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

高要市

高要市位於廣東中部、西江中下游,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和肇慶市經濟發展中心區。東與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與粵西相聯,處於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和資源豐富的西江經濟走廊結合部。市城區與國家優秀旅遊城市肇慶市隔江相望,距廣州90公里,香港138海里,西江黃金水道、三茂鐵路、國道324線以及廣肇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高要古為百越之地,建縣於漢元鼎六年(前111),因羚羊峽有居高扼要之勢而取名“高要”。元封元年(前110)設立高要鹽官,為嶺南僅有的兩處鹽官之一。曾是廣州都督府、兩廣總督府駐地,縣署設在羚羊峽口(現端州區),縣東北有高峽山。1988年將縣城遷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縣設市,2015年4月撤縣設區。高要區東西最寬67公里,南北最長74公里。耕地面積65萬畝,約占30%,山地面積157.5萬畝,約占60%,水系面積占10%。高要是一個以糧食和蔬菜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市,是廣東省糧、菜、魚、果、林生產的重點市(縣)之一。高要籍華僑以澳大利亞為最多。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高要市高要市

高要市 轄1個街道(南岸)、16個鎮(金渡、金利、蜆崗、白土、回龍、蛟塘、蓮塘活道新橋白諸、大灣、祿步、小湘、河台、樂城水南)。

自然資源

高要市主要礦產有黃金、硯石、螢石、石膏、硫鐵、高嶺土、石灰石、鉀長石、花崗岩、泥炭土等30多種。其中黃金儲量居華南之首,產量占全省80%以上,被譽為“廣東黃金之鄉”;高嶺土可開採儲量近1億噸,是廣東重要的陶瓷工業原料供應基地。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徑流量224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徑流量218.4萬立方米/日。2011年,林業用地面積12.4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6.7%,活立木蓄積量544.82萬立方米。是中國綠色名市、中國肉桂之鄉和廣東省林業生態縣。擁有省級金鐘山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12個,面積224.6平方公里,覆蓋率為10.23%。

歷史沿革

建縣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縣東北有高峽山。據《水經注》:有“高要峽口”而得名。曾是廣州都督府、兩廣總督府駐地。1988年將縣城遷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縣設市。

2000年,高要市轄19個鎮:南岸鎮、白土鎮、白諸鎮、大灣鎮、活道鎮、回龍鎮、小湘鎮、河台鎮、蛟塘鎮、金渡鎮、金利鎮、樂城鎮、蓮塘鎮、祿步鎮、馬安鎮水南鎮筍圍鎮蜆崗鎮新橋鎮。總人口625125人,各鎮人口:河台鎮32986樂城鎮23497水南鎮10875祿步鎮61924筍圍鎮11244小湘鎮17482大灣鎮31192新橋鎮36988白諸鎮32339蓮塘鎮52003活道鎮34739蛟塘鎮25369回龍鎮23285白土鎮59766金渡鎮31101金利鎮58611蜆崗鎮21881南岸鎮44408馬安鎮15435(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高要市轄19個鎮(南岸、金渡、金利、蜆崗、白土、回龍、蛟塘、蓮塘、活道、新橋、白諸、馬安、大灣、祿步、筍圍、小湘、河台、樂城、水南),324個村委會、26個居委會

2003年4月18日,撤銷馬安鎮,併入南岸鎮,全市由19個鎮改制為18個鎮,324個行政村,26個居委會,總面積2196平方千米。市政府駐南岸鎮。總人口72.89萬人,外來人口26441人。

2004年3月,高要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撤銷筍圍鎮,將其行政區劃併入小湘鎮;撤銷南岸鎮,設立南岸街道。 3月8日,南岸街道辦事處成立並舉行掛牌儀式。南岸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南岸鎮區劃,有6個居委會、10個村民委員會,面積為70.75平方千米。撤銷筍圍鎮,將其行政區劃併入小湘鎮工作在3月4日完成。撤銷筍圍鎮併入小湘鎮後,小湘鎮人民政府管轄原小湘鎮和筍圍鎮的行政區劃,有2個居民委員會、19個村委會,面積200.43平方千米。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要市轄1個街道(南岸)、16個鎮(金渡、金利、蜆崗、白土、回龍、蛟塘、蓮塘、活道、新橋、白諸、大灣、祿步、小湘、河台、樂城、水南)。

基礎設施

高要市高要市

高要市經過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投資環境日漸優越,為今後全市經濟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高要市堅持大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多年來累計投入13.8億元,完成了國道省道、縣道336公里的擴建改造,新建鎮、村的水泥公路800多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全市通車裡程達1130公里,公路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經321國道可通大西南,經324國道直達海南省,經肇江線可直達珠海澳門火車巴士飛翔船貨車可直達港澳地區,擁有直通港澳的口岸碼頭,交通和貨運十分方便。廣肇高速公路和肇慶大橋的建設,更縮短了與珠三角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 郵電通信方面,形成了暢順的網路,為傳遞各種信息提供了快捷服務。近年來,我市通過大規模的郵電通信設施建設,全市郵電通信能力大大提高,實現了電話交換程控化、傳輸數位化和傳輸線路光纖化的通信網路。行動電話和無線尋呼覆蓋全市,為各方友人了解各種信息提供了方便。電力供應充足,擁有1個5萬千瓦的金利發電廠。供水方面,全市供水充裕,市城區兩個自來水廠日供水可達15萬噸的能力,保證工業生產和市民生活用水需要。市政建設方面,興建了長5.85公里的沿江路,實施了外灘工程建設,已建有明珠塔、明珠廣場成為高要一景;建有世紀大廈、高要麗晶大酒店商檢大廈公安交警大樓大富豪商業中心高華大廈等高層建築。市區重點建設工程——廣東影視旅遊城目前正在按規劃緊鑼密鼓進行建設,將建成高標準、高科技、高效益的影視外景基地和現代旅遊景點。

居住人口

2011年,全市戶籍人口78.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數為11.7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2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37‰。人口遷入6496人,遷出4388人。登記外來人口5.78萬人。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與2000年相比,全市10年增加人口128232人,年均增長1.89%;平均每個家庭3.61人,增加0.07人;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9394人,15-64歲554669人,65歲以上69345人,分別占總量的17.17%、73.63%、9.2%,與上次普查比,0—14歲人口比下降11.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中升11.02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上升0.58個百分點。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14538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人口59444人,國中文化程度人口366557人,國小文化程度人口236614人。與2000年比,平均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以上程度的由867人上升為193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057人上升為7891人,具有國中程度的由30546人上升為48656人,具有國小程度的由46994人下降為31408人。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7891人,比2000年減少13809人,文盲率由7.12%下降至2.37%,下降4.75個百分點。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總數1027人,分屬27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558人、瑤族89人、維吾爾族約78人,土家族75人、苗族44人、黎族42人,侗族36人、回族23人,滿族19人,蒙古族9人,仫佬族8人,布依族、朝鮮族各6人,藏族、毛南族各5人,畲族、彝族、僳僳族各4人,仡佬族、白族、哈尼族各2人,京族、赫哲族、水族、阿昌族、崩龍族、高山族各1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9.88萬人,港澳台同胞14.01萬人,分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

交通情況

高要市位於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東鄰佛山市三水區,西連雲浮市雲城區、肇慶市德慶縣,南接佛山市高明區、雲浮市新興縣,北連肇慶市端州區、鼎湖區、廣寧縣、四會市。屬廣佛肇經濟圈和肇慶市經濟發展中心區。廣茂鐵路、南廣鐵路、廣梧高速公路、廣昆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321國道、324國道、西江航道和省道S264線、S272線、S273線、S362線,組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屬於廣州一小時經濟圈範圍。

新橋鎮站站址在廣東省高要市新橋鎮,建於1991年。離三水站77公里,離茂名站233公里,隸屬廣東三茂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轄,為四等站。

經濟發展

農業發展

高要市高要市

1、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品種進一步最佳化。今年水稻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從去年的6:4調整為5:5。

2、依靠科技進步,農業樣板工程建設進度快。“省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蓮塘萬畝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區”、“金龍湖生態規劃開發區”、“萬畝羅氏蝦養殖示範基地”、“劍花種植示範基地”、“林業產業化項目”、“林木良種繁育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山區片肉桂種植示範基地”樣板工程建設已初見成效。

3、科技下鄉,受益民眾。兩年來組織科技下鄉250場(次),培訓農民2.5萬人次,有1500人領取“農民技術職稱證書”,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4、農業基礎設施加大投入,配套服務形成體系,促進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工業概況

高要市高要市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確立“工業立(市)”的發展思路,使高要從一個農業縣變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新市,走上了持續、協調穩定、快速發展的軌道,一年上一個台階。目前,全市已形成輕紡、機械電子食品、建材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市屬企業中,鴻圖等3家企業被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錦綸廠被評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有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CAD套用工程示範企業”。8家“四優”企業均建立了工程技術開發中心。鄉鎮企業也蓬勃發展,並形成金利小五金白土陶瓷鑄造、大灣紅木家具等8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群體。其中“小五金”專業鎮金利成為首批10個“廣東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之一。今年1至6月份,全市工業實現產值78.4億元,完成年計畫的41%,比去年同期增長16%。

個體經濟

1、總量增大,實力增強。到2000年全市共有個體私營業戶20500戶,比“八五”時期翻了一番;繳納稅金5827.3萬元,比上年增長23.3%。個體私營企業經濟占全市工商稅收31.3%;占全市GDP比重為39.6%。

2、大戶增加,素質提高。去年納稅超10萬元、50萬、100萬、200萬以上的大戶共72戶,投資超1000萬元的私營企業有30家,其中超5000萬元有5家。企業呈現從粗放型逐漸向資本集約、人才集約、科技集約轉變的新態勢。

3、特色行業初具規模。目前已形成頗具特色的行業群體,如金利的小五金,白土的陶瓷、鑄造行業,祿步的桂皮、松香、南藥的加工、運銷,大灣的紅木家具行業,新橋的竹木編織行業等,這些行業都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中金利鎮小五金行業達1600家,產值占全鎮工業產值八成。

4、經濟結構趨合理。我市個體私營經濟結構已逐步從以經營商業、餐飲業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向第二、第一產業拓展。區域布局遍及城鄉。

人文薈萃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高要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創了古老的史前文化。在高要境內能找到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痕跡。金利鎮茅崗石路村的乾欄式水上木構建築,標誌著高要西江沿岸已經從母系氏族公社過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而在北嶺松山出土的戰國墓及有關的銅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響。

金利鎮茅崗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的靠近江河的最大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居住建築遺址,距今4000多年。黎槎村(高要八卦村)、蜆崗村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南岸文明塔、金利茅崗遺址、金渡端石老坑洞遺址(屬肇慶市直管理)等,是文房四寶之首端硯名石主產地,為端硯文化的發源地。水上居民和客家文化豐富多彩。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河台開耕節、茶果節、金利賽龍舟和金渡花席、水口端硯、新橋洋籃、大灣紅木等手工藝。

高要人文薈萃,英賢輩出。唐代有一代禪宗大師陳希遷,在六祖慧能門下出家,在其後的禪宗五家,曹洞、雲門、法眼三家的傳承都淵源於希遷。宋代高要縣城明直里梁氏一門兩代三進士,明代蓮塘梁氏一族考取了10名進士舉人,貢太學者20人。明末清初,高要文風漸熾,書院林立,大批學者來此講學傳道,推動了高要教育的發展,蘇廷魁吳桂丹馮譽驥等人考進了翰林院,何昆玉金石篆刻成就斐然,鄧子舟灰塑藝術名揚省港,鄧福所創洋籃飄洋過海,蔡九儀將少林武術帶進嶺南開創南拳新流派。建立民國以後,不少高要青年投身軍旅,湧現出余漢謀、梁寒操馬炳洪、林湛、唐雲山、羅懋勛、呂鑒周等國民黨上將和中將,其中有的在思想文化領域出類拔萃,如梁寒操先後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常委、中央宣傳部長,著述甚豐。康有為的學生陳煥章從晚清進士到留學取得博士學位,任民國議員,他創立了孔教,開辦了中國第一所孔教學院。劉澤榮連任三屆全俄華工代表大會執委會主席,曾出席共產國際第一、二次代表大會,是最早見到列寧的中國人。早年赴美國留學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被稱為“中國物理學之父”。曾率重慶號巡洋艦起義的鄧兆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傑出將領,歷任海軍副司令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國畫大師黎雄才以“黎家山水”享譽藝壇,成為嶺南畫派的一代宗師,獲得中國第一屆“金彩獎成就獎”,是國畫界的第一人。黃友棣的音樂作品享譽港台,被稱為“音樂菩薩”。

教育

學校

國小

民國元年(1912年),學堂改稱學校,本縣仍以私塾為多。民國17年,縣教育會議決定“禁塾設校”,以後,國小有所發展。民國25年發展到589間(其中縣立國小1間)。

民國29年(1940年),縣推行國民教育,高級國小改稱中心國民學校,初級國小改稱國民學校。民國34年統計,全縣有國民學校436間,私立國小10間。1949年國民學校減為316間,學生21540人,占當時總人口數的4.3%。

建國後,徹底取締私塾,接收改造國民學校。學校名稱一律冠以地名,統稱國小。據1950年底統計,全縣有國小403間,學生23200人。土地改革後,農民迫切要求學文化,學校發展加快。到1952年已有國小502間,學生4569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71.5%。同年,本縣執行部頒《中國小暫行規程(草案)》,國小全部改為公辦。1954年調整國小布局,學校減為354間,學生40968人,入學率61.92%。1957年又回升為383間,學生50068人。入學率64.47%。

1958年,貫徹“兩條腿走路”方針,發展了民辦國小。1959年全縣有國小481間,學生70594人,入學率80%。

1960年,國家出現暫時經濟困難,部分學生退學,學校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八字方針,辭退超齡學生,在校學生下降至58531人。

1961年,部分公社中心國小開始辦“五年一貫制”試驗班。1963年貫徹《全日制國小工作條例》(40條),穩定了教學秩序,教學質量逐步有所提高。同時採取多種形式辦學,加大辦耕讀國小早午晚班,巡迴教學,全日制與半日制同時並舉等,國小又有較大發展,據1964年底統計,全縣共有國小817間,學生69356人(其中半日制315間,7012人),入學率77.74%。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國小停課“鬧革命”,學校處於混亂狀態。197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要把普及國小作為一項大政來抓”,國小才逐步得到穩定和發展。1976年,全縣國小發展到758間,學生115296人,入學率達到96.6%,成為建國後國小發展的一個高峰期。但在“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影響下,學生知識質量下降。1978年貫徹《全日制國小教學工作條例》(試行草案),把課堂教學作為重點來抓,縣、區分級辦重點校。當時定廣利、祿步、新橋三間中心國小為縣重點國小,定各區國小為區的重點國小。從此,學校秩序納入正軌,教學質量逐步提高。至1983年統計,全縣國小在校學生100400人,入學率96.68%,鞏固率93.53%,成為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縣。

1986年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縣有國小468間,學生85457人,入學率98.05%,鞏固率98.39%,畢業率97.08%。1993年,全縣有國小449間,學生78053人。

中學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要縣城內端溪書院改為肇慶中學堂(即今肇慶中學),學生4班,學制5年,為肇慶有中學之始。光緒三十四年改星岩書院為高要闔邑公立中學堂(即今肇慶市一中),招收本科1班,學制5年,預科1班,學制2年。民國元年(1912年),肇慶府中學堂改稱肇慶中學,高要闔邑公立中學堂改稱高要縣立中學。民國7年,葡屬天主會創辦培志學堂,設專修班及完全國小,後稱海星中學。

民國20年(1931年),改高要縣女子師範學校為高要縣女子初級中學。民國24年併入高要縣立中學為女子部,為中學男女同校之始。

抗日戰爭時期,農村中學相繼興辦。民國31年(1942年)二區辦起新江中學,三區辦起宋隆中學。民國32年一區辦起祿文中學。民國37年,在肇慶西門成立聖羅撒女子中學,為教會所辦。

1949年高要境內有完全中學2間(含省立肇慶中學),國中6間(含教會辦的3間),學生1350人,入學人數僅占當時全縣人口0.27%。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中學分批接收和改造。1950年改縣立中學為高要縣第一中學,改祿文中學為高要縣第二中學,改新江中學為高要縣第三中學,改宋隆中學為高要縣第四中學。同時停辦所有教會辦的中學。1957年,增辦3間國中(樂城中學、廣利中學、宋隆華僑中學),全縣共有中學8所(含省立肇慶中學),學生3677人(其中高中641人,國中3036人),比1949年增長2.7倍,占當時全縣人口的0.6%。

1958年後,中學發展較快,新辦國中10間(蓮塘中學、永安中學、大灣中學、沙浦中學、金利中學、白洞中學、白諸中學、活道中學、蜆崗中學、金渡中學),原高要縣第一中學改稱肇慶市第一中學,原二中、三中、四中分別改稱祿步中學、新橋中學、宋隆中學,且都辦成完全中學。1960年底統計,全縣有完全中學5間(含肇慶中學),學生1087人;國中12間,學生6033人;半日制農業中學5間,學生926人。其時學生總人數達8046人,占當年全縣人口的1.76%。

1961年,原省立肇慶中學和肇慶市第一中學劃歸肇慶市管轄,同時執行部頒《全日制中學工作條例》(50條),貫徹調整方針,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壓縮一些條件較差的全日制中學,發展半日制農業中學和林業中學。從1961年起,裁減白諸、白洞、沙浦3所公社辦的戴帽子國中,把蓮塘、永安、大灣、金利4所國中改為農業中學。1963年又裁減大灣農中,停辦祿步中學高中班。據1966年統計,全縣全日制中學保留10間(其中普通中學7間,農業中學3間),學生3482人(其中高中495人,國中2987);公社辦半日制農業中學12間,林業中學11間,學生1847人。兩類學校共有學生5329人,占全縣人口的1%。

“文化大革命”時期,半日制農林中學先後被解散,全日制中學迅猛發展。1969年全縣各大隊國小普遍附設國中班,各公社普遍辦起高中。1976年,全縣有完全中學2間(樂城、馬安),高中18間(河台、水南、祿步、筍圍、小湘、大灣、新橋、白諸、活道、蓮塘、回龍、白土、金渡、蜆崗、廣利、永安、沙浦、金利),大隊辦的國小、國中、高中九年制一條龍教育有7間(祿步1間、金渡1間、廣利2間、永安3間),大隊聯辦的國中1間,國小附設國中班298間。國中有641班,學生22464人,高中129班,學生6444人,中學生總人數達29808人,占全縣人口的4.3%。由於急速發展,加之“文化大革命”中,運動多、勞動多、停課多、學制縮短(初、高中各2年制),取消了考試制度,學生知識質量嚴重下降。

高要二中

1977年開始撥亂反正,貫徹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1979年開始對中學進行調整,先後把水南、小湘、筍圍、白諸、沙浦、大灣、金渡、河台、蜆崗、蛟塘、活道、回龍等12間高中調整為國中,其時剩下樂城、祿步、新橋、蓮塘、白土、廣利、永安、金利、馬安等9間高(完)中;同時先後摘掉305間國小附設國中班的帽子,聯辦成65間獨立國中。

1980年定新橋中學為重點中學。1983年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對普通高中進行結構改革,採取多種形式辦學,先後改永安、蓮塘、樂城等高中為農業職業高中。到1986年底統計,全縣有普通高中6所,學生2255人;農業高中3所,學生929人;國中50所,學生26442人;中學生總人數達29526人,占全縣人口的4%。

現有5間高中,分別為高要市第一中學,高要市第二中學,新橋中學,肇慶市實驗中學,高要市復讀中學。

大學

廣東理工學院(高要校區),2007年9月,學院高要新校區投入使用,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城區祈福大道。201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根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各專業以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為專業帶頭人,並聘有歐美、日本等國的專家擔任專任教師。有教師712人,其中專任教師568人,兼課、兼職教師329人;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152人。學校設有11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辦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38個。

教師

清代,辦教育者選聘教師任教。民國以後雖辦有師範學校,但畢業生有限,不能滿足辦學需要,教師仍以選聘為主。建國後,由於教育事業發展快,師院、師專和大部分中師畢業生被派去中學當教師,有部分國小教師是選聘社會知識青年充任,成為民辦教師。1980年後逐步改為中學教師以大專院校畢業生為主,國小教師以中師畢業生為主。

建國初人民政府接管學校時,全縣有教師874人(中學教師149人,國小教師725人)。土改後,農村國小有比較大的發展,1957年有教師1401人(其中國小教師1258人)。“大躍進”期間,學校發展更快,到1960年統計,全縣有教師2189人(其中民辦教師415人)。1962年實行調整,壓縮下放一批教師。到1965年,民辦教師發展到1084人,占教師總數35.75%。

1966年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成為重災區,教師從1965年的3085人遞減到1968年的2732人(其中民辦教師849人)。

1969年後,國小和國中下放到大隊辦,提出“讀國小不出村,讀國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國小和國中學校劇增,到1972年全縣學校發展到971間(含教學點169間),教師4397人,其中民辦教師2495人,約占教師總人數有57%。1975年,全縣教師4856人(其中民辦教師2781人),由於發展過快,造成學校布局不合理,師資不足,教學質量差。

1979年以後,調整教學布局,學校間數雖然減少,但學制延長,班數、學生數和教師數也增加了。1980年全縣教師6580人,其中民辦教師3916人,占教師總數的59.51%。1985年後民辦教師的比例開始下降,占教師總數的49.4%。1988年,廣利、永安、沙浦劃歸鼎湖區,教師人數有所減少。1993年,全縣有教師5953人,其中民辦教師1801人,占教師總數的30.25%。

榮譽記錄

中國壓鑄產業基地,中國建築五金產業基地,廣東省蔬菜產業龍頭市,廣東省綠色名市,中國羅非魚之鄉、中國羅氏沼蝦之鄉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