金屬礦產資源。其中,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儲量約為10萬噸,局部地方的個別稀土樣品,最高品位可達0.6%,一般品位在0.06%—0.2%之間;陶瓷土礦床共有23處,地質儲量約460萬噸,遠景儲量>1000萬噸;螢石礦地質儲量約30萬噸,caF2含量30%—98%;石灰岩地質總儲量約5000萬噸,已頒發採礦許可證4個;白雲岩儲量1000萬噸;探得膨潤土儲量383萬噸,沸石岩儲量88萬噸,黑曜質熔結凝灰岩儲量4431萬噸;已知的地下熱水共有6處,其中開發較好的有九連南湖熱水(熱龍溫泉)和大壩湯湖熱水(天上人間溫泉),公白湯子村熱水(頤和溫泉)已頒發採礦許可證,正在籌建。
林地面積達270萬畝、森林蓄積量達765.23萬立方米、森林復蓋率達73.4%,毛竹面積23萬畝;植物種類達1400多種,其中存留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珍稀植物桫欏,是廣東省的林業重點縣之一;野生動物140多種。
經濟
和平縣物產豐富,盛產“萬家香”優質米、中華獼猴桃、香菇、反季節蔬菜及茶葉、柿子等,是華南優質稻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南端獼猴生產基地,生產及經銷已達到相當規模。工業產品有“聰明人”牌獼猴桃果汁、果奶飲品、和平貝墩米酒、“和平牌”鋁活塞、“益爾”藥劑系列產品、鋯系列產品、"雙燕牌"系列飲品及竹木製品等。產品旺銷縣內外,部分產品銷往國外。縣委縣政府2002年冬作出決定,加大中草藥材、農副產品的開發力度,擬多渠道引資興辦中草藥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014年和平縣地區生產總值77.6億元,增長12.9%;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3∶45.1∶35.6調整最佳化為18.0∶48.3∶33.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為144.6億元和42.1億元,分別增長22.3%和24.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億元,增長24.2%;稅收總收入5.7億元,增長12.0%。固定資產投資47.1億元,增長86.2%。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10萬美元,增長10.5%;外貿進出口總額2690萬美元,增長17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增長15.1%。
農業
和平縣農業耕地面積28.1萬畝,人均0.54畝(按總人口計算),林地面積270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0.2143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0.5617億元,2011年達到18.23億元,比上年增加22.5%。糧食作物以稻穀、玉米、大豆、番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1921噸,人均252.7千克,其中水稻110983噸,玉米944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木薯、藥材等。2011年,花生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1304萬畝,產量4879噸,其中花生4879噸,蔬菜種植面積62194萬畝,產量96801噸,主要品種有葉菜、豆角、瓜類。
畜牧業以豬、牛、羊、三鳥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9.54萬頭,年末存欄17.32萬頭;羊飼養量0.75萬隻,年末存欄0.62萬隻,牛飼養量1.25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家禽飼養量664.94萬羽,上市家禽511.7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8323噸,其中豬肉22160噸,牛肉165噸,羊肉28噸,禽肉6020噸,畜牧業總產值4.9億元。魚塘養殖面積315公頃,產量3063噸,淡漁業總產值0.238億元。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3.32萬畝,其中防護林1.3萬畝,森林復蓋率73.4%,活立木蓄積量765.23萬立方米。擁有大型農業機械2.1233 萬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萬家香優質稻、獼猴桃、香茹、木耳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機茶葉、高山茶油 、腐竹;農民人均純收入 6114元。
工業
明代,本縣已有磚瓦、鑄鐵、竹木石器、陶瓷等工業行業。清代,燒石灰、織布與彈棉被、織棕籠、做爆竹、釀酒等加工業,並稍具規模。民國時期,造紙、製紙傘、松香、造船、印刷、碾米等行業興起,和平東莊紙、松香等產品還遠銷惠州、廣州等大中城市,以至港澳地區和東南亞諸國。
新中國成立後,始辦國有工業企業,個體與私營工業企業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轉變成國有或集體工業企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均得到很大發展。和平縣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497萬元。2011年達到71.34億元,同比增加26.6%,工業增加值17.42億元,同比27.3%;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9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8%、3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家,職工4240人。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196萬元,比上年增加13.8%。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7家。2007年4月,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成為我縣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初步形成了以鐘錶、電子和通訊設備製造業為主,製藥、箱包、化工為輔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鐘錶製造、電子等產業集群。
商業外貿
明正德十三年(1518)和平建縣後,縣城(陽明鎮)至善街(今解放路城西路段)一帶已有居民開鋪設檔,擺賣土產及小雜貨。隨後,縣屬各集圩逐步建立,商業日漸發展。清代中葉,在縣城東壩河畔設定官辦鹽務“和(平)龍(南)總埠”、東水圩設“東水分埠”,四鄉百姓紛紛至此置店設鋪。商品種類逐漸增多,本縣的紙傘、桐油、棕繩、棕籠、草蓆和竹木製品等自給有餘,運銷縣外。清末,興寧產的土布和日用小百貨等貨物不斷流入縣內市場。
民國時期,贛南一帶的商品多由和平集散。如油、鹽、糖、煤油,贛南幾縣均由和平運進;他們的土特產——土紙、糧、豆等運到和平銷售。本縣商人為了競爭多盈利,還將鹽、糖、煤油、火柴等運至龍南行棧展銷,這幾種商品的營業銷售量超過本縣市場銷售量數倍。本縣土特產豐富,品種繁多,大宗商品,如土紙、香菇、木耳、蟬花、蟬殼、茶油、柿餅、茶葉、蜂蜜、松脂、竹木器等,抗戰時期均由商人收購,運往老隆、河源、惠州、石龍等地銷售,也有運銷廣州、香港。
民國27年(1938)10月廣州淪陷後,各種商品一度奇缺,而大部分商品,如火柴、煤油、白蠟等靠香港進口,經平山、淡水,由民夫挑至惠州,再轉運到本縣合水。其他主要商品來自惠州等地,京果多數來自北方,通過商販,幾度轉賣到和平。布匹、百貨多來自興梅,還有一些綢緞及日用百貨,通過難民、商販逐步從廣州轉賣到和平。有些商販收購蟬花、香菇、木耳等運往外地,以貨易貨,組織回貨源供應本縣市場。至民國38年,以東江上游的陽明鎮、東水、彭寨、下車4個圩鎮為中心,全縣形成小圩鎮20個,集市28處,私商、攤檔2000多間(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第一、二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國營和供銷合作商業為主體的商業體系。1952年全縣集市貿易成交額達433萬元。1953年商業逐步歸口經營,主要商品納入國家計畫,實行統購統銷和計畫分配。國營貿易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組織城鄉物資交流,開始銷售化肥、農藥和“五一”步犁、打禾機、噴霧器等。1956年,對資本主義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占據優勢。工業品、農副產品較為豐富,商業部門召開物資交流會,積極組織推銷;對庫存的棉布上門推銷和賒銷,甚至分配任務給機關幹部購買。
1958年,“大躍進”時期,開展“大購大銷”,改變經營管理體制,導致生產減退,商品供求失衡,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工業品嚴重不足,糧食、肉食昂貴,部分生產必需品限量分配供應。國營商店和供銷社開設高價專櫃,組織腳踏車、手錶、糖果、肉食等高價出售,以調節市場消費。1961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調整商業管理體制,開放農貿市場。允許農民經營自留地、開荒地和經營副業,社員完成統購派購任務後的產品可以拿到農貿市場銷售,產品上市量逐漸增多,供求矛盾有所緩和。1963~1964年,大多數商品敞開供應。據1965年統計,全縣商品零售額達1682萬元,比1952年增長288%。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商業機構變更頻繁,人員減縮,經營管理陷於混亂,取締個體商販,致使商業結構單一,給全縣商業工作造成嚴重損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建立多渠道、少環節的流通體系,擴大商業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經濟責任制,允許和鼓勵個體商業發展,逐步建立起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統一開放、運行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商業體系。供求關係也發生較大變化,家用電器、高級家具、床上用品、建築材料、液化石油氣、爐具、名酒、過濾嘴香菸等成為熱銷商品。至80年代,各種商品敞開銷售,自由選購,成交額逐年增加。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850萬元,比1978年的3192萬元增長了4.6%;199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604億元,比1985年增長186.2%。
2011年底擁有在冊個體工商戶6984戶,從業人員7956人;在冊私營企業630家,從業人員5700人。2011年進出口總額 612萬美元,比上年增加427.6﹪,其中進口109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00﹪,主要產業有機電電子配件等2個產品;出口503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23.5﹪,主要產品有塑膠製品、工藝品、小機電產品等3類5個產品,銷往3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503萬美元。
財政金融
和平縣2011年財政總收入15.1725億元,比上年增加40.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1億元,比上年增加53.9 %,是1953年的922.83倍,比1978年增長45.56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516萬元,增值稅2512萬元,企業所得稅805萬元,個人所得稅3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59%、83%、28%;人均財政收入374.40元,比上年增加48.28%,是1953年的342.32倍,比1978年增長28.90培。
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等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支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478534萬元,比上年增加18.18%,是1953年的9202.58倍,是1978年的568.33倍;人均儲蓄8865.02元,是1953年的3413.69倍,比1978年增長364.97倍;各項貸款餘額219959萬元,比上年增加15.6 %,是1953年的3605.88 倍,是1978年的101.36 倍。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8110萬元,比上年增加27.9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312萬元,比上年增加24.4%;人身險保費收入5798萬元,比上年增加29.9%。
語言
和平縣主要有客家話和東江本地話,東江本地話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的林寨、東水鎮大部分及彭寨、古寨等鎮的部分村落。其餘地區通行客家話。
教育
本縣屬貧窮邊遠山區,民風淳樸勤勞,崇尚“尊師重教”。自建縣以來,人民民眾為教化自己的兒女知書識禮,樂於出錢出力;歷史上大部分縣官“以控制鎮定,敷施政教,漸次化導”為目的,都重視教育。第一任知縣劉炎到任伊始就委任教諭、訓導管理全縣學務,在開辦縣學的同時,又在全縣發動民眾辦起社學,開創了和平建縣立學先河。
民國時期,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縣知事何一鑾本著“教育興邦”的宗旨,於民國8年(1919)創辦了縣立和平中學,並飭令全縣私塾全部關閉,推行國民教育,籌辦了170多所國民學校,使和平教育由舊學制迅速地轉入新學制,躋入東江地區教育發展較快的縣份行列。
抗日戰爭爆發後,本縣在外就學和工作的進步學生、人士紛紛返回桑梓創辦抗戰學校、民校、夜學。並先後創辦了四約聯立中學、私立浰東中學。他們以學校為據點,以教師的合法身份為掩護,建立發展了中國共產黨組織,開展全民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辦學育才,促進了本縣教育事業的發展。上海、廣州、香港先後淪陷後,本縣成了較安全的後方,廣州國民大學、植禎中學、江村師範學校以及省一些機關遷入本縣辦學、辦公。淪陷區大批知識分子湧入本縣學校任職,為提高中國小的教育質量起了一定的作用。國民大學把和平中學第一、二屆高中畢業生中的大部分錄為該校學生,江村師範、植禎中學也在本縣招生,為本縣培養了一批中高級人才。這些都為後來和平縣成為粵北山區文化之鄉之一打下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本縣教育事業得到較大發展。50年代初,掃除文盲,興辦幼兒教育,發展中國小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在粵北地區都有和平一席之地。可是在1957年反右鬥爭後,一連串政治運動的磨難,使和平教育大喪元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教師政策,恢復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各級黨政把教育列入了議事日程。1981年全縣開展全面掃除文盲運動,1985年實現普及國小教育。接著,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辦學”的新體制,解決了學校“一無兩有”問題,實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通過全縣人民的努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工作基本達到上級的要求。
風俗
和平縣地處九連山區東麓,建縣之初人口稀少,居民多從江西、福建等地遷入,為中國客家居住縣之一。客
家原屬中原漢民,有自己的文化語言、民情風俗、傳統習慣。經長期雜居,主客文化、風俗互相影響、融合,形成嶺南客家特色。
和平縣居民多聚族而居,長期以來多信奉佛教與道教。清末,基督教、天主教相繼傳入,信徒不多。居民中不少人的宗族、區域觀念較濃,迷信風水、命運。
新中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制度,並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普及,宗族、區域觀念、醜陋習俗不少已被摒棄,人民立意創新,簡化禮節,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旅遊
和平像鑲嵌在粵東北東江上游九連山脈的一顆明珠,是國家和省生態發展區。省溫泉旅遊特色縣,京九鐵路和粵贛高速“入粵第一縣”。總面積2310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秦時為龍川轄地,至明德十五年(1518),心學大師王陽明平定邊民之亂後始立縣。為純客家地區,域內農耕文化濃郁,客家風情淳厚,田園風光優美,有“溫泉之都”和“陽明古郡”之美譽。
近年來,和平縣按照以溫泉開發為龍頭,以客家文化和陽明文化為靈魂,以生態景區開發為主體的工作思路,致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先後建成熱水漂流、熱龍溫泉、天上人間溫泉、林寨古村、陽明公園等旅遊景點。目前,和平縣“溫泉之都”美名逐漸打響,先後獲得“廣東旅遊特色縣(溫泉)”和“2011年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城市(縣)”稱號,熱龍溫泉度假村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林寨古村成功申評“中國民族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名村”和“中國民族優秀建築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旅遊業已成為帶動和平縣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2011年全縣接待遊客122萬人次,旅遊收入達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3%和40.2%。
重點名勝古蹟有:
高泉寺:位於城區西郊,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為佛徒曾道化故址。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為中國僅存的紀念淞滬抗日的2座紀念碑之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面嶂紫微宮:位於下車鎮白面嶂山上,紫雲峰北麓,俗稱白面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浰東小築:位於下車鎮石含村,近代名人徐傅霖故居,門額上有時任農林總長谷鍾秀的題匾“浰東小築”與對聯。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廣州市 | 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
深圳市 | 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
珠海市 | 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
汕頭市 | 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
韶關市 | 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
佛山市 |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
江門市 | 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
湛江市 | 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茂名市 | 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
肇慶市 | 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惠州市 | 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梅州市 | 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
河源市 | 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
陽江市 | 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
清遠市 | 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東莞市 | |
中山市 | |
潮州市 | 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
揭陽市 | 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
雲浮市 | 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