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戰[唐朝]

太原之戰[唐朝]
太原之戰[唐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原之戰,至德二載(757年)春,在唐朝平安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領軍民堅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敗史思明等部圍攻的著名防禦作戰。

簡介

太原之戰[唐朝]唐朝 安史之亂

安祿山遣兵攻陷潼關後,正圍困史思明於博陵(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圍西入井陘(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圍西入井陘(今河北獲鹿西南),還太原。史思明再度攻占常山(今河北正定),奪回河北全境。二載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黨(今山西長治)、高秀岩自大同(今山西朔州東北馬邑)、牛廷玠自范陽(今北京城西南)率兵共10萬,會攻太原,企圖奪取河東,進而長驅直取朔方河西隴右等地。

當時,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調往朔方,太原所剩只有河北兵5000人,加上團練(地方武裝)之眾,也不滿萬人。面對叛軍的強大攻勢,諸將都惶懼不安,主張修城自固,李光弼認為,太原城方圓40里,叛軍將至而動工修城,是未見敵而先使自己陷於困境。他率領軍民在城外挖掘壕溝,並做了幾十萬個土磚坯。等到史思明的大軍攻打太原時,他命令將士用土坯修築營壘,哪裡被損,就用土坯補上。史思明派人去山東取攻城器械,以蕃兵3000人護送,途中被李光弼遣兵攔擊,將其全殲。

史思明圍攻太原月余不下,便選精銳士卒為游兵,讓他們進攻城南,再轉攻城西,自己則率兵攻城北,而後轉攻城東,試圖尋找唐軍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軍嚴整,警戒巡邏無絲毫懈怠,使史思明無懈可擊。李光弼力排眾議,曰:「太原城周四十里,賊垂至而興役,是未見敵先自困也。」令人掘壕築壘,挖掘地道,作墼數十萬,以密集的弩矢、石炮反擊,一發輒斃二十餘人,又挖地道貫穿敵營,敵營因土質鬆軟下陷,死傷數千,賊眾驚亂,官軍鼓譟乘勝追擊,斬首七萬餘級。史思明被李光弼擊退後,還守范陽。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軍在城外叫罵挑戰,常冷不防被唐軍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斬首,嚇得叛軍膽顫心驚,走路時都低頭看地。叛軍用雲梯和築土山攻城,唐軍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靠近城牆便塌陷。李光弼為阻止叛軍強行攻城,還在城上安裝大炮(拋石器),發射巨石,一發可擊斃叛軍20餘人,史軍士卒死於飛石之下者甚眾,被迫後退,但圍困愈加嚴密。李光弼為打破叛軍圍困,以詐降手段,與叛軍約期出城投降,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軍軍營之下,先以撐木支頂。到約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將率數千人出城偽降。叛軍不知有詐,正在調動出營時,突然營中地陷,死千餘人,頓時一片慌亂。唐軍乘機擂鼓吶喊,猛烈衝擊,殲滅叛軍萬餘人。

正當太原之戰緊張進行時,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奪取帝位後,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困太原。二月,李光弼率軍出擊,大破蔡希德軍,殲其7萬餘人,繳獲大量軍資器械,蔡希德率殘兵倉惶逃走,太原之圍遂解。唐廷遷李光弼為司空,封鄭國公。此戰,唐軍堅守而不自錮,守中有攻,巧挖地道,太原大捷,對穩定戰局,掩護唐王朝朔方戰略基地,都具有重要意義。

太原之戰是古代城邑保衛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一個典型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光弼智謀超群,採用頑強堅守與不斷尋機出擊相結合的戰法,靈活運用地道、石砲等守城戰術和技術,出奇制勝。

戰爭人物

太原之戰[唐朝]李光弼(708~764)
李光弼(708~764)唐中葉名將。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長,於武則天時附唐。光弼少善騎射,歷任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北)、河西(今甘肅武威)將校。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次年,光弼被子儀薦為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又加河北採訪使,領朔方兵五千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收常山(今河北正定),會合郭子儀軍大破祿山將史思明,河北十親郡復歸唐。唐代宗李豫即位後,信任宦官程元振、魚朝恩,兩人皆與光弼不協,力圖中傷。光弼自鎮臨淮,二三年間不敢入朝。他歷來治軍嚴肅,發布命令時,諸將不敢仰視。至是,朝廷屢次徵召,他皆遷延不至,諸將因此不聽指揮,光弼羞愧成疾,廣德二年(764)卒於徐州。

史思明(703~761)唐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營州寧夷州突厥族中的雜胡。本名乾。與安祿山同鄉相善。初為互市牙郎,亦以驍勇為幽州節度使張守所知,任為捉生將。天寶年間累立戰功,官至平盧兵馬使。曾到長安奏事,為玄宗賞識,賜名思明。十四載(755)隨安祿山叛亂,經略河北。後任范陽(今北京)節度使。至德二載(757)安慶緒殺其父安祿山,並謀除思明。思明遂以所領河北13郡歸唐,受封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半年後復叛,並與安慶緒遙相呼應。乾元二年(759)三月,與安慶緒大敗唐九節度使之軍於鄴郡(今河南安陽),隨即殺慶緒,還范陽。四月,自稱大燕皇帝,改元順天。上元二年(761)三月,為其長子史朝義及部將所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