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國際風箏節,是我國最早冠以國際,並有眾多海外人士參與的大型地方節會。從198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十屆。其創立的風箏牽線、文體搭台、經貿唱戲的模式,被全國各地廣為借鑑。

基本信息

概述

濰坊國際風箏節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是風箏的發祥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濰坊就曾舉辦過風箏會。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濰坊風箏又煥發了生機,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風箏展覽和放飛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國友人大衛·切克列的熱心幫助和山東省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拉開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召開主席團會議。會上與會代表一致通過,確定濰坊市為“世界風箏都”。1989年第六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成立了由美國、日本、英國、義大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風箏組織參加的“國際風箏聯合會”,並決定把總部設在濰坊。

國際風箏會的舉辦,讓世界了解了濰坊,也使濰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極大地促進了濰坊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為了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打好節會牌、唱好節會戲的新路子,從第16屆開始,嘗試市場化運作的辦會模式,使風箏會越辦越好,吸引了眾多遊客,風箏會期間還同時舉辦了魯台貿洽會、壽光菜博會、濰坊工業產品展銷會、昌樂珠寶展銷訂貨會、臨朐奇石展銷會等經貿活動。據不完全統計,風箏會期間,前來濰坊進行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經貿洽談、觀光旅遊、對外交流、理論研討、新聞報導、文化交流等活動的國內外賓客近60萬人。

濰坊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調整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時間的決定濰坊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屆會議,聽取了濰坊國際風箏會辦公室主任張崇高受市政府委託所作的《關於調整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時間的匯報》,經審議決定,從2012年起,每年4月第三周的周六為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日。

詳情

濰坊國際風箏節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就設在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也是中國的風箏之鄉,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齊名鼎立,享譽中外。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節慶的活動內容包括:舉辦開幕式,放飛儀式,國際風箏比賽,國內風箏大獎賽,評選風箏十絕,參觀風箏博物館,觀看楊家埠民間藝術表演,參觀民俗旅遊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娛樂等。

國際風箏聯合會、世界風箏都---濰坊在第六屆風箏會上成立了國際風箏聯合會,其總部設在濰坊,辦事機構就設在這裡濰坊成為“世界風箏都”。每年四月二十日舉行隆重的開幕式,大型民間傳統歌舞表演,變幻多姿,焰火禮花,絢麗多彩。二十一日於浮煙山或渤海灘舉行國際風箏賽暨中國風箏精美比賽。中外風箏,各以自己獨特的造型,色彩和風格及放飛技巧吸引著數以萬計的觀賞者。二十二日起,客人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遊覽“千里民俗旅遊線”,尤其石家莊的民俗風情,給客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裡的傳統婚禮表演,坐花轎拜天地、交杯酒、入洞房,再現古代婚俗,令人心馳神往。村內的民俗博物館,可讓人了解魯中農村的百年習俗。“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學農家活,隨農家俗”,在這裡客人可盡情地體驗享受農家生活。同時,風箏節又是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的盛會,期間舉辦濰坊市對外經濟技術貿易洽談會,吸引著大批中外客商前來洽談貿易,投資辦廠,進行技術交流和觀光遊覽。

楊家埠風箏

風箏音樂會上,藝壇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濰坊風箏歷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優美,放飛平穩,易於起飛。位於市區東北15公里的楊家埠村,便是風箏的故鄉。楊家埠風箏以做工考究,繪製精細,起飛高穩而聞名,分為串子類、板子類、立體類、軟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個品種。楊家埠木版年畫,則是馳名中外,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列齊名,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畫市。年畫與風箏為姊妹藝術,始於明(代)而盛於清。均有著500多年的歷史。在這裡可以看到明清時期典型的民間建築四合院式的風箏與木版年畫作坊,並能看到藝人們刻制年畫,扎制風箏的技藝全過程。

歷屆風箏節的中外風箏佳作,在濰坊風箏博物館──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專業博物館──陳列展出,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風箏故鄉

濰坊國際風箏節濰坊國際風箏節

世界上一致公認,中國是風箏的故鄉。風箏又名紙鳶、紙鷂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說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應當說這是風箏的前身。五代時期的李鄴,曾在官中以線放紙鳶為遊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笛,風入竹哨,發出象古箏一樣的響聲,因此得名“風箏”。到了宋代,出現了“神火烏鴉”,就是利用風箏裝上火藥,投放到敵營上空,以達到軍事上的目的。

難怪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中有一塊說明牌上也醒目地寫著:“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國際影響

我國風箏的發明,對後來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方面的例子屢見不鮮。

1749年,【美國】哥拉斯葛大學一位名叫威爾遜的天文學家,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試驗儀。他用6隻風箏將天文儀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進行科學試驗,第一次測到了大氣的溫度,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論數據,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175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用風箏掛上一隻鐵鑰匙,在雷電交加時,把風箏送上天,引來雷電,從而證明了雷電也是一种放電現象,避雷針也由此發明。

濰坊國際風箏節濰坊國際風箏節
1804年,【英國】的喬治·格雷爵士用兩隻風箏作機翼,研製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機。

1893年,英國人勞倫斯為美國氣象局設計了一種可以裝在箱中的可拆卸的風箏,以便將儀器帶到高空測量風速、溫度和高度,推動了氣象事業的發展。

1894年,英國科學家設計了一隻供戰場觀察的軍用風箏,其作用猶如當今的衛星電視轉播。

1899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作了一個雙身的風箏,用來觀察它在空中的翻滾動作和如何藉助空氣的浮力由下降轉向上升,從而發明了機翼,並在此基礎上於1903年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用內燃機作動力的飛機。

1911年,【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在試驗英格蘭紐約芬蘭之間無線電通訊時,不巧遇到暴風,把天線給刮斷了。緊急中馬可尼將電線拴到風箏上升空,使首次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發報試驗獲得成功。此外,英國的亢里夫頓懸橋長達700多英尺,寬30多英尺,高出它所跨渡的亞逢河200餘英尺。英國橋樑建築師利用巨型風箏把鋼纜拉到對岸,成功地架起了懸橋,被人們傳為佳話。

當今,風箏在科學試驗和工農業生產上的套用更為廣泛。在荷蘭,海洋救生局用風箏作為一種營救工具;在風箏上安裝無線控制照相機,可以進行空中攝影;利用風箏牽引船隻;利用風箏傳遞信件;在風箏上安裝噴水器,可噴灑懸崖上的植物。

泰國風箏

在泰國,風箏有男女之分。男箏稱之為鳥箏,女箏稱之為魚箏。鳥箏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魚箏形如鑽石,也稱“白寶”,放飛時要由7個女子操控。每年2月~4月是傳統放風箏季節,常舉辦多風箏賽會。

據記載,泰國人自古以來就陶醉於放風箏的樂趣中。在一些著名的廟寺中,可看到不少描述古代風土人情的壁畫,其中就有放風箏的篇章。放風箏幾乎在泰國歷史的每一個朝代都十分盛行,在大城王朝時期,甚至頒布法令禁止在皇宮上空放風箏。在一些史書上甚至還有把風箏作為交通工具和戰爭武器的記載。當您看到一個個精美別致、多彩多姿的風箏翱翔在藍天時,您必定確信泰民族真正是擅長製作和精於此項技巧的行家了。

泰國以風箏為主的活動有許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鬥風箏比賽了。鬥風箏賽風箏或者也可講是"鬥風箏",是需要專業的技巧和策略的。在風箏比賽中,時間的選擇,操縱的技巧,力度的掌握以及風向的利用等,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同時操作者特別是雙方隊長的臨場發揮和指揮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曼谷王朝的早期,即多年前就有特為比賽製作的風箏來參加比賽的記載,例如有一種朱拉"風箏,為五角星形狀,雖體型巨大,飛翔起來卻非常優雅。做時要會精於計算,要有豐富的經驗及有製作風箏的技巧才能制出理想的風箏。而和"朱拉"風箏相鬥的則被叫做"帕拋"風箏,為菱形帶個長尾,個型小巧但戰鬥力卻非常強。

在風箏比賽中,小巧的"帕拋"風箏會去挑戰強大的"朱拉",先是把"朱拉"引到另一邊,當"朱拉"進入它的圈套後,被它緊緊地纏住拉了下來。許多"帕拋"還會結成一隊共同去對付一隻"朱拉"。一般來講,"朱拉"風箏可輕易鬥敗織小的"帕拋"風箏,但更多的情形卻是被一隻或幾隻"帕拋"纏得失去平衡,一頭栽了下來。

雪中開幕

第3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於2013年4月20日在風雪交加中開幕。“往年風箏會天氣都不錯,今年在雪中開幕是第一次”,74歲的濰坊市民宮志奎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往年濰坊清明節後就沒下過雪。自1989年以來連續參與風箏會執勤的當地警察張德智也證實了這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