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

高景德

高景德(1922.02.05 - 1996.12.24),陝西省佳縣人,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現代電能系統運行和控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的特級會員,清華大學原校長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高景德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電機系。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被越級授予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在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1956年,回國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是清華大學唯一的跨電機與電力系統兩個專業的博士生導師。1963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1985年,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 。1996年,獲得中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 高景德系統地發展了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並參與開闢了電力系統線性與非線性最優控制的研究領域;發展了電力系統控制理論;創造性地研究了串聯電容引起交流電動機自激問題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學

高景德 高景德

民國十一年(1922年)二月五日,高景德出生在陝西省佳縣神泉堡村。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夏,高景德讀完高中一年級後,決心轉學西安。由於交通不便,他到那裡時,所有的學校都已開學。這時恰好國中教過他數學的老師白書元也到西安,出於對他學習能力的讚賞,為他多方奔走,他終於轉至陝西武功西北農學院附屬高中學習。

民國三十年(1941年)夏,高中畢業後被保送進西北工學院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3歲時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現名:西北工業大學)電機系,畢業後他帶著增加實際生產知識和鍛鍊實踐能力的迫切心情,放棄了留校當助教的機會走進了西安西京發電廠任技術員。抗戰勝利了,西北工學院的余謙六教授到北平後,即電邀他去北平任教。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任助教、講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赴蘇留學

1951年,在前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電機系攻讀副博士學位。

1956年,以《套用於遠距離輸電系統中的凸極同步電機的研究》的論文,被越級授予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在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

回國任教

高景德 高景德

1956年,回國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是清華大學唯一的跨電機與電力系統兩個專業的博士生導師,先後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科學生產處處長。

1963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開始,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同時兼任校科研處處長、研究生處處長等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出任校長

1983年5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

1985年,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根據其學術貢獻,選他為該會特級會員(Fellow),並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

1988年10月,卸任清華大學校長,學校仍很重視他的作用,並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1996年,重病入院時,獲得全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 ,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

1997年12月26日,在高景德去世一周年後,其生前牽頭成立的學術集體,獲得第三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

個人成就

科研成果

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

20世紀50年代初,高景德在深入研究電機過渡過程分析理論的同時,創立了新的複數分量理論體系,首先在1、2、0坐標系中完整地建立了同步電機基本方程,並用它詳盡分析了交流電機的動態特性,解決了一些其它電機數學模型未曾解決的問題。這一研究成果,他在當時國外發表的四篇論文和國內出版的《同步電機理論及其運行方式的分析(複數分量法)》(電力工業出版社,1957年)中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

高景德的複數分量理論的基本方程是根據一般性的運算電抗得出的,書中深入闡述了它和其他坐標系統的區別和相互轉換的關係,便於普遍套用。當時國際電機界權威蘇聯科學院院士柯斯秦科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具有創造性和系統的完整性,是對電機理論的一個重大貢獻。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這一理論和方法在中國和其他國家得到了廣泛的套用,起了推動作用。

20世紀60年代初,出版的《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和運行方式的分析》(科學出版社,1963年)中,他進一步將電機動態理論的各個分支加以系統的總結,詳盡地分析了交流電機的動態行為 。

電機和 電力系統分析 和控制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末,高景德在清華大學指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創造性地研究了串聯電容引起的交流電動機自激的課題,得出存在兩個自激區的結論,提出了克服自激的新措施。創立電機多迴路理論,為分析電機內部不對稱故障開闢了新途徑,已在電機內部故障保護裝置的設計中得到套用。領導研究小組研製成功的發電機線性最優勵磁控制器,已在多台大型發電機組投運成功,居國際領先地位。

在電機工程領域,開拓並發展了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發展了電機參數辨識及測算的新方法;發展了電力系統過渡過程數字仿真的新方法並建立和完善了電力系統物理模型實驗室;又領導了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開拓並推動了電力電子新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他在理論上的創見,在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上的開拓,推動了中國電工學科的發展 。

電力系統線性與非線性最優控制的研究

高景德領導的研究集體將現代控制理論與電力系統過渡過程理論相結合,開拓了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動態品質最優控制的學術領域和套用的新方向,並與有關製造廠家及電網、電廠合作,生產出了大型發電機線性最優勵磁控制器,1986年在碧口水電廠10萬千瓦、1988年在劉家峽水電廠23萬千瓦及1989年在白山水電廠30萬千瓦等大型發電機組上成功地投入運行。這在國際上是一創舉,並在中國已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一技術中國已爭取到國際領先地位。

1987年,高景德領導研究集體又不失時機地開展了電力系統非線性控制的研究。同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88年、1994年相繼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首先在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及國際自動控制學報(IFAC)和中國電機工程學報上發表了一組關於電力系統非線性控制的論文 。

出版著作

出版時間名稱作者出版社
1957.11《同步電機理論及其運行方式的分析》高景德著北京:電力工業出版社
1960.07《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論文集》高景德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3.03《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及運行方式的分析》高景德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8《串聯電容引起的電動機自激》高景德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2.08《電機過度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上》高景德,張麟征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3.12《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下》高景德,張麟征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3.08《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高景德等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3.12《電機過度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下》高景德等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3《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高景德,王祥珩,李發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3《現代電力系統叢書》高景德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6.04《未來世紀的巨子 第2集》王大珩,高景德主編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5.01《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 第2版》高景德,王祥珩,李發海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84、1985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

期刊論文

盧強,孫元章,高景德.非線性系統幾何結構理論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套用.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90,(10).

高景德,周子壽.異步電機機群自激的分析方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2,(4):1-9.

費仁言,高景德.同步電機頻率特性的功率譜分析.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5),(4):1-11.

費仁言,高景德,鄭逢時.同步電機的異步運行特性.清華大學學報,1986,(2):13-25.

高景德,王祥珩.交流電機的多迴路理論.清華大學學報,1987,(1):1-8.

王祥珩,高景德,金啟玫.凸極同步電機迴路參數的計算.清華大學學報,1987,(1):9-19.

張龍照,王祥珩,高景德.同步電機定子繞組不對稱狀態的分析方法,Ⅰ,基本方程和分析方法,Ⅱ,參數的計算方法.中國科學,A輯1990,(12),1991,(1).

曹立宇,李發海,楊秉壽,高景德.雙定子繞組自控式同步電動機的數學模型.清華大學學報,1991.

Ni Yixin,Zhang Baoling,Gao Jingde,A new approach of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imilation;Interfacing of EMT Model to Quasi-Steady State Model,89,WM,173-6PWRD,1989 IEEE.

孫元章、盧強、高景德.多機電力系統非線性勵磁控制的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9,(6):16-22.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仿真:(Ⅰ)——快速數值積分法,電工技術學報,1992(1):1-7.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仿真(II)——模式分類,電工技術學報,1992(2):1-6.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仿真(II)——穩態波形和特性,電工技術學報,1992(3):1-4.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同步發電機半導體整流系統分析方法綜述,《電工電能新技術》1992年(2):15-20.

人才培養

高景德已經培養研究生28人,其中25人獲博士學位,3人獲碩士學位。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1978年至1996年期間,高景德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

時間姓名論文名學位
——李興源電力系統再同步控制博士
1986張龍照異步電機轉子不對稱運行性能及檢測方法的研究碩士
1989張龍照同步電機定子繞組不對稱狀態的研究博士
1993宋志東基於能量函式的同調發電機群辨識和複雜模型擴展等面積法博士
1994方明超高壓直流輸電繼電保護系統的研製博士
1992白建華電力負荷建模的研究:綜合測辨法博士
1995胡軍無機械感測器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研究博士
1993李崇堅交交變頻磁場定向控制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研究博士
1989曹立宇自控式同步電動機運行性能的研究博士
1983倪以信電力系統故障暫態全過程數字仿真博士
1985王祥珩凸極同步電機的多迴路理論及其在分析多支路繞組內部故障時的套用博士
1996沈沉為實現FACTS的統一潮流控制器的研究碩士
1991蔡澤祥大規模電力系統線上暫態穩定分析及緊急控制的研究博士
1992劉可交流伺服系統無速度感測器運行的研究博士
1984費仁言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及頻率參數測算方法博士
1991吳貴才汽輪機調速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博士
1994焦書立GENERREX-PPS勵磁型同步電機運行性能的研究博士
1992林澤波變頻器—異步電機系統通用數字仿真方法的研究及套用博士
1992劉明波基於神經元網路的電力系統線上動態等值的研究博士
1994陳厚連人工神經網路用於電力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博士
1991吳貴才汽輪機調速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連續時間模型參數直接辨識方法及套用博士
1993苗立傑機網暫態過程的場路結合分析方法博士
1990趙爭鳴同步電機模型和參數的自適應辨識研究博士
1990馬東升大型汽輪發電機組在電力系統重合閘及汽門快關過程中機電振盪的研究博士
1994劉大慶基於單個神經元的直流PWM調速系統自適應控制碩士
1989陳儒華電力系統靜態安全分析專家系統ESSA的研究博士
1989吳壬華SCR電驅動石油鑽機電氣系統的研究博士

高景德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獲得的獎項情況如下:

時間名稱
1996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1997年12月26日第三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榮譽表彰

時間名稱
1980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5年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特級會員(FELLOW)
1985年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一百周年獎
1996年香港柏寧頓教育基金會(中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中的最高獎——傑出獎

社會任職

1964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0年-199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三、四、五屆副理事長 ,1981年-1990年,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1982年10月,國家發明評選委員會委員 。

1986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及榮譽委員 ,1988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1988年-1997年,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88年-1998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七 、八屆 委員及第八屆常委。1992年-1996年,第二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委員 ,及技術科學部常委、副主任。

國家攀登計畫“現代電能系統運行與控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1992年,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工卷》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及《科學通報》副主編、《電工技術學報》及《電工技術雜誌》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代電力系統叢書》主編。

1994年,高景德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中國老教授協會會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

人物評價

高景德的著作《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不但對電機教育有重大貢獻,且將垂之久遠,因為目前正新舊交替,能兼通古典與近代電機理論之人不多,能寫得這樣周詳的尚未見到 。( 加拿大 余耀南 教授)

高景德一生真誠坦蕩,寬厚待人,提攜晚輩,勤勤懇懇,教書育人 ,在教育和科學事業兩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在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提出"著重提高,在提高中發展"的辦學方針,使學校成為以工科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管、文科的綜合性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研究生院,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推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各項改革,教學質量有所提高,高層次人才(碩士生、博士生)培養形成規模,初步形成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科研、技術開發和對外開放有較大發展,提出了把學校建成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的長期奮鬥目標,為使學校建成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一時期,清華大學在專業設定結構,人才培養層次,教學制度改革,教學條件充實,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展;其中尤以研究生的培養及科學研究的規模和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和發展 ( 清華大學、西 北工業大學)。

校長百科

校長,在秦漢時期指的是下級軍官,後經演化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

卞惠石

包志忠

包君偉

崔銳捷

明輝

陳根甫

陳駿

陳國鈞

蔡元培

陳理

陳劍脩

陳慎瑜

曹迅棟

陳三軍

程厚恩

陳光榕

陳萍萍

蔡文華

陳祥生

陳建華

陳新建

陳莉

陳光輝

董韻

杜錫鈺

戴維·約翰斯頓

董漢利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丁繼泉

鄧小波

鄧衛民

段飛龍

丁強

段火香

符景海

李登輝

方惠堅

方雨輝

馮俐娥

樊仁

馮永寧

范俊

范火榮

高景德

葛雲中

郭琦

高美蓮

關萍

谷夢琴

管華

郭小明

何濟林

賀美英

何東昌

侯朝海

侯德彭

胡軍[暨南大學校長]

何天淳

胡泮生

華秀升

黃少珍

黃思開

胡永紅

何祖建

洪明友

胡增琪

何康德

吉錫民

姜建中

蔣南翔

江勁松

金邦正

金麗霞

康玲

孔玉范

康岫巖

劉長銘

劉道玉

劉彭芝

李鴻朗

劉亞春

林萍華

劉梅[演奏家]

劉偉[經濟學家]

林克

劉彭枝

劉永勝

劉披雲

劉吉臻

劉新來

廖維林

劉仰成

李永忠

劉兵

黎輝

李木生

李雲生

羅招榮

李奭萍

賴永勝

劉建贇

閔春發

孟德強

馬君武

穆孟傑

閔思衛

煤球哥

寧德忠

歐進萍

歐陽平凱

歐陽華欽

彭定康

皮宗石

彭祖德

彭修盛

錢金星

錢細秀

邱守安

榮仕星

榮蘭祥

饒建中

沈慧俐

孫珩超

沈茂德

孫衛國

宋維明

史書翰

蘇志武

孫武學

孫建民

塗潤華

唐建武

湯賽南

陶文沂

唐盛昌

王勁松[北京電影學院]

王學進

王曉鋒

王蘊倩

王結[校長]

文耀挺

溫鑫林

王華林

吳靜皎

謝韜

熊仁民

夏強

謝淑滿

游俊

楊立志

袁永熙

姚家新

楊逢春

葉翠微

趙文祥

周躍南

周德霞

朱秀林

趙彥修

張家慶

卓立

張軍

張洪斌

張輝耀

張仲應

曾獻中

張志華

張忠

曾國如

周守勤

張炳華

朱海斌

周清華

鄒琴香

卓東健

鄭學忠

鄭學忠

甄朝黨

周惠欣

趙雅茜

周緒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