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

中國古代天文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據文獻記載,遠在四千多年前,堯帝時就設有司天官。隨著社會的進步,古代天文學得到迅速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據文獻記載,遠在四千多年前,帝時就設有司天官。隨著社會的進步,古代天文學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天象觀測方面,公元前十六世紀中國就有天象的文字記載,他們相繼留下的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日月五星的記事以及各種星圖星表,內容豐富,年代連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在天文學理論和天文儀器方面,他們創造了象渾天說這樣頗有見識的宇宙觀,發明了渾儀、簡儀等光照後世的測天儀器;在曆法方面,早在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紀,中國就已經有了原始曆法,經過不斷改革完善沿襲至今,它既照顧了朔望月,又考慮了回歸年,是別具一格的陰陽合曆

中國古代的天象紀事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們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變化有密切的聯繫,於是開始了對日、月等天象的觀察。此後,中國人長期不斷地辛勤致力於天象的觀察和記錄,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關於太陽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種記錄。這些天象紀事不僅內容詳實,年代延續,其中許多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至今對於現代天文學的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日出黃有黑氣——黑子的記錄


中國古代天文黑子是太陽表面的氣體漩渦,由於其溫度比太陽其它部分的溫度低,所以光芒也較之其它處幽暗一些,從地球上看仿佛是太陽表面出現了黑色的斑點或斑塊,所以又稱日斑。

關於太陽黑子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觀測記錄。大約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述。現今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記事,是載於《漢書·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現的太陽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一記錄將黑子出現的時間與位置都敘述得詳細清楚。歐洲關於太陽黑子紀事的最早時間是公元807年8月,當時還被誤認為是水星凌日的現象,直到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660年發明天文望遠鏡後,才確認黑子是確實存在的。而在此之前,我國歷史上已有關於黑子的101次記錄,這些記錄不但有時間,還有形狀、大小、位置以及變化情況等等。難怪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會讚嘆道:“中國古代觀測天象,如此精勤,實屬驚人。他們觀測日斑,比西方早約2000年,歷史上記載不絕,並且都很正確可信。”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記錄

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包括彗發、彗核彗尾三部分。彗尾是彗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星離太陽近時,彗發變大,太陽風和太陽的輻射壓力把彗發的氣體和微塵推開生成的,形狀好象一把大掃帚,所以在中國民間又把彗星叫做“掃帚星”。

中國對彗星的觀測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擁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記錄。我國古代稱彗星為“星孛”,《春秋》上記錄了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現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哈雷彗星是一顆周期彗星,每76年出現一次,從魯文公十四年開始到清代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現過31次,每次出現,我國都有詳細的記錄。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這段記載的年、月、日數,位置和近代科學家推算的完全相符。到戰國時代,我國對彗星的觀測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有畫著各種形態的彗星圖29幅,這些彗星的彗尾有寬有窄,有長有短,有直有彎,條數也不等,彗星的頭部有的是一個圓圈或圓點,有的是圓圈中心還有一個小圓點或者圓圈,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注意到彗星的不同形態,其觀測的精確程度就今天來看,也是有科學價值的。關於彗尾的成因,中國也較早就有了比較正確的解釋,《晉書·天文志》記載:“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而歐洲直到十六世紀以前一直誤認為彗星是大氣中的一種燃燒現象。

中國的彗星觀測成果,得到近代西方天文學家的高度讚揚。法國人巴爾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研究《彗星軌道總表》之後曾說:“彗星記載最好的(除極少數例外),當算中國的記載。”

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的記錄


日食是一種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當月球在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走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這時月球的影子中國古代天文落到地球表面上,位於影子裡的觀測者便會看到太陽被月球遮住,這就是日食。

當日食發生時,本來光芒四射的太陽會突然變得暗淡無光,成為一個暗黑的圓面,星星卻出現在白日的天空,這樣的奇特景象,對於不了解其原因的古人來說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自然成為了中國先民們重點觀測的天象。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關於日食的記載。《書經·胤征篇》記載:“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失馳,遮人走……”,描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發生的時候人們驚慌失措的場面。《詩經·小雅》中還以詩歌的形式記載著發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從我國春秋時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1874年),有記載的日食共985次,其中年月不符,無日食可考的僅有8次,不及總數的1%。

日食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發現日食周期的國家之一。西漢末年劉歆總結出一種周期,認為135個月中要發生23次日食。大約從公元三世紀起我國就能預報日食初虧和復圓的方向,到了唐代對於日食的預報已經比較準確了。

夜中星隕如雨——流星的記錄

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中,常常能看到一道白光一閃而逝,這就是流星。有時候還能看到天空的某個區域有無數亮光四下飛流,好象下雨一樣,這就是壯觀的流行雨現象。流星和流星雨是行星際空間中叫作流星體的塵粒和固體塊闖入地球大氣圈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

中國人對流星群、流星的記載,早於其他國家。古書《竹書紀年》中就有關於流星的記錄:“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左傳》的記載,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記錄。我國古代的流星雨記錄達180次之多。

中國人不僅記錄流星,而且能準確地指出隕石的來歷:“星墜至地,則石也”(見於《史記·天官書》。)而在歐洲,公元1768年曾發現三塊隕石,對此巴黎科學院推舉拉瓦錫做研究,他得出的結論卻是:“石在地面,沒入土中,電擊雷鳴,破土而出,非自天降。”一直到公元1803年歐洲人才知道隕石的由來。


客星見於房——新星和超新星的記錄

某些通常很暗的星星,突然爆發出比原來的亮度強幾千到幾百萬倍的光,叫新星,有的亮度增強到一億乃至幾億倍,叫超新星。以後它們又逐漸暗弱下去,好象在星空中做客一般,所以被古人稱之為“客星“。

我國對新星和超新星的出現早有記載。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了大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出現於天蠍座α星附近的一顆新星。《漢書·天文志》中記載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見於房。”這記錄的是公元前134年出現的一顆新星,這顆新星是中外史書中均有記載的第一顆新星,與其他國家的記載比,我國的記載不僅寫明了時間,還寫明了方位,因此法國天文學家比奧在著《新星彙編》時把《漢書》的記載列為首位。

18世紀末,有人通過望遠鏡,在天關星附近發現一塊外形像螃蟹的星雲,取名叫蟹狀星雲。1921年,科學家發現在蟹狀星雲中有一顆脈衝星,它是已發現的脈衝星中周期最短的一個,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全波脈衝星。根據蟹狀星雲的膨脹速度推算,這顆星應該是公元1054年爆發的一顆超新星產生的。而這顆超新星在我國的史書《宋會要輯稿》上有詳細的記載。

自商代到十七世紀末,我國史書共記載了新星、超新星約90顆左右,其中大約有12顆屬於超新星,這么豐富而系統的歷代新星爆發記錄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
渾儀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我國古代使用的的天體測量儀器主要有渾儀、簡儀等;表演天體視運動的儀器主要是渾象等。
(1)渾儀
渾儀是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製造的測量天體的儀器。
渾天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天的大圓分為365.25度,渾天鏇軸兩端分別稱為南極、北極,赤道垂直於天極,黃道斜交著天的大圓,黃赤道交角為24度。

渾儀正是以此為基礎而設計的。我國渾儀的發明大約是在公元前四世紀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至 公元前一世紀之間(即戰國中期至秦漢時期)。早期的渾儀比較簡單,經過歷代天文學家的改進,到了唐代,由天文學家李淳風設計了一架比較精密完善的渾天黃道儀。整個儀器分為三層,外層叫六合儀,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中層叫三辰儀,是由白道環、黃道環和赤道環構成。裡層叫四游儀,包括一個四游環和窺管。現存明制渾儀基本就是這種結構,所不同的是取消了三辰儀中的白道環,而加上了二分環和二至環。由於渾儀的圈環過於複雜,遮掩天區,影響觀測,所以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將其簡化,創製了簡儀。
簡儀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於公元1276年創製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因將結構繁複的唐宋渾儀加以革新簡化而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成,故稱簡儀。它包括相互獨立的赤道裝置地平裝置,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365.25 日分度。簡儀的赤道裝置用於測量天體的去極??用的天圖式赤道裝置的基本結構相同。它由北高南低兩個支架,托著正南北方向的極軸,圍繞極軸鏇轉的是四游雙環,四游環上的窺管兩端安有十字絲,這是後世望遠鏡中十字絲的鼻祖。極軸南端重迭放置固定的百刻環和游鏇的赤道環。為了減少百刻環與赤道環之間的摩擦,郭守敬在兩環之間安裝了四個小圓柱體,這種結構與近代"滾柱軸承"減少摩擦阻力的原理相同。簡儀的地平裝置稱為立運儀,它與近代的地平經緯儀基本相似。它包括一個固定的陰緯環和一個直立的、可以繞鉛垂線鏇轉的立運環,並有窺管和界衡各一。這個裝置可以測量天體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簡儀的底座架中裝有正方案,用來校正儀器的南北方向。在明制簡儀中正方案改為日晷。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簡儀的創製,是我國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一大飛躍,是當時世界上的一項先進技術。歐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後的1598年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發明與之類似的裝置。

郭守敬創製的簡儀,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被傳教士紀理安當作廢銅給熔化了。現在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簡儀是明代正統二年到七年(公元1437-1422年)間的複製品。

郭守敬(1231-1316年),河北邢台人,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

郭守敬自小師從祖父郭榮學習天文算學水利。他對天文學尤其感興趣,常自己動手製造天文土儀器用於觀察天象。公元1276年,元太祖忽必烈下令編制新曆,郭守敬奉命參加修歷。四年後,新曆《授時曆》基本完成。這是中國古代一部優秀的曆法,在制定過程中,郭守敬作出了卓越的成績。郭守敬在制歷之初就提出了"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於儀表"。為此,他在三年之內,共設計出簡儀、高表、星晷定時儀,以及立運儀、日月食儀、玲瓏儀等12種新天文儀器,其精巧程度和準確度大大超過前人。除此之外,他還是位傑出的水利專家和地理學家,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至今受到中外專家讚譽。

渾象、假天儀

渾象是一種表演天體視運動的儀器。它把太陽月亮、二十八宿等天體以及赤道和黃道都繪製在一個圓球面上,

中國古代天文中國古代天文
能使人不受時間限制,隨時了解當時的天象。白天可以看到當時在天空中看不到的星星和月亮,而且位置不差;陰天和夜晚也能看到太陽所在的位置。用它能表演太陽、月亮以及其他星象東升和西落的時刻、方位,還能形象地說明夏天白天長,冬天黑夜長的道理等。

我國的第一架渾象大約是公元前70~50年間耿壽昌創製的。後來歷代都十分重視渾象的製造工作,張衡、一行、蘇頌等許多天文學家都曾進行過設計,這些實物現在都沒有了,僅存的清代天體儀可算是古代渾象的仿製品。

假天儀

一般的渾象,大都是人站在球外邊看,這對於計算坐標和觀察星空有它方便的地方,但對於象徵天穹來說,還不夠逼真。宋代的蘇頌、韓公廉共同研製了一個能從內部觀看形象的設備。它在球面相應於天空星象的位置鑿有小孔,人進到球內,可以看到點點光亮如天上繁星,轉動球體,則"中星、昏、晚(曉),應時皆見於竅中。"這種假天儀可說是近代天象儀的祖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