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動脈的血官因隨心臟搏動,所以叫動脈;靜脈不隨心臟搏動,所以叫靜脈。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動脈動脈
拼音:dòngmaì
注音:ㄉㄨㄙˋㄇㄞˋ
同義詞:主脈
反義詞:靜脈
基本解釋
[artery]將從心臟流出的血液運送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引證解釋
1.中醫學名詞。指經脈搏動應手處。《難經·一難》:“十二經皆有動脈。”
2.中醫學
名詞。指脈搏滑數有力,應指跳突如豆,但搏動的部位較狹小,節律不夠均勻的脈象。
《脈經》:“動脈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搖。”
3.生理學名詞。從心臟運送血液到機體各部的血管的總稱。[
基本簡介
動脈是由心室發出的血管。動脈在行徑中不斷分支,愈分愈細,小動脈最後移行為毛細血管。動脈管壁較厚,平滑肌較發達,彈力纖維較多,管腔斷面呈圓形,具有舒縮性和一定的彈性,可隨心臟的收縮、血壓的高低而明顯的搏動。動脈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中小動脈,在神經支配下收縮舒張,以改變管腔的大小,從而影響局部血流量和血液阻力,維持和調節血壓。基本含義
西醫的動脈見如下:動脈是運送血液離開心的血管,從心室發出後,反覆分支,越分越細,最後移行於毛細血管。動脈管壁較厚,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大動脈管壁彈性纖維較多,有較大的彈性,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中、小動脈,特別是小動脈管壁的平滑肌較發達,可在神經體液調節下收縮或舒張,以改變管腔和大小,影響局部血流阻力。血液的流速快。動脈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快。動脈多分布在身體較深處,但在頸部可以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在腕部可以摸到橈動脈的搏動。
1.動脈的結構特點
內膜由內皮、內皮下層、內彈性膜組成。內皮下層位於內皮之外,為較薄的疏鬆結締組織,內含少量平滑肌纖維。內彈性膜由彈性蛋白構成,彈性膜上有許多小孔。在中動脈的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使內彈性膜呈波浪狀,可做為內、中膜的分界線;中膜較厚,主要由10~40層平滑肌組成,故稱肌性動脈;在平滑肌之間有少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平滑肌纖維的舒縮可控制管徑的大小,調節器官的血流量。此外平滑肌纖維具有產生結締組織和基質的功能;外膜厚度與中膜相近,由疏鬆結締組織組成。在外膜與中膜交界處有外彈性膜相隔,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經分布。
2.小動脈和微動脈的結構特點
管徑在0.3~1mm之間,為小動脈,管壁結構與中動脈相似,但各層均變薄,內彈性膜明顯,中膜含數層平滑肌,外彈性膜不明顯,平滑肌舒縮可使管徑變小,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小動脈也稱外周阻力血管;管徑在0.3mm以下者為微動脈,管壁由內皮和1~2層平滑肌構成,外膜較薄。
3.大動脈的結構特點
大動脈又稱彈性動脈,如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髂總動脈等。大動脈與中動脈是漸變的,其間沒有明顯界限。內膜比中動脈內膜厚,內彈性膜與中膜的彈性膜相連續;中膜:最厚,主要由40~70層有孔的彈性膜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在彈性膜之間還有平滑肌及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外膜較薄,由結締組織構成,其中有營養血管、淋巴管、神經等。外彈性膜與中彈性膜相連,故分界不清。
中醫的動脈:
動乃數脈,見於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
基本類型
大動脈
大動脈(largeartery)包括主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椎動脈和髂總動脈等。大
動脈的管壁中有多層彈性膜和大量彈性纖維,平滑肌則較少,故又稱彈性動脈(elasticartery)。大動脈管壁結構特點如下。1、內膜有較厚的內皮下層,內皮下層之外為多層彈性膜組成的內彈性膜,由於內彈性膜與中膜的彈性膜相連,故內膜與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中膜成人大動脈有40~70層彈性膜,各層彈性膜由彈性纖維相連,彈性膜之間有環形平滑肌和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中膜基質的主要成分為硫酸軟骨素。
3、外膜較薄,由結締組織構成,沒有明顯的外彈性膜。外膜逐漸移行為周圍的疏鬆結締組織。
中動脈
除大動脈外,其餘凡在解剖學中有名稱的動脈大多屬中
動脈(medium-sizdeartery)。中動脈管壁的平滑肌相當豐富,故又名肌性動脈(muscularartery)。中動脈管壁結構特點如下。1、內膜內皮下層較薄,內彈性膜明顯。
2、中膜中動脈的中膜較厚,由10~40層環形排列的平滑肌組成,肌間有一些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
3、外膜厚度與中膜相等,多數中動脈的中膜和外膜交界處有明顯的外彈性膜。
小動脈
管徑1mm以下至0.3mm以上的動脈稱為小動脈(smallartery)。小動脈包括粗細不等的幾級分支,也屬肌性動脈。較大的小動脈,內膜有明顯的內彈性膜,中膜有幾層平滑肌,外膜厚度與中膜相近,一般沒有外彈性膜。
微動脈
管徑在0.3mm以下的動脈,稱微動脈(arteriole)。內膜無內彈性膜,中膜由1~2層平滑肌組成,外膜較薄 。
功能關係
心臟規律地舒縮,將血液斷續地射入動脈,心臟收縮時大動脈管徑擴張,而心臟舒張時,大動脈管徑回縮,故動脈血流是連續的。中動脈中膜平滑肌發達,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血管管徑縮小或擴大,要調節分配到身體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動脈和微動脈的舒縮,能顯著地調節器官和組織的血流量,正常血壓的維持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於外周阻力,而外周阻力的變化主要在於小動脈和微動脈平滑肌收縮的程度。血管壁內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器,如頸動脈體、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頸動脈體位於頸總動脈分支處管壁的外面,是直徑約2~3mm的不甚明顯的扁平小體,主要由排列不規則的許多上皮細胞團索組成,細胞團或索之間有豐富的血竇。電鏡下上皮細胞分為兩型:Ⅰ型細胞聚集成群,胞質內含許多緻密核芯小泡,許多神經纖維終止於Ⅰ型細胞的表面;Ⅱ型細胞位於Ⅰ型細胞周圍,胞質中顆粒少或無。
生理學研究表明,頸動脈體是感受動脈血氧、二氧化碳含量和血液PH值變化的化學感受器,可將該信息傳入中樞,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進行調節。主動脈體在結構和功能上與頸動脈體相似。頸動脈竇是頸總動脈分支處的一個膨大部,該處中膜薄,外膜中有許多來源於舌咽神經的形態特殊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因血壓上升致血管擴張的刺激,將衝動傳入中樞,參與血壓調節。
動脈管壁結構的發育到成年時才趨完善。可能由於心臟和動脈始終不停地進行著舒縮活動,似較其它器官易發生損傷和衰老變化,其中尤以主動脈、冠狀動脈和基底動脈等的變化較明顯。中年時,血管壁中結締組織成份增多,平滑肌減少,使血管壁硬度漸大。老年時,血管管壁增厚,內膜出現鈣化和脂類物質等的沉積,血管壁硬度增大。因此,只有在血壁結構的變化已超越該年齡組血管的變化標準時,方能認為是病理現象。
結構特點
內膜由內皮、內皮下層、內彈性膜組成。內皮下層位於內皮之外,為較薄的疏鬆結締組織,內含少量平滑肌纖維。內彈性膜由彈性蛋白構成,彈性膜上有許多小孔。在中動脈的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使內彈性膜呈波浪狀,可做為內、中膜的分界線;中膜較厚,主要由10~40層平滑肌組成,故稱肌性動脈;在平滑肌之間有少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平滑肌纖維的舒縮可控制管徑的大小,調節器官的血流量。此外平滑肌纖維具有產生結締組織和基質的功能;外膜厚度與中膜相近,由疏鬆結締組織組成。在外膜與中膜交界處有外彈性膜相隔,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經分布。小動脈和微動脈的結構特點
管徑在0.3~1mm之間,為小動脈,管壁結構與中動脈相似,但各層均變薄,內彈性膜明顯,中膜含數層平滑肌,外彈性膜不明顯,平滑肌舒縮可使管徑變小,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小動脈也稱外周阻力血管;管徑在0.3mm以下者為微動脈,管壁由內皮和1~2層平滑肌構成,外膜較薄。
大動脈的結構特點
大動脈又稱彈性動脈,如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髂總動脈等。大動脈與中動脈是漸變的,其間沒有明顯界限。內膜比中動脈內膜厚,內彈性膜與中膜的彈性膜相連續;中膜:最厚,主要由40~70層有孔的彈性膜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在彈性膜之間還有平滑肌及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外膜較薄,由結締組織構成,其中有營養血管、淋巴管、神經等。外彈性膜與中彈性膜相連,故分界不清 。
肺循環動脈
肺動脈pulmonary artery起於右心室,在主動脈之前向左上後方斜行,在主動脈弓下方分為左、右肺動脈,經肺門入肺。肺動脈乾(truncuspulmonalis)位於心包內,為一粗短的動脈乾。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動脈前方向左後上方斜行,至主動脈弓下方分為左、右肺動脈。
左肺動脈較短,在左主支氣管前方橫行,分二支進入左肺上、下葉。
右肺動脈較長而粗,經升主動脈和上腔靜脈後方向右橫行,至右肺門處分為三支進入右肺上、中、下葉。
在肺動脈乾分叉處稍左側有一短的纖維結締組織索,連於主動弓的下緣,稱動脈韌帶,是胚胎時期動脈導管閉鎖後的遺蹟。動脈導管若在出生後6個月尚未閉鎖,則稱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
體循環動脈
在頸總動脈分叉處有兩個重要結構:(1)頸動脈竇(sinuscaroticus)為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為壓力感受器。當血壓升高時,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減慢,血壓下降。
(2)頸動脈小球(glomuscaroticum)是一個扁圓形小體,借結締組織連於頸內、外動脈分叉處後方,為化學感受器。當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主動脈分三段,即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
降主動脈又可再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升主動脈,起自左心室,在起始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營養心臟壁。主動脈弓,是升主動脈的直接延續,在右側第二胸肋關節後方,呈弓形向左後方彎曲,到第4胸椎椎體的左側移行為胸主動脈。在主動脈弓的凸側,自由向左發出頭臂乾、左側頸總動脈和左側鎖骨下動脈。胸主動脈,是主動脈弓的直接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穿過膈肌主動脈裂孔移行為腹主動脈。腹主動脈。是胸主動脈的延續,沿脊柱前方下降,至第四腰椎平面分為左、右髂總動脈而終。
2、頭頸部的動脈
左側頸總動脈直接發自主動脈弓,右側起於頭臂乾。在甲狀軟骨上緣平面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內動脈經顱底的頸動脈管入顱,分布於腦和視器。頸外動脈,上行至下頜頸處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和面動脈等。
3、上肢的動脈
上肢動脈的主幹是鎖骨下動脈。左鎖骨下動脈,直接起於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起於頭臂乾,在第一肋外緣續於腋動脈。其主要分支有椎動脈,甲狀頸乾,胸廓內動脈。
腋動脈為鎖骨下動脈的延續,至背闊肌下緣,移行於肱動脈,腋動脈分三段,第一段有胸上動脈,第二段有胸肩峰動脈和胸外側動脈,第三段有鏇肱前後動脈和肩胛下動脈。
肱動脈至肘關節前面,分為橈動脈和尺動脈。橈動脈和尺動脈分別沿前臂的橈側和尺側下降。至手掌,兩動脈的末端和分支在手掌吻合,形成雙層的動脈弓即掌淺弓的掌深弓。
4、胸部的動脈
胸部的動脈主要起源於主動脈。其分支有壁支和髒支兩類。壁支主要是肋間動脈,共9對,行於第3至11肋間隙內;肋下動脈,沿第12肋下緣行走。髒支供給胸腔臟器,如支氣管和肺、食管和心包等。
5、腹部的動脈
腹部的動脈主要發自腹主動脈,也有壁支和髒支兩類。壁支分布於腹後壁和膈肌。髒支分為成對髒支和不成對髒支。成對的有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和生殖腺動脈(男性的睪丸動脈或女性的卵巢動脈)。不成對的分支有腹腔乾,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6、盆部的動脈
腹主動脈在第4腰椎體的左前方,分為左、右髂總動脈。髂總動脈行至骶髂關節處又分為,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髂內動脈,是盆部動脈的主幹,沿小骨盆後外側壁走行。分支有壁支和髒支之分。
7、髂外動脈和下肢的動脈
髂外動脈,是指自起始部至腹股溝韌帶深而以上的一段動脈。 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深面續髂外動脈,在膕窩移行為膕動脈。動脈在膕窩深部下行,在膝關節下方分為脛後動脈和脛前動脈。脛後動脈沿小腿後部深層下行,經內踝後方至足底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脛前動脈起始後經脛腓骨之間穿行向前,至小腿前部下行,越過踝關節前面至足背,移行為足背動脈。
頸部動脈
1、頸內動脈(a.carotisinterna)。自頸總動脈分出後,上升達顱底,穿過頸動脈管入顱,分支布於腦與視器。2、頸外動脈(a.carotisexterna)位於頸內動脈前內側,轉向前外側,上行入腮腺,末端平下頜頸處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頸外動脈沿途分支很多,主要分布於顱腔以外的頭頸各器官和軟組織。
其它的重要分支有:
1、甲狀腺上動脈:分支布於甲狀腺上部和喉;
2、舌動脈:分支布於舌、舌下腺和齶扁桃體;
3、面動脈:分支布於面部軟組織、下頜下腺和齶扁桃體等,此動脈的終末端改名為內眥動脈;
4、上頜動脈:在下頜頸深面入顳下窩,向前經翼齶窩達眶下裂,改名為眶下動脈。
上頜動脈發出的分支主要有:
① 腦膜中動脈:分前、後支分布硬腦膜和顱骨;
② 下牙槽動脈:分布於下頜牙齒,其末端出頦孔,分布於頦部;
③ 其它分支:布於上頜牙齒和牙齦、咀嚼肌、上頜竇等。
5、顳淺動脈:在腮腺內直行上升,經外耳門前方至顳部皮下,分支布於額、顳、頂部軟組織及腮腺、眼輪匝肌等。
鎖骨下動脈
鎖骨下動脈(a.subclavia)左側起於主動脈弓,右側起於頭臂乾,沿肺尖內側斜越胸膜頂前面,弓形向外穿過斜角肌間隙,至第一肋外緣,移行為腋動脈。其主要分支有:
1、椎動脈:分支布於腦和脊髓。
2、胸廓內動脈:分布於胸膜、心包及乳房等,該動脈發出終支:
(1)肌膈動脈:分布於肋間隙和膈;
(2)腹壁上動脈:分布於腹直肌,末端與腹壁下動脈吻合。
3、甲狀頸乾:為一粗乾,分支主要有甲狀腺下動脈,除與甲狀腺上動脈吻合布於甲狀腺外,還布於鄰近的肌、食管、氣管和喉下部。
腋動脈
腋動脈(a.axillaris)自第1肋外緣處續於鎖骨下動脈,穿過腋窩,至大圓肌和背闊肌的下緣,移行為肱動脈。在腋窩內腋動脈與腋靜脈、臂叢相伴。主要分支有:
1、胸肩峰動脈:(a.thoracoacromialis)分數支分布於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處。
2、胸外側動脈:(a.thoracicalateralis)分布於乳房和前鋸肌。
3、肩胛下動脈:(a.subscapularis):該動脈分二支,一支為胸背動脈,布於背闊肌和前鋸肌,另一支為鏇肩胛動脈,分布於岡下窩諸肌。
4、鏇肱後動脈:(a.circumflexaposteriorhumeri)分布於肩關節和三角肌。
肱橈尺動脈
肱動脈(a.brachialis)肱動脈自大圓肌下緣處續腋動脈,沿肱二頭肌內側緣下行至肘窩平橈骨頸處,分為橈動脈和尺動脈。肱動脈主要營養臂部和肘關節。主要的分支有肱深動脈,分支布於肱三頭肌,並有支參加肘關節動脈網。橈動脈(a.radialis)自肱動脈分出,沿前臂橈側下行於前臂前群肌間隙內,在行程中除分支參與肘關節網和營養前臂肌外,還發出:
1、掌淺支:在手掌與尺動脈末端吻合成掌淺弓;
2、拇主要動脈:分布於拇指兩側和示指橈側緣。
尺動脈(a.ulnaris)沿前臂尺側下行於前臂前群肌間隙內,除發分支至前臂尺側諸肌和參加肘關節網外,還發出:
1、骨間總動脈:分支至前臂肌和尺、橈骨;
2、掌深支:在掌深部與橈動脈末端吻合成掌深弓。
胸腹動脈
胸主動脈(aortaabdominalis)自第4胸椎體下緣左側續主動脈弓,下降達第12胸椎高度穿膈主動脈裂孔入胸腔,移行為腹主動脈。胸主動脈分壁支和髒支:壁支主要有9對肋間後動脈和一對肋下動脈。肋間後動脈9對,布於3-11肋間隙,在12肋下緣走行的為肋下動脈,肋間後動脈沿途分支布於第3肋間隙及其以下的胸壁和腹前外側壁上部的肌肉與皮膚。
髒支均細小,主要有支氣管,有數支布於支氣管和肺。食管支,有數支布於食管胸段。心包支,布於心包。
腹主動脈(aortaabdominalis)自膈主動脈裂孔處續於胸主動脈,沿脊柱前左側下行,至第4腰椎體下緣前方,分為左、右髂總動脈。腹主動脈亦分髒支和壁支,布於腹腔臟器和腹壁。
(一) 壁支:主要有4對腰動脈,分支分布於腹後壁及背部肌肉和脊髓等處。另有膈下動脈,分布於膈下面,並發出腎上腺動脈,分布於腎上腺上部。
(二) 髒支,成對的髒支主要有:
(1)腎動脈:較粗大,平第2腰椎高度發出,橫行向外側至腎門入腎。右側比左側稍長,並發小支至腎上腺稱腎上腺下動脈。
(2)腎上腺中動脈:分布於腎上腺,在腺體內分別與腎上腺上、下動脈分支相吻合。
(3)睪丸動脈(卵巢動脈):布於睪丸和附睪或布於卵巢和輸卵管。
動脈系統
心血管系統是一個“密閉”的管道動力系統。動脈始於心室,由大到小,逐級分支,如樹枝狀遍布全身,將血液輸送至毛細血管。動脈血壓較高,血流較快,因而管壁較厚,富有彈性和收縮性等特點。按其結構和功能特點可分為彈性動脈、肌性動脈和小動脈。彈性動脈是體內最大的動脈,包括主動脈、頭臂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頸總動脈等,含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但平滑肌成分較少。心室收縮時射出的血液首先進入彈性動脈,較高的血壓使血管被動擴大其容量,暫時貯存一部分血液,以緩衝壓力過度升高。心室收縮驅動血液的一部分能量以勢能的形式貯存在彈性動脈管壁中,這種動、勢能轉換沿動脈壁依次傳遞至肢體的動脈壓力,就是臨床上通常測得的收縮壓;當心室舒張時,被動擴張的血管發生彈性回縮,將射血期多容納的那部分血液繼續向外周推進,此壓力傳至肢體的動脈,即是臨床上測得的舒張壓,從而使間斷的射血變為連續性血流。
肌性動脈為彈性動脈的續行段及其分支,管壁內彈性纖維有所減少而平滑肌增多。在神經的調節下,平滑肌收縮,可縮小管徑。體內大多數動脈屬於此型,如腋動脈、橈動脈等。這些動脈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各處,動脈的分支愈細,管壁內的彈力纖維愈少,平滑肌相對愈多。
小動脈是指直徑小於0.1mm的動脈支,管壁的彈力和膠原纖維成分減少,而環形平滑肌顯著增多。平滑肌緊張性的大小受神經性和化學性兩種調節機制的控制,當血管平滑肌收縮時,其管徑縮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故常稱這段血管為阻力血管。動脈壓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小動脈平滑肌張力的程度,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則產生高血壓。對微循環部分來講,這段阻力血管的口徑變化又起到控制進入微循環血流量的閘門樣作用。
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狹小。類型
脈硬化有三種主要類型:
(1)細小動脈硬化。
(2)動脈中層硬化。
(3)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
動脈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高血脂症、抽菸三大危險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運動不足、緊張狀態、高齡、家族病史、脾氣暴躁等都有關係。
高血壓:高壓血流長期衝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並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壓不控制,心肌梗塞發生率約提高2~3倍,腦中風則約4倍。
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抽菸: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菸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缺少運動: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肥胖: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島素阻抵抗症候群。
過大壓力:人會因為壓力而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於是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內壁。
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遺傳,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症,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動脈硬化的症狀
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主要決定於血管病變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對於早期的動脈硬化病患者,大多數患者幾乎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都處在隱慝狀態下潛伏發展。對於中期的動脈硬化病患者,大多數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悶、頭痛、頭暈、四肢涼麻、四肢酸懶、跛行、視力降低、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等臨床症狀,不同的患者會有不同的症狀。
動脈硬化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腦動脈硬化,可引起腦缺血(包括暫時性缺血性發作)、腦萎縮,或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腦動脈硬化的早期階段:神經衰弱(常有頭暈,頭昏,頭痛,耳鳴,嗜睡,記憶力減退,易疲勞),情感異常(情緒易激動,缺乏自制力,隨著病情的加重,會逐漸變得表情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判斷能力低下(表現為不能持及地集中注意力,想像力降低,處理問題要靠別人協助)。腦動脈硬化達到中後期時可出現步態僵硬或行走不穩,痴呆,癲癇樣痙攣發作,腦中風。
腎動脈粥樣硬化,常引起夜尿多、頑固性高血壓、嚴重者可有腎功能不全。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飽餐後腹痛便血等症狀。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休息時也發生疼痛則是下肢嚴重缺血的表現,常伴有肢端麻木,足背動脈搏動消失等。晚期還可發生肢端潰瘍和壞疽。
動脈硬化的預防和保養
(1)飲食治療:減少對脂肪的攝取:應少食“飽和脂肪酸”占有量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膽固醇”食物的蝦、肝、腎和其他內臟,蛋黃等。多吃恰瑪古產品可以有效的調節身體內的酸鹼平衡,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
(2)不吸菸並防被動吸菸:菸草毒害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內皮系統功能,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並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3)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體力活動量需根據原本身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運動,每天最好堅持不短於30分鐘的活動,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進行,每次10分鐘。依個體條件進行跳繩、保健體操、打太極拳、騎車、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幹家務等。
(4)釋放壓抑或緊張情緒:慢性憂鬱或持續的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流減少。
預防動脈硬化的幾種食物
牛奶:含有一種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牛奶中還含有大量的鈣質,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種皂甙的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生薑:含有一種含油樹脂,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和降膽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揮發性激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茄子:含有較多的維生素P,能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經及腦溢血有一定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可減肥和抗癌。
燕麥: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動脈粥樣硬化。
紅薯:可供給人體大量的膠原和黏多糖類物質,可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
山楂:具有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臟收縮幅度及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還能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
茶葉:有提神、強心、利尿、消膩和降脂之功。
海魚:有降血脂的功效。臨床研究表明,多食魚者其血漿脂質降低。有預防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蜜橘:多吃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加速膽固醇的轉化,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十分廣泛,包括止血、抗血栓、促進造血、擴血管、降血壓、抗心肌缺血、抗腦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動脈粥硬化、抗炎、保肝、抗腫瘤、鎮痛等作用。
動脈硬化檢測的方法
常規的檢測動脈硬化的方法有:血管造影術檢查、核磁共振成像檢查、CT掃描檢查、彩色超聲檢查、眼底檢查和脈搏波速度(PWV)檢查等幾種方法。當常規檢查出動脈硬化時,病理已經是動脈硬化中後期。所以在早期動脈硬化檢查方面,PWV檢查優於其它常規的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