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落在查氏瓊臘上25℃12天直徑50-56mm,氣生菌絲少,邊緣埋生型菌絲超越菌落面達4-5mm;有大量的菌核而使菌落面呈顆粒狀,初為粉紅色,後變成黃色、微褐黃色,近於銻黃色(AntimonyYellow,R.XV),或赭黃褐色(Ochraceous-Tawny,R.XV),並有光澤;分生孢子結構少,不影響菌落外觀,但中心相對較多,淡黃色,近於暖淺黃色(WarmBuff,R.XV)或淺赭鮭色(LightOchraceous-Salmon,R.XV);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淺褐黃到紫褐色。分生孢子頭幼時呈放射狀到近球形,直徑達200μm,老時大頭裂成幾個柱狀體,小頭呈疏鬆的圓柱狀或鬆散;分生孢子梗多發生於氣生菌絲,少發生於基質,孢梗莖(150-)200-500μm×(3.2)5.0-9.0(-12)μm,大者直,小者彎曲,平滑或粗糙,老時均粗糙且呈褐色;頂囊球形,近球形或稍長形,直徑8-20(-28)μm,大者全部表面可育,小者二分之一的表面或僅頂部可育;產孢結構雙層:梗基6.0-24μm×2.5-12μm,瓶梗6.0-8.0μm×2.0-2.5μm;分生孢子多橢圓形,少球形或近球形,3.0-3.5μm×2.2-2.8μm,壁平滑;菌核近球形到橢圓形,500-800μm×400-650μm。
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25℃7大直徑45-50mm,具少量放射狀溝紋或平坦,中心有凸起,產生大量的菌核而呈顆粒狀,紅褐色,近於赭黃褐到肉桂褐色,(Ohraceous-Tawny-CinnamonBrown,R.XV);分生孢子結構稀少,不影響菌落外觀,在中心部分相對較多,淺黃色,近於肉桂淡黃色(Cinnamon,Buff,R,XXIX);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紫紅色。
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25℃12天直徑70mm,中部較厚,質地絮狀,有較多的分生孢子結構,微褐赭黃色,近於蜜黃色(Honeyyellow,R.XXX);邊緣分生孢子結構少,但有較多的菌核散生於基質表面,帶赭黃色;無滲出液;具霉味,反面黃褐色。
中國分布
雲南昆明(C8579) 特點我國已報導的分布還有河北和湖北,基物是土壤和醃菜(戴芳瀾,1979)。特點
此種產生大量黃色,後變成帶褐色的菌核。
本種未存模式,因而分類和命名存在混亂,Raper & Fennell(1965)研究本種的菌株有WB5103和WB394等株。 Samson & gams(1985)以其中來自印度的wB5103為代表株(representative culture),其乾標本被定為新模式。Raper& Fennell(1965)把櫟麴黴(Aspergi11us quercinus Bain. ) Thom & Church= Sterigmatocystis quercinus Bain. )作為本種的異名,由於A. quercinus 亦無模式保存,加之Bainier的原始描述未記載產生菌核,因此,與本種是否為同一種是可疑的,不能確認。kozakiewicz(1989)則認為A. quercinus是獨立的種,而把前述的WB5103和WB394(= NRRL394)定為A. quercinuts.並把WB394標定為該種的新模式;另外選了 NRRL416(Hanzawa於1918年送給Thom的一株)作的本種的後選模式。因為她認為NRRI415是Yukawa原株的繼代培養物。Raper & Fennell(1965)則認為NRRL4l5不符合於 Yukawa對A. melleus的描述而把它歸於A. petrakii.上述混亂,尚待進一步研究和澄清,我們對本種暫時採用 Raper& Fennell(1965)的概念。文獻報導的世界分布有阿根廷、緬甸、匈牙利、印度、以色列、肯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