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市鎮

馬市鎮

馬市鎮是江西省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鎮。是江西中南部的一個中等大小的鎮。農牧業在整個泰和縣是比較有地理區位優勢的。該鄉鎮太泰和縣算是人口相對比較多的。經濟發展在全縣也相對比較落後。全鎮總面積為137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4.2萬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馬市鎮泰和縣工業園
江西吉安市泰和縣所轄。始稱馬家洲,建鎮於1878年,倚傍贛江河谷,蜀水(梅烏江)下游平原及邊緣丘陵地。全鎮總面積為137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4.2萬。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4.6%,地下儲藏著豐富的花崗岩玄武岩石膏礦石灰礦、銅、鐵、粘性瓷土等礦產資源。市政建設初具規模,經改建的馬市鎮集鎮面積達2平方公里,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等設施較為完善,商貿活躍,市場繁榮,人氣旺盛,是中央初級市場聯繫點。文教衛生髮達,法制教育不斷加強,社會秩序井然,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話,有線電視和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鎮。我們憑著豐富的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社會秩序,給投資者帶來無限商機,是投資興業的好去處。

區位優勢

馬市鎮位於江西中南部,南與遂川縣毗鄰,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優越,105國道和贛粵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贛粵高速公路在境內仙橋村設永久性出入口。距縣城及井岡山火車站15公里,離井岡山機場10公里。

經濟狀況

近年來,馬市鎮抓住機遇,強攻農業,主攻工業,引進外資,盤活內資辦企業,帶動了全鎮的經濟迅猛發展。2003年全鎮實現了農業總產值15.6億元,人平收入3000多元。全鎮企業總產值1.7億元,財政收入428.6萬元,綜合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鄉村特產

馬市鎮馬市鎮
中國烏雞的發源地在馬市鎮的漢溪村汪陂自然村,實施“產業富鎮”的戰略,做大做強烏雞產業,目前已形成馬市鎮的主導產業。全鎮的種養業形成了以優質水稻、無公害茶葉、特色蔬菜、柑桔瓜果、泰和烏雞、草食畜離、特種水產等七大支柱產業。民營企業有了長足發展,以石膏為龍頭的採礦業帶動了石灰石石礦、玄武岩礦的大規模開採,已形成馬市鎮民營企業的龍頭老大。

旅遊景點

百年老鎮馬家洲,久負盛譽,物華天寶,歷盡滄桑,山川秀麗,雄風猶存,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名勝古蹟,武山的珍珠泉地府十八間南岩;荊洲村小陂頭村的望梅亭小陂塔蜀口下遊河邊的塔角亭,蜀口村大江自然村的崇德堂復享堂,還有南坑村明朝宰相肖茲拜祖的本始堂,馳名中外的馬市家洲集中營在境內仙橋村,均已保存完好。

發展規劃

思想解放,求真務實的鎮黨委鎮政府認為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重振馬市大鎮雄風,必須立足鄉情,揚優成勢,繼續發揮主導產業的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加快發展第二、第三產業,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引進外資、盤活內資、聚集民資,大力扶持私營企業發展,引農進城,引資建城,壯大民營經濟。計畫國民經濟總產值增長12%,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8.2%,人均增收6%。

近期目標

思想解放,求真務實的鎮黨委、鎮政府認為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重振馬市大鎮雄風,必須立足鄉情,揚優成勢,繼續發揮主導產業的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加快發展第二、第三產業,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引進外資、盤活內資、聚集民資,大力扶持私營企業發展,引農進城,引資建城,壯大民營經濟。計畫國民經濟總產值增長12%,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8.2%,人均增收6%。

江西吉安泰和縣行政區劃

泰和縣位於江西中部偏南。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總人口52.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澄江鎮。郵編:343700。代碼:360826。區號:0796。拼音:Taihe Xian。全縣轄16個鎮、6個鄉。
澄江鎮[江西省泰和縣] | 沿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 | 蘇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螺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萬合鎮 | 苑前鎮 | 灌溪鎮 | 小龍鎮 | 禾市鎮 | 沙村鎮 | 冠朝鎮 | 塘洲鎮 | 碧溪鎮 | 老營盤鎮 | 馬市鎮
水槎鄉 | 中龍鄉 | 上圯鄉 | 上模鄉 | 南溪鄉 | 石山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