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25℃12天直徑36-42mm;中部較厚,常有大小不等的近球狀菌絲團塊,邊緣通常較薄,具或不具輻射狀溝紋,質地絲絨狀兼帶絮狀;分生孢子結構大量,呈不同程度的黃褐色,近於赭黃褐色(OchraceouSTawny,R.XV),通常在菌落之間的部分顏色較深,近於濃黃土色至古褐色(RawSiema-AntigueBrown,R.III),有時中心部分因分生孢子結構較少而帶灰白色;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淺淡黃色或淺灰淡褐色。分生孢子頭球形至輻射狀,老時較鬆散,直徑達300μm;分生孢子梗發生於基質或氣生菌絲,孢梗莖200-600(-1000)μm×(6.0-)10-15(-18)μm,壁平滑,頂綴球形或近球形,(18-)20-35(-50)μm,頂囊的壁厚達2.5μm;全部表面可育,偶有長形或近棒形者,大部分表面可育;產孢結構雙層:梗基8.0-15μm×4.5-7.0μm,瓶梗7.0-9.0μm×2.5-3.2μm;分生孢子幼時橢圓形,3.0-3.5μm×2.3-2.8μm,成熟時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5-3.5μm,壁近於平滑或稍現粗糙。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25℃7天直徑29-33mm,中部有一些大小不等的菌絲團塊而呈現凸凹不平,其他部分平坦,質地絲絨狀兼絮狀;分生孢子結構大量,黃褐色,近於赭黃褐至肉桂褐色(OchraceousTawny-CimamonBrown,R.XV),邊緣較淡;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淺黃淡褐色。
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28℃12天直徑50-58mm,中心部分凸起,其他部分有一些不明顯的同心環或平坦,質地絨狀兼輕微絮狀;分生孢子結構大量,暗黃褐色,近於赭黃褐色或鼠李褐(OchraceousTawny,buckthornBrown,R.XV);無滲出液;無氣味;反面暗黃褐色。
生境
土壤,霉芒果,霉野果,霉松果和枯葡萄葉。37℃不生長或生長很少。
中國分布
雲南西雙版納(C7720,C7133,C7553,C7756)、安寧(C4121)、呈貢(C4030)、芒市(C6721)。
模式產地
美國的土壤
本種特點
本種的特徵是具有暗金黃色的分生孢子頭,大而壁厚的頂囊以及球形的分生孢子。原作者把此種歸屬於Aspergillusochraceus群(=Circumdati組),我們認為此種的培養特徵和顯微特徵更近於Aspergilluswentii,應屬於Wentii組。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