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簡介
打陀螺是中國廣西、雲南、貴州瑤族等地開展得較為普遍傳統體育活動,打陀螺場地器材簡單,易掌握和推廣,打陀螺不但能增強人的體質鍛鍊人的心理素質和意志,而且具有對抗性、競賽性、娛樂性特點。打陀螺已被列入中國第五屆全國民運會競賽項目。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打陀螺也可以進行比賽,陀螺比賽場地呈長方形,一端是進攻區,一端是防守區,中間是一個圓形膠墊(其他場地也可以)。比賽時先由防守隊員在防守區將陀螺甩到膠墊上,然後進攻隊員在進攻區用同樣方式將陀螺甩向防守方陀螺,力爭將其擊倒。哪方陀螺先倒,哪方就算輸。
比賽常見打法是:由一隊在畫好的圓圈內把陀螺鏇放,讓另一隊在規定的距離以外逐個撞擊對方的陀螺,擊中仍鏇轉以時間,打停得4分、鏇勝3分、鏇平2分、鏇負1分、無效進攻不得分,然後雙方輪換決定勝負。
起源發展
打陀螺是從滇南彝族民間流傳出來競技活動。滇南彝區把正月十六日作為陀螺節,賽前要舉行祭祀陀螺神儀式,即將本隊最後壓陣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讓參賽隊員輪流抽打,以祈比賽得勝。陀螺閩南語稱為乾樂, 英語稱為top或 whipping top。陀螺最早出現在後魏時期的史籍,稱為獨樂。宋朝時有一種類似陀螺遊戲的小玩藝兒,名字叫做千千,象牙作成,以一個直徑約4寸的圓盤,中央插上一支鐵針為軸心,是古代宮女為打發時間所玩的一種貴族遊戲,其玩法是將一個長約3公分的針狀物體,放在象牙制的圓盤中,用手捻使其鏇轉,等到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讓它繼續鏇轉,最後,比比看誰的千千轉得最久,誰就是獲勝者。至於陀螺這個名詞,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現,當時劉侗、於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就提到一首民謠:「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在明朝時期,陀螺成為民間兒童們大眾化的玩具,且從文句中也可發現,民俗童玩的玩法是具季節性的,打陀螺成為春天的一項流行活動。
1926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灰土風嶺發現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製的小陀螺。陀螺在佤、壯、瑤等西南少數民族中流傳已久,玩法多樣。陀螺一般用栗木、油樹、脫皮龍樹精心砍削而成,陀螺頂部光滑,底部尖而鑲有鐵釘,並染成紅、黃、藍、綠、青等色。陀螺形狀各異,最重的可達四、五斤重。比賽時用鞭繩纏繞陀螺,互相鏇放擊打,互撞之後,以陀螺鏇轉時間較長者為勝。南寧市1997年和2001舉行的第六屆、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始設有打陀螺比賽。
在20世紀80、90年代,打陀螺,是一種極為普及而又深受歡迎的傳統娛樂項目,尤其是青少年。打陀螺最受小孩子的追捧,不僅能玩,還能和別人比賽,享受競爭的快感。無論是在曬穀場,或是在學校操場,自家廳堂或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一隻只陀螺,在一條條皮鞭似的陀螺繩(一條竹桿,綁一條小繩子)的打掃下,不停地,美麗地鏇轉著,看誰的陀螺鏇得好,鏇得久。或在節假日或下課,放學時間打掃,氣氛壯觀熱烈。那情景,可消除一個人緊張的學習氣氛,也可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並一代代流傳了下來。
基本技巧
一、陀螺擲準的基本技巧(以頂部直徑二點五寸至三點三寸陀螺最為稱手)(一)纏繩:釘朝上,慣用右手者朝順時針方向纏繞(慣用左手者方向相反),預留一小段,打個單結,以供握繩(或纏繞在指頭上)。
(二)持法:釘上或左頂下或右,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倒拿虛握頂部。
(三)拋法:距離由繩長加臂長之長度來取捨,手臂朝著目標處擺動,陀螺離手後中指指向目標處之方向,力道則有賴不斷練習經驗的累積。
二、打大陀螺的技巧
(一)纏繩:釘朝上擺放,依陀螺尖長短纏繞二至三圈,再由陀螺尖往陀螺身由上而下纏繩,依序拉緊,約逾三分之一最佳。
(二)上陀螺:采一手持繩扣住陀螺頂部圓周處,另一手持陀螺尖處,抱起陀螺靠腿,陀螺尖朝前向下預備。
(三)拋陀螺之際,持陀螺尖處之手立刻離開,另一持繩扣住陀螺頂部圓周處之手順勢打轉,產生鏇轉動力,隨即兩手互動扯繩,使陀螺不致倒地。
(四)反方向收繩快跑,勿回頭,等繩拉完即成。
玩法介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一顆陀螺打得圓轉自如,一定得先擁有一顆平穩又好玩的陀螺!
首先談到的是陀螺出手前的前置作業──掌握打陀螺的關鍵技巧:
一、綁繩:以右手投擲陀螺者為例,左手持陀螺,釘朝右,右手拿繩線,左手壓住繩線前端(繩線前端儘量離陀螺釘近一點,以免繩線鬆脫時,無法達到完全摩擦陀螺身的最大效益),然後右手持繩線往前采順時針方向綁起,前3下最重要且要綁緊,第1下綁在陀螺釘的凹陷處,如圖1,第2下再往陀螺釘前端纏繞,第3下再往陀螺釘後端纏繞,形成一個X型的交叉點,如圖2,如此往上綁繩即可;最後繩線末端留一些余線,右手食、中指張開夾住線端,順時鐘纏繞1或2圈,如圖3;接著,右手握陀螺,陀螺釘朝左,中指對準目標物,拇指在下,然後往前投擲,等到陀螺快離線時,手腕輕輕往下壓,則陀螺即能鏇轉於地。其實,陀螺釘可朝前或朝下,只要不朝右的方向,陀螺都可順勢鏇轉。
圖1 陀螺釘凹陷處 | 圖2 綁繩交叉點 | 圖3 夾繩法 |
二、站姿:投擲陀螺的姿勢很重要,不管是立姿或高跪姿。在立姿方面,個人指導學童的投擲動作為呈小弓箭步,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身體的重心稍微向前傾;而跪姿動作,個人采高跪姿來表現,因為其姿勢看起來比較有精神有活力,即跪姿時臀部不接觸到腳部,腳彎曲呈直角,身體與大腿儘量呈一直線,以上是個人平時教導學童投擲陀螺常用的的立姿與跪姿動作。
三、繩長:以個人學習打陀螺的經驗來講,不管投擲陀螺的技巧好壞與否,要將陀螺投擲於目標物,則繩線的長短很重要!初學者事先最好以繩線的長短,作為投擲者站立位置與目標物之間的測量距離,繩線的裁切最好長短相同;等到投擲的距離能在掌控當中時,則投擲的準確率就能達到十之八九,甚至百分百的命中率。
四、出手高度:要將陀螺準確地投擲至目標物,持陀螺的手其擺動及陀螺出手時的高度就顯得格外重要。首先,持陀螺的手往前伸直,用眼睛測量手的位置是否位於目標物上方;再來是注意手擺動次數不要太多,只要1、2次即可,但不是隨意擺動,而是集中注意力專注地自然擺動,當眼睛看手的擺動至目標物上方時,即可擲出陀螺。千萬不要手低於目標物的高度,不然是連投進目標物的機會都沒有唷!要切記!
比賽規則
中國各省市民運會打陀螺比賽的方式主要是由雲南拉祜族的對抗性打陀螺比賽改造而來的。比賽是在一塊平整的地面上設有放陀區和打陀區,守方將陀螺鏇放於放陀區,待陀螺鏇轉穩定後,攻方站在打陀區扔出自己鏇轉的陀螺去打擊放陀區的守方陀螺,以將守方陀螺擊死或砸出界外,而自身保持鏇轉者為勝。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兩種。打陀螺比賽以定點擲準為目標,每隊每人在規定的人數“時間”場地內依序試作指定動作及自創動作以評定擲準、變化及姿態優美等,來評定勝負;保齡陀螺賽則以技術擊倒陀螺數目來判定勝負。
一、比賽場地及器材
1、比賽場地:
在室內或室外之平坦光滑地面為宜,其場地為:個人擲準賽:長六公尺、寬四公尺;保齡陀螺賽:長十公尺、寬四公尺。
2、器材:
①比賽用陀螺及陀螺繩材質不拘,樣式大小長短不限﹝保齡陀螺賽,陀螺及相關器材由大會提供﹞。②陀螺架:高度75公分至120公分﹝可調式﹞,頂上圓盤外框直徑三十公分﹞。③內鋪地毯一面。 少年男女組為80公分; 青少年男女組為90公分; 青年男女組為100公分。
二、比賽項目:
1、擲準賽:分個人賽及團體賽。2、保齡陀螺賽。
三、參賽規定
1、參賽人數:每隊每項以一人出場比賽。
2、比賽內容
①擲準賽
指定動作﹝五式﹞:在二點五公尺外,與賽者將陀螺以前投、跪投、轉身投、釘投等四式將陀螺擲進指定架上圓盤內;在二點五公尺外,與賽者雙手各持陀螺一隻,以任一方式左右開弓,同時將陀螺擲進指定架上雙圓盤內。
獨創動作: 在規定時間內六至八分鐘內,與賽選手可以互動;輪作;齊作或搭配其它輔助到具自由發揮創意試作。如因創作比賽之需要得起他人協助辦理之﹝但纏繞繩不在此限﹞
② 保齡陀螺賽﹝在球道未能順利克服前暫不比賽。﹞
在起拉區範圍內,以側拉方式使陀螺貼於地面巷側面賓士撞擊目標區陀螺,並以技術擊倒陀螺數目來計分。
3、評分標準及規定
1)擲準賽
指定動作36分共五式,與賽者六人每人每式各試作一次,前四動每成功一次則得一分,最多四分;第五式雙手動作,試作成功給二分。
自創動作50分,以動作難度、技術優美感、創意等分特優、良、佳、可、差等六級按五十、四十、三十、二十、一十;五給分。
實施加分14分;以姿勢優美、正確、自然輕鬆評定、分特優、優、良、佳、可、差等六級按十四、十二、十、八、五、二給分。
2)保齡陀螺賽
每位選手以側拉陀螺六次來擊倒陀螺瓶,並以擊倒數目之多寡來決定勝負。在比賽進行中如有全倒之優異表現,得享有再來一次之優惠﹝但以一次為限﹞。保齡球瓶之擺置,在六十公分的正三角形內,依第一排一個,第二排二個,第三排三個,第四排四個之方式擺置﹝如同保齡球頻瓶﹞。
保齡陀螺道長度:少年男女組為四公尺; 青年男女組為五公尺;公開男女組為六公尺;
四、名詞釋義
前投:站立於起點處,將陀螺置於體側向前投擲,命中目標。
跪投:單腳跪立於起點處,將陀螺置於體側向前投擲命中目標。
轉身投:站立於起點處,快速自轉一周將陀螺前投命中目標。
釘投:站立於起點處,將陀螺置於腦側將陀螺向下釘擲命中目標。
左右開弓:雙手各持陀螺一個站立於起點處,將陀螺置於身體兩側向前投擲,命中目標。
排瑤遊戲
打陀螺,在排瑤的漫長歷史長河中,是一種極為普及而又深受歡迎的傳統娛樂項目,尤其是青少年。陀螺,一般選用一條硬雜木(生或乾都行),用刀慢慢削成圓錐形狀,砌斷,即成。無論在排瑤寬廣的曬穀場,或是在學校大大的操場,無論在自家的廳堂或在平坦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一隻只陀螺,在一條條皮鞭似的陀螺繩,美麗地鏇轉著,或一個人打掃一隻陀螺,或兩個人打掃2隻陀螺,看誰的陀螺鏇得好,鏇得久。打陀螺,一般都在6―15歲之間進行,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都是在校學生或是部分輟學在家的人,16―17歲的人大多跟大人外出做工或外出求學,因此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漸漸脫離了打陀螺活動。
隨著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陀螺活動也逐年減少。只是這種打陀螺活動,因它的魅力而推向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1999年,本縣瑤族選手潘英鵬參加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取得男子個人打陀螺比賽第三名的好成績,為全省爭了光,為本地的瑤族人民爭得了榮譽。
彝族遊戲
四川彝族打陀螺,是流傳較廣的彝族民間競技活動。滇南彝區把正月十六日作為陀螺節,賽前要舉行祭祀陀螺神儀式,即將本隊最後壓陣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讓參賽隊員輪流抽打,以祈比賽得勝。彝族的陀螺為木質平頂式,選用堅硬細膩的木質材料,在牛廄糞草下捂一月左右,拿出沖洗曬乾,然後雕制。陀螺大至一公斤左右,小則二兩許,兒童陀螺精製小巧。比賽中壓鎮的陀螺(稱陀螺神)尤為重要。比賽分為相關的兩個項目,即抽轉和支打。抽轉比賽:甲乙兩隊各出一人為一賽組,二人的陀螺要按裁判發出的口令同時抽轉落地,以轉動時間長的為勝,甲乙兩隊中以累計獲勝次數多且其陀螺神戰勝了對方的陀螺神者為贏方。抽轉比賽後接著進行支打比賽,輸方抽轉陀螺讓贏方打。具體打法是:在地面劃定一條線,贏方必須從線上打出,若越線則罰輸。五六人的陀螺隊,只要打著並轉贏對方一輪,就算贏了一次,繼續支打。以陀螺神能打著並轉贏對方為最後勝利。假若陀螺神只擦著對方的陀螺而過,使對方的陀螺神鏇轉更快,而自己陀螺先停轉,則變成輸方。
傣族遊戲
打陀螺是傣族人民喜愛的體育競技活動項目之一。哀牢山區的陀螺多為平頭陀螺,一般用長10~14厘米、直徑8~15厘米的紫柚木製作(紫柚木:密度大、質地堅硬),上半部圓柱體為腰,下半部圓錐體為腳。而壩子裡和山頭上的陀螺風格各有特點:壩子裡的傣族陀螺均為平頭,較為扁平,直徑稍大,因而重心低,比較符合力學規則,對陀螺的鏇轉時間頗為講究;而其它民族的陀螺細長,鏇轉時間較短,一頭拴在木桿的繩繞在陀螺腰上(用木桿一是為增大力矩,使陀螺鏇轉時間更長;二為拔動陀螺的工具)。也有龜頭陀螺,上連一龜頭,中間圓柱體為腰,下為錐體,繩繞在龜頭錐體處,此種陀螺目前極少用。多用手工製作,也有用車床做的。比賽規則:傣族因在春節有生產禁忌,為消磨時間才打陀螺,比賽一般在過春節時才舉行,到21世紀已發展成一種娛樂活動,在春節前後也打陀螺,也有的鄉鎮成立陀螺協會,作為競技項目,而不分時令。主要的比賽是撞擊賽,分為兩隊,一般是每隊代表一個寨子或一個組織,最少是兩人賽,多則達10多人,甚至幾十人,兩隊人數一致。出於禮貌,作為客人的一隊先撞擊,另一隊把陀螺抽在地,讓對方按順序用鏇轉的陀螺撞擊地上的陀螺。若擊中後,先倒地為輸,未擊中也算輸。全隊每輪的勝負以最後一個為準,最後一位勝則勝,敗則敗,但如果最後一位未擊中,則參考倒數第二位,倒數第二位,以此類推。勝方為下一輪撞擊方,敗方為被撞擊方。最終輸贏由各方的勝算加總決定。
發展情況
打陀螺 |
千人比賽 |
打陀螺都是利用木製陀螺來拋擲,即利用棉繩纏繞陀螺後,用手施力將陀螺拋出後,以陀螺釘為軸心鏇轉的玩具;另外,也有人利用鞭打陀螺的方式,使其繼續鏇轉,而有些廠商為了推廣陀螺技藝,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別出心裁,改用其它方式(利用斗笠、廢輪胎、彈簧、摩擦原理、單頭鈴、齒條…等),製作出許多新穎的陀螺相關童玩作品,而且甚至在陀螺身上加裝電池及七彩燈炮,讓陀螺鏇轉起來,發出絢麗多姿的彩光,以吸引打陀螺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有的廠商為了使陀螺鏇轉時發出響亮的聲音,將陀螺身挖成中空,陀螺側身有一長條狀小空隙,特殊之處即在這裡,當陀螺鏇轉時就可發出蜂鳴的響聲,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歷經時代的演變,科技的改良,現在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不只老少鹹宜,也更好玩更臻完美。
常見的傳統陀螺,大致是用木頭、塑膠或金屬制的倒圓錐形狀,前端大多為鐵制材料,玩者會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將陀螺釘製作成圓柱形、斧頭狀或尖銳形…,但經時代的演變,科技的改良,陀螺花樣百出,且玩法創意多變,現在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
一般來講,年紀較小的孩童可先從小陀螺玩起,小的陀螺玩具上面有一根突起小木棒,利用像宋朝那樣的玩法用手來鏇轉;稍大的孩童便玩木製陀螺,木製陀螺的材質十分重要,通常是選用硬材,如樟樹、番石榴樹或龍眼木等。而打陀螺的繩子則要結實,且不會滑動,一般打陀螺的線是用綿繩或細麻繩最合適。釘子的種類則是針形的釘子或前端為圓柱體者,最適宜鏇轉,也有長菱形的劍釘鏇轉和劈打都可以,而三角形的斧頭釘則只專用劈打別人的陀螺,自己卻不太會鏇轉。在木陀螺方面,由於成年人的參與以及年齡層的分布較廣,陀螺愈玩愈大,從數十公克到一百多公斤都有人在玩,若是再結合其它道具(例如:呼啦圈、飛盤、騎腳踏車、溜冰…等)共同演出,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陀螺輕便好攜帶,且費用不高,又可達到運動效果,真正符合小而美、小而巧、小而好的精神,可見打陀螺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運動與表演項目,可說一舉多得。
陀螺宜存放在陰通風處,避免日曬龜裂及潮濕發霉,必要時宜運用冷氣機或除濕機將存放場所除濕;鐵制部分則要適時給予上油保養(不宜太多,以免纏繩不易);繩子感覺變硬時,則應泡水搓洗、甩打一番(以除去砂粒塵土)後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