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者:周作人。素麵朝天的集子,她淡藍色的封面上除卻列印書名、著者、編者和出版社之外,一幅並不美觀的夜航船占據大半位置,似乎訴說著主人的樸素和低調。首篇《山中雜信》娓娓道來,不飾繁華而風軌自遠,大巧若拙而意韻悠長,仿佛天籟灌耳,又似禪家棒喝。
名人點評
相見一笑泯恩仇
筆者先前曾讀過一篇文章,說假如周氏兄弟健在,當會“相見一笑泯恩仇”。不過,竊以為以魯迅“決絕”的性格和精神(更不必說他會想像到周作人後來的“下水”),這委實是一個難字。那么,反過來說,周作人則會如何呢?此後讀華夏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知堂書信》,見編者在“前言”中說明:“(其中)有幾篇書信含有對魯迅、許廣平、郭沫若等人的攻擊言論,本書均予刪殳”。粗讀時為之甚感可惜,然讀畢全書,才懷疑那“均予”兩字似是“均未”的誤植,因為周作人對乃兄的“攻擊”,可見書中其致江紹原、曹聚仁、鮑耀明等先生的信函,如稱魯迅“精神異常”、“思路之紛亂”、“普羅首領”以及“近又聞將刊行情書集,則幾乎喪失理性矣”等等(所謂“情書集”,即指《兩地書》),而所謂“幾乎喪失理性”,不久之後他又在《書信》的序中借了兼好法師的話說“人們活過了四十歲,便將忘記自己的老醜,想在人群中胡混,私慾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復了解”,雖然這也是用來自嘲的。
以翻譯為煮字生涯的年代
周作人後來在相對平靜、以翻譯為煮字生涯的年代,對魯迅的怨恨並未隨時間的消逝而消解,這可見之於他曾是那樣地熱讀和稱道曹聚仁的《魯迅評傳》。這部傳記,有先生曾稱:“解放後最好的一部魯迅傳,是曹聚仁的《魯迅評傳》,可惜不是在大陸寫的,是在香港寫的,也是在香港出版的,直到九十年代才在大陸出版。”曹著《魯迅評傳》,時下大陸已有新版了,當年的出版者以及如今的眾多看客都稱道它是所有魯迅傳記中“最具個性”的一部,且在同類著作中“有無法企及之廣度和深度”,這倒令人想起當年聶紺弩見曹編《魯迅》新書廣告時的表情:聶先生“發出一種會心的微笑:‘曹先生又在那裡演他的拿手好戲了!’”原來,逸興遄飛,“聽濤軒”中“一把并州快剪刀”,曹先生“編這種書他已是斫輪老手”,而這本《評傳》,讀上去也頗有“編”的味道,至於它讓周作人看好的理由,恐怕是其中評述傳主的思想“根本是虛無”,知堂先生與曹先生遂引為同調。是書,曹先生還以為魯迅為“同路人”,不把魯迅視為神而視之為人,這是甚好的寫作姿態。不過,識人不易,何況魯迅夫子沉潛莫測,一不小心,則會有盲人摸象之虞。這又譬如曹先生自己,自識為虛無主義、個人主義,實則一熱誠愛國的書生,當年的聶先生不免看人走眼,以為“觀人於微,他今天的‘呢呢喃喃’,我們早在他自比烏鴉的時候就看出了”,如今思來,那是凱歌行進中詩人們擁抱太陽、歌頌戰士而一面倒,其為“歌德派”,於是疾首“烏鴉”的聒噪,並誓死捍守魯迅的精神,於是不免大張撻伐於曹先生,遂有聶先生名篇的《論烏鴉》、《從陶潛說到蔡邕》、《關於知識分子》、《天地鬼神及其它》等,以及討伐之作的《從沈從文筆下看魯迅》、《魯迅的褊狹與向培良的大度》等。
一瞑之後言行兩亡
正是當年魯迅的警覺,所謂“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是非蜂起”,曹先生不甘束手被罵,亟言在魯迅研究界,“聶紺弩、王士菁、鄭學稼顛倒黑白,亂說一陣”(其實這幾位不能相提並論,如鄭著《魯迅正傳》,妙處是在張揚傳主的所謂“二重人格”)。後來曹先生評判雜文作家,不無幽怨地說:“那些提倡魯迅風的,就沒有一個懂得從容不迫的氣度,尤其是《野草》半月刊那一群人,幾乎可以說是非魯迅風的”,其中“尤其如聶紺弩、秦似的雜文,一味叫囂,一種粗獷的氣息,內容實在貧乏得很,簡直沒有一點魯迅的風韻”,而“依草附木,借魯迅以自重的那一群人之中,黃蘆白葦,一望無餘,比較有成就倒還是孫伏園和許壽裳”。(見曹聚仁:《文壇五十年》)卻說曹著《魯迅評傳》得到周作人的讚賞,曹、周遂為知交,兩人書信中便有提及魯迅言動“做作”、喜“唱高調”等(如“必讀書”問題),周作人甚至嘲笑上海虹口公園魯迅墓前的塑像,以為那是對死者“最大的侮弄”,且調笑死者“紙糊高冠”、“頭戴紙冠之形象”等,這些話,其實原來是高長虹“攻擊”魯迅的語言,當時魯迅索性用了“楮冠”和“楮冠病叟”的筆名,而當時周作人和高長虹也交過手,高長虹因與魯迅反目,筆鋒連帶到周作人身上:“魯迅去年不過四十五歲,豈明也大抵在四十上下,如自謂老人,是精神的墮落”,又譏罵周作人也有“酋長思想”、“自謂老人而無老人的寬大,乃有婢妾之嫉妒”、“空談寬容而實不能實行寬容”、“空談民主而實沒有看見過人類的痛苦”、“裝名士之醜臉,吐詼諧之笑話”等。當時周作人揣度自己被罵的原因,以為“高長虹是什麼人,我不很知道,因為我只見過他一次,通過三五次信,但是他罵我的原因我是明白的,就是因為我沒有恭維他”,於是,他頗為大度也不屑地回敬道:“長虹先生的文章我大抵看見,但我並不想來回罵他,更何至於以醋呀,晉人呀,不先生呀,疑威將軍呀等的暗箭去罵他呢?”然而,想不到歷史的場景一變,他竟拾起當年論敵的余唾,去“攻擊”自己的亡兄了。
一點小小的筆誤
曹著《魯迅評傳》,公道地說,是有其長(如姜華先生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的評價,是“把魯迅當作有血有肉的活人來描畫”等),亦有其短(即“編”的痕跡過重),而圍繞這部書的故事(所謂“書話”),乃有上述之一二。最後,提及曹著《評傳》,其中略有小疵,如書中說及馬珏,一說是馬衡的兒子,一說是女兒,都不對,應是馬幼漁的女兒。曹先生是報人出身,作文不免蕪雜,再如他的《雜文集》(三聯版)中,稱教育家戴伯韜是陶行知之子(《不除庭草齋夫陶行知》),顯系筆誤(上海版《聽濤室人物譚》訂正過來了),又說江亢虎(字紹銓)之弟為江紹原,二江,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安徽人,這也是一點小小的筆誤。
看晚年周作人對現代名人的評論
謎一樣的人物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周作人確實是個謎一樣的人物。早年他思想激進,提倡“思想革命”和“人的文學”;中年後,思想卻漸趨消沉,追求閒適,以寫“草木蟲魚”自娛;後來又“落水”附逆,淪為漢奸。這是謎。他曾與魯迅兄弟怡怡,後來卻失和反目,老死不相往來。這又是個謎。周作人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人們在評價他的文字時,往往以“平和沖淡”視之,但,就在這“平和沖淡”的文字背後,卻包含著許多他對現實與歷史的批判。只是他常能控制住自己的筆端,使之不過分張揚,所以不易為有些讀者所察覺,因此,給人以溫文爾雅,超然物外之感。
《日記與尺牘》
因為他的附逆,在解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周作人研究”一直是個禁區,也因此,我對晚年周作人所知未詳。最近讀了黃開發先生編注的《知堂書信》,使我對晚年的他有了較多的了解。特別是該書收錄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寫給曹聚仁與鮑耀明的一批書信,不僅透露出他晚年生活的窘困,同時還對一些現代名人進行了評論。這,尤其令我感興趣。周作人曾在《日記與尺牘》一文里說:“日記和尺牘是文學中特別有趣的東西,因為比別的文章更鮮明的表出作者的個性。”由此,也可反映出知堂晚年的一些真實心境,這是在他的文章里所不易讀到的。
《魯迅評傳》
對於魯迅,知堂在1958年重讀了曹聚仁的《魯迅評傳》後,去信說:“魯迅評傳現在重讀一過,覺得很有興味,與一般的單調者不同,……雲其意見根本是虛無的,正是十分正確。因為尊著不當他是‘神’看待,所以能夠如此。”在同信中,他對上海的魯迅塑像發議論道:“死後隨人擺布,說是紀念其實有些實是戲弄,我從照片看見上海的墳頭所設塑像,那實在可以算作最大的侮辱,高坐在椅子上的人豈非即是頭戴紙冠之形像乎?” 1962年,他在看了鮑耀明寄來的林語堂文章後,回信道:“至說魯迅文人成分多,又說非給青年崇拜不可,看似不敬卻也是實在的。蓋說話捧人未免過火,若冷眼看人家缺點,往往談言微中。現在人之捧魯迅,在上海墓上新立造像,--我只在照相上看見,是在高高的台上,一人坐椅上,雖是尊崇他,其實也是在挖苦他的一個諷刺畫,即是他生前所說思想界的權威的紙糊高冠是也,恐九泉有知不免要苦笑的吧。”
《京報副刊》
1925年,《京報副刊》請當時的名人為青年開必讀書目,魯迅也在被請之列。然而,魯迅是不贊成為青年開必讀書目的。1966年,知堂與鮑耀明談起這件事時,說道:“‘必讀書’的魯迅答案實乃他的‘高調’--不必讀書--之一,說得不好聽一點,他好立異鳴高,故意的與別人拗一調。他另外有給朋友的兒子開的書目,卻是十分簡要的。胡適之提倡‘少談主義,多談問題’在‘每周評論’上展開討論過,那時反對的方面記得有李大釗,而他並不參加。後來說他曾反對胡適等有功,與李大釗並重,這也是追加的神話罷了。”
私塾教育
知堂與魯迅自小受著同樣的私塾教育,在魯迅的引導與幫助下又去南京讀書,再後來去日本留學,二人可謂其情怡怡,他前期所走的也幾乎是與魯迅一樣的人生道路。後來卻反目成仇,“互為參商”。應該說,他對魯迅的感情是很複雜的,他主張把魯迅不當“神”而當人看,應當是不錯的。但為了紀念魯迅而塑其像,也非不可以。而知堂對此卻幾乎至於嘲弄,這就顯得有些過火了!也許是私人間的信札往還,因此可以“放肆”地一談。
許廣平
而對許廣平的態度,他也充滿鄙視。1961年,他在給鮑耀明的信中就許廣平《魯迅回憶錄》一書評論道:“她系女師大學生,一直以師弟名義通信,不曾有過意見,其所以對我有不滿者殆因遷怒之故。內人因同情於前夫人(朱安)之故,對於某女士常有不敬之詞,出自舊家庭之故其如此看法亦屬難怪,但傳聞到了對方,則為大侮辱矣,其生氣也可以說是難怪也。來書評為婦人之見,可以說是能洞見此中癥結者也。”在給鮑的另一信中又說:“那篇批評許××的文章,不知見於什麼報,所說大抵是公平的。實在我沒有什麼得罪她的事情,只因內人好直言,而且幫助朱夫人,有些話是做第二夫人的人所不愛聽的,女人們的記仇恨也特別長久,所以得機會來發泄是無怪的。”另外,據舒蕪先生《周作人對魯迅的影射攻擊》一文所載,知堂在文章中對魯迅與許廣平的結合也多有譏諷,甚至還不點名地批評魯迅此舉為納妾。
周建人
對於周建人,他也似有頗多不滿,說:“內人之女弟乃我之弟婦,亦見遺棄(此系帝國主義分子之故),現依其子在京,其子以抗議故亦為其父所不承認……”信中所提“其子”系指周豐二,為周建人與羽太芳子所生。據周海嬰先生《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的有關記載:周建人於1936年回北平為母祝壽,在八道灣,周豐二突然從內屋衝出手持軍刀,口稱為母親抱不平,向周建人砍去,被眾親友奮力奪下,因此周建人與王蘊如憤然回滬。該書還記載,在解放後,知堂還為羽太芳子捉刀寫訴狀,由周豐二出面狀告周建人“重婚”,後經法庭詳細調查,狀告理由不成立,同時法庭宣判周豐二與周建人脫離父子關係。由此二事稍可看出知堂對乃弟的不滿來。
《國難聲中懷知堂》
解放後,郭沫若的一些表現確為很多人所不齒,他勤走“南書房”,被有些人譏笑為“胡笳十八拍”。周作人在評論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一書時順帶說道:“其實八股功夫頂好的自然要算郭老了。”而在另一封給鮑耀明的書信里,他說得更為露骨:“書(指趙聰的《五四文壇點滴》)中對於郭公表示不敬,此已漸成為一般的輿論,聽中學教員談起,現在大中學生中間有一句話,說北京有四大不要臉,其餘的不詳,但第一個就是他,第二則是老舍,道聽途說,聊博一笑耳。個人對他並無惡感,只看見“創造十年”(?)上那么的攻擊魯迅,隨後魯迅死後,就高呼‘大哉魯迅’,這與歌頌史達林,說‘你是鐵,你是鋼’,同樣的令人不大能夠佩服也。狂妄之言,不足為外人道。”此時的周作人已是個政治賤民,曾經為輿論大肆渲染的“二堂晤語”及郭氏名文《國難聲中懷知堂》俱成往事了。據我所知,解放後他們幾乎沒有任何交往,想想郭氏對魯迅的前倨而後恭與對自己前熱而後冷,怎不叫苦雨齋主人心有戚戚焉!?
林語堂
對於曾為《語絲》社同道的林語堂的評論,他可能是在讀了林的《記周氏弟兄》一文而發的。大概林語堂在文中捅到了他的痛處,林在該文中說:一,“作人太冷,所以甘作漢奸”;二,“所寫文章,專抄古書,越抄越冷,不表意見。”;三,“(沈兼士)跟我談周作人在北平做日本御用的教育長官。他說我們的青年給日本人關在北大沙灘大樓,夜半挨打號哭之聲,慘不忍聞,而作人竟裝痴作聾,視若無睹。”對於作漢奸事,知堂一再申明“不辯解”(其實,他是辯解的)。他在1965年4月給鮑耀明的信中,針對林語堂的第二點反駁道:“語堂系是舊友,但他的眼光也只是皮毛,他說後來專抄古書,不發表意見。此與說我是“文抄公”者正是一樣的看法,沒有意見怎么抄法……”過了幾個月後,他又借別人評林語堂發議論道:“語堂與梁實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蓋才子到老輒有倚老賣老之病,亦即是才盡也。”再過數月,知堂得知林去香港的訊息,又挖苦道:“林語堂來港不知何事,他近來的文學活動我也毫不知道,想還寫文章賺英美人的錢吧。”看知堂對林語堂的評價似乎有些泄私憤的味道了。
梁實秋與林語堂
知堂雖說梁實秋與林語堂一樣屬才子,但卻也肯定梁的成就,他說梁實秋在沒投台灣前“有可取的地方”,並認為“十三妹論他比創造社的人要好,可謂有見識的話。”同時,他認為徐志摩也“有可取的地方”,這可取的地方是什麼呢?也許他認為是徐的散文方面吧。知堂曾在《志摩紀念》一文里說:“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並不小,據我個人的愚見,中國散文中現有幾派,適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長於說理講學,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廢名一派澀如青果,志摩可以與冰心女士歸在一派,仿佛是鴨兒梨的樣子,流麗輕脆,在白話的基礎上加入古文方言歐化種種成分,使引車賣漿之徒的話進而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文章,這就是單從文體變遷上講也是很大的一個貢獻了。”雖然當時他也肯定了徐的詩歌。但他晚年卻說:“敝處適有《猛虎集》一冊,系徐志摩所著,此人大有名望,《五四文壇點滴》大為賞識,但我因不懂新詩,故看不出好處來,留在我這裡沒有用處……”知堂說自己“不懂新詩”大約只是謙詞,而“看不出”徐詩的“好處來”也許是真的。這是他為文的狡猾處也未可知。
陳獨秀
知堂擅長此類春秋筆法。如談到老友沈尹默的書法時說:“偶檢故紙,於其中得沈尹默寫的‘苦雨齋’扁額,……此系大約三十年前之物,其時沈君尚未成為海上書家,其字似亦更有趣……”沈書出之於王右軍,有人評其書謂之“媚”。也許知堂當時已看出端倪,以為不及三十年前了。有趣的是知堂的老友陳獨秀也對沈書頗有些非議,他曾給臺靜農的書札中說:“尹默字素來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無字,視三十年前無大異也。”知堂以為沈的書法後來退步了,而陳獨秀以為沈書沒有進步,這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知堂與胡適的交往
說及唐弢,他道:“今日見到唐弢氏,在領導青年人改寫現代文學史,其思想似頗寬大,想能做出更好的文學史來。”文學史而靠“做”!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嘆服於知堂文筆的高妙。在評論上世紀二十年代,曾與周氏兄弟打筆仗的陳西瀅時,他說:“陳西瀅亦是頗有才氣之人,唯以卿誼之故,乃以‘正人君子’自命,參加‘女師大’一役,妄費許多力氣,亦深可惜也。”在提及蘇雪林時,他說蘇的《周作人先生研究》一文“最有內容”。知堂與胡適的交往,在《知堂回想錄·北大感舊錄七》里已有所述及,但也只是記實而少評論,而在晚年的書信中卻有些評價。1962年,他在給鮑耀明的信中這樣評價道:“胡博士亦非可全面抹殺的人,所云學者成份多,亦是實話……”1965年又道:“胡君的確有他的可愛處,若其喜談政治(當初卻以不談政治為標榜),自然也有他的該被罵的地方,唯如為了投機而罵之,那就可鄙了。我與適之本是泛泛之交(尋常朋友),當初不甚熱烈的捧他,隨後也不曾隨隊的罵他,別人看來或者以為是,或以為非,都可請便,在我不過是覺得交道應當如此罷了。”當年大陸學界“批胡”之風尚勁,知堂依然堅持己見也屬可貴了,亦可看出他對胡適感覺不壞。他同樣感覺不壞的還有蔣夢麟。1964年,當他得知蔣在台灣去世時,他回信給鮑說:“蔣君雖是紹興人,但我不很熟習,他的政事我也不甚了解,只是個人對於他的印象卻是不壞的,因為他還是講信用,也就是還不勢利,即為他以校長資格從雲南拍電報,叫我照管北大校產,勝利後給我出證明……雖本是他的責任,但是在別人卻早已賴掉了,他卻沒有這樣乾,覺得還有古道可取。”
《憶豈明老人》
說到蔣夢麟“講信用”“不勢利”,倒想起他罵羅家倫和傅斯年來了。在1964年致鮑耀明的信中,知堂曾稱他二人為“狗腿”。據梁實秋《憶豈明老人》一文的《後記》里轉引南宮博的一段話:“我曾寫過一篇題為:《先生,學生不偽!》不留餘地指斥學界名人傅斯年。當時自重慶到淪陷區的接收大員,趾高氣揚的正不乏人,傅斯年即為其中之一。我們總以為學界的人應該和一般官吏有所不同,不料以清流之命的傅斯年在北平接收時,也有那一副可憎的面目,連‘偽學生’也說得出口--他說‘偽教授’其實已不大可恕了。”從該文的描述來看,知堂罵羅、傅二人為“狗腿”也就不足為怪了。其實,早在1950年,知堂就對這二位《新潮》社的主將進行了批評。他在《<新潮>的泡沫》一文中說:“羅家倫不失為真小人,比起傅斯年的偽君子來,還要好一點。羅是公開的國民黨,傅乃標榜無黨派,以‘社會賢達’的頭銜出現,替蔣二禿子出力更為有效,所以羅只配稱作幫閒,而傅實在乃是幫凶了。”另外,該文中還記述了羅家倫的一則“趣事”:“羅雖是文化運動出身,可是很有點鄙陋,錢玄同見過他的西文名片,寫作羅斯福羅,每相見的時候,常要叫這個名字,開他的玩笑。”
周門四弟子
知堂對其弟子沈啟無的評價也是罵。沈為“周門四弟子”之一,後來被逐出師門,知堂曾發《破門聲明》散發給一些朋友。不特此也,知堂在以後的文章中也屢屢影射沈。1944年還寫有《遇狼的故事》一文並收入《苦口甘口》,晚年所作《知堂回想錄》也全文轉收,可見他對此事何其耿耿於懷。有人說,逐他是因為周在遇刺客時,沈在場說自己是客人而引起周后來的惱怒。但知堂在給鮑耀明的信中卻說出了真正的理由,他道:“尚有一人則早已絕交(簡直是‘破門’了),即沈啟無是也。其人為燕京大學出身,其後因為與日本‘文學報國會’勾結,以我不肯與該會合作,攻擊我為反動,乃十足之‘中山狼’……”
《源氏物語》
嘗讀周作人文集,知道他對豐子愷翻譯的日文《源氏物語》頗不以為然,大致說豐子愷日文水平淺陋。在他給鮑的書信里也有記載。他道:“承示豐子愷君擬譯源氏,所謂老而益壯,亦可佩服,但恐未必適宜……豐君譯有啄木小說集,其中はしゃぐ一語有誤譯處,因之不免對於他稍有疑問耳。”1950年,上海《亦報》連載周作人的《兒童雜事詩》,豐子愷為全部七十二首詩中的六十九首配了插圖。但他對豐子愷的畫,也同樣地表示不大滿意。後來,他在給鮑耀明的信中說道:“豐君的畫,我向來不甚贊成,形似學竹久夢二者,但是浮滑膚淺,不懂‘滑稽’趣味……”而在談到陳師曾的“書畫刻印”時,他以為“都有功夫,即是所謂有書卷氣,也就是沒有市儈氣也”。
另外,知堂的書信里還提到了陳垣、陳寅恪、馮沅君、潘家洵、胡蘭成等人,大多只是實錄而未作評論。但知堂卻稱胡蘭成為“君”,這,倒是令我有些詫異的。晚年的周作人不僅生活窘困,大概其精神也頗為悽苦。曾經馳騁文壇的驍將,如今卻淪落為政治賤民,只能靠買文翻譯賺錢度日,好在他還有曹聚仁、鮑耀明等的幫助與接濟,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一些生活上的問題,還可以對他們臧否時賢,或許稍可舒解心中的苦悶。但隨著文革的即將爆發,知堂也將被這股洪流淹滅以結束他謎一般的人生。而他留給後人的大概也不僅僅是惋惜與遺憾吧。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