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轄大理市和祥雲、彌渡、賓川、永平、雲龍、洱源、鶴慶、劍川8個縣以及漾濞、巍山、南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濕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常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境內以蝴蝶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

基本信息

簡介

本詞條主要介紹的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還可能有大理市,詳見:大理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 雲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巡 洱海,西及 點蒼山脈,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地處低緯 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濕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常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境內以 蝴蝶泉洱海崇聖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

州情概述

區號:0872
郵編:671000
面積:29460平方千米
人口:329萬
民族:居住有25個民族,漢族、彝、回、白、苗、傈僳等民族
政府所在地:大理市
行政區劃:大理市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風光
大理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鄰 楚雄州,南靠 普洱臨滄地區,西與 保山地區怒江州相連,北接 麗江地區。自治州首府駐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國土總面積29459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3.7%,壩區面積占16.3%。東西最大橫距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70多公里。
大理州地處 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複雜多樣,點蒼山以西為高山峽谷區。點蒼山以東、祥雲以西為中山陡坡地形。境內的山脈主要屬雲嶺山脈及怒山山脈,點蒼山位於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劍川與麗江地區蘭坪交界處的雪斑山是州內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點是雲龍縣怒江邊的紅旗壩,海拔730米。州內湖盆眾多,面積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個,面積共1871.49平方公里。占全州總面積的6.6%。盆地多為線形盆地,呈帶狀分布,從西向東排列為6個帶。第四紀山嶽冰川遺址分布於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區,大理點蒼山是中國最後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屬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條,呈羽狀遍布全州。州境內分布有 洱海天池、茈碧湖、 西湖、東湖、劍湖、海西海、青海湖8個湖泊。 洱海位於 大理市境東部,是 雲南省第二大內陸淡水湖泊,風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自然概貌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地理

大理州地處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複雜多樣,點蒼山以西為高山峽谷區。點蒼山以東、祥雲以西為中山陡坡地形。境內的山脈主要屬雲嶺山脈及怒山山脈,點蒼山位於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劍川與麗江地區蘭坪交界處的雪斑山是州內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點是雲龍縣怒江邊的紅旗壩,海拔730米。州內湖盆眾多,面積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個,面積共1871.49平方公里。占全州總面積的6.6%。盆地多為線形盆地,呈帶狀分布,從西向東排列為6個帶。第四紀山嶽冰川遺址分布於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區,大理點蒼山是中國最後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屬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條,呈羽狀遍布全州。州境內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東湖、劍湖、海西海、青海湖8個湖泊。洱海位於大理市境東部,是雲南省第二大內陸淡水湖泊,風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地理氣候

地理概況

境內以老君山點蒼山哀牢山一線的大斷裂為界,構成兩大部分。東部屬揚子準地台區,西部屬藏滇地槽褶皺區(又稱三江區)。其東部揚子準地台區,西以洱海—紅河深(大)斷裂為界,往東延入楚雄州境,為揚子準地台西緣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皺

大理衛星地形圖 大理衛星地形圖
區,是州境內西部及南部廣大地區,東以洱海一紅河深(大)斷裂為界,西至 怒江瀾滄江河谷,呈南北縱貫州境。

山脈分布

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四季溫差小。

氣候

較接近北回歸線,太陽輻射角度較大且變化輻度小,形成年溫差小,四季不明顯的氣候特點,“四時之氣,常如初春,寒止於涼,暑止於溫”,四季溫差不大;乾濕季分明。大理州冬乾夏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乾季雨量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垂直差異顯著。全州由於地形地貌複雜,海拔高差懸殊,氣候的垂直差異顯著。氣溫隨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隨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熱,壩區暖,山區涼,高山寒,立體氣候明顯;氣象災害多。由於季風環流的不穩定性和不同天氣系統的影響,大理州氣象災害較多。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乾旱、低溫、洪澇、霜凍、冰雹、大風等。

歷史軌跡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美景
大理歷史悠久,是雲南最早文化發祥地之一。據文獻記載,公元4世紀白族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散布了許多氏族部落,史書中稱為“昆明之屬”,他們創造了燦爛的 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朝開始經營西南,在西南地區建立行政機構,自此開始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治;漢時(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擊敗了“昆明之屬”各部落,並在大理地區設定了葉榆縣,開闢了中國南方絲路,使得大理成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中轉站。

三國時期,雲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歸屬蜀國。後,孟獲叛亂,諸葛亮妙計七擒之,平定叛亂,並在大理地區重建雲南郡。

隋朝時期,公元597年,昆明發生叛亂,隋以史萬歲平之;唐時貞觀年間,唐王朝設定了戎州都督府,大理地區各縣均歸其管轄。

公元七世紀,洱海周圍出現了蒙崔、越析、浪穹、鄧賧、施浪和蒙舍等六個“詔”(部落),其中的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南詔。公元八世紀,六詔在唐支持下,建立南詔政權。南詔與唐王朝之間關係密切。後來,由於南詔力量日益強大,與唐朝矛盾日趨激烈,終於在公元749年和公元754年,雙方發生大規模戰爭,史稱“天寶戰爭”。後經過雙方努力,公元794年舉行“蒼山會盟”,雙方重歸於好。

南詔後期,宮廷內亂,終於國家在混亂之中分崩離析。南詔國就此消亡。

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的疆界。大理國統治雲南達三百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的“雲南八國都王”等封號。

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率軍從青藏高原南下攻占大理,大理國最後的國王段興智被俘,大理國亡。

大理白族自治州 雲南建築
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公元1276年改府為路,雲南正式成為行省級區劃的名稱。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襲破大理城,改路為府,在大理地區設定大理、鶴慶、蒙化三府。其後,清基本沿襲明制。

公元1911年,昆明“重九起義”後成立了雲南省軍政府。大理地區隸屬於滇西道,後歸屬騰越道。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行政區劃

大理白族自治州  面積29460平方千米,人口329萬。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大理市,郵政編碼671000,區號0872。
大理市 面積1468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671000。
祥雲縣 面積2499平方千米,人口43萬。縣人民政府駐祥城鎮,郵政編碼672100。
賓川縣 面積2627平方千米,人口32萬。縣人民政府駐牛井鎮,郵政編碼671600。
彌渡縣 面積1571平方千米,人口31萬。縣人民政府駐彌城鎮,郵政編碼675600。
永平縣 面積2884平方千米,人口17萬。縣人民政府駐老街鎮,郵政編碼672600。
雲龍縣 面積4712平方千米,人口20萬。縣人民政府駐石門鎮,郵政編碼672700。
洱源縣 面積2960平方千米,人口32萬。縣人民政府駐玉湖鎮,郵政編碼671200。
劍川縣 面積2319平方千米,人口17萬。縣人民政府駐金華鎮,郵政編碼671300。
鶴慶縣 面積2394平方千米,人口26萬。縣人民政府駐雲鶴鎮,郵政編碼671500。
漾濞彝族自治縣 面積1957平方千米,人口10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上街鎮,郵政編碼672500。
南澗彝族自治縣 面積1803平方千米,人口21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南澗鎮,郵政編碼67570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面積2266平方千米,人口30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文華鎮,郵政編碼672400 。

交通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景色
大理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東接楚雄,南與思茅、臨滄毗鄰,西接保山和怒江,北接麗江。現代的大理機場每日都有發往昆明、 西雙版納廣州等地的航班,出行方便;滇緬(320國道)公路和滇藏(214國道)公路以及廣大鐵路的交匯於此,更使得大理的交通日臻完善。

 

航空

大理機場位於鳳儀鎮和海東鄉交界處,距離大理市區12公里。機場有發往昆明、西雙版納、廣州等地的航班。

大理至昆明,每日都有航班,航行時間約為40分鐘,票價260元到980元不等;大理至西雙版納,每日均有航班,航行時間約為50分鐘,票價170元到690元不等。大理至廣州,每日一班,起飛時間下午4點20,航程約3小時,票價600元到2000元不等。下關建設路上的主要賓館和旅行社中都有購票服務。市內乘坐7路公車即可抵達機場,也乘坐計程車前往,價格約在80元。

鐵路

大理火車站位於新城東邊雲嶺大道,市內乘坐7路、10路、11路公車均可抵達。火車站每天有4趟列車發往昆明,開車時間分別為:10:10、21:40、22:20、23:00,到達昆明的時間分別為:次日16:43、次日06:13、次日06:31、次日07:41,行程359公里,硬座票價約為70元。

建設路(近關平街)35108軍隊招待所的大廳內專售大理至昆明列車票,售票時間:09:30—17:30;至省內其他地方的火車票可到建設路21號的售票點購買,售票時間:9:00-18:00。

公路:大理目前有3個長途汽車客運站和一個發車處,分別為:大理客運總站、下關客運站、大運車站以及大理客運站古城發車處。大理客運總站是大理最大的長途汽車客運站,位於建設路21號,民升購物廣場對面。車站有發往省內昆明、麗江、六庫等地的長途客車,同時也有開往外省的長途車。

車站內每天開往麗江的大巴有4班,發車時間為8:30、9:30、14:00、19:00,車程為3個半小時;發往中甸的長途汽車早上9點發車,下午5點即可抵達,車程8至9小時,其中到虎跳峽(橋頭鎮)約要6個小時。

下關客運站位於下關建設路。車站主要運營發往大理所屬郊縣以及昆明、麗江、中甸、六庫、騰衝、瑞麗、景洪等地的長途客車。車站發往麗江的長途汽車每半小時一班,最晚一班發車在下午6點半,3個半小時抵達麗江。大運客運站位於下關建設路,大運賓館旁邊。車站主要經營發往省內大理周邊郊縣以及昆明、麗江等地的長途汽車。大理客運站古城發車處在大理古城內,有開往昆明、麗江等地的長途車,途經下關。

公車

大理市內目前開設有十多條公交線路,能夠達到市內各個地方。其中,4路(從公交公司→大理南門→大理北門)、8路(火車站→大理東門→大理西門)公車能夠直達大理古城,票價1元,車程30分鐘。

計程車

大理市內有許多計程車,計程車起步價一般為5元,每公里加價1.4元,桑塔納起步價為6元,每公里加價1.6元。

腳踏車

大理古城博愛路紅山茶賓館旁就有腳踏車出租,租金是10-12元/天,需要押金。

經濟情況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4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2.88億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經濟
元。全市有工業企業501家,基本形成電力、食品、輕紡、機械、建材、造紙、印刷、化纖、製藥、菸草加工、皮革塑膠等多門類的地方民族工業體系。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57億元。現有農業耕地面積8598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523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222公頃,全市農業年產值3.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元。市內交通發達,通訊設施先進,境內鄉村公路基本貫通,水上運輸極為方便;320、214兩條國道穿越市境,成為連線滇西八地州陸路交通樞紐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東南亞國家的橋樑;大理飛機場已建成通航,開通了昆明、 天津航線;廣通至大理鐵路、"昆楚"二級汽車專用線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級汽車專用線和大理至麗江的準二級公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1996年完成貨運量11.95萬噸,客運量24.45萬人次。通訊傳輸向數位化方向發展,已建成無線電尋呼台、光纜傳輸系統、移動通訊系統等通訊樞紐,全市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7.2萬門,可直撥國內各省市和世界各地。大理歷史上是滇西物資集散地,目前已形成了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城區市場與農業市場互補的局面,商品交易規模不斷擴大,199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33億元。大理是國務院劃定的大西南旅遊經濟圈規劃區中熱點旅遊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省旅遊重點城市。近年來,隨著大理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旅遊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06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28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6.17億元,旅遊業直接收入1.22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來水年供水量1352萬噸,城市自來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綠化覆蓋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區以保持棋盤式布局古城為主,下關城區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主的獨特風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城區及70%的鄉鎮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升國中比例達94%,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92張。1996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市,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城市風貌

美食

大理飲食饒有特色。其背靠蒼山,憑蒼山之優,乾巴菌、樹頭菜、松茸等產量豐富,新鮮無比,味道更是別具一格;瀕臨洱海,借洱海之便,水產頗為豐富,弓魚、田螺等等,物華天寶,味道可口宜人。

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乳扇、奇妙的餌塊、香酥的粑粑還有滑嫩的涼雞米線,都能令人回味無窮。

人民路的“梅子井酒家”是大理的飲食老字號,不僅菜餚地道,味道鮮美,而且特產的梅子酒更是令人垂涎;洋人街的海拉里餐館菜式種類繁多,味道也不錯。

特產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洋人街
大理分為古城和新城,新城又被稱為下關。但是,無論在下關還是古城,選購幾樣富有大理特色的精緻物品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街邊道尾均能找到出售大理特產的店家。

大理石名傳天下,天然石制的硯台既顯古意,又經久耐用;白族扎染,民族特色鮮明,樣式樸素美觀;下關沱茶,葉形獨特,味道幽香,沁人心脾;漾濞核桃營養豐富,香甜可口。

地方特色鮮明的大理特產還得在古城內選購。城內護國路(洋人街)集中了許多少數民族工藝品、大理的特產等等。新城下關則凝聚著濃厚的現代氣息,大型超市、專賣店、特色小鋪以及商業中心都集中於此,建設路的大理購物中心、民升購物廣場等等都是下關的購物新寵地點。

 

文化藝術

民族風情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娛樂
白族音樂
洞經古樂原為一種道教音樂。在明代時期由內地傳入西南。隨後,在長久的歷史演化之中,這種道教音樂慢慢地為西南少數民族所接受,並逐漸融入了民族音樂與樂器,最終形成了現在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洞經古樂。

巍山洞經音樂與大理洞經音樂為洞經音樂的兩個分支。巍山洞經音樂融入了南詔音樂的古典與莊重;大理洞經音樂融入了白族民樂的優美與動聽。雖然音色之中偶有區別,但是在樂器方面同採用了笛子、鑼、鼓、二胡、三弦、繞、鈴子等為伴奏。

洞經音樂常常是在誦經之時進行演奏的。誦經腔調隨著音樂遊走,相互融合,無比莊重,宛如對古代英雄的讚歌,可謂是天籟之音,悠揚飄逸。

白族曲藝

1.白族調
白族調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時隨口興唱的一種曲調,以白族話演唱,生活氣息濃厚。

2.誦經調
誦經調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誦經時所演奏的曲調。主要樂器為木魚等,曲調莊重、和諧,顯得古老、深沉。但是它並不等同於洞經古樂,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調上還存在一定區別。

3.本子曲
本子曲實際上是白族調的一種,分為獨唱和對唱。獨唱時,除了起頭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無限重複,只在節奏與感情方面略作調整;對唱時,每人八句,反覆進行。

4.吹吹腔
吹吹腔俗名“板凳戲”,是白族的古老劇種之一。吹吹腔以大理為界限,大理以南稱為南派,以北則稱為北派。兩派風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講究韻律,風格多樣,表演生動,地方色彩濃厚。

5.大本曲
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間說唱曲藝。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詞內容多為白族民間故事以及漢族的文學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藍季子會大哥》、《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本子曲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東腔。南腔婉轉、輕柔,北腔平直、順暢,十三腔高亢、粗獷。

 

民間藝術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扎染
扎染
產地:
大理
介紹:此為白族的傳統工藝,歷史相當悠久。用蠟刀將蠟塗於土布之上,鏇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綑紮,隨後入染料浸染。晾乾之後,去掉綑紮的棉布,土布之上就會留有圖案各異的扎痕。
特點:純手工製品,樸實大方,素雅凝重。由於棉布綑紮部位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圖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樣,變幻無窮。由扎染土布製作的產品非常豐富,如:桌巾、門帘、服裝、民族包、帽子等等。

劍川木雕
產地:大理劍川
特點:劍川木雕做工精細,造型多樣,形象生動、美觀,質地堅硬柔韌,可謂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華。

民族風情白族風情
大理市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白族占有全市人口的65%。白族風情多姿多彩,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一向外觀整齊、莊重、大方,白牆青瓦,古樸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牆基、門頭、窗頭、橫樑皆用石頭砌成,屋頂以板瓦為溝,筒瓦為頂。民居內部庭院多有講究,往往依據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體上有四種形式:一為“兩房一耳”,即兩幢樓房互相垂直,交叉處有一耳房;二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樓房,主房對面為照壁;三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樓房,每一處交叉點都有一耳房;四為“六契約春”,即有兩個大院,每院三幢樓房,各方的樓廊彼此相連,通行無阻,稱為“走馬轉角樓”。

白族民居尤為講求蓋門樓,通常蓋門樓的形式為“一滴水”,即為普通的坡屋,樸素大方,而另一種形式“三滴水”則顯現了一種華麗,其建築十分精美,飛檐翹角,宏偉壯觀。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顯現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裝飾性的建築,象徵了吉祥、福祿與安康。各種各樣的照壁也體現了主人的意願與企盼,堪稱白族民居建築的精美藝術品。

白族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體現為本主崇拜。據查,本主崇拜的宗教信仰形成與南詔時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內容也越發豐富。

本主崇拜是一種多神崇拜,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幾個或幾十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神。本主神也是多種多樣,如:自然本主有石頭、水牛、猴子等;神靈本主有山神、穀神、太陽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選段赤誠等;佛教與道教本主有觀音、李靖等。

本主信仰不同於佛教的修來生,也不同於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對現世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一種期盼。“以死勤事者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悍大患則祀之”是本主崇拜的總原則。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現,至今不衰。

白族服飾

白族服飾在色彩上大多為紅白相間,採用對比鮮明、明亮的色塊反襯出色調的協調。女子服飾艷麗、樸素,上身衣裝以及頭飾較為複雜,下身裙飾比較簡單、樸素,而且,年輕姑娘的服飾較為艷麗,年長女子的服飾崇尚淡雅。年輕姑娘好梳辮子,頭飾疊成長條形蓋於頭上,紅色的繩子繞辮挽上,形成上為龍馬角,下為龍鳳尾的格局,左側一 條纓穗垂於耳畔,隨風飄揚。“蒼山綠,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紅,風擺楊柳枝,白雪映霞紅”正是對白族服飾的真實寫照。

白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間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為山竹所制,竹間穿有一串三枚或兩串六枚的銅錢。舞蹈時,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撥動鞭的兩端,並用鞭輕打身體各關節。

霸王鞭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配合這音樂的節奏,更加優美動聽。霸王鞭舞有上百種舞鞭方法,舞蹈動作連貫,輕盈矯健,而且常常能與其他舞種相合拍,組成多種動作,形成“一條龍”、“四梅花”等隊形圖案。

霸王鞭舞老少皆宜,並且人越多氣氛越熱烈。民族節日期間,每每於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賞到如此趣意盎然,動作美觀、輕靈的舞蹈。

繞三靈
時間:
夏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介紹:白族關於繞三靈還專門有句俗語:“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園。”這是說繞三靈的節日活動得進行三天。二十三日過節時,人們聚集到蒼山五台峰下的聖源寺,祈禱賽歌;二十四日,人流經過喜洲鎮,向南洱海邊村莊進發,當晚便在當地村莊的本主廟歡慶賽歌;二十五日,人群沿洱海至大理崇聖寺東面的馬久邑本主廟,在此祈禱歡慶之後歸家。

大理白族自治州 三月街

三月街
又稱:
觀音市
時間: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介紹:當日,蜂擁而至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蒼山腳下。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既是物資交流的盛會,又是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文藝體育表演的中心,熱鬧非凡,盛況空前。
傳說:相傳隋末唐初,惡魔羅剎占居大理,魚肉百姓,民眾苦不堪言。貞觀年間,觀音由西天至大理向羅剎借地,羅剎不肯,終被觀音降服。百姓感激涕零,於是年年三月十五日集會於中和峰下,祭祀觀音,漸漸地就形成了如今的三月街盛會。

石寶山對歌會:

時間:農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

介紹:白族老人認為當天在石寶山上舒展歌喉能夠得到吉祥與安康,因此,節日當天,周邊白族民眾多會由四面八方匯聚於大理劍川的石寶山,唱調對歌,觀光遊覽。

大理白族自治州 耍海會
耍海會:

又稱:撈屍節

時間:上關、喜洲一帶始於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關一帶始於農曆八月初八。

介紹:翌日,白族民眾身著盛裝,匯聚於洱海之畔,乘坐彩船泛遊洱海、唱山歌、對調子,情形不亞於春節。大理、下關地區還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節日往往持續三至五天。

傳說:鄧川、喜洲一帶相傳耍海會是為了紀念在大理南詔時代投入洱海殉節的柏潔夫人;大理、下關一帶相傳耍海會是為了打撈南詔時期除蟒救民葬身海底的民族英雄段赤誠,因此又稱撈屍節。

旅遊景點

蝴蝶泉

洱海

蒼山

石門關景區

天鏡閣景區

南詔風情島

洱海公園

滿賢林景區

鶴慶縣新華民族村

東山森林公園

雞足山景區

崇聖寺三塔

相關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昆明市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霑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紅塔區 | 江川縣 | 澂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衝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昭通市昭陽區 | 魯甸縣| 巧家縣|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鎮雄縣 |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古城區 | 永勝縣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隴川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 | 箇舊市 | 開遠市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勐海縣 | 勐臘縣

旅遊

鶴慶銀都水鄉新華旅遊村

鶴慶銀都水鄉新華白族旅遊村是依原生態自然村落建成的國家AAAA級景區。新華村原名石寨子,坐落於雲鶴古城以北7公里處,距麗江機場12公里,村子總面積16.88平方公里,全村有1149戶人家, 5227人,白族占總人98.5%,是一個典型的白族寨子。新華村是一個“小錘敲過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詔時期,先輩們即以手工藝品加工製作養家餬口,“鶴川匠人”的美名傳譽海外

大理古城

洱海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裡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大理古城(7張)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裡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引著金髮碧眼的“老外”,在這裡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轄大理市和祥雲、彌渡、賓川、永平、雲龍、洱源、鶴慶、劍川8個縣以及漾濞、巍山、南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

大理挖色鎮

古稱魯川,挖色。位於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北與雙廊鎮接壤,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對如屏蒼山而遙望大理古城,東通佛教勝地雞足山而隱窺金頂,自古即為洱海東岸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洱海地區歷史淵源久遠的白族外鄉文化發源地之一。  由於其所處地理位置獨特,臨時以來便是洱海東岸連線周邊地區的水陸交通集散地和集貿中心,其經濟活躍、文化發達、民俗風情濃郁,洱海區域白族外鄉文化保管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背靠秀美的蒼山,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於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蒼洱景區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山麗片區。東臨碧波萬頃的洱海,東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會場0.5公里,距崇聖寺三塔2公理,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根據《天龍八部》劇組的設計和構想,影視城按照“大理特點、宋代特色、藝術要求”三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占地面積700餘畝。主體建築有城牆、城門、皇宮、王府、大理街、女真部落、西夏城等。二期工程將根據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擴充內容,建設以展示遠古時期大理白族人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白族農莊》天龍八部》中描寫的聚賢莊、信陽城馬夫人家,無量山石洞房,西夏石窟,大碾房,以及木,鐵古橋及客寨、茶花園等其他配套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將達4萬平方米。  整個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組成:第一局部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南王府;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了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依照大理特色,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遊風光相結合的原則,大理又一個較大規模的旅遊景點。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與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元世祖平雲南碑等現有景點相輝映,形成集中展示大理歷史文化的旅遊核心區。天龍八部》製片人張紀中稱讚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堪稱“中國一流、西部第一”。

蒼山

 
  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古籍中另有玷蒼山、熊蒼山、大理山之稱。蒼山山脈由十九峰自北向南連脊屏列組成最高點海拔4122米(馬龍峰),最低點海拔1360米(漾濞江與西洱河交匯處),4000米以上山峰有七座。蒼山東坡兩峰夾一溪,形成了十九峰夾十八溪的梳狀地貌,風景優美。是一個很多人嚮往的棲息之地。蒼山溪流屬瀾滄江水系,為山地型源頭河,具有河流短小、河谷深切、河床狹窄、比降大、下切侵蝕力強,洪枯水季節流量變化大的特點。西坡的雞邑鋪有溫泉出露,水溫約為36℃。蒼山東坡的洱海盆壩區年均氣溫15℃,西坡漾濞江河谷區年均氣溫16.1℃,年降雨量均在1050毫米左右。  蒼山是我國重要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蹟地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德國學者Credener.W首次考察蒼山地質、地貌。1937年奧地利學者H.V.Wissmann根據蒼山典型的冰川遺蹟,將此次冰期命名為“大理冰期”。“大理冰期”作為第四紀古冰期的末次冰期已為學術界普遍採用。

劍川鐘山石石窟

位於劍川縣南部的石鐘山。石鐘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鐘的紅丹霞岩,故稱為 石鐘山。石窟分石鐘寺、獅子關和沙登箐三個片區,總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有“南天瑰寶”之稱。石鐘山石窟在內容上可分為南詔王室造像、外國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等幾類,這些造像明顯地表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較為集中地展示了白族所崇信的佛教室宗神祗。二是將王放造像也雕刻到佛教石窟中。三是原始崇拜與神佛同時供奉。四是外國人的造像。
由於石鐘山石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大理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6]佛圖寺塔
於大理市下關鎮陽皮村北側的佛圖寺前,塔高30.7米。為十三級密檐方式形磚塔,塔基為二層台方形基座,下層台邊長19.7米,高1.2米,用毛石壘砌,條石壓沿。搭身內容,內壁為筒體結構,直通至十二級。外壁塔身壁身整體呈拋物線狀,第一級方長4.5米,直砌。
“蛇骨塔”經1981年維修實測後,定名為“佛圖寺塔”塔西面的佛圖寺,現存大殿、南北廂房和過廳,為清代建築。1983年1月,佛圖寺塔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世祖平雲南碑

位於大理市大理鎮西門村委會大紙房村東北側,坐落在大理古城西門外一公里許的點蒼山中和峰麓之三月街場上,地處南詔、大理國故都阻苴咩城遺址西南隅。
碑由碑座、碑身、碑額和護碑邊匡幾個部分組成。青石質贔屓頭部殘損。碑身由兩塊青石相接而成,上截碑石長(高)1.3米,下截碑石長(高)1.55米。上下兩石寬均為了1.55米。碑文直行楷書。
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喜洲白族民居古建築群
喜洲鎮位於大理古城北17公時針,喜洲為大理壩子中較大的一個白族自然村。
喜洲白族居民歷史修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發展到近現代,形成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是中國建築史的一大遺產。2001年6月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和城遺址

南詔故都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下關鎮太和村,地處下關(南詔時期的龍尾關)至 大理之間的蒼山佛頂峰麓,南距下關6公里,北與大理古城相隔7公里。
太和城在作為南詔開國都城之前,已是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河蠻”城邑。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17年),蒙舍詔主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開始了統一六詔的大業,“奪據大和城”。次年,被唐王朝冊封為首任雲南王的皮羅閣對大和城進行了增修擴建。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皮羅單身漢率眾離開蒙舍詔定都大和,大和城開如了作為南詔開國都城的歷史。唐天寶六年十月(公元747年)南詔王閣羅鳳又在大和城西部的核桃山頂增築內城,“因唐賜金剛經至,故名金剛城。”到了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決定“更徒苴咩城”,太和城結束了作為都城的歷史。
《南詔德化碑》是唐代南詔政權遺留下來的“雲南第一大碑”,是研究南詔初期社會制度,職官制度以及南詔與唐王朝和吐蕃的關係,與雲南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之極其重要的碑刻文獻資料。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是由一大二小三個組成。大塔又外千尋塔,當地民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為9.9米,凡十六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塔頂有銅製覆缽,上置塔剎,塔頂上角設金翅鳥,在1925年大理地震時隨搭剎震落。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9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雄偉壯觀,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方面的舊越成就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鶴慶特產

鶴慶縣境內盛產水稻、玉米、大麥、烤菸、甘蔗、蠶桑和各類經濟林果,先後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省蠶桑和商品豬基地。中草藥資源豐富,尤以馬廠當歸最為著名,暢銷省內外。各種觀賞花草種類眾多,僅蘭花品種就有80多種,被譽為“名蘭之鄉”。鶴慶火腿、豬肝酢、風乾裡脊等腊味品獨具風味,鶴慶乾酒歷史悠久,清香醇厚;繭絲品質優良,繭絲製品物美價廉。
豬肝乍
豬腸、豬肚和排骨切成小塊先用水焯一下,然後拌上酒、草果面、食鹽和鶴慶當地產的紅紅的辣椒麵做成豬肝鮓(zhǎ),剛剛拌勻的豬肝鮓就已經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但是這時還不好吃,還要把它裝進洗好的豬小肚或者密封的罈子里保存起來,至少要一個月以上才拿出來吃
吹肝
宰好了豬,將豬開膛破肚,趁著還有些熱乎氣,就將豬肝從豬的胸膛里取出來,然後除去豬膽。婦女們已經將前一天準備的作料擺好了:有自家園子裡種出來,紅彤彤香脆脆,手工衝出來的新辣椒麵;有純天然本地產的小香蔥;有鶴慶東山特產紅花椒麵,還有本地傳統醋廠生產的老陳醋。更值得一提的是,鶴慶人自己釀造的酒,據說是用明清時候的老土配方釀就的,是乾隆下江南時封的名酒———鶴慶乾酒。
性急的宰豬匠,已經用打氣筒對著那副豬肝的氣管,趁著豬肝的熱氣,將那豬肝打得鼓鼓的,把事先準備好了的辣子面、花椒麵、切細的香蔥和著乾酒,往豬肝氣孔通道里填塞,直到填塞得差不多後,在外面塗上一些精鹽,用根細麻繩子,將那個展翅欲飛,有些像雄雞似的吹豬肝,掛在屋檐下面,經過冬天風霜的吹打,到春節或者有親朋好友自遠方來之時,只要在水裡煮上幾分鐘,做成拼盤涼拌,那味道之純美,絕對是天下一絕。
瓦貓
瓦貓是一片化身為貓形的瓦。在整個瓦屋頂的屋面上,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整座房子修好後,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上樑、合壟、在壟口安上最後一片瓦——瓦貓。在滇西北,幾乎在所有的瓦頂房屋之上,都會蹲守著一隻張著大嘴的瓦貓。
  漾濞核桃
大理分為古城和新城,新城又被稱為下關。但是,無論在下關還是古城,選購幾樣富有大理特色的精緻物品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街邊道尾均能找到出售大理特產的店家。
話梅:話梅是選用中國梅鄉--洱源優質梅為原料,在繼承大理南詔傳統加工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精製而成,具有酸甜適中,生津解渴、味美香醇等特點,被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大理石名傳天下,天然石制的硯台既顯古意,又經久耐用;白族扎染,民族特色鮮明,樣式樸素美觀;下關沱茶,葉形獨特,味道幽香,沁人心脾;漾濞核桃營養豐富,香甜可口。

美食

大理飲食饒有特色。其背靠蒼山,憑蒼山之優,乾巴菌、樹頭菜、松茸等產量豐富,新鮮無比,味道更是別具一格;瀕臨洱海,借洱海之便,水產頗為豐富,弓魚、田螺等等,物華天寶,味道可口宜人。 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乳扇、奇妙的餌塊、香酥的粑粑還有滑嫩的涼雞米線,都能令人回味無窮。
人民路的“梅子井酒家”是大理的飲食老字號,不僅菜餚地道,味道鮮美,而且特產的梅子酒更是令人垂涎;洋人街的海拉里餐館菜式種類繁多,味道也不錯。

經濟

概況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4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2.88億元。全市有工業企業501家,基本形成電力、食品、輕紡、機械、建材、造紙、印刷、化纖、製藥、菸草加工、皮革塑膠等多門類的地方民族工業體系。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57億元。現有農業耕地面積8598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523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222公頃,全市農業年產值3.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元。市內交通發達,通訊設施先進,境內鄉村公路基本貫通,水上運輸極為方便;320、214兩條國道穿越市境,成為連線滇西八地州陸路交通樞紐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東南亞國家的橋樑;大理飛機場已建成通航,開通了昆明、天津航線;廣通至大理鐵路、"昆楚"二級汽車專用線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級汽車專用線和大理至麗江的準二級公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1996年完成貨運量11.95萬噸,客運量24.45萬人次。通訊傳輸向數位化方向發展,已建成無線電尋呼台、光纜傳輸系統、移動通訊系統等通訊樞紐,全市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7.2萬門,可直撥國內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歷史上是滇西物資集散地,成為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城區市場與農業市場互補的局面,商品交易規模不斷擴大,199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33億元。大理是國務院劃定的大西南旅遊經濟圈規劃區中熱點旅遊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省旅遊重點城市。隨著大理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旅遊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06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28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6.17億元,旅遊業直接收入1.22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來水年供水量1352萬噸,城市自來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綠化覆蓋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區以保持棋盤式布局古城為主,下關城區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主的獨特風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城區及70%的鄉鎮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升國中比例達94%,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92張。1996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市,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農業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典型的農業州,全州山區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93.4%,山地農業是大理州農業的一大特點,州內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3米、海拔高差3565.3米,具有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雨熱同季、乾冷同季,立體氣候明顯。在多樣的氣候條件下全州種植的糧食作物有稻穀98萬畝、包穀103萬畝、小麥25萬畝、大麥69萬畝、蠶豆43萬畝、馬鈴薯25萬畝、大豆3萬畝、芸豆15萬畝、蕎麥10萬畝等品種;重點經濟作物有烤菸50萬畝、甘蔗5萬畝、油菜25萬畝、蔬菜55萬畝等;特色作物有核桃450萬畝、茶葉18萬畝、蠶桑25萬畝、果藥45萬畝等;優勢水果以柑桔、葡萄、梨、梅子為主;全州各地糧經生產受海拔、交通、科技水平和基礎條件制約、發展極不平衡:州內中部、東南部1800米以下海拔盆壩糧、煙、菜、桑、蔗、果產區,種植的水稻主要為秈稻品種,畝產達600公斤左右,最高畝產有1982年賓川縣“桂朝2號”畝產達1055.8公斤,烤菸畝產達180公斤左右,畝產值2500元左右;每畝桑園養蠶產鮮繭30公斤左右,高產示範田塊畝產繭可達80公斤以上;甘蔗畝產6600公斤,高產田塊達11000公斤以上,賓川壩子種植的柑桔、葡萄畝產3000公斤以上,畝產值5000元以上,高的接近萬元,區內以大蒜、香蔥、番茄、茄子為主的冬春早菜畝產量達2500-5000公斤,畝產值3000-8000元,農民生產效益高低直接受市場價格影響,呈現同期性波動。
中北部1900-2200米以上海拔溫涼壩區適種作物多,產量偏低。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包穀、麥類、蠶豆、馬鈴薯、芸豆、蔬菜、梅子等。種植的稻穀以粳稻品種為主,畝產550公斤左右,1993年大理市粳稻“合榆一號”品種1.11畝攻關田創畝產1024.64公斤高產記錄;包穀、麥類、蠶豆是該區的當家糧食作物,畝產均在500公斤左右,2008年大理市玉米攻關田畝產達986.9公斤,種植的菜用型馬鈴薯畝產2500公斤,高產田塊畝產可達5000公斤以上,畝產值2000-5000元;蔬菜畝產達3000-5000公斤,平均畝產值3500-6000元左右;種植的芸豆畝產250公斤,畝產值750-1000元;梅子畝產1000公斤左右,畝產值800-1000元以上。
西部、南部山區旱糧、茶、果、藥產區適種作物較多但受乾旱影響較大,生產以旱糧為主栽作物,經作有烤菸、藥材、核桃、梨等。種植的山地包穀、麥類畝產450公斤左右,茶葉畝產50公斤左右,畝產值500-1500元,核桃和梨由於掛果面積所占比例較低,畝產量還比較低,區內種植藥材一般畝產值可達2000-4000元。
通過進一步調整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科技進步,增加農業投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各類水庫、水塘、水池窖總庫容量達6.5億立方米,可控水量達14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達208.7萬畝,建成年畝產糧食400公斤以上高穩產農田215萬畝,2008年糧食和經濟作物比例調整為70:30,小麥面積調減69.4%;啤飼大麥面積調增170.3%;水稻、玉米基本穩定。2008年小春生產全州156.2萬畝小春糧食作物,平均畝產達220公斤,總產達34.39萬噸。193.75萬畝冬季農業開發特色作物平均畝產值達1388.9元,總產值達26.91億元。全州大春糧豆面積236萬畝,平均畝產424公斤,總產100.12萬噸,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92.2萬畝,總產134.51萬噸,平均單產343 公斤。
2008年全州外銷(銷往州外)畜禽達588.37萬頭只(其中仔豬62.6萬頭,肥豬89.3萬頭,肉羊69.1萬隻,肉牛19.3萬頭,肉禽347.5萬隻,乳牛0.57萬頭),外銷禽蛋1.36萬噸,肉製品5061噸,外銷畜產品收入達24.2億元,占畜牧業產值的38%,是全省最大的畜產品輸出地。外銷大蒜20萬噸,外銷野生菌2萬多噸,產品遠銷東南亞國家及廣東、福建、西藏等地區。2008年末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7.37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73.85億元,林業產值12.79億元,畜牧業產值63.64億元,漁業產值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78元。
大理州特殊的立體氣候條件,全州在不同海拔地區適種作物品種多,不同地區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都有重點特色作物主推品種及與之相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隨著農產品市場發展及產業化開發水平的提高,各地都培植起一批初具規模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工業

大理,是雲南工業起步最早的地區之一。1945年12月,大理喜洲萬花溪水力發電廠正式建成投產,是我州工業發展起步的重要標誌。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大理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工業已經成為自治州的最大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勞動就業的重要領域和推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

工業經濟總量

建國初期,大理州 轄區內只有小型私營企業13戶,工業總產值只有1090萬元,占全區工農業總產值的20%。到1978年,全州工業企業發展到了522戶,並建立了一批小而全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07年,全州先是把“工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全州經濟工作的兩個重點來抓;繼而提出了“工業強州”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接著啟動實施第一輪和第二輪工業經濟“倍增計畫”;2008年又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策,按照一個較為清晰並符合大理州情的工業發展思路及具體規劃布局,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大理州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大理工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繼2003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後,2006年、2008 連續突破200億、300億大關,2007年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的結構實現了“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轉變。預計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74億元。

企業改革

從1978年起,大理州開始對工業經濟管理體制和以國有企業為重點的企業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經過30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和觸及產權、體制的國有企業改革,理順了體制,激活了機制,盤活了資產,最佳化了所有制結構,全州已形成了國有企業、國有控股參股企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資、個體私營企業等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格局,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顯著提高。湧現了祥雲飛龍、力帆駿馬、大理啤酒等一批企業,截止2008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工業企業有30戶,過20億元的工業企業3戶;過30億元的工業企業1戶;祥雲飛龍、力帆駿馬兩戶已進入大型工業企業之列,8戶企業進入“雲南省百戶優強工業企業”,3戶企業擠入全省百強企業,3戶進入全省民營企業十強,伴隨著企業改革快速發展壯大起來的非公經濟已經占全州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以上,上繳的稅金占全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42%以上,非公經濟已經成為支撐全州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成為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主導力量。

工業產業結構

建國初期,我州產業初步涉及食品、紡織行業。改革初期,食品加工、紡織已經占主體地位。全州工業主要產品已有30餘類,在行業上涉及了3大門類,13個行業近30個大類,並形成了以菸草、建材、礦冶、機械、電力、生物資源及優勢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六大重點產業工業體系,2007年,礦冶機械、生物資源及優勢農產品深加工三個產業的產值分別超過了菸草行業,同時,大理州已經成為中國南方州市級最大的奶牛養殖及牛奶加工基地,奶牛存欄數、奶產量、加工生產能力等均占據全省的70%以上。

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技術改造提升。1978年前,大理州的多數工業企業,由於投入不足,而設備陳舊,工藝落後,產品質量低、經濟效益差。改革開放以來,全州有計畫、有步驟、有重點地用先進實用技術對全州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經過多年的努力,工業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不斷提高,大多數企業實現了“零排放”或達標排放,逐步走上了循環發展的道路;個別工業行業企業的科技水平已進入國內先進行列,有多戶企業通過省級技術中心認定。二是品牌提升。通過不斷強化企業品牌意識,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截止2008年底,全州有大理藥業、祥雲飛龍等9戶企業的11個產品榮獲“雲南省名牌產品”稱號;紅塔滇水的“上登”牌水泥、祥雲飛龍的“雲飛龍”鋅錠兩個產品獲得國家免檢產品;19戶企業的23件商標榮獲“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

工業園區建設

2001年以來,全州以工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全州工業經濟發展步伐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率先在全省實施工業園區建設。通過制定園區建設意見,加強園區建設管理、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抓好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措施,經多年的努力,我州工業園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08年底,全州共批准建設工業園區12個;大理創新、祥雲財富、洱源鄧川3個園區被列為全省重點園區,其中,大理創新、祥雲財富入圍全省十強工業園區。產業聚集效應逐步顯現工業園區已成為大理州推進工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預計2009年全州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5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8億元。

雲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述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79個縣、29個自治縣。 
地級市、自治州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昆明市 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 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霑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 紅塔區 | 江川縣 | 澂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衝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昭通市 昭陽區 | 魯甸縣 | 巧家縣 |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 鎮雄縣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 古城區 | 永勝縣 |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 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 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 隴川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瀘水縣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蒙自縣 | 箇舊市 | 開遠市 |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 勐海縣 | 勐臘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