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

晉國

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春秋時期姬姓諸侯國,春秋五霸之一。國君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唐叔虞之子晉侯燮父徙居晉水,至晉孝侯時,國都名翼(今山西翼城縣);曲沃代翼之後,晉獻公遷都絳(今山西翼城縣東南),別都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冊封晉國三位卿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韓、趙、魏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晉國是稱霸時間最長的諸侯國。晉國國都最初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說太原西南),晉獻公遷都絳(今翼城東南),別都為曲沃(今山西聞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

基本信息

故國簡史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

歷史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今山西翼城西),為當時重要封國之一。叔虞子改稱晉,後曾遷都於曲沃(今山西聞喜)、絳(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馬)等地。西周末年,晉文侯擁戴平王東遷洛邑,殺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攜王,為東周的締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獎賞。

春秋初,晉國內部出現公室與貴族爭奪君位的長期鬥爭。從晉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師於曲沃,到晉緡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為晉侯,經過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國。新建的晉國充滿活力,武公之子獻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擴張,曾伐滅耿、霍、魏、虞、虢等國,並戰勝驪戎、赤狄等族。其後因爭奪君位,晉國發生短期內亂,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開創霸業。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大會諸侯,被周襄王正式賜命為霸主。以後象秦、齊這樣的大國都無法與之對抗。能長期和晉較量的只有楚,但雙方互有勝負,形成兩強更迭把持中原霸權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於曲沃的公子成師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終於奪得君位。獻公吸取這一歷史教訓,對同姓公族採取殺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異姓大臣為輔佐。靈公時,趙盾殺君更立他人,開晉大臣專權的先例。以後,各異姓大臣的勢力愈來愈大。厲公(前580-前573在位)為加強公室、削弱強臣,曾利用大臣間的矛盾誅滅掌權的異姓大臣,但接著自己也被另兩家大臣欒氏、中行氏所殺。悼公時(前572-前558在位)君權曾有所加強,但也未能扭轉局勢。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後,晉國形成強大的范、中行、知、韓、趙、魏六卿,公室已不復成為重要力量,六卿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加激烈。定公時(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哀公四年(前453),韓、趙、魏三家又共滅知氏,三分其地,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靜公二年(前376),韓、趙、魏三國廢靜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晉國滅亡。

重要事件

晉國晉國

前739年,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桓叔,晉國被分成兩個行政區
前679年,曲沃武伯統一晉國,周厘王封曲沃武伯為晉國君主,並列為諸侯,曲沃武伯改名為晉武公
前661年,晉國占領了耿國、霍國和魏國
前656年,驪姬之亂,世子被迫自殺,重耳逃走
前655年,晉國使用假途伐虢之計,占據虞國和虢國
前651年,晉獻公逝世,驪姬之亂結束,晉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為晉惠公拒絕向秦國賣糧食賑濟饑荒,秦穆公大怒,在韓之戰攻打並打敗晉國。
前636年,重耳(晉文公)即位
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
前628年,晉文公駕崩,其子晉襄公即位
前627年,晉秦殽之戰,晉國打敗秦國
前621年,晉襄公逝世,其子晉靈公尚幼,國相趙盾掌握政權。
前607年,晉靈公被殺,其叔晉成公即位
前600年,晉成公逝世,其子晉景公即位
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知氏
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為諸侯。
前349年,韓、趙兩國殺晉君,晉國滅亡

晉國源頭

晉國形勢圖晉國形勢圖

由於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記載殊異,“一代良史,班馬並稱”,後世學者各有所祖,爭論不休,成為久懸不決的歷史疑案。尤其是晉國的源頭,古代多半地理學專著皆祖《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晉陽條下註:“故《詩》唐國,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龍山在西北,……晉水所出,東入汾”之論,故而“晉陽(太原)說”長期占據統治地位。自顧炎武《日知錄》“翼城說”問世後,兩說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尚爭論不下。隨著天馬(翼城)——曲村(曲沃)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的發掘,“翼城說”已在史學界形成廣泛的認同,但仍有個別學者對此頗有微詞。為澄清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就“晉國的源頭在翼城”這一本應塵埃落定的結論再做一番考辯。
晉國是在夏商時期遺留下的古唐國廢墟上建立起的屏藩周室的軍事藩國,其源頭可追溯至帝堯時代。也就是說,叔虞所封的的唐國與帝堯時代的唐國屬於同一地理方位的歷史延續。唐是晉的前身,晉的早期都城稱“翼”,燮父改晉是因古唐國範圍內的“晉水”之故。所以探討晉國的源頭首要問題是必須搞清楚堯受封唐侯的“唐”和早期都城“翼”以及燮父改晉所因之的“晉水”的地望所在。

故城遺址

晉國故城遺址,東周時期晉國晚期都城,位於山西省侯馬市。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16年。晉國故城遺址是春秋時期晉國晚期都城新田的舊址。古城址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1200米。城址內發現有製造銅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業作坊等遺蹟。其中鑄銅遺址的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包括100多塊銅錠、鉛錠、鑄銅生產工具及3萬餘件陶范。此外,在城址的南部還發現了400餘個土坑,坑內葬有牛、馬、羊和玉幣等物,其中的41個坑內出土了著名的“侯馬盟書”。

晉國故城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春秋時期晉國的歷史及其都城形制提供了重要資料。

地理位置

晉原本叫做,是夏朝的故地,稱之為夏虛。古唐國在周朝建立前就已存在,屬於的後裔。周成王時,將弟弟唐叔虞封於此,當時仍稱唐,其子晉侯燮即位後改名為晉。

晉最初只限於今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一帶。進入春秋後,於晉獻公時期遷都於絳,並開始其擴張進程。最終形成了地跨今天的山西河北大部,西到黃河西岸,據崤山,西北最遠達到汝水之濱,南到今河南北部的廣大疆域。

驪姬亂晉

曲沃武公立三十七年而代翼,成為晉君,號“晉武公”,都翼。

晉武公在位兩年薨,子獻公詭諸立。都絳。

晉獻公是一位十分有作為的國君,他挾著曲沃代翼的餘風,率領充滿新生活力的晉國大肆擴張,先後伐滅霍,魏(此魏非戰國之魏國,卻是其龍興之地),耿,虢,虞(借道於虞而滅虢,隨後滅虞;唇亡齒寒的典故出於此)等諸侯國。強大的晉國,“西有河西,與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內”。

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晉獻公攻打驪戎的時候得到驪姬,對她倍加寵愛,想立她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命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以此表示他的想法。後來,賜太子申生曲沃,這樣一來更加明顯地表達自己不立太子申生為君的想法(太子為國之儲君,應在都城,而封以舊地,就像是清兵入關後,如果把皇太子封到燕京,那也就是不會立他了。)而驪姬時常吹枕頭風,更通過陷害,讓獻公誤以為太子申生想害他,於是賜死太子申生。重耳、夷吾害怕殃及自己,先後逃亡。獻公薨,里克殺奚齊。荀息立奚齊異母弟(驪姬之妹少姬之子)悼子子。不久,里克弒悼子。里克先後迎接重耳、夷吾,可是兩位公子都不信他,而夷吾通過秦穆公的幫助回到晉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成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惠公。晉惠公擔心裡克迎立重耳,於是誅殺里克,名義是里克弒二君殺一大夫(奚齊、悼子、荀息)。

晉惠公不僅違背當初對秦的許諾,還誅殺了里克、丕鄭、七輿大夫,大失民望。此外,他還不禮周天子的卿士召武公,在諸侯之中,名望降低。荒年來到,晉得秦助,有米。等到秦國遇上荒年,向晉借米,晉惠公卻聽信慶封的話,以怨報德,趁機攻打秦國。結果晉國大敗,晉惠公被俘。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的姐姐,見到弟弟被俘虜,哭得很傷心。秦穆公聽了大臣的意見,就把惠公給放了。晉惠公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讓太子圉到秦當質子。太子圉的母親是梁女,結果秦滅梁,晉惠公又病重,太子圉擔心有變,就逃回晉國。晉惠公薨,太子圉立,是為晉懷公

秦恨晉懷公當初的不告而別,就尋找重耳,想立他為晉君。晉懷公下令讓當初隨同重耳逃亡的晉人在限期內回到晉國,不然滅其家。秦穆公幫助重耳入晉,欒枝、郤榖等人為內應,弒晉懷公。重耳立,是為晉文公。

唐國考究

春秋晉國青銅寶藏--山西太原趙卿墓春秋晉國青銅寶藏--山西太原趙卿墓

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不但證明帝堯陶唐氏的活動區域在臨汾盆地的崇山(塔兒山)一帶,而且為堯始封、夏商因之、周成王滅之封其弟叔虞的“唐”的政治中心在翼城提供了標界。
唐堯亦稱陶唐氏。陶和唐均為地名。史書上關於堯受封的陶地和唐地傳統上多半認為在山東定陶和河北唐縣。
1978年,襄汾陶寺遺址的發掘,引起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學者們就其文化特徵、地望和年代以及發展階段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一致認為這一遺存是帝堯時代文化遺存。尤其是彩繪蟠龍紋陶盤的出現,學者們認為是帝堯陶唐氏時代的實物。再結合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崇山一帶發現的翼城南石——方城遺址、曲沃東許和臨汾下靳等與陶唐氏部族相當的文化遺存,證明陶寺遺址不僅是堯居的陶地,而且就是堯即天子位定都的平陽,崇山一帶當為帝堯陶唐氏及其部族活動的中心地帶。
堯初封的“陶”已有定論,徙居的“唐”又在哪裡? 據考,位處於臨汾盆地的崇山在夏朝以前曾名“唐山”,《山海經》載:“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一曰湯山。”郭璞註:“狄山即崇山,湯山即唐山,亦今之崇山。”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把視線投到崇山腳下的翼城縣裡砦鎮唐城村。唐城西距天馬——曲村遺址2.5公里,北距南石龍山文化遺址3.5公里,隔崇山與襄汾陶寺相鄰,相傳為堯子丹朱封唐侯時所都。正如《都城記》、《括地誌》所云:“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成王滅之,而封太叔也。”1989年,唐城村曾出土“古都唐城”、“陶唐遺風”城門額刻石,近年又發現了篆刻“守唐風”門額。
其實,翼城以“唐”冠名的村落很多,這是在臨近其它縣(市)所沒有的。今南唐鄉有一條長達20餘里橫貫南北的土嶺,相傳為丹朱避舜處,因丹朱陵在其上,被稱為“古房陵”,上有“五唐村”,即今之南唐、北唐、龍唐(後訛為雲唐)、東唐、中唐(已消亡)五村。據舊志載: “……凡五村,皆近故城,蓋丹朱時所封其同姓者。叔虞時為‘五正’所居……。”至今房陵上的南唐鄉北史村仍遺有丹朱墓,墓高兩丈,周圍一百六十步,俗稱“金井”、“西老墓”。清江蘇太倉人王愫《故唐城吊丹朱》詩云:“迢遞房陵下,賓虞舊國荒。當年曾祠帝,次日尚名唐。古廟唯秋草,孤村伴夕陽。人今稱不肖,懷古恨偏長。”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堯初居之陶在襄汾陶寺一帶,徙居之唐在翼城唐城一帶,形成了由陶國和唐國組成的陶唐氏聯盟國家,地域在今襄汾、曲沃、翼城的汾澮之間,循著崇山、橋山、翔山之陽分布。最終將陶寺作為國都,經過不斷的擴建完善,營造成了最早的“平陽”,而古唐國作為陶唐氏族系的延續在以翼城為中心的汾澮之間沿襲了1300餘年,直到周公滅唐封叔虞於此建立起屏藩周室的“新唐”政權,古國的歷史才告結束。
中國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山先生髮表在<殷都學刊》中的“卜辭中的唐與唐堯故地”一文中按照卜辭中有作邑於唐和商王關心唐地吉凶的記錄,也認為唐與商為臣屬關係,地在晉南翼城,堯都平陽,為堯的活動重心,後因堯族退出政治舞台,繼之者舜或禹封其後於唐,平陽與唐才不在聯在一起。
無需引錄歷代《翼城縣誌》的記載,南宋史學家鄭樵所著《通志》中載:“帝堯,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嚳四妃陳豐氏曰慶都。……年十三佐帝摯受封於陶,十有五封唐為唐侯,合翼與浮山南為國,十有六以侯伯踐帝位,都平陽,號陶唐氏。”;康熙四十七年《平陽府志·建置沿革》翼城縣條下云:“古堯始封國。虞封堯子於此。夏商因之。周唐亂,周公滅之,成王封其弟叔虞於此,是為唐叔。”其實,讀者翻閱一下國內大型權威辭書都認為今翼城縣西的古唐城是古唐國的中心,後為周成王所滅,作為其弟叔虞的封地。

晉都探究

趙卿墓現場趙卿墓現場

“翼”是文獻記載晉國最早的都城。先前,大多學者認為“絳”與“翼”是一地的異稱。天馬——曲村遺址的發掘,尤其是北趙晉侯墓地的問世,考古工作者根據墓中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初步斷定墓主是從晉武侯晉文侯8位前後相繼的晉侯及其夫人,歷時約250餘年,絳都當在其附近。而翼城的葦溝——北壽城遺址曾出土一紅陶,上有“降亭”二字,“降”應是“絳”的同音字,顯然是地名。且天馬——曲村遺址、葦溝——北壽城遺址與侯馬晉國遺址從出土的器物上有首尾相銜的關係,侯馬是晉國晚期的都城“新絳”已被考古所證實,那么,天馬——曲村遺址、韋溝——北壽城遺址一帶一定是故絳所在地了。
“翼”早於“絳”都,唐叔虞和其子燮父應都於“翼”。翼的地望在哪裡?歷代《翼城縣誌·城邑》載“故翼城,周叔虞所都,在邑東南十五里故城村,即《括地誌》所云:‘絳邑縣東翼城者’。絳邑縣即今翼治,而翼城即故城也。至子燮更國號曰‘晉’,又名晉城焉。方伯陳翼詠以詩。”這裡的故翼城即今南梁鎮的故城村。村東的翔翱山如鳥舒翼,其西與絳山相連,是翼城的東南屏障。故城村得名“翼”賴乎此山。宋司馬光、清顧炎武等大學者都曾遊歷此地。1958年,興修農田水利時,在這一帶出土了一批較完整的春秋時期的器物和夯土牆,中科院著名考古學家裴文忠、賈蘭坡先生,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的著名考古學者張頷、王澤義等先生,先後來這裡考察。張頷先生認為這是一座故城,是諸侯領地域。1979年北大考古專業鄒衡教授曾到此考察,對這一遺址的晉文化研究給予充分肯定。1982年,北大考古專業的王占奎、張辛按照鄒衡教授的安排對故城遺址進行了局部試掘,在其所撰寫的《山西翼城縣故城遺址調查報告》中認為這裡是晉國早期都城“翼”的可能性很大。
在故城村有一座小城叫“桐城堡”,在桐城堡與古城之間有唐叔虞祠,系天聖初年趙宋王朝敕建。抗日戰爭前,這座古祠堂還在,殿上懸有“剪桐開國”的匾額。舊時,翼城設有四坊,城之西北有唐城坊,是丹朱叔虞之舊號也;東南有剪桐坊,取成王戲剪桐葉封其弟也;東北叫同穎坊,是嘉禾所由獻也;西南叫興賢坊,意即文事興盛,賢士迭出。
山西師大晉國史研究室主任李孟存先生在其所著《.晉國史》中談到“叔虞封唐”時說:“……經考古工作者調查,在今翼城縣東南7.5公里處的故城村,發現有夯築的古城牆暴露于田間,夯土層中包含有豐富的文化遺存。……這很值得注意,唐叔虞始封地唐,很可能就在這裡。至於長期以來流傳的叔虞封於太原之說及後來出現的永濟、虞鄉、安邑、趙康、永安、平陽之說斷不可能。”

晉之得名

趙卿墓車馬坑趙卿墓車馬坑

晉國得名實緣於古唐國範圍的晉水。晉國始封的中心地帶,據北京大學考古系鄒衡教授估計:“在翼城的翔山以西,曲沃縣的汾水以東,澮水以北,翼城、曲沃二縣的崇山一帶,東西長約三十,南北廣約十五公里的狹長地帶。”燮父時期的疆域仍當保持此水平。一些文獻曾記載“堯墟南有晉水”此範圍正在堯墟南,即“河汾之東方百里”的古唐國。
舊說晉之得名源於其地有晉水,而這水在太原。因太原的“晉水”與叔虞封唐的地望差之千里,絕然不是燮父改晉因之的晉水。由於在地處晉南一帶的古唐國範圍內找不到晉水,許多專家學者將“晉”字與唐叔虞的武功和政績以及當時的生產方式結合起來,衍生出諸多晉國得名說。如“善射說”、“獻嘉禾說”,甚至還有“族徽說”、“圖騰說”和“晉地卦說”。
其實,筆者認為班固所說的“晉水說”較為妥當,只是地望與古唐國不符。太原的晉祠、晉水,皆以子晉得名,這裡的“子晉”即周靈王所封的太子晉,也名王子晉。有人說,今平水即晉水,而《水經注·汾水》認為平水“經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為晉水,非也。”否認了平水即晉水之論,且當時古唐國地望在今翼城、曲沃、絳縣、襄汾、侯馬之間,而其政治中心在翼,平水的方位與這一地望也不甚相合;也有人認為澮河即晉水,如劉澤民等主編的《山西通史》卷一《晉的來歷》說:“晉國實緣於晉水,但這裡所說的‘晉水’絕不是太原西南之晉水,而是地處古唐國範圍的晉水。一些文獻中曾記載在堯墟南面有晉水。唐堯之墟在考古上已證實即今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如果考慮到唐堯部落的活動範圍是以陶寺為中心的汾河河谷地帶的話,那么,翼城及其西北,包括曲村遺址在內,都屬於堯墟範圍,堯墟南側的大河也只有澮河,所以可能澮河就是晉水。”也有人說晉水即指今翼城、曲沃交界處的天馬——曲村遺址附近的滏河,疑其古名晉水,據考今天馬一曲村一帶當為晉都“絳”。但也有學者認為燮父繼位後,嫌“翼”都交通閉塞,曾建設絳都,因其規模逾制,“康王使讓之”,未敢遷都,至其子武侯時才都絳,故而燮父改晉的晉水,仍應在今南梁故城一帶尋找。
降大任在其所著《山西史綱·晉國建號地望》中所言:“另有學者認為即今翼城之澗水,澗晉音近,澗水即古時晉水”。若果真如此,此水恰在南梁鎮故城一帶。據考證,在今翼城縣南梁鎮故城村附近有座小城叫“桐城堡”,在桐城堡的南邊有一水環繞,名曰天河。河的上游為灤水,灤水和翔翱山上下來的洪水匯合為“天河”,成為澮河的支流,這股常流之水被當地人們稱為晉水。距此不遠的絳縣仍有村名“晉峪”。至今這裡仍流傳著“澗峽自古是晉峽,灤水老早是晉水”的說法。
其實,澗水曾被稱為灤水,是為了紀念死於晉哀侯之難的晉大夫欒成。清代翼人王世家在其所著《唐晉辯》中說:“余以謂之灤水,即晉水也。灤水所經,今有晉峽二村焉。晉古音箭,今土人讀為澗峽,而訛寫為澗下耳。”清乾隆十九年任曲沃縣令的湖南湘潭人張坊對晉國史頗有研究,在其《詠晉都》詩中云:“故城城外看流泉,唐叔初封始卜遷。改國昔因池浩瀚,作宮曾愛水迴旋。陽陽似相居豳舊,兆吉還同定鼎年。漫羨太原懸瓮出,何如此地涌清漣。”

國君列表

龍紋方壺龍紋方壺

君主 諡號 國君本名 在位時間 即位時間 退位時間
唐叔虞 虞   1042
晉侯燮 燮
晉武侯 武侯 寧族
晉成侯 成侯 服人
晉厲侯 厲侯 福 859
晉靖侯 靖侯 宜臼 18 858 841
晉厘侯 厘侯、僖侯 司徒 18 840 823
晉獻侯 獻侯 籍 11 822 812
晉穆侯 穆侯 費王 27 811 785
晉殤叔 殤叔 殤 4 784 781
晉文侯 文侯 仇 35 780 746
晉昭侯 昭侯 伯 06 745 740
晉孝侯 孝侯 平 16 739 724
晉鄂侯 鄂侯 卻 06 723 718
晉哀侯 哀侯 光 09 717 709
晉小子侯   小子 04 708 705
晉侯緡   緡 27 704 678
曲沃桓叔 桓叔 成師 14 744 731
曲沃莊伯 荘伯 鱔 15 730 716
曲沃武公(前678年受王命稱晉武公,紀年沿用曲沃武公紀年) 武公 稱 39 715 677
晉獻公 獻公 詭諸 26 676 651
晉惠公 恵公 夷吾 14 650 637
晉懷公 懷公 圉 0 637 637
晉文公 文公 重耳 09 636 628
晉襄公 襄公 歡 07 627 621
晉靈公 靈公 夷皋 14 620 607
晉成公 成公 黑臀 07 606 600
晉景公 景公 據 19 599 581
晉厲公 厲公 壽曼 08 580 573
晉悼公 悼公 周 15 572 558
晉平公 平公 彪 26 557 532
晉昭公 昭公 夷 06 531 526
晉頃公 頃公 棄疾 14 525 512
晉定公 定公 午 37 511 475
晉出公   鑿 23 474 452
晉哀公 哀公、懿公、敬公 驕 18 451 434
晉幽公 幽公 柳 18 433 416
晉烈公 烈公 止 27 415 389
晉孝公 孝公、桓公 頎 32 388 357
晉靜公 靜公 俱酒 8 356 349
注1:晉哀侯、小子侯、侯緡及曲沃桓叔、莊伯在位年數有誤,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作了修正。
注2:晉國於出公以下在位時間與年數,依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作了修正。晉國於前349年為趙、韓所滅,然而晉國可考年數隻到晉孝公二十年(前369年),之後己不可得知。
注3:若假設前349年被弒的晉君為靜公,在位年數採用史記記載的“靜公元年,齊威王初立”,今暫定孝公在位時間為前388-前357年,靜公為前356-前349年。

地理位置

晉原本叫做唐,是夏朝的故地,稱之為夏虛。古唐國在周朝建立前就已存在,屬於的後裔。周成王時,將弟弟唐叔虞封於此,當時仍稱唐,其子晉侯燮即位後改名為晉。晉最初只限於今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一帶。進入春秋後,於晉獻公時期遷都於絳,並開始其擴張進程。最終形成了地跨今天的山西、河北大部,西到黃河西岸,據崤山,西北最遠達到汝水之濱,南到今河南北部的廣大疆域。

國都

晉的國都見諸於史的先後有唐、翼、絳、新絳等名字。唐叔虞受封時的都城在唐。春秋史籍《左傳》最早記載的晉都是翼。翼、絳之間的關係存在一定爭議,根據考古報告,唐和翼可能是一座城市,但翼、絳也可能只是一個城市的不同名稱。《晉國史綱要》考證翼、絳是指同一個地方,最初由穆侯從遷都於絳,獻公在位期間則對絳進行了擴建。《西周封考國疑》則認為國都自唐叔虞始封到晉侯緡時一直在翼,晉獻公時才遷都絳。晉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景公遷都於絳山之北汾河、澮河會合處的新田,稱之為新絳,這也是晉國最後的都城。不過歷代史書記載中,也有唐城在今太原市西南郊晉陽古城遺址之北的記載,但是目前缺乏充足的文物證據和史料證據,不被當代大多數所學者所認可。

曲沃也是晉國重要的城市,在晉國分裂時期是曲沃侯的都城,曲沃代晉後,武公在當地建造宗廟,做為祭祀歷任國君的地方。

立國傳說

關於晉國的立國有兩個傳說,互為依託:
左傳曰:“邑姜方娠太叔。”根據歷代註解,邑姜是姜太公呂尚的女兒,嫁給周武王,夢到上天說:“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她生的兒子據此名叫“虞”。
史記曰: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周成王因天子無戲言,遂封其弟於唐,史稱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
唐叔子燮(又稱“燮父”),傳說他徙居晉水邊,因此改國號為晉——但是這種說法,出自《括地誌》,未必可信。再者說,國號是那么隨便就能夠更改的嗎?存疑。無論如何,自晉侯燮開始,唐叔虞的國就被稱為晉國

晉侯燮薨,子武侯寧族(或作“曼期”“曼旗”)。武侯薨,子成侯服人。成侯薨,子厲侯福(或作“輻”)。厲侯薨,子靖侯宜臼。自燮至宜臼,不知其年歲,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

靖侯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共和行政。

靖侯薨,子僖侯司徒立;僖侯司徒薨,子獻侯籍立。獻侯籍薨,子穆侯立。穆侯有二子,長子仇,少子成師。傳說晉人師服預言,說仇、成師這兩個名字“庶名反逆”,今後晉必然亂於此——不知道這是不是古人附會,因為後來,確實是成師的子孫取代了仇的子孫當上晉君,其間的經歷不可謂不殘酷。
穆侯薨,其弟殤叔自立。四年後,靖侯的太子仇率眾歸來,襲殺殤叔,立為國君,是為晉文侯。

三軍六卿

晉武公以曲沃代翼,其子獻公擔心諸公子以此為亂,於是聽從士蒍建議,大肆捕殺公族,無論是晉文侯一脈,還是親近如桓叔、莊伯一脈,殺的殺,逃的逃,以至於晉無公族,為日後公室衰弱而六卿強盛埋下隱患。曲沃代翼後,晉武公滅荀國,以其地封原黯,原黯別為荀氏,稱荀息,是晉獻公託孤重臣,其後有中行氏、智氏;士蒍,其後為范氏;獻公滅霍、耿、魏,而以魏封畢萬,其後有魏氏;以耿賜給了趙夙,便是後來趙氏
晉文公即位後,設三軍,為晉國六卿的形成打下基礎。郤氏(郤榖、郤克)、狐氏(狐毛、狐偃)、趙氏(趙衰、趙盾)、荀氏(荀林父、荀首)、先氏(先軫、先且居)、欒氏(欒枝)、胥氏(胥臣、胥甲)諸卿大夫開始興盛。其中,趙氏最強。

趙衰、趙盾父子,歷經文襄靈成四公,權勢滔天。襄公六年,趙衰、欒枝、咎犯、先且居等重臣都逝世。趙盾得到了專政的機會。第二年,襄公薨,趙盾立年幼的靈公即位,“益專國政”,甚至以卿大夫的身份會盟諸侯,隱隱有僭越公室的跡象,到了靈公薨而成公立,賜趙氏為公族大夫,其他的卿大夫更加不滿。而趙穿弒靈公就成為諸卿伐趙的最有力藉口,那時趙盾死後,其子趙朔將下軍救鄭,打敗楚國歸來,結果卻見韓厥來勸自己避難,趙朔不從,最後屠岸賈率眾發難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史稱下宮之難。(其後,在韓厥、程嬰、公孫杵臼等人的幫助下,趙氏孤兒趙武長大成人,順利報仇而滅掉屠岸賈一族,繼續趙氏的發展)。

趙氏被滅,諸卿大夫爭權。景公八年,士會(范氏之祖,謚武子,史稱范武子、隨武子)告老致仕,郤克執政,發兵攻齊而大勝,郤氏日益壯大。到了厲公的時候,郤錡、郤焠(郤犨)、郤至位列三卿,至此,郤氏四世八卿(郤榖、郤溱;郤缺;郤克、郤犨;郤錡、郤至)。當初,郤錡與欒書作偽證助屠岸賈滅趙氏,而郤克之後,欒書執政,郤氏卻比欒氏更加強盛。欒書不忿,及至鄢陵之戰,更因郤至不用其謀而心生怨恨。恰逢厲公想“盡去群大夫而立諸姬兄弟”,欒書夥同中行偃,讒害郤至,借胥童滅三郤。緊接著,欒書、中行偃趁厲公出遊,弒殺厲公而立悼公。悼公即位重用魏絳(謚昭)而九合諸侯,戎、翟親附。隨著郤欒之爭的結束,郤欒兩家先後衰弱。但是“由此大夫稍彊”。

悼公薨而子平公彪立,此時,趙氏(文子武,趙成子衰之後)、韓氏(宣子,韓獻子厥之子)、魏氏(獻子,魏昭子絳之後)強盛,而吳延陵季子、晉叔向皆預言此後晉歸六卿。

自景公始作六卿,經厲悼平昭四公而六卿稍強,至頃公,而“韓、趙、魏、范,中行及智氏為六卿”。(范氏,始於士會,他先封於范後封於隨,其部分子孫以范為氏,他的祖父是士蒍;中行氏,始於荀林父,他在晉文公始作三行以備胡時擔任中行將,遂以此為氏;智氏,始於荀首,他是荀林父的弟弟,荀林父和荀首都是荀息之孫。)
這六家之間,相互爭權,最終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爭鬥:
其一,范、中行之亂:晉頃公六年,晉國六卿“平王室亂,立敬王”;頃公十年,趙簡子鞅合諸侯而入周敬王於周,隱隱成為六卿之首;頃公十二年,魏獻子率諸卿大夫以法誅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而弱公室,公室由此益弱。趙鞅的崛起,讓范氏、中行氏頗為擔憂,定公十五年,中行寅(中行文子)、范吉射(范昭子)率眾攻趙鞅,而定公以三家作亂,獨追趙鞅於晉陽而攻之。荀躒(智文子)、韓不信、魏侈與范、中行為仇,於是出兵幫趙鞅,結果范氏、中行氏敗走。定公二十一年,趙鞅趕走中行氏、范氏,得邯鄲、柏人。“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於諸侯。”通過此亂,趙氏成為六卿之首,專晉國政。

其二,三分智氏:范氏、中行氏被驅逐之後,晉國六卿只有四卿(智、趙、韓、魏)。出公十七年,“智伯與趙、韓、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邑”,出公怒,通告齊、魯,要討伐四卿。結果四卿驚懼,反攻出公。出公失敗出逃,結果死於路上。智伯立哀公,由此專晉國政,遂有范、中行地,最強。智伯專政,日益驕橫,甚至先後向三卿要求土地,而趙襄子不予,他就率韓、魏攻趙。智伯率三家之力而攻打趙氏的老巢晉陽,“引汾水灌其城”。趙行反間,激起韓、魏唇亡齒寒的念頭,最終“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智伯”,而“趙北有代,南並智氏,彊於韓、魏”。如此一來,晉國六卿實際只有三家,而趙氏最強。

外交

西周時代,晉國是周朝北部重要封國,為抵禦戎狄的重要屏障。進入春秋以後,晉國不斷併吞周圍的諸侯小國與戎狄領地,實力大增。齊桓公去世,晉國進入爭霸行列,文公時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國,躍升為諸侯霸主,開始長期主導華夏諸侯的政治。

齊國

齊國是周朝的母舅之國,其始封君姜太公之女邑姜便是武王正妃,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在西周時,晉齊君主曾同事周康王。雙方不僅是同僚,也經常通婚,獻公時的太子申生和穆姬之母就是齊女;文公流亡齊國期間,齊桓公對他禮遇有加,並將女兒嫁給他。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出現君位之爭,其霸業衰落,從此進入到晉楚爭霸時代。此後的齊國雖然為晉的盟國,但又欲挑戰晉國的霸權,雙方最終景公時期發生鞍之戰,齊國戰敗。此戰之後,身處海濱的齊國雖然表面親晉,私下卻極力擴張其在東方的勢力。晉國自平公以後,內部卿大夫鬥爭激烈,齊國便開始以東方霸主自居,並多次與周邊小國盟會。

秦國

秦國在東周才立國,其始祖因助平王有功而封為諸侯,獲賜周室故地。到獻公時期,晉國向西用兵取驪戎之地後,兩國領地有所接觸,並開始互相交流。一方面兩國長期通婚,成語“秦晉之好”就是形容雙方的聯姻。惠公、文公則是由因秦穆公的幫助才得以即位;另一方面,隨著兩國領土的擴張,也面臨著衝突。文公去世後,一心求霸的秦穆公乘晉國國喪伐鄭不成,被晉國先後在餚之戰和令狐之戰中擊敗。兩國自此由原本的友邦變成敵對,秦國開始聯楚及勾結北狄來打擊晉國。在景公和厲公時代,晉國多次被秦、楚合擊。忍無可忍的厲公派呂相出使秦國,送出著名的呂相《絕秦書》為戰書,聯合齊、宋、衛、鄭、曹、邾和滕共八國之師伐秦,在麻隧之戰中大敗秦國。秦經此一役,幾世不振,元氣大傷,從此不再對形成晉國西部威脅。兩國對峙了八十多年後,到平公十一年(前547年),才在長期居於晉國的秦景公之弟後子針的調解下恢復關係。

楚國

晉、楚在西周時也曾為同僚。進入春秋後,楚國積極向北擴張,兩國因為利益而發生戰爭已是不可避免。但文公流亡國外時,曾在楚國受到楚成王的禮遇,文公沒有好的理由和楚國開戰。直到宋國親晉叛楚後,楚國發兵攻宋,晉國便以救宋的名義同楚國交戰,在城濮之戰中打敗楚國。晉國從此確立了霸權,原來親楚的鄭、魯等國都選擇了和晉國結盟。此後的百多年間,晉楚兩國多數爆發大戰,但兩國實力相差不大,雙方都沒有辦法完全壓過另一方。到春秋後期,晉國內部的鬥爭激烈,無暇對外爭霸,便與楚國簽訂第二次弭兵之盟,自此退出爭霸的舞台。
由於晉楚長期對峙,雙國那些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大夫或家族往往會選擇逃往敵對國家,以保存自己,成語“楚材晉用”就是指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的典故。比如晉國的伯宗被三郤所害後,其子伯州犁便逃往楚國為官;而仕晉的苗賁皇、申公巫臣原本都是楚臣,因為家族被滅或與權貴不睦才出走他國。

與戎狄的關係

晉國與北方的戎狄毗鄰。戎狄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當時對非華夏族群體的通稱。這些戎狄部落有些很早就已居於晉國周邊,有些則是受平王東遷的影響遷徙而至。
條戎、奔戎及北戎

位於晉國和王室之間,活動於今山西絳縣、夏縣,中條山附近的條戎與奔戎是最早和晉國接觸的。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三十六年(前792年),晉穆侯隨周宣王伐條戎、奔戎並最終獲勝。

北戎則是活動於今山西河北北方的山戎,其最大的一部又稱無終。晉穆侯在位期間曾大敗北戎。穆侯以後,齊桓公率諸侯將多次侵犯北燕、邢、衛的北戎擊潰,北戎至此衰落,並服於太行山一帶的赤狄。北戎在悼公時一度與晉國和談並達成近三十年的和平,直到無終聯合狄戎各部攻擊晉國為止。這次戰爭中,晉國改用步兵大敗聯軍。

白狄

晉國最有威脅的要數白狄,這支狄族散布於今陝西境內的黃河沿岸一帶,是曾摧毀西周的犬戎別部。春秋以後,白狄逐漸分為兩部:一支仍居原地;一支則越過黃河進入河北正定一帶。自晉獻公以來,晉國多次與堅守故地的白狄發生戰爭。晉成公以後,在晉秦兩國的夾擊下,這支白狄不得不一時服晉。
向東發展的白狄後來又分為鮮虞、肥和鼓三部。其中以鮮虞最強,其餘兩部都臣服於它。第二次弭兵之盟以後,中原戰事告於平息,控制晉國的政權的六卿便向東北擴張以增強各自實力。肥國首當其衝的被中行氏所滅,並在接下來的三年間,又多次圍攻鮮虞並迫降鼓國。鮮虞由此羽翼盡去,但其實力仍強,晉國多次被其攻擊,損兵折將不在少數。鮮虞甚至於定公六年(前506年)仿中原制度建立的中山國,受到范鞅與衛國聯軍的攻打。十年後,晉六卿內亂,中山國參加了齊、魯、衛三國攻晉的行動以救范氏、中行氏。進入戰國以後,中山成為除戰國七雄以外的北方強國之一,並持續對三晉形成威脅。

晉國和白狄雖曾多次發生戰爭,但雙方的關係也一度良好。驪姬之亂後,晉文公流亡白狄部落達十二年之久。厲公時期,白狄受到秦景公的欺騙,憤而之下選擇與晉國結盟。

赤狄

赤狄是除白狄以外較有實力的一支,主要分布於今山西東南的方山、盂縣、昔陽、武鄉一帶。它們在晉獻公時又稱“東山皋落氏”,一度嚴峻威脅著晉國。晉文公時先後在勤王成功後獲得天子所賜的南陽之地,再加上通過戰爭獲得的五鹿,對赤狄形成了包圍之勢。晉襄公以後,赤狄便分裂為潞氏、甲氏、留吁、鐸辰和嗇咎如五部,其中以潞氏最強。晉成公還將女兒伯姬嫁給潞氏君主嬰兒為夫人。由於嬰兒性格懦弱,大臣鄷舒擅權,他不僅弄傷嬰兒眼睛,還將伯姬殺害。晉景公大怒,命荀林父滅潞氏,嬰兒也被俘虜。第二年,晉國又連線滅掉了赤狄餘下四部。赤狄滅亡後,其殘餘一部分華夏化,另一部分則北奔,後來形成了漢朝時的高車族。

狐氏戎

狐氏戎主要活動於今山西太原以西的呂梁山,是晉國始祖唐叔虞流落到戎人地區所出的後代,狐氏大戎與晉國的關係較好,晉文公的母親大戎狐姬便是狐氏戎女子,狐突和狐毛、狐偃父子都在晉國為官,是文公、襄公時期有影響力的家族。

驪戎

位於今陝西臨潼一帶的驪戎跟晉國並不接壤,但晉國在獻公即位的第五年就滅驪戎,取驪姬而歸。驪戎由此成為晉國的飛地,直到十多數年後,獻公滅掉虞、虢、耿、魏等國才將晉國本土和驪戎之地相連。

陸渾之戎

陸渾之戎也是一度強大的戎族,原居於今甘肅敦煌一帶的他們在西周時與周宣王所率的南國之師戰於千畝,周師損失甚大。晉惠公被秦國打敗後,使計誘其東遷於伊川(河南嵩縣),因伊川位於晉國境內黃河之南,故又稱“陰戎”。東遷的陸渾之戎從此成為了晉國附庸,其後又分裂為居於西部的“姜姓之戎”和居於東部的“允姓之戎”。晉國自平公以後,霸權日衰,陸渾之戎改與楚國親近,最終被晉荀吳所滅。

其他

其他較常見的戎狄部落還有居於今山西平陸一帶的茅戎、居於河南伊水、洛水附近的伊洛之戎。這些戎狄除鮮虞所建的中山國以外,剩下都被晉國所滅,其部眾成為了晉國的人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