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兵家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是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是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的精華。諸子百家之一。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等。兵家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基本信息

=介紹

兵家兵家
1. 古代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亦指研究軍事的學派。
《漢書·藝文志》:“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後漢書·朱儁傳》:“臨軍易將,兵家所忌。”《新唐書·王翃傳》:“ 王翃,字宏肱,并州晉陽人。少治兵家。”《明熹宗實錄·卷三十六》:“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言:因求臣免死加銜牌票,臣念遼陽以納降陷城,廣寧以判官誘敗,興祚之言未可憑信。又思因間用間,實兵家妙用。”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論勝敗形勢》:“且逆夷之來,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眾彼寡,我逸彼勞,我飽彼飢,我憤彼驕。”
2. 古代指擁兵一方的豪強或軍將,亦為部曲私兵之稱。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三輔遭 王莽 、 更始 之亂,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縱橫,百姓塗炭。”《三國志·魏志·梁習傳》:“時承 高幹 荒亂之餘,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擁眾,作為寇害,更相扇動,往往棊跱。”《三國志·魏志·衛覬傳》:“而歸者無以自業,諸將各競招懷,以為部曲。郡縣貧弱,不能與爭,兵家遂彊。” 吳晗 《燈下集·談曹操》:“部曲戰時從征,平時的給養得自己想辦法,不歸郡縣管轄,稱為兵家。”
3. 魏 晉 時兵士出身稱“兵家”。
《晉書·王尼傳》:“ 王尼 字 孝孫 , 城陽 人也,或雲 河內 人。本兵家子,寓居 洛陽 ,卓犖不羈。初為護軍府軍士……護軍大驚,即與 尼 長假,因免為兵。”參閱 周一良 《<三國志>札記》。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論勝敗形勢》:“且逆夷之來,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眾彼寡,我逸彼勞,我飽彼飢,我憤彼驕。”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等。

兵家孫臏兵法竹簡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如何從巨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政治的繼續,關係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

兵家是春秋戰國“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以研究作戰、用兵為其主要宗旨。《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將兵家著作分為四類:兵權謀類側重於軍事思想、戰略策略;兵形勢類專論用兵之形勢;兵陰陽類以陰陽五行論兵,且雜以鬼神助戰之說;兵技巧類以兵器和技巧為主要內容。

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社會背景

春秋戰國之際,分封制度的解體,導致了上層貴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層庶民地位的上升。於是,在貴族和庶人之間興起了一個士階層,士的人數迅速增加,他們的社會作用也日益重要。隨著貴族階級的衰落,官學或私家傳授出現了危機,於是民間聚眾講學之風應運而起,文化知識也由貴族轉移到士的手裡。

兵家《孫子兵法》

春秋末年,孔子魯國講學,“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並發展成為儒家學派。春秋戰國之際,墨家聚眾講學,並形成了有組織的集團,當時稱為墨者,後世稱墨家。到戰國時期,講學成為時尚,士階層迅速擴大。士由於掌握了文化知識,而為統治者所重視,一時“禮賢下士”之風大盛。

統治者招並敬重賢士,以謀富國強兵。各國有權勢的大臣也多養士為食客,這些食客或為主人出謀劃策,奔走遊說;或代主人著書立說,如信陵君之編《魏公子兵法》呂不韋之編《呂氏春秋》等。士的地位空前提高,推動了學術文化的發展。當時諸子並起,代表不同階級、集團的利益,他們議論時政,闡述哲理,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不斷暴發戰爭,從事軍事的智謀有識之士,總結軍事方面的經驗教訓,研究制勝的規律,這一類學者,古稱之為兵家。凡論述軍事的兵家著作,稱為兵書。《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著錄漢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分為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家。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兵家》謂:“陰陽、技巧之書,今已盡亡。權謀、形勢之書,亦所存無凡。大約兵陰陽家言,當有關天時,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實用。然今古異宜,故不傳於後。兵形勢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後人所能解。至兵權謀,則專論用兵之理,凡無今古之異。兵家言之可考見古代學術思想者,斷推此家矣。”

代表人物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漢初有張良韓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將苑》《百戰奇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各家學說雖有異同,然其中包含豐富的樸素唯物論與辯證法因素。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為中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

兵家孫武像

孫武,齊國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經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地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強調了戰略戰術上的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孫武著作有《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並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

孫臏,齊國阿鄄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即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代表作品

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兵家著作中以《孫子兵法》(以下簡稱《孫子》)影響最大,該書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末期,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作者孫武,字長卿,人稱孫武子、吳孫子,春秋末期齊國人,生卒年月尚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人。據《史記》記載,公元512年,孫武從齊國出走至吳。經吳國大臣伍子胥推薦,以兵法進見吳王闔閭。他以驚世駭俗之宏論,卓越遠見之謀略,使吳王為之動心,於是重用。此後,他被任為將軍,和伍子胥共同輔助吳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章、晉,顯名諸候”。孫武主張改革圖強,畝大稅輕,“士少”、“富民”,鼓勵發展小農經濟,以求富國強兵。從公元前512年至公元前418年,他在吳三十年,戰功顯赫,使吳國崛然而起,奪取晉國的霸主地位。

兵家孫武著書雕塑

《孫子兵法》今存十三篇。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孫子兵法》殘篇,其中,除與今存之十三篇同外,尚有《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形》《見吳王》等五篇佚文。

《孫子兵法》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它在世界軍事文庫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重視。《孫子》被尊為“歷代兵家之祖”,“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兵學聖典”。宋代時,被列為“武經七書”之首。十八世紀之後,《孫子》陸續有了英、法、德、捷、俄、芬等譯本。它不僅受到了軍事界的重視,而且漸漸受到了外國管理界的重視。至本世紀,日、美等國管理學者研究《孫子》者日多,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日本的許多大公司都把《孫子》作為培訓企業經理人員和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必讀教材。美國管理學家喬治在《管理思想史》中甚至說:“你若想成為管理人才,必須讀《孫子兵法》”。八十年代以來,日、美學者多次來華作關於孫子兵法管理思想的學術講演。

吳起是兵家另一位代表人物,歷史上常把他的兵法和孫子聯繫在一起,合稱“孫吳兵法”。吳起是戰國時衛國人,先後擔任魯、魏、楚的將軍,屢立戰功。他也是個改革家,曾輔助楚悼王變法,使楚“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吳起兵法》今存六篇,其主張是“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他還依起兵原因把戰爭分為“義兵”、“暴兵”;並提出“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等軍事原則。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兵法家。他是孫武的後代,任齊威王軍師時,設計圍魏救趙,大敗魏軍,其兵法書大約於三國時佚失。1972年銀雀山漢墓發現其竹簡,整理為上下編三十篇。書中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和辯證思想,特彆強調“內得民心,外知敵情”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

還有尉繚,他是戰國魏人,與惠王論用兵之道,主張分本末,別賓主,明賞罰。著有《尉繚子》三十一篇,今存二十四篇。

《黃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關於其作者和成書年代歷來有爭議,今人陳攖寧認為是戰國時代作品,王明認為,作者是北朝一個久經世的隱者。書中繼承發揚老莊哲學思想,闡發了天人相盜的盜機論以及道教神仙長生學說。“陰符”的含義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書中含有比較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不僅在道教思想史,而且在中國哲學史上都有一定地位。歷代注本繁多,見解不一。著名者有唐道士李筌張果《陰符經注》,宋朱熹《陰符經考異》。後世道教定其為必誦經書,為《玄門功課經》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

兵家韓信雕塑

《六韜》,舊本題周呂望撰。《莊子·徐無鬼篇》,稱《金版六弢》《經典釋文》曰:“司馬彪崔撰云:《金版六弢》皆《周書》篇名,本又作《六韜》,謂太公六韜:文、武、虎、豹、龍、犬也。”則戰國之初,原有是名。然即以為《太公六韜》,未知所據。《漢書·藝文志》兵家不著錄,惟儒家有《周史六弢》六篇,班固自注曰:“惠、襄之閒,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則《六弢》別為一書。顏師古注,以今之《六韜》當之,毋亦因陸德明之說,而牽合附會歟?《三國志·先主傳》注,始稱“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志意。”《隋志》始載《太公六韜》五卷,注曰:“梁六卷,周文王師姜望撰。”唐宋諸《志》皆因之。今考其文,大抵詞意淺近,不類古書,中閒如避正殿,乃戰國以後之事。將軍二字,始見《左傳》,周初亦無此名。其依託之跡,灼然可驗。又《龍韜》中有《陰符》篇云:“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之符長九寸,至失利之符長三寸而止。”蓋偽撰者不知陰符之義,誤以為符節之符,遂粉飾以為此言,尤為鄙陋,殊未必漢時舊本。故周氏《涉筆》謂:“其書並緣吳起,漁獵其詞,而綴輯以近代軍政之浮談,淺駁無可施用。”胡應麟《筆叢》亦謂:“其《文伐》、《陰書》等篇為孫、吳、尉繚所不屑道。”然晁公武《讀書志》稱:“元豐中,以《六韜》、《孫子》、《吳子》、《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頒武學,號曰七書。”則其來已久,談兵之家,恆相稱述。今故仍錄存之,而備論其踳駁如右。

《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宋神宗元豐年間被列《武經七書》之一。舊題黃石公撰,傳與漢初張良得以問世(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黃石公傳與張良的書為《太公兵法》,而非《三略》)。據當今學者考證,《三略》成書於西漢末年,其真實作者已不可考。《三略》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專講戰略的兵書,以論述政治戰略為主,兼及軍事戰略。該書問世以來,受到歷代政治家、兵家和學者的重視。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該書還先後傳入日本和朝鮮,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餘字。現存之最早的刊本為南宋孝宗、光宗年間所刻《武經七書》本。

現實意義

即使在非戰爭時期,人們依然需要軍事思想和軍事作風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屈人之兵也好,不戰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必要把任務或目標當成一個項目來看待,當作一場戰爭來處理,應當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打贏戰爭。將軍帶兵打仗,與經理帶領員工做項目,二者之間沒有區別。從兵家的思想裏尋找管理學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發現。

在非戰爭時期,戰爭的威脅依然時刻存在。任何國民均不可喪失警惕。《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漢唐時期,中國絕不缺乏陽剛之氣。宋明兩朝,沒有什麽出息。有人說,北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時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國家屢屢受辱,嚴重影響了國民性格

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司馬法》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君子“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戰。

先秦文學

先秦是中國文化發生和初創的時期,是中國文學上古期的第一段。這時所確 立的文化精神對後世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先秦文學作為先秦文化的一部分,以 其獨有的魅力,昭示著中國文學強大的生命力。先秦文學尚未從當時渾沌一體的文化形態中分離出來,先秦文學的特徵與這時特殊的文化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