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雜記》

《苦竹雜記》

《苦竹雜記》為我國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集。其中包括:冬天的蠅、談金聖歎、醉余隨筆、如夢錄、拜環堂尺牘等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苦竹雜記苦竹雜記

本書為我國著名散文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集。其中包括:冬天的蠅、談金聖歎、醉余隨筆、如夢錄、拜環堂尺牘等作品。

《寶慶會稽續志》卷四《苦竹》一條雲;

“山陰縣有苦竹城,越以封范蠡之子,則越自昔產此竹矣。謝靈運《山居賦》曰,則四苦齊味,謂黃苦,青苦,白苦,紫苦也。越又有烏末苦,頓地苦,掉顙苦,湘簟苦,油苦,石斑苦。苦筍以黃苞推第一,謂之黃鶯苦。孟浩然詩,歲月青松老,風霜苦竹余。”苦竹有這好些花樣,從前不曾知道,頓地掉顙云云仿佛苦不堪言,但不曉得味道與蕺山的蕺怎樣。《嘉泰會稽志》卷十七講竹的這一條中云:

“苦竹亦可為紙,但堪作寓錢爾。”案紹興制錫箔糊為“銀錠”,用於祭祀,與祭灶司菩薩之太錠不同,其裱褙錫箔的紙黃而粗,蓋即苦竹所制者歟。我寫雜記,便即取這苦竹為名。《冬心先生畫竹題記》第十一則云:

“酈道元注《水經》,山陰縣有苦竹里,里中生竹,竹多繁冗不可芟,豈其幽翳殄瘁若斯民之餒也夫。山陰比日凋瘵,吾友舒明府瞻為是邑長,宜憫其凶而施其灌溉焉。予畫此幅,冷冷清清,付渡江人寄與之,霜苞雪翠,觸目興感為何如也。”此藹然仁人之言,但與不佞的意思卻是沒有干係耳。廿四年六月十三日,於北平。

作者

周作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等。

書評

《苦竹雜記》列為“良友文學叢書之二十三”,一九三六年二月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本文四十九篇,除一九三0年十二月一篇(《北大的支路》),一九三五年一月一篇(《孔德學校紀念日的感言》),四月一篇(《市河先生》),五月一篇(《我是貓》)外,均作於一九三五年六月至十一月,即《苦茶隨筆》之後。“苦竹雜記”原是作者一九三五年為《大公報·文藝副刊》所撰系列文章總的題目,集中有十數篇皆屬於此一系列。《杜牧之句》與《情理》又見於《苦茶隨筆》,前者即該集《小引》是也。

《後記》有雲:“我所寫的總是那么樣的物事,一兩年內所出的《夜讀抄》和《苦茶隨筆》的序跋其實都可以移,過來套用,……”的確《苦竹雜記》風格與此前兩種集子均有相似之
處,譬如《情理》以下六篇(原是為《實報》寫的“星期偶感”)即與《苦茶隨筆》之《關於十九篇》頗為接近;然而此書主要內容畢竟還是更像《夜讀抄》一些,也可大致分為那裡的“關於一種書的”的“本文”和除此之外的“雜文”兩類。《夜讀抄》式的寫作風格,至此已經愈加顯著,“不佞只能寫雜文,又大半抄書”,庶幾可以概括。又《談文》中有“姑以中年前後分界,稱之日前期後期”一說,現在寫的正是簡練淡遠的後期文章。

集中有一篇《說鬼》,前此所作《所謂五十自壽詩》也有“街頭終日聽談鬼”之句,這是作者喜歡談論的題目,多年間一寫再寫。他崇尚現代科學意識,自以鬼神觀念為虛妄無稽:“但是我是相信神滅論的,也沒有領教過鬼的尊容或其玉音,所以鬼之於我可以說是完全無緣的了。”(《瓜豆集·談鬼論》)然而又從人情角度加以體會:“我們喜歡知道鬼的情狀與生活,從文獻從風俗上各方面去搜求,為的可以了解一點平常不易知道的人情,換句話說就是為了鬼裡邊的人。”此種二元的眼光,是周氏研究鬼神乃至一切愚昧迷信現象最為獨到之處。“不信鬼”是求實,“了解人情”亦是求實,雖然是兩副眼光,卻始終不逾虛實界限,可以說一總是

科學的,只不過科學不排斥人情罷了。也就是他說的:“科學其實也很道德。”(廢名:《知堂先生》)這裡提到“人情”,《夜讀抄·鬼的生長》曾說“鬼為生人喜懼願望之投影”,更具體地講,則是:“常人更執著於生存,對於自己及所親之翳然而滅,不能信亦不願信其滅也,故種種構想,以為必繼續存在,其存在之狀況則因人民地方以至各自的好惡而稍稍殊異,無所作為而自然流露,我們聽人說鬼實即等於聽其談心矣。”作者由此感受到普通人的人生境遇,生存願望,覺得最是悲哀,又深可憐憫,同時視之為社會根基所在,真正實在的東西:“……蓋此等處反可以見中國民族的真心實意,比空口叫喊固有道德如何的好還要可信憑也。”而對周氏來說,這並非一種姿態,他的思想情感由此建立了與人間的牢固聯繫:“我們平常只會夢想,所見的或是天堂,或是地獄,但總不大願意來望一望這凡俗的人世,看這上邊有些什麼人,是怎么想。”(《看雲集·水裡的東西》)雖然仍應納入其整個人道主義思想體系之中,這卻是其中最深厚結實的一面。在周氏的著述中,以此類文章和懷人悼亡之作最具情感深度。

鬼神問題僅為周氏民俗研究之一部,上述情懷,亦在別處多所體現。以後作《知堂乙酉文編·無生老母的訊息》,作者曾自我評論道:“談論民間信仰,似不無所得,於白蓮教一派所謂‘邪教’寄以同情,其實這與後來的一貫道亦不無關係,但可惜那種教派涉及反動了,蓋其初雖出於農民苦痛的呼號,惟逮稍為壯大,往往便為聚財漁色的行為,沒有那單純的特色了。”(一九XX年一月三十日致曹聚仁)分辨虛實,體會人情,似乎更有分量。
……

書摘

一兩個月前語堂來信,叫我談談金聖歎及李笠翁等人。這事大難,我不敢動手,因為關於文學的批評和爭論覺得不能勝任。日前得福慶居士來信雲,“雨中無事,翻尋唱經堂稿為之嘆息。講《離騷》之文只是殘稿,竟是殘了。莊騷馬杜待何如,可嘆息也。”看了記起金長文序中所說的詩,便想關於聖嘆死時的話略加調查,拉雜寫此,算是一篇文章,其實乃只幾段雜記而已。對於聖嘆的文學主張不曾說著一字,原書具在,朋友們願意闡揚或歪曲之者完全自由,與不佞正是水米無乾也。買得日本刻《徐而庵詩話》一卷,蓋即《而庵說唐詩》,卷首有文化丁丑星岩居士梁緯跋雲:“余獨於清人詩話得金聖歎徐而庵兩先生,其細論唐詩透徹骨髓,則則皆中今人之病,真為緊要之話。”星岩本名梁川孟緯,妻名紅蘭,皆以詩名。六月八日記於北平。
閒步庵得《第四才子書》,有西泠趙時揖聲伯序;又貫華堂評選杜詩總識十餘則,多記聖嘆事,今錄其七八九則於下:
邵蘭雪(諱點)雲,先生解杜詩時,自言有人從夢中語云,諸詩皆可說,唯不可說《古詩十九首》,先生遂以為戒。後因醉後縱淡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幾而絕筆矣。明夷輟講,青草符言,其數已前定也。
“先生善畫,其真跡吳人士猶有藏者,故論畫獨得神理,如所評王宰山水田及畫馬畫鶻諸篇,無怪其有異樣看法也。
“先生飲酒,徹三四晝夜不醉,詼諧曼謔,座客從之,略無厭倦。偶有倦睡者,輒以新言醒之。不事生產,不修巾幅,談禪談道,仙仙然有出塵之致,殆以狂自好呼。余問邵悟非(諱然)先生之稱聖嘆何義,曰,先生雲,《論語》有兩喟然嘆曰,在顏淵則為嘆聖,在與點則為聖嘆。此先生之自為狂也。”
趙晴園聖嘆同時,所言當較可信,廖柴舟著傳中說及《古詩十九首》與聖嘆釋義,蓋即取諸此也。七月二十五日又記。
友人從開封來,送我河南官書局所刻的幾種書,其中我所最喜歡的是一冊無名氏的《如夢錄》。這是一個明末的遺老所撰,記錄汴梁鼎盛時情景,猶宋遺民之著《夢華》《夢粱》也,
向無刻本,至鹹豐二年(一八五二)汴人常茂徠始據裴氏藏本參訂付梓,民國十年重刊,即此書也。本來這是很好的事,所可惜的是編訂的人過於求雅正,反而失掉了原書不少的好處。如常氏序中雲:
“且錄中語多鄙俚,類皆委巷秕稗小說,荒誕無稽,為文人學士所吐棄。如言繁塔為龍撮去半截,吹台是一婦人首帕包土一拋所成,北關王赴臨埠集賣泥馬,相同寺大門下金剛被咬臍
郎縊死背膊上,唬金剛黑夜逃山北門,諸……

周作人相關著作

長期以來,周作人在中國文壇上可謂是寂寞的,在辭世後相當長的時間中,他的作品幾乎被人們所遺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現代散文開山大師的地位。本集精選了周作人生平書稿、散文及翻譯著作等,旨在揭開塵封的歲月,為今天的讀者們呈現出一篇篇平和寬容、樸實有諧趣、飽含難以言說的美的知堂真味散文。

《雨天的書》
《伊索寓言》
《異域文談》
《澤瀉集》
《談龍集》
《談虎集》
《永日集》
《過去的生命》
《看雲集》
《知堂文集》
《苦雨齋序跋文》
《夜讀抄》
《苦茶隨筆》
《苦竹雜記》
《瓜豆集》
《秉燭談》
《藥堂語錄》
《藥味集》
《藥堂雜文》
《書房一角》
《秉燭後談》
《苦口甘口》
《立春以前》

《過去的工作》
《木片集》
《歐洲文學史》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魯迅的故家》
《魯迅的青年時代》
《知堂回想錄》
《周作人回憶錄》
《兒童雜事詩》
《兒童雜事詩圖箋釋》
《老虎橋雜詩》
《周作人書信》
《知堂書信》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札影真》
《俠女奴》
《玉蟲緣》
《匈奴奇士錄》
《陀螺》
《兩條血痕》
《希臘擬曲》
《自己的園地》
《浮世澡堂》

《浮世理髮館》
《古事記》
《如夢記》
《紅星佚史》
《域外小說集》
《現代小說譯叢》
《現代日本小說集》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石川啄木詩歌集》
《平家物語》
《希臘神話》
《希臘的神與英雄》
《希臘女詩人薩波》
《周作人回想錄》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周作人日記》
《知堂集外文·亦報隨筆》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風雨談》
《點滴》
《知堂雜詩抄》
《狂言十番》
《瑪加爾的夢》

《周作人集外文》
《周曹通信集》
《兒童雜事詩箋釋》
《孤兒記》
《藝術與生活》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
《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
《周作人早年佚簡箋注》
《明清笑話四種》
《黃薔薇》
《炭畫》
《日本狂言選》
《知堂乙酉文編》
《歐洲大陸小說集》
《近代日本小說集》
《阿里斯托芬喜劇集》
《冥土旅行》
《兒童劇》
《希臘對話選》
《枕草子》
《苦茶庵笑話選》
《俄羅斯民間故事》
《烏克蘭民間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