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濟林

何濟林

何濟林(1914—1983),湖北沔陽(今仙桃市)西流河鎮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3年轉為中共黨員,歷任湘鄂西警衛師二團班長、排長、連長,紅二方面軍獨立團營長,五師十五團參謀長等職,參加長征。曾任冀南獨立支隊參謀長、冀南二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冀南軍區十縱隊二十八旅副旅長、五十八軍一七四師師長,建國後任長春農學院院長、解放軍獸醫大學校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3年5月8日17時12分因患癌症在解放軍總醫院病逝,終年69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14年正月14日,何濟林出生於湖北省沔陽縣神壇鄉(今仙桃市西流河鎮豐鋪垸 )。

何濟林 何濟林

1928年 參加赤衛隊

1928年 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 時期

任湘鄂西警衛師2團排長,紅三軍軍部通信隊隊長,龍桑獨立團營長,紅二方面軍第5師15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 時期

任冀南軍區獨立支隊參謀長,第一軍分區參謀長,東進縱隊第2團參謀長,八路軍129師新編第7旅2團參謀長,冀南軍區第2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 時期

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28旅副旅長,桐柏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58軍174師師長。

新中國成立後

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9師師長,軍械技術學院顧問。

1954年6月1日,中央軍委正式頒布獸醫大學編制,任命何濟林為校長。

1970年回家鄉沔陽留影 1970年回家鄉沔陽留影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83年5月8日17時12分因患癌症在解放軍總醫院病逝,終年69歲。

任職情況

1930年3月 湘鄂西獨立團三營七連任戰士、通訊員、後調團部任通訊班班長。

1936年12月,何濟林與紅軍大學同學在延安

1931年11月 任湘鄂西警衛師師部通訊排排長。

1932年9月 任湘鄂西軍委會交通隊隊長。

1932年12月 任紅三軍軍部通訊隊隊長。

1933年11月 任軍部通訊連連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8月 到龍桑獨立團任營長。

1936年4月 任十五團參謀長。

1937年5月 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5月 任獨立支隊參謀長、支隊黨委委員,兼任一分區參謀長、分區黨委委員及地委委員。

1939年1月 任一支隊參謀長。

1936年12月,何濟林與紅軍大學同學在延安 1936年12月,何濟林與紅軍大學同學在延安

1939年10月 任團參謀長。

1940年7 任大隊長。

1941年12月 任二分區參謀長。

1946年,獨立四旅副旅長何濟林

1944年4月 任二分區副司令員。

1945年8月 任支隊隊長。

1946年8月 任冀南獨四旅副旅長。

1946年9月 任副旅長。

1948年9月 任三分區副司令員。

1949年3月 任58軍174師師長。

1951年9月 任空9師師長入朝作戰。

1954年5月 任解放軍獸醫大學校長。

1958年1月 任長春農學院院長。

1959年6月 任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

1962年1月 任解放軍獸醫大學校長。

生平事記

1946年,獨立四旅副旅長何濟林 1946年,獨立四旅副旅長何濟林

1944年8月,何濟林與夫人

1928年 參加赤衛隊,同年加入共青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8月 到龍桑獨立團任營長,在掩護中央紅軍西進的桑直縣水塔鋪戰鬥中負傷。

1935年12月 參加長征。

1936年4月 率領部隊順利渡過金沙江,到達番族地區,翻雪山、過草地、打硬仗,終於與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在陳再道、王宏坤、劉志堅三位首長的直接領導下,始終在冀南軍區工作。後從延安經延長在延水關過黃河進山西永和,靈石過汾河到沁源八路軍總部,先後任獨立支隊參謀長、支隊黨委委員,兼任一分區參謀長、分區黨委委員及地委委員,負責改編舊縣府保全隊和政府,建立抗日民主的縣政府。

1939年1月 冀南軍區命令分區主力部隊進行整編,改為冀南軍區一支隊,何濟林任一支隊參謀長,組織部隊在東光、阜城等地打游擊,開展地方工作。10月,一支隊被改為東進縱隊第二團,何濟林任團參謀長,奉命率部配合地方政府在阜城、東光、累縣、武邑等地展開游擊戰。

1944年8月,何濟林與夫人 1944年8月,何濟林與夫人

1945年8月 奉命將部隊和地方武裝組成北支隊,並任支隊隊長,率部沿平漢線追抵邢台,協同秦基偉、李振部隊,殲敵萬餘人。

1946年6月 率部參加了高唐夏津戰役,在配合二縱隊攻打崔橋的戰役中再次負傷。9月,傷未痊癒即到28旅任副旅長,指揮部隊先後兩次攻克鄧縣,活捉特務頭子康澤和副司令郭熊其。在安陽戰役中肺部中彈。

1955年1月 在北京紅十字醫院手術取出滯留8年的子彈。

1954年5月 任解放軍獸醫大學校長。學校開創了軍事獸醫專業本科和專科教育,開設了軍事獸醫研究生教育,為我軍培養了首批高級軍事獸醫人才。他根據軍隊建設需求增設了軍馬保健課,增加了豬、馬、羊、雞等家禽疾病防治的教學內容。他主張擴大辦學規模,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學員能力的開發和培養。

榮譽

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 曾獲二級八一勳章

3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4 二級解放勳章

5 抗美援朝中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校長百科

校長,在秦漢時期指的是下級軍官,後經演化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

卞惠石

包志忠

包君偉

崔銳捷

明輝

陳根甫

陳駿

陳國鈞

蔡元培

陳理

陳劍脩

陳慎瑜

曹迅棟

陳三軍

程厚恩

陳光榕

陳萍萍

蔡文華

陳祥生

陳建華

陳新建

陳莉

陳光輝

董韻

杜錫鈺

戴維·約翰斯頓

董漢利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丁繼泉

鄧小波

鄧衛民

段飛龍

丁強

段火香

符景海

李登輝

方惠堅

方雨輝

馮俐娥

樊仁

馮永寧

范俊

范火榮

高景德

葛雲中

郭琦

高美蓮

關萍

谷夢琴

管華

郭小明

何濟林

賀美英

何東昌

侯朝海

侯德彭

胡軍[暨南大學校長]

何天淳

胡泮生

華秀升

黃少珍

黃思開

胡永紅

何祖建

洪明友

胡增琪

何康德

吉錫民

姜建中

蔣南翔

江勁松

金邦正

金麗霞

康玲

孔玉范

康岫巖

劉長銘

劉道玉

劉彭芝

李鴻朗

劉亞春

林萍華

劉梅[演奏家]

劉偉[經濟學家]

林克

劉彭枝

劉永勝

劉披雲

劉吉臻

劉新來

廖維林

劉仰成

李永忠

劉兵

黎輝

李木生

李雲生

羅招榮

李奭萍

賴永勝

劉建贇

閔春發

孟德強

馬君武

穆孟傑

閔思衛

煤球哥

寧德忠

歐進萍

歐陽平凱

歐陽華欽

彭定康

皮宗石

彭祖德

彭修盛

錢金星

錢細秀

邱守安

榮仕星

榮蘭祥

饒建中

沈慧俐

孫珩超

沈茂德

孫衛國

宋維明

史書翰

蘇志武

孫武學

孫建民

塗潤華

唐建武

湯賽南

陶文沂

唐盛昌

王勁松[北京電影學院]

王學進

王曉鋒

王蘊倩

王結[校長]

文耀挺

溫鑫林

王華林

吳靜皎

謝韜

熊仁民

夏強

謝淑滿

游俊

楊立志

袁永熙

姚家新

楊逢春

葉翠微

趙文祥

周躍南

周德霞

朱秀林

趙彥修

張家慶

卓立

張軍

張洪斌

張輝耀

張仲應

曾獻中

張志華

張忠

曾國如

周守勤

張炳華

朱海斌

周清華

鄒琴香

卓東健

鄭學忠

鄭學忠

甄朝黨

周惠欣

趙雅茜

周緒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