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異域文談》(評論集)由小說月報社1915年初版。內容包括《希臘之小說一》;《希臘之小說二》;《希臘女詩人》;《希臘之牧歌》;《希臘之小說》;《希臘女詩人》;《英國最古的詩歌》;《安兌爾然傳》等。 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文壇如果看不到周作人的身影,那將遜色不少。如果單從文字著眼,周作人的文學素養不亞於其兄,甚至略高----能將文字錘鍛得生澀有味,品之如飴,現代文人無出其右者。
由墨潤堂書坊印行
坊間幾種周氏年譜傳記提及《異域文談》,均系轉述以上說法,而略加發揮。如李景彬著《周作人評析》云:“在新文學運動前,周作人還撰寫了一系列評介外國文學的文章,其中,有介紹希臘牧歌小說的《希臘之小說》;有介紹希臘牧歌詩人諦阿克利恩(思)多斯的《希臘之牧歌》;有介紹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女詩人薩福的《希臘女詩人》;有根據古英文的史詩《倍阿烏耳夫》作的《英國最古的詩歌》;還有介紹著名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安兌爾然傳》,等等。1915年11月,作者將這些文章結集為《異域文談》,投寄小說月報社。覆信稱這些評介文章為‘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作。該書由墨潤堂書坊印行。”
《回望周作人》叢書之《資料索引》
張菊香、張鐵榮編《周作人研究資料》之“著譯書目”中,《異域文談》在列,註明“周作人著,墨潤堂書坊1915年初版”,內容包括《希臘之小說一》《希臘之小說二》《希臘女詩人》和《希臘之牧歌》。該書之“周作人年譜(簡編)”則雲,“後由小說月報社出版”。兩位後來編《周作人年譜》,附錄之“周作人著譯簡目”列有:“《異域文談》,評論集,周作人著,墨潤堂書坊,1915年第1版。”正文中卻未記錄該書出版情況。孫郁、黃喬生編《回望周作人》叢書之《資料索引》卷也說:“《異域文談》,墨潤坊書坊1915年第1版,署周作人著”。
錢理群著《周作人傳》云:“周作人於1915年10月將他這一時期的譯著精選之後,編成《異域文談》一書,交小說月報社出版。”我校訂出版《周作人自編文集》時,未見此書,故付闕如。後來寫《閒話一二》,特說明云:“有關周氏的傳記論著談及《異域文談》,往往閃爍其辭,從不超出《知堂回想錄》的介紹範圍,我想作者其實未曾寓目。此書遍覓不著,或已失傳。”
這本書很是蹊蹺
近閱王錫榮《周作人生平疑案》一書,談及《異域文談》亦說:“這本書很是蹊蹺,在一些有關周作人的資料中有此記載,但在其各種文集中,卻都不見此書蹤影,連近年止庵先生校訂的《周作人自編文集》中也沒有收入,以致它的面貌,我至今還沒有見到。”不過王氏所說:“周作人1915年10月31日有這樣的記載:‘下午由墨潤堂轉來小說月報函並一簽,雲稿收,酬十七元’,但是在周作人的日記中卻並沒有寫作該文的記載。”以及:“周作人並沒有寫這文章的證明,卻得到了發表的稿酬。”均不確。查周氏日記,1915年10月15日云:“下午錄舊稿四紙。”16日云:“下午再鈔舊稿了,共五千言。”17日云:“寄……小說月報函。”此即有關之記載也。但是日記講到收錢之後,便無下文了。
誤讀
現在把各家說法逐一錄出,與所本《知堂回想錄》加以對比,忽然悟得:諸位既然別無證據,也許都“過度詮釋”了周氏的話。蓋原文並未談到《異域文談》是一本書,亦未言及它曾經出版,只說收著“由墨潤堂書坊轉送來”小說月報社的“稿酬”而已。是以無論“墨潤堂書坊印行”,還是“小說月報社出版”,都是後人臆想;我之揣測該“書”下落,亦屬無稽。也許這只是一組文章,其中包括《希臘之小說》等四篇。李景彬將《英國最古之詩歌》、《安兌爾然傳》一概闌入,更系誤讀。
《墨痕小識》
周作人1914年至1919年陸續寫成的《墨痕小識》中,有下列記載:己酉(1909年),“為《紹興公報》作文《希臘之小說》一二等。”甲寅(1914),“又為《禹域新聞》作《希臘女詩人》,又作《希臘牧歌》、《英國最古之詩歌》。”乙卯(1915年)10月,“以《希臘女詩人》,又《牧歌》,又《小說》一二,合稱《異域文譚》,寄小說月報社,得洋十七元。”也沒有說《異域文談》曾經出版。
小說月報社付了稿酬
倪墨炎著《苦雨齋主人周作人》云:“他還寫了介紹外國文學的《希臘之小說》、《希臘女詩人》、《希臘之牧歌》和《英國最古之詩歌》,在《小說月報》、《紹興公報》等處發表。”似不離譜,然而這幾篇並未見諸《小說月報》。——這倒有點“蹊蹺”了,好像小說月報社付了稿酬,卻未予發表。
《異域文談》四篇已得其三
1910年7月31日及8月1日,《古希臘之小說》刊登於《紹興公報》,署名起孟。此即《希臘之小說》一二。周作人1914年4月19日日記云:“編譯Sappho事,擬與禹域社者。”4月21日日記:“下午抄前稿。”此即《希臘女詩人》。5月20日日記:“作《希臘之牧歌》一篇,晚了。”5月22日日記:“寄北京函,附稿三紙。”魯迅1914年5月26日日記云:“上午得二弟信並《希臘牧歌》一篇,繹希臘小說二篇,二十二日發。”6月3日日記:“寫《異域文譚》迄,約四千字。”6月4日日記:“寄許季市信並《異或文談》稿子一卷,托轉寄庸言報館人。”“寫”即“抄寫”,所抄錄者大約即是日前二弟寄來的三篇文章,而“繹希臘小說二篇”可能就是《希臘之小說》一二。——如此,則這是周作人此類文章之初次彙編;而一年後周作人自己又“將那講希臘的幾篇抄在一起”,沿用了魯迅給起的題目。有關《希臘女詩人》最初登載處,周作人前後說法不一,或雲《禹域新聞》(《自己的園地·舊夢》),或雲《禹域日報》(《自己的園地·希臘女詩人》),或雲《小說月報》(《希臘女詩人薩波·序言》)。《禹域新聞》與《禹域日報》待查,《小說月報》上則未見揭載,不過1925年所寫《希臘女詩人》,全文抄錄了同名舊作,該文得以保存下來。加上兩篇《希臘之小說》,《異域文談》四篇已得其三。周氏相關介紹工作,以後做得更其充分。如曾經編譯英國韋格耳著《希臘女詩人薩波》一書,所譯《陀螺》中亦收有郎戈斯的牧歌小說,《路吉阿諾斯對話集》中包括《真實的故事》即《信史》,《陀螺》與《希臘擬曲》中均選錄諦阿克列多斯的《牧歌》,此外還翻譯了歐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
茅盾
〔附記〕茅盾《我走過的道路·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後》云:“我和王蓴農(前任《小說月報》主編)一談,才知道他那裡已經買下而尚未刊出的稿子足夠一年之用,全是‘禮拜六派’的稿子。此外,已經買下的林譯小說也有數十萬字之多。”雖與《異域文談》無關,又在五年之後,但由此可知該刊處理稿件,付酬並不意味即予發表。
周作人簡介
周作人(1885.1.16—1967.5.6)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壽,字星杓,後改奎綬,自號起孟、啟明(或豈明)、知堂等。重要筆名有獨應、仲密、藥堂、周遐壽等。祖籍浙江紹興。
1901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赴日本,先後入東京政法大學、立教大學文科學習,曾與魯迅共同翻譯《域外小說集》一、二集。1911年返回紹興,先後任浙江省教育司視學和紹興教育會會長、浙江第五中學英語教員。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文科教授兼國史編譯處纂輯員。
新文學運動發韌時期,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刊物上先後發表《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新文學運動理論建設上的重要文章,產生過廣泛影響。1920年參加新潮社,被推選為該社主任編輯,並負責主持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並起草宣言。五西前後除繼續翻譯介紹外國作品外,還發表大量白話詩文抨擊封建禮教,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骨幹之一。
1922年7月起兼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1923年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園地》問世。1924年11月發起組織語絲社,並成為《語絲》的實際主編。後來的創作逐漸轉為恰談、閒寄韻味的隨筆小品,曾提出“復興千年的舊文明”的口號。這時期作品結為《雨天的書》、澤瀉集》、《談虎集》、《談龍集》等。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