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生長很局限,25℃培養兩到三周直徑10-20mm,稍隆起,質地絲絨狀到絮狀;分生孢子結構大量,近於橄欖色(Olive,R.XXX)或深橄欖灰色(DeepOlive-Gray,R..LI),邊緣暗綠,近於水松綠(YewGreen,R.XXXI);元滲出液;有輕霉味或無;菌落反面褐綠或暗黃綠色。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生長很局限,25℃培養12天直徑5-10mm,質地絲絨狀,隆起;分生孢子結構大量,帶暗綠色,但有的菌株分生孢子結構少,帶灰白色;無滲出液;無氣味;反面微黃綠色或近白色。
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生長很局限,25℃培養兩到三周,直徑15-25mm;質地邊緣絲絨狀而中心呈絮狀,或整個菌落呈絮狀,隆起或較厚,分生孢子結構大量,灰白色或近於橄欖色(Oiive,R.xxx),深橄欖色(DeepOlive,R.VL),常春藤綠(IvyGreen,R.xxxI);無滲出液;有霉味或無;菌落反面呈不同程度的黃色,黃褐色,或帶褐綠色。分生孢子頭呈較緊密而細長的圓柱狀。可達400μm×20一30μm或更長;分生孢子梗發生於基質或氣生菌絲,前者的分生孢梗莖長,80-200μm×3.5-6.5μm,後者短,20一60μm×3-4μm,壁平滑無色;頂囊半球形或燒瓶狀,直徑5-13Vm,僅上部表面可育。有的有多育現象;產孢結構單層,瓶梗5-8(-10)μm×3μm;分生孢子幼齡時長橢圓形或近圓柱狀,成熟時明顯橢圓形或梨形,多數4-5.5μm×3-3.5μm,很少數的可達8.8μm×4.5μm,壁粗糙或顯著粗糙。
菌落在20%蔗糖查氏瓊脂上,25℃培養14天直徑30-32mm,整個菌落凸起或在中心部分更高,達4mm;質地絲絨狀到絮狀或絮狀;產生的分生孢子結構較多或較少,帶綠色,或夾雜灰色到灰綠色;無滲出液;具霉味或無;菌落反面帶黃色或帶綠色。
生境
土壤,大豆,四季豆,杏仁落果,紅參,枸杞子,白芍,銀耳,細辛,發霉的酒糟,介殼蟲,牛糞,發霉紙盒。37℃不生長。
中國分布
北京百花山(MQ5l25);河北北戴河(MQ6079)、小五台山(Cl300);山西大同(MQ5972);安徽黃山(MQ2564);湖北神農架(MQ7342,MQ7345,MQ9563);湖南衡陽(MQ5327);廣東廣州(MQ1497);四川(MQ9914);雲南思茅(MQ3157);西藏米林(MQ6713)、波密(MQ6752);海南(MO3541)。
世界分布
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緬甸、芬蘭、法國、宏都拉斯、印度、日本、科威特、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和美國等。
模式產地
英國的織物
特點
本菌是組內最常見的種,廣泛分布於穀物及其他乾貯食品、土壤、織物及霉腐材料。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