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

龍川縣

龍川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北界江西省尋烏縣、定南縣,東連梅州市五華縣、興寧市,南接東源縣,西臨和平縣,縣城為老隆鎮。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2012年末,全縣總面積3089平方公里,轄24個鎮、315個村,總人口95.6萬人,有海外華僑32.7萬人。 龍川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龍川城(今佗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龍川縣通行客家語(水源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綜述

龍川 龍川

龍川建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龍川縣,至今有2228年的歷史,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置縣之初,疆域遼闊,包括的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境,以及新豐、海豐、陸豐、紫金、尋烏(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方。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後,龍川縣曾多次析置新縣。舊縣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素有“嶺南古城“之稱,見證了2000多年來龍川人文歷史的嬗變,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縣城遷至老隆鎮。2011年4月,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中央蘇區縣”。

據龍川舊志載:龍川“居郡上游,當江贛之沖,為汀潮之障,則固三省咽喉,四周門戶”為“水陸之要道”。舊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劉礱時,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

建置沿革

龍川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秦置龍川縣。據裴淵《廣州記》:本博羅縣之東鄉,東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據《南越志》:“縣北有龍穴山,舜時有五色龍,乘雲出入此穴。”縣名由此。據記載,在新石器時代,龍川境內佗城坑子裡、上印牛背嶺,紫市坪嶺頭、九龍崗,豐稔牛角塘,登雲鯉魚山,龍母坪背崗等地已有人類從事漁、獵、耕、織等活動。

廣東龍川建縣2222年紀念 廣東龍川建縣2222年紀念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龍川縣,趙佗為令,屬南海郡。龍川得名緣由,一曰博羅之東鄉(古龍川)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一曰龍潭自嶅山分注於川,故名龍川。其時龍川縣地遼闊,包括今之粵東大部分地區。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龍川為南越國轄地。置縣初,疆域遼闊,其中包括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全境,以及新豐、海豐、陸豐、紫金、尋鄔(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區。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趙佗歸漢,保留封地,龍川縣仍屬南越國轄地。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設定交趾部,龍川屬南海郡。獻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改交州為荊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吳黃武元年(222年),廢荊州,復交州,龍川屬南海郡。黃武五年(226年),吳分南海郡置廣州,不久又並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永安七年(264年),廢交州置廣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南海郡析置東官郡;龍川析置興寧縣(包括今興寧、五華兩縣全境和龍川縣東部、紫金縣東北部,由興寧江得名,治所在今五華縣華城鎮 雷公墩),仍屬南海郡。廢帝太和元年(366年),龍川改置雷鄉縣,屬南海郡。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興寧析置齊昌縣(府),縣治設於 洪塘坪(今興寧縣城北5里處楓林坪)。轄境多次變遷,南梁天監二年(503年),析南海置梁化郡,撤銷齊昌、雷鄉兩縣,併入興寧縣,縣治由雷公墩(今五華華城鎮)徙至今龍川縣佗城,屬梁化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全國撤郡設州,合併始興郡、梁化郡、東官郡、義安郡置循州,治歸善縣(今惠州市東),以境內有循江得名。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始興郡改設韶州、東官郡廢入番州、義安郡改設潮州,僅留原梁化郡地仍為循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為龍川郡。興寧(佗城)屬之。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齊昌地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於洪塘坪(今興寧楓林坪)。龍川郡改名循州。天寶年間易名海豐郡。乾元元年(753年),復名循州。貞觀元年(627年),廢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興寧(佗城)。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復置雷鄉縣。興寧縣治由佗城遷回雷公墩(今五華華城鎮)。

五代時期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廢雷鄉縣,恢復龍川縣建置,循州移治龍川。興寧隸屬循州。同年,南漢王劉岩於原齊昌縣置齊昌府,兼轄興寧,府治設於洪塘坪(今興寧楓林坪)。興寧縣治由雷公墩(今五華華城鎮)徙至今龍川 丫下圩附近。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南漢降宋。廢齊昌府為寧昌驛,隸屬興寧縣。宋天禧二年(1018年),雷公墩始稱長樂鎮。天禧三年(1019年),興寧縣治由丫下圩遷回長樂鎮(今五華華城鎮)雷公墩。宋熙寧四年(1071年)劃出興寧縣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流域地,設定長樂縣(今五華),有戶二千。以原齊昌縣地為興寧縣,有戶四千,興寧治所設於洪塘坪(今興寧楓林坪)。興寧、長樂同隸屬於循州。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年)長樂縣治遷至七都九龍崗。宣和二年(1120年),龍川改雷江縣,屬循州。紹興三年(1133年),廢雷江復龍川縣,屬循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廢廣南東路設定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循州改路,治所仍設龍川(今佗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循州路降為散州,龍川屬循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定廣東行中書省,惠州路改府,循州仍存,龍川屬循州。翌年,廢循州併入惠州府,龍川屬之。洪武九年,廣東行中書省改為廣東布政使司,龍川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龍川析置和平縣,均屬惠州府。至此,龍川疆域成定局無變化。自明嘉靖至今,縣境疆域基本上穩定下來無大變動。

清雍正九年(1731年),龍川屬惠州府。光緒元年(1875年),設定惠嘉潮道,龍川仍屬惠州府。

龍川縣一角 龍川縣一角

民國2年(1913年),廢廣東布政使司和惠州府,設定廣東都督府潮循道,龍川屬之。民國15年,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民國20年,屬廣東省東江綏靖專員公署。民國26年,屬廣東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民國35年,屬廣東省第六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翌年,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

1952年,屬粵東行政專員公署。

1956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

1959年,屬韶關地區專員公署。

1963年恢復惠陽地區專員公署,龍川屬之。

1968年,屬惠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至1987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專員公署,分設惠州、河源、汕尾、東莞4個市,龍川隸屬河源市管轄。
2002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四都、黃石、細坳、車田、貝嶺、黎咀、上坪、豐稔、赤光、龍母、回龍、田心、鐵場、登雲、通衢、鶴市、黃布、紫市、佗城、鄭馬、岩鎮、新田、石坑、錦歸、附城、義都、谷前、麻布崗、楓樹壩)。
2004年,將全縣356個村民委員會減少至313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龍川縣轄25個鎮(老隆、四都、黃石、細坳、車田、貝嶺、黎咀、上坪、豐稔、赤光、龍母、回龍、田心、鐵場、登雲、通衢、鶴市、黃布、紫市、佗城、岩鎮、新田、附城、義都、麻布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川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地跨北緯23°5′57″——24°47′03″,東經115°03′13″——115°35′18″之間。東連興寧、五華,南鄰河源,西接和平,北界江西定南、尋烏。全縣總面積3089餘平方公里,人口70多萬,絕大多數為漢族,縣治設於老隆鎮。

山脈

龍川縣主要山脈為霍山。霍山,方圓10公里,海拔550米,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歷史而著名,被譽為“朝在羅浮暮在霍”。以其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聞名遐邇,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

水文

地下水

地下水分為深層和淺層,深層地下水因資料欠缺,難以分析計算。經查明:本縣淺層地下水約占徑流址的25%,為5.89億立方米。

據1980年有關部門測定,本縣地下水分布情況為:下半縣佗城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18噸,中半縣黎咀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7.7噸至14.4噸,上半縣上坪一帶的流量為每小時12.26噸。

地表水

縣境內大小河流共15條,主要河流有東江水系的東江河,韓江水系的鐵場河、鶴市河。

東江河水系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椏髻缽山和江西省安遠縣大嶺嶂,稱尋鄔水、安遠水。本縣流域面積2260.41平方公里,流長165公里。尋鄔水流經上坪、麻布崗、岩鎮、新田、赤光;安遠水經江西定南後,流經縣境的細坳、貝嶺、鄭馬。兩支流匯合于楓樹壩庫區再流經黎咀、黃石、東水(和平)、四都、豐稔、附城、老隆、佗城等區鎮,在佗城勝利村虎頭崗注入河源縣境。

東江多年平均徑流董62億立方米,最大洪流量每秒1.02萬立方米,老隆水位達海拔73.37米,出現於1964年6月17日,最小洪流量每秒7.9立方米,出現在1963年6月2日。

東江在縣境的集雨面積為1677平方公里。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一)小金水: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擔竿嶂,從上坪的茶活流入本縣渡田河匯入尋鄔水。縣境集雨面積45.1平方公里,流長8.9公里。多年平均徑流童每秒6.67立方米;(二)流田水:發源於上坪黃背坳,從梅里壩流入尋鄔水,集雨面積186.5平方公里。河長31.7公里,多年平均徑流董每秒4.8立方米;(三)沙洲水:發源於上坪野豬嶂,從麻布崗赤石渡流入尋鄔水,集雨面積117平方公里。流長25.5公里。多年的平均徑流童每秒7.89立方米;(四)安遠水:又名貝嶺河,發源於江西省大嶺嶂,在細坳流入縣境。經貝嶺、岩鎮在合河口與尋鄔水匯合,縣境集雨面積498平方公里,河長33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58.69立方米;(五)黃麻布水:發源於本縣金石嶂,流經細坳、貝嶺。從西橋流入安遠水,集雨面積138.8平方公里,流長30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3.58立方米;(六)車田水:發源於大帽嶂。經車田流入楓樹壩在斗標流入東江,集雨面積137平方公里,河長28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每秒3.14立方米;(七)小廟水:發源於黎咀牙沙嶂,經龍母、豐稔,在黃塘水流入東江,集雨面積173.9平方公里,河長31公里。

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下的還有老隆兩渡河,流經附城蓮南的義都河等。

韓江水系韓江上游的鐵場河,屬韓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回龍的丫髻寨,流經回龍、田心、龍母、鐵場,在魯占出境,入五華縣合水與龍川鶴市河匯合,集雨面積462.2平方公里,河長48.7公里。較大支流有4條:田心水、洋田水、谷前水、洋貝河等。雅寄河發源於紫市七目嶂,流經紫市、鶴市、通衢、登雲,在石來口流入五華縣歧嶺鎮,流經縣境內35.2公里。

氣候

龍川縣一角 龍川縣一角

龍川縣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沛陽光充足,平均氣溫21.8℃,歷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8%。

冬半年受極地冷高壓脊控制,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冷;夏半年則受鋒面低槽、季風低壓,熱帶氣鏇所影響,盛行西南、東南季風,高溫多雨。縣站累年平均氣溫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時,無霜期320天,這種呈溫和、雨量充足、夏長冬短、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季風明顯等特點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農業氣候資源豐富,適宜喜溫作物和雙季稻的種植。由於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樣,氣候的季節性和地方性差異也明顯,農業氣象災害比較頻繁發生,春季的低溫陰雨、5—6月份的龍舟水、夏季高溫、秋末的寒露風、隆冬的低溫霜凍、春季和秋季的乾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風以及暴雨等氣象災害常給各地工農業生產帶來比較大的危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本縣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木本植物約500多種,以優良鄉土樹種殼斗科(杉、松、障、山茶、大戟、柿、漆樹、薔薇、金縷梅、杜英、楝、竹科等)為主。經濟價值較高的何殼斗科的椎、椆類,樟科的檫樹、香樹、黃樟,杉科的杉樹,松科的馬尾松,李科的積扭,漆樹科的酸棗,石楠科的楠木,紫鹹科的泡桐,山茶科的白荷、赤荷,毛科的毛竹,楝科的苦棟樹等。

其它陸地野生植物有700多種,主要有山蒼子,黃端木、猴耳環、烏藥、春花、桃金孃、野牡丹、紫金牛、鴨腳木、五加皮、了哥王、毛冬胄、崗茶、女貞、算盤子、葫蘆茶、山芝麻、半楓荷、映山紅、羊角扭、土茯苓、玉葉金花、雞屎藤、巴戟、野葛、雞血藤、金銀花、過山龍以及芒箕,鋪地松、鐵線蕨、烏毛蕨等。

動物資源

本縣野生動物,多產於細坳、上坪、貝嶺、麻布崗、新田、岩鎮、黃石等山區,主要有獸類、飛禽類和兩棲爬行類。

獸類有野豬、野山羊、山牛、豪豬、黃涼、狐狸、貓狸、野兔、野狗、松鼠、黃鼠狼、野鼠、穿山甲、果狸等。

飛禽類有麻雀、禾花雀、山雀、喜鵲、長毛鵲、燕子、烏鴉、鷂、老鷹、貓頭鷹、啄木鳥、布穀鳥、伯勞、杜鵑、黃鶯、斑鳩、八哥、畫眉、翡翠、米雞、鸕鶿、白頭翁、公雕、白鶴,野鴨、白鷯、雉雞、竹雞、屎缸鳴、五色鳥、赤哨、回歸鳥等。

兩棲爬行類有甲龜、烏龜、金錢龜、螃蟹、舞蛙及各種蛇類。

水資源

龍川水力資源豐富,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33億立方米。豐水年為35.23億立方米;平水年為22.18億立方米;枯水年為12.83億立方米。據1985年統計,全縣水力資源用論蘊藏量41.39萬千瓦,可能利用開發最27.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18.24萬丁瓦,其中縣屬電站裝機容量2.24萬千瓦.省屬楓樹壩電站裝機容量16萬千瓦。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鐵礦總儲量達1500萬噸,錳、鋅、鎢礦總儲量達46.7萬噸。礦點分布10多處,為世界五大名石之一的黑色花崗岩在石坑鎮的烏石村,儲量面積達130萬平方米;位於紫市鎮的花崗岩,儲量大,品種多,均可露天開採。此外,優質稀有珍貴的黎咀天然礦泉水年流量27萬噸,與世界名泉法國“維希”礦泉屬同一家族,被譽為“東方維希”。

行政區劃

龍川縣地理位置 龍川縣地理位置

置縣之初,疆域遼闊,包括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境,以及新豐、陸豐、紫金、尋鄔(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方。公元331年(東晉鹹和六年)以後,龍川縣地曾多次析置新縣。自明嘉靖至今,縣境疆域基本上穩定下來無大變動。

2000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鎮、田心鎮、龍母鎮、上坪鎮、回龍鎮、鐵場鎮、四都鎮、義都鎮、細坳鎮、岩鎮鎮、黎咀鎮、車田鎮、新田鎮、附城鎮、黃石鎮、豐稔鎮、鶴市鎮、錦歸鎮、黃布鎮、麻布崗鎮、紫市鎮、登雲鎮、貝嶺鎮、赤光鎮、通衢鎮、佗城鎮。

2002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四都、黃石、細坳、車田、貝嶺、黎咀、上坪、豐稔、赤光、龍母、回龍,田心、鐵場、登雲、通衢、鶴市、黃布、紫市、佗城、鄭馬、岩鎮、新田、石坑、錦歸、附城、義都、谷前、麻布崗、楓樹壩)。

2004年,將全縣356個村民委員會減少至313個。

截至2015年,龍川縣轄24個鎮(老隆鎮、佗城鎮、義都鎮、黃布鎮、鶴市鎮、紫市鎮、通衢鎮、登雲鎮、豐稔鎮、四都鎮、鐵場鎮、龍母鎮、田心鎮、黃石鎮、黎咀鎮、車田鎮、赤光鎮、回龍鎮、新田鎮、岩鎮鎮、麻布崗鎮、貝嶺鎮、細坳鎮、上坪鎮)。縣人民政府駐老隆鎮。

人口

龍川老隆風貌 龍川老隆風貌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86155人,其中:老隆鎮62596人、附城鎮25076人、義都鎮 16761人、佗城鎮28244人、鶴市鎮20374人、黃布鎮15804人、紫市鎮20338人、通衢鎮13368人、錦歸鎮7444人、登雲鎮15225人、豐稔鎮25094人、四都鎮12078人、鐵場鎮22872人、石坑鎮11995人、龍母鎮33438人、田心鎮25622人、黎咀鎮15011人、黃石鎮10955人、赤光鎮26660人、回龍鎮19816人、新田鎮11037人、車田鎮30086人、鄭馬鎮9682人、岩鎮鎮12674人、麻布崗鎮27934人、貝嶺鎮11040人、細坳鎮13254人、上坪鎮20163人、楓樹壩鎮8632人、谷前鎮12882人。

交通

至建國前夕,龍川縣境公路里程較少。陸路運輸除少數汽車、人力車運載外,大部分靠人力肩挑背負;水上運輸較為繁忙。

建國後,本縣交通事業迅速發展。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已構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客貨運輸體系,形成由水運、公路、鐵路組成的城鄉交叉運輸網。至1985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752.3公里,等於1949年的8倍;有客車、貨車和小汽車590輛,為1949年機動車36輛的16倍之多;年貨運量3萬噸、客運量180萬人次。水運業有國營、集體、個體運輸船268艘、4710匹馬力、7760噸位,水運公司年貨運量8萬噸。縣境內有鐵路線38.65公里,年貨運量34.8萬噸,客運量119萬人次。

國道205線、省道S227線貫穿全境,屬一、二等級公路。全縣315個村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里程為1808.7公里。

G25長深高速、G35濟廣高速、G78汕昆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並在縣境內設有五個互通立交出口(龍川西、龍川東、佗城、義都、登雲),日前正在建設中的河惠莞高速公路與汕昆高速交匯。

2015年12月31日,河(源)惠(州)(東)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先行工程正式在龍川縣上坪鎮金龍村開工建設。實現鎮鎮通高速。

縱貫中國南北九省的京九鐵路與貫穿廣東省東西的廣梅汕鐵路在縣城老隆交匯並設站點(龍川站)以及大型編組站(龍川北站)和機務段(龍川機務段)糧食儲備站、機務段、通信段,是嶺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贛深高鐵)京九客運專線與杭廣客運專線將經過龍川,並在縣城交匯和設立高鐵站點——龍川西站。

社會

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有完全中學九間、職業高中一間,初級中學和完全國小遍布各鎮各村,“普九”工作於1995年經省驗收達標,歷年聯考成績名列河源市前茅。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擁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辦有山歌劇團、雜技團和民樂團;衛生保健機構健全,縣城有二級乙等以上綜合醫院3間,各鎮均設有一級乙等以上醫院1間;體育場館設施完善,民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是“全國體育先進縣”。

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路覆蓋全縣,基本形成傳輸數位化、交換程控化、數據寬頻化、網路規模化、通訊多樣化的現代化通信格局。縣內電網與全省電網相聯,建有6個11萬伏安的變電站和1個22萬伏安的輸變電站,電力充足,供給正常。縣城擁有完善的供水系統,可以滿足縣城及周邊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縣城沿江路、隆興路、人民路和東風路的改造全面完成,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經濟

2014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6.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8.58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54.9億元,增長6.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6214元(按常住人口計算)。

農業

農業,包括農(種植業)、林、牧、副、漁業,本卷專述種植業。

龍川地處丘陵山區,山多田少,光、溫、水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種植業的良好自然條件。1977年以前,神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1978年底以後,農村多種經營發展較快,種植業比重下降。1985年,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2.7%。

建國前,一家一戶經營,無力改變生產條件,耕作制度落後,洪、澇、旱、病蟲災害頻繁,農業生產水平極低。貧苦農民僅能半飢度日。民國32年(1943年)統計,全縣年產稻穀3.02萬噸,畝產78.5公斤。

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變革生產關係,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興修水利,治山、治水,改造山坑低產田,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推廣農業機械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雖然經受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產值仍然逐年上升。特別是1979年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行包乾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按勞分$的原則得到真正體現,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1985年,農業總產值1.23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9.1%。其中種植業產值6884.8萬元,比1949年增長137.3%,比1978年增長19.7%。

2014全年實現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05億元,增長3.7%。其中:種植業產值18.99億元,增長2.3%,林業產值7.4億元,增長10.5%,牧業產值8.33億元,增長1.0%,漁業產值1.35億元,增長1.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8億元,增長9.9%。

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6萬畝,糧食總產量30.41萬噸,其中:稻穀產量25.4萬噸。花生總產量1.25萬噸。年末水果面積9.61萬畝,水果總產量7.77萬噸。

全年生豬出欄26.13萬頭,出售和自宰肉用禽396.03萬隻,家禽肉產量5306噸;肉類總產量2.88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09萬噸;漁業養殖總面積3.2萬畝,水產品總量1.42萬噸。

農業投入加大,生產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地膜用量496噸,農藥用量760噸,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20100噸。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8.34萬千瓦,農村用電量15940萬千瓦時。有效灌溉面積24.52萬畝,機電排灌面積0.983萬畝。

工業

龍川早在宋、元時代,已有陶瓷、紡織、造紙、造(木)船等手工業。明、清時期,採礦、冶煉生產和竹木、藤草、銅器、鞋革、車衣、食品加工業具有一定規模。民國期間,各種民營個體手工業比較普遍,生產品類較為廣泛,其中佗城草蓆、貝嶺東莊紙、老隆皮枕頭及牛筋糕等產品頗有名氣,暢銷縣內外。

建國後,龍川工業生產有很大發展,國營、集體和個體工業遍布全縣城鄉,主要有電力、森林工業、採礦、冶煉、鑄造、造紙、造船、印刷、化工、食品、飲料、建材、日用陶瓷、釀酒等工業。1985年,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1532個,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55個(含省辦1個,地區辦2個),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83個(縣辦10個,區鎮辦173個),其他工業企業1294個(鄉村辦236個,農村合作辦130個,農村個體辦925個,城鎮辦3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5583人,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6637人(其中區、鎮工業企業職工5394人)。年工業總產值8495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08億元的40%,比1949年281萬元增長29.2倍。

2014全縣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14.91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7.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0%和1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0.14億元,工業增加值28.27億元,分別增長21.0%和23.4%。其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8.8億元,增長45.7%,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6.5%。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6.77億元,增長19.28%。

文化

語言

龍川縣主要流行客家語,水源音主要分布於南部的老隆、佗城、附城、義都、四都、鶴市、通衢等處於東江兩岸的鄉鎮。

客家淵源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遷,時延1500年的記載。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著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族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地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幸均捲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爭。宋亡後,他們只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北部。

霍山 霍山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為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理智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占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節日習俗

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過程儀式大部分仍沿舊習:如相親、送定、報日子、送聘金、盤嫁妝、接親、拜堂鬧洞房等。

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龍川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教育

國小教育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在縣城三台書院創辦龍川縣第一間國小——縣立高等國小堂後,又分別在通衢、紫市、鶴市、縣城、黃布、老隆水貝(今附城)開辦明新、樂育高等國小堂及模範、樂育、啟智、金蘭、維新、蓮塘、培養初等國小堂。

至宣統三年(1911),全縣有官辦、民辦、私辦高、初等國小32所,學生約1500人,教職員120人。高等國小開設課程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選修課有農業、商業、手工、圖畫。初等國小與高等國小課程設定基本相同,但內容深淺各異。初、高等國小學制分別為5年、4年。

民國元年(1912年)實行新學制,學堂改稱學校,允許男女同校讀書。爾後,一批私塾、經館和祠堂、廟宇改辦國小。民國5年國小發展到16所,學生2800多人,其中高等國小7所(縣立3所)。

民國6年在縣城南門鄒家祠創辦女子初等國小校,一度改辦縣立高等女子學校。

民國8年高、初等國小校改稱高、初級國小校,縣陸續選擇一批成績較好的初級國小轉為區立高級國小。

民國11年初、高級國小制改為4年和2年。

民國25年推行短期(學制一年)國小教育,規定凡6周歲至12周歲的失學兒童免費入學,10周歲至16周歲未上學兒童則強迫入學,當年興辦短期國小校12所。

民國28年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各鄉鎮設中心學校(完全國小),保設國民學校,全縣設中心學校47所,國民學校399所,共有學生2.52萬人。

至民國37年,全縣有國小404所,其中鄉中心學校及完全國小87所,教職員工1081人。共有學生33777人,其中完全國小17608人。

1949年5月龍川解放後,將國民學校更名村初級國小,鄉鎮中心學校更名為區完全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76.1%。

1951年全縣有國小496所,在校學生54945人,工農子弟占87%。初小課程有語文、算術、體育、唱歌、美工;高小課程有語文、算術、自然、歷史、地理、體育、唱歌、美工。

1953年冬,貫徹“整頓鞏固,提高質址,重點發展,穩定前進”的教育方針,對全縣國小分期分批進行整頓,調整布局,充實學校領導,建立正常教學秩序,減少了村級國小教學點和複式班,增加全日制班。對學生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

1954年開展學習蘇聯教學經驗,推行5級記分法,改春秋兩季招生為秋季招生,全面貫徹部頒《國小生守則》、《國小教學計畫》、《關於國小課外活動的規定》。翌年,開始評選“三好學生”活動。

1958年“大躍進”期間貫徹國家、集體“兩條腿走路”的教學方針,大力發展民辦國小,由1956年的4所、18班發展到1959年的55所、72班。

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國小作了調整,由1960年的247所,調整為209所,其中民辦國小減至30所。

1963年執行《全日制國小暫行工作條例》,教學上運用“十大教授法”(即啟發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說話通俗化、說話要有目的性、說話要有趣味、以姿勢助說話、後次複習前次的概念、要有提綱、幹部班要用討論式);提倡“少而精”、“啟發式”,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同時,深入持久地開展學雷鋒,學生思想品德有明顯提高。

1964年實施兩種教學制度,興辦半耕半讀國小,當年辦耕讀國小40多所,學生180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學校領導和部分教師被當作“牛鬼蛇神”或走“白專道路”的典型而被揪斗,教學秩序混亂,取消畢業與升學考試制度,實行推薦選拔入學。

1968年冬,公辦國小下放大隊,實行民辦公助,教職工與社員評分同酬,國小附設國中班;“貧下中農宣傳隊”進駐學校;以《毛主席語錄》、“革命文藝”、“軍事體育”等,取代文化課,致使教育質蜇嚴重下降。

1970年陸續恢復公辦國小編制,開始重視抓文化知識教育。

但1973年颳起“白卷英雄”、“反潮流”歪風,又出現輕視文化課、批“師道尊嚴”的浪潮,教學秩序再度被破壞,教育質量大大下降。

1974年學“屯昌經驗”,大辦學校小農場,半農半讀,實行“開門辦學”。

1977年後,教學秩序逐漸步入正軌,恢復畢業與升學考試制度,撤銷“貧宣隊”,調整國小布局,裁併230個教學點,撤銷大隊國小附設國中班,恢復與健全教師組織,狠抓“校風”建設,開展“五講四美”(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活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985年,全縣有國小357所(其中民辦2所),共設3343班,有學生88660人,教職工4245人,專職教師3630人。

中學教育

民國2年(1913)秋,在縣城西門考棚(今縣機電廠)創設縣立中學一所,學制4年,春季始業,招生2班、100人,教職工10餘人,課程設定有修身、國文、英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學經濟、樂歌、圖畫、手工、體操。

民國15年冬,由縣立第二高級國小(在通衢景韓書院)改辦縣立第二中學。不久車田紳民先後集資創辦始雲中學和可能中學,因經費困難,辦兩年停業。

民國18年,中學實施“三三制”(國中三年、高中三年),改春季為秋季始業。同年,第四區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併,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併,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為校舍。翌年縣城中學撤銷附高中師範班,新設高中班,易校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

民國28年,設在通衢的一中分校,改辦縣立第三初級中學(後改名金安中學)。

從民國29年起,全縣陸續辦起縣立第四初級中學、縣立第五初級中學、私立赤光初級中學和私立景韓初級中學。至民國37年秋,在全縣3所完全中學、4所初級中學中,有14個高中班、462人,37個國中班、1672人,教職工169人。

1949年5月龍川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接管全縣中學,私立中學經費由地方自籌,政府補助。當年冬在校學生2790人(其中高中200人),教職工259人。按“維持現狀,逐步改造”的教育方針,課程增設馬列主義哲學,改國文為語文,廢除公民、童軍、軍訓課。

1953年廢止春季招生。1956年9月,龍川一中佗城分校改設佗城初級中學。撤銷金安中學分校,恢復通衢初級中學。豐稔、永新、登雲、龍母、黎咀、壯士(麻布崗)、上坪7所完小附設國中班。

1957年裁豐稔和登雲國小國中班,永新國小國中班改辦鶴市華僑初級中學。

1958年“大躍進”期間貫徹執行“兩條腿走路”的教育方針,全縣新辦6所民辦中學,龍母、黎咀、麻布崗(原壯士)、上坪4所附設國中班的國小改辦完全中學。同時,貫徹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把勞動當作教學科目,學校辦工廠、農場,走出校門參加工農業生產,學生全期上課時間不足一半。

1960年至1962年,國民經濟困難,對17所民辦中學採取關、並措施,只留老隆中學繼辦。全日制完中則撤併班額,壓縮下放一批教學人員。

1963年貫徹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教學秩序恢復正常,深入開展學雷鋒,形成較好的校風,促進了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師生全國“大串聯”。

1967年“複課鬧革命”,寫大字報,當年停止招生。

1968年工人、貧下中農宣傳隊進駐學校,領導“鬥批改”,大搞“開門辦學”,組織學生學軍、學農、學工,實行校隊掛鈎,廠校合一,取消升學考試制度,改用推薦辦法招生。

1969年實行學制改革,初、高中學制各縮短為2年。

1971年提倡“山溝辦學”、“茅寮學校”,龍川一中及佗城、赤光、上坪等中學均設分校,辦教學“實驗”基地,每學期輪流組織師生到分校一個月,或辦蔗園,或學水稻田間耕作技術,或學開拖拉機、修理農機,或搞土雜肥慪制,制沼氣。

1977年恢復畢業與升學文化考試制度,文化知識課被提到首要位置,開始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1978年以後,恢復中學“三三”學制,撤銷各中學分校及國小附設國中班,逐步調整中學布局。

至1985年,全縣設完全中學8所(縣一中、老隆、金安、佗城、鐵場、車田、赤光、麻布崗)、84個班、4110人;初級中學27所、516班、2.10萬人,共有教職員工1848人。

師資力量

明清時期,由朝廷任命教諭、訓導,縣署聘任學宮和官辦書院的主講,社學、私塾的教師由學東聘用,但任期無保證,大多數教師擔憂失業,生活極為清貧。

清末,龍川辦新學之初,除文史、讀經科目的教師可在本縣選聘外,其他任算學、外文、格致、體操等科教師多從外縣聘請。為解決本縣新學師資的緊缺,縣署陸續選派塾師秀才20人分赴省內外攻讀大專學堂或新式書院,並創設縣師範傳習所和縣初級師範館,招收塾師、落第秀才、屢考不中的老童生加以培訓後,派任新學教師。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全縣9間初高等學堂,僅有初等師範畢業教師2人,優等師範畢業教師2人。

民國時期,公立學校校長由縣政府委任,教師由校長遴選,呈報主管部門錄用或聘用;私立學校校長由校董會聘請,呈報主管部門備案,教師則由校長聘任。民國初年的國小教師多授業於私塾,少數畢業於初級或優等師範,30年代則畢業於初小或國中者占多數,40年代有一部分是師範乃至大專畢業生。

據民國37年(1948年)10月統計,全縣有中學教師174人(女5人),其中大專畢業的占70.5%;國小教師1081人中,大專畢業生占4.5%,普師畢業生占13.7%,簡師畢業生占19%,高中畢業生占12.4%,國中畢業生占23.7%,高小畢業生占21.7%,其他占5%。

民國期間,學校與私塾並存時間較長,塾師占有較大比例。如民國9年,全縣私塾225館,有塾師241人,占全縣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縣政府曾三令五申改造塾師,廢止私塾,但屢禁不止,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縣內私塾才被高、初等國小取代。

建國初,留用建國前的教師,並舉辦短訓班,吸收一批失學、失業知識青年加以培訓後,由縣人民政府文教科統一分配到各國小任教。1953年中國小教師納入國家編制後,逐年由國家分配師範、中專、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各地還不斷推薦和選用一批民辦教師經過培訓、考核,並逐年納入國家正式編制。

據1985年10月統計,全縣182個幼兒教養員中,有幼師學歷9人、中師學歷22人、高中學歷86人、國中以下學歷65人;3630個國小專任教師中,有大專學歷38人、中師及中技畢業1305人、高中畢業1638人、高中肄業及國中畢業330人、國中以下319人;1742箇中學專任教師中,有大專本科畢業142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399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880人、高中畢業以下者51人;36個師範專任教師中,有大學本科畢業21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9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4人、高中畢業以下2人;49個農職中學專任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3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28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8人、高中畢業10人。

旅遊

概況

2009年全縣實現旅遊服務業日趨活躍。通過資源整合,有序打造生態游、文化游等特色旅遊業,明駿知青村旅遊度假山莊已竣工試業,佗城歷史文化旅遊開發力度加大。霍山風景區、佗城學宮、越王廟、百姓宗祠等景點接待遊客人數保持增長勢頭。全縣共接待遊客115.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6億元,分別比增4.5%和-1.5%;積極落實“家電下鄉”補貼等擴大民眾消費需求政策,銷售各類產品9554台(件),實現銷售額4263.1萬元。商貿物流、酒店服務、金融保險等行業健康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7.9億元,比增17.3%。

景點

佗城

佗城 佗城

佗城鎮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龍川縣南部。西南毗鄰河源市的柳城,藍口,葉潭等鎮,東北與本縣的黃布,附城,鶴市等鄉鎮接壤,西北連義都鎮。總面積163,5平方公里,人口36780人,距河源市區99公里。

地勢南北高中間低,中部有廣東四大河流之一的東江,從東北向西南斜穿而過,河兩岸多為狹窄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帶。西北部多山地,與本縣義都鎮交界的大帽山,海拔1175米,為本鎮最高峰。其餘地區多為丘陵地帶。鎮政府所在地佗城,坐落在本鎮的中心,西南距廣州302公里,東北距龍川縣新縣城勞隆鎮10公里,北枕險峰連綿的熬山,南瀕奔騰不息的東江,205國道自西向東橫貫北郊。這裡自古以來是往返粵中,興海,贛南乃至閩西之間的必經之處,為東江流域兵家必爭之地。

燕仙岩

燕仙岩 燕仙岩

燕仙岩又名燕子岩,位於龍川縣貝嶺鎮上盤管理區境內的一座大石山上。石山孤峰中懸,石梯入雲,奇花異獸,風景清幽美麗。岩洞天成,泉水從石壁縫隙滴落,滴石成井,井水清洌甘甜。岩洞左邊靠近石壁處有一石床,名曰:“仙人床”。據考古工作者的考察分析,極有可能是古人類穴居之處。

下塔

下塔 下塔

下塔位於田心鎮塔峰村,宋代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又名“仙塔”。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創建,明萬曆乙已(1605年)重修。至今已有885年歷史。塔身銘文磚有“宣和二年庚子”字樣,下塔為平面四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25米。塔外觀黃灰色。花崗岩條石墊基,以上皆用磚砌。首層邊長4.4米,西面辟一門可入塔腔,其餘三面為假門。二層以上空心無梯,四面皆作假門。塔身外壁不設平座,不設斗栱,僅以稜角牙子磚與線磚相間疊澀出檐,各層收分較大,呈錐形向上。此塔在粵東古塔中為唯一平面四角宋代磚牆。

鹿湖

鹿湖生態旅遊區 鹿湖生態旅遊區

鹿湖生態旅遊區坐落於千年古縣——廣東龍川縣四都鎮新川村,距縣城僅22公里之遙。鹿湖生態旅遊區是集觀光娛樂、騎馬競技、療養避暑、休閒度假、入廟朝聖、古蹟遺風、會議接待、生物考察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千年寶剎鹿湖禪寺就於景區之中。有“寂靜山鄉、佛門淨土,世外仙境”之美譽。該景區是按國家AAAA級旅遊區標準建設。

九龍灣

龍川九龍灣,四季如春,平均氣溫20℃左右,從而形成罕見的“冬江水暖、江霧蒸騰”的奇觀。

九龍灣 九龍灣

九龍灣位於楓樹壩水庫下游至黎嘴鎮河段,全程13公里。九曲成九灣,一灣一龍潭,順流而下依次為:天龍潭、銀河潭、白龍潭、紫龍潭、黃龍潭、天地潭、青龍潭、赤龍潭、金龍潭。相傳2200多年前,秦朝大將趙佗統領三十萬大軍征百粵,天上玉皇差遣九神龍為趙佗大軍保駕南征。趙佗平定百粵後,九龍神依戀此間美景,奏請玉帝準落居此地,九龍灣由此得名。

龍潭寺

龍潭寺信眾在龍潭放生 龍潭寺信眾在龍潭放生

龍潭寺坐落於廣東省龍川縣義都鎮風水寶地龍潭。此處風景如畫,獨占龍川八景中的兩景,享有“龍潭瀑布”、“嶅峰雪霽”之稱。龍潭寺歷史可追溯至二千二百年前,前身乃趙佗書院,北宋年間改建為寺廟,清順治年間擴建重修,期間香火鼎盛。由於歷史原因,時至今日得於恢復重建。該寺是一座經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批准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該市比較有名的佛教場所。

七目嶂

七目嶂(亦名七峰山),群峰競秀,主峰海拔1318米,比羅浮山(1296米)還高22米,是龍川和粵東的最高山峰。其地史悠久,在大地構造上,為一隆起帶,構造線以華夏型(東北—西南向)為主。自古生代後期的二迭紀至中生代初期的三迭紀;由於各期斷裂及火山活動,大約至今23000萬年,在原斷陷地區沉積了不少陸相盆地沉積物。到中生代末的白堊紀至新生代初的第三紀。大約距今14000萬年,由於燕山運動花崗岩開始侵入和抬升。使古生代以來各期形成的地層隆起,形成地層複雜的山地。從第三紀至第四紀期間所發生的喜馬拉雅運動,大約距今4000萬年,使山地間歇性進一步抬升,而形成地質歷史悠久的山地。組成山地的岩石多為中生代侏羅紀砂岩、砂礫岩、砂頁岩、粉砂岩和石英砂岩等

霍山

霍山位於田心鎮,毗鄰興寧、五華,距龍川縣城47公里,距河源市區146公里,方圓10公里,海拔550米,是省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以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聞名遐邇。為廣東七大名山之一。相傳,遠古時代,這兒沒有大山,後因當年的女媧補天時,將剩下的一點沙漿,撒落人間,剛好落到霍山,故使霍山呈現出懸崖高聳,絕壁萬丈,橫空屹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特山峰。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歷史而著名。山里三組峰巒組成一個體,傍無延緣,氣勢磅礴,奇峰突起,峭石崢嶸,百態千姿,景色秀麗。山上泉水清洌甘甜,久旱不竭。東峰之下,一湖環山,湖光山色,美盡粵東,全山計有二十七岩、四十八峰、十一泉池、八大洞府等名勝古蹟。諸勝中尤以"霍山十景"為最。這十景是:船頭觀日、玉麟玩月、酒瓮凌雲、雄師吼龍、橫岩傲霧、一線曙光、礱盂接佛、七井仙泉、沙僧拜壽、鐵拐挑葫蘆。

特產

老隆鎮牛筋糕

老隆鎮牛筋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但已經不能嘗到其正宗的味道,可喻為龍川第一大特產。

茶樹菇

茶樹菇 茶樹菇

河源龍川盛產茶樹菇。茶樹菇又名茶新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茶樹菇隸屬真菌門,又名柱狀田頭菇、楊樹菇、茶薪菇、柱狀環銹傘、柳松茸等,原為江西黎川境內的西域鄉、東堡鄉等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數量極少,主要要分布在江西、福建、雲南等地。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定,它富含人體所需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種胺基酸(特別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八種胺基酸物質)和十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與抗癌多糖,其藥用保健療效高於其他食用菌。用作主菜、調味均佳;且有滋陽壯陰、美容保健之功效,對腎虛、尿頻、水腫、風濕有獨特療效,對抗癌、降壓、防衰、小兒低熱、尿床有較理想的輔助治療功能,民間稱之為“神菇”。

柿餅 柿餅

龍川柿餅

柿子屬木本科植物,一般經枝植後3--5年便可產柿。柿餅是青柿子經削皮、脫水、脫澀、以傳統日曬加工法與新式機器烘乾法配合製成的新鮮柿餅、柿乾,不但保存柿子的原有營養成分,且風味更佳,用於冷凍方式保存,可保存一年。柿餅、柿乾富含果糖、葡萄糖、天然有機緒、錳、鈣、維生素等天然營養食品,是選擇養生食品的不錯選擇。每年九月霜降前後,柿子便可成熟。柿餅的製作,將成熟的柿子摘下,刨去皮,曬乾、製成柿餅,後用竹簍裝上禾稈,放進柿餅,滲些酶種,再用禾稈封捆好,半月以後每個柿餅如塗上一層白粉末一樣,俗稱“柿霜”。柿子肉脆味甘甜。將摘下的柿子用鹽水或石灰水浸周許,便可吃,謂之“鹽味柿”、“石灰柿”。

桂林茶

桂林茶是在海拔1170米綠色環境裡生長,位於龍川大帽山下,是粵東北區一大名茶。桂林茶茶色清澈淡綠,香味濃郁、有抗氧化、清涼解毒、防脂、抗癌、抗衰老等功能。茶葉中的多酸類、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芳香物質等各種成分。

廣東行政區劃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南臨南海。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海島面積1600平方千米。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5%,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廣東省轄21個地級市,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深圳市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珠海市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汕頭市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韶關市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佛山市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江門市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湛江市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茂名市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肇慶市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惠州市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梅州市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汕尾市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河源市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陽江市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清遠市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揭陽市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雲浮市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