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生長局限,25℃14天直徑3-7mm;質地絲絨狀兼絮狀;中部分生孢子結構較多,近於羅馬綠(RomanGreen,R.XVI),邊緣分生孢子結構少,灰綠色,近於菸灰色(SmokeGray,R.XLVI),有一些未成熟的黃色閉囊殼;無滲出液;菌落反面帶綠褐色。
菌落在20%蔗糖查氏瓊脂上25℃14天直徑40-60mm,平坦或中心有凸起;分生孢生結構較多的菌株質地呈絲絨狀至絮狀,深灰綠色,近於橄欖-桔青色(Olive-citrine,R.XVI)或羅馬綠(RomanGreen,R.XVI),有較多的閉囊殼,分生孢子結構較少的菌株呈紅褐色,近於赭茶褐色(Ochraceous-Tawny,R.XV)或古褐或蘇丹褐(AntiqueBrown,SudanBrown,R.III);無滲出液;菌落反面桔紅色至黃褐色。
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25℃14天直徑23-30mm,平坦或中心凸起;質地絲絨狀或兼絮狀;分生孢子結構較多,藍綠或暗綠色,近於橄欖綠(OliveGreen,R.IV)或豌豆綠(PeaGreen,R.XLVII);無滲出液;菌落反面中心暗紅色或帶紫黑色。
菌落在40%蔗糖麥芽汁瓊脂上生長迅速,25℃8天直徑即達50-70mm;質地絮狀;分生孢子結構較多,呈不同程度的灰綠色,近於橄欖桔青色(Olive-Citrine,R.XVI)或淺灰橄欖色(LightGrayishOlive,R.XLVI);無滲出液;菌落反面中部呈黃褐色。閉囊殼多集中於中部,黃色或橙黃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20-170(-200)μm;子囊球形或近球形,16-20μm,約16天后開始成熟;子囊孢子雙凸鏡形,(7.5-)8-10μm×(5-)5.5-6.4μm,赤道溝明顯,赤道冠不規則地突出,赤道部份現粗糙;分生孢子頭輻射狀,直徑150-300μm;分生孢子梗發生於基質或氣生菌絲,後者較短,孢梗莖(100-)300-700(-900)μm×8-14μm,壁平滑;頂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2-)20-30(-40)μm,大者全部表面可育,小者l/2或僅頂部表面可育;產孢結構單層,瓶梗(8-)10-14(-16)μm×4-7μm;分生孢子橢圓形,梨形,球形或近球形,(5-)8-12(-14)μm×4-7(-9)或6.5-ll.0μm,細密粗糙。
土壤,牛糞。37℃不生長。
中國分布:
河北小五台山(C560);西藏(C1543,C1544)。
世界分布:
荷蘭、挪威、西班牙、英國和前南斯拉夫。
模式產地:
美國的無花果。
本種特點
在於產生本屬中最大的子囊孢子,且有低而不規則的"赤道"冠。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