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25℃7天直徑30-40mm,12-14天50-70mm,初為白色,質地絮狀,繼而形成分生孢子結構,少或多,呈淡黃褐色,近於橄欖黃至淡褐橄欖色(OliveYellow-ecruOlive,R.XXX),老後呈褐橄欖色(BuffyOlive,R.XXX);形成菌核,較大,散生或集中於菌落中央部分,初為白色,後呈黑色,常有滲出液伴隨;菌落反面無色至帶淺黃色。分生孢子頭初為球形至輻射形,直徑50-150mm,老後成為緻密的柱形,頂部稍寬大,有時頂部和基部都稍寬大,(125-)250-600μm×75-200μm;分生孢子梗生自基質或氣生菌絲,孢梗莖長度相差很大,(140-)500-1200(-2000)μm×(5-)8-12μm,近頂囊處稍彎曲,壁光滑或稍粗糙,在乾燥狀態下觀察時現細密粗糙;頂囊球形或近球形,(12-)25-43(-50)μm,2/3的表面可育;產孢結構雙層:梗基6-14μm×3.2-4.8μm,瓶梗5-10μm×2-3μm,小頂囊上偶爾只生瓶梗;分生孢子球形至近球形,直徑3-4μm,壁光滑或微粗糙,分生孢子鏈長而不易脫落,孢間聯體明顯;菌核球形、近球形者一般840-1500μm,長形者可達1500-3000μm×1000-1500μm,直立。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25℃7天直徑45一65mm,12-14天50-70mm;初為白色,分生孢子結構較少,顏色與查氏瓊脂上的相同;具放射狀溝紋;菌核大量;有無色滲出液;菌落反面無色,生菌核處現黑色斑點。
菌落在麥芽瓊脂上25℃7天直徑60-70mm,質地絲絨狀,分生孢子結構分布較均勻,顏色與查氏瓊脂上的相同;具放射狀溝紋;有菌核;菌落反面無色。
生境
土壤。37℃生長弱,無孢子。
中國分布
西藏魯魯(喜馬拉雅山北坡)(MQ369)、噶爾(MQ1985)。
模式產地
美國的兔糞,
特點
Christensen在描述中認為此菌近於AspegiiiusflavusLink。但其區別在於前者的顏色不是黃綠色,孢子頭呈緻密的柱狀,分生孢子較小,壁近於光滑,37℃生長不良以及產生直立的、大而長形的菌核。她曾強調此菌的分生孢梗莖具黃色Samson(1979)觀察此菌則未見到此特徵,而把此菌作為A.flavus的異名處理。Christensen在後來的描述中(1981)則提到僅在新分離物老後其分生孢梗莖才具淡銹色。我們觀察的兩株菌在形態上是很典型的,但也未見到這一特徵。kozakiewicz(1989)根據掃描電鏡下的分生孢子形態,認為不宜放於A.flavus群,但也無其他適當地位歸屬。Yamatoya等(1990)比較麴黴的泛醌系統(ubiquinonesystem),根據泛醌結構的異戊間二烯(isoprenoid)側鏈數而區分為不同系,認為有助於親緣關係的研究;麴黴的泛醌系主要可分為Q-9,Q-10和Q-10(H2)三系,Flavi組菌種為Q-10(H2)系,而本菌則為Q-10系,因而認為不應屬於Flavi組。我們認為本菌雖然與A.flavus有相似之處,但也有明顯的區別,應是一個獨立而明確的種。根據其特徵與洋蔥麴黴相近,以歸屬於Circumdati組更為適當。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