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根甫,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1952年9月生於北京,籍貫浙江鄞縣,1969年參加工作,197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工程師職稱,清華大學兼職教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工業管理專業,曾經擔任過國家計委國防司幹部,歷任綜合計畫司司長,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2013年3月5日陳根甫同志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個人經歷
1969年至1973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事農工、文書、代司務長工作。1977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專業。1977年至1984年在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從事核工程設計,歷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84年至1986年任核工業部部領導秘書。1986年至1987年擔任國家計委國防司幹部。1987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工業管理專業,1989年研究生畢業。1989年至1998年曾先後擔任國家計委國防司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副司長。1998年調入國防科工委,歷任綜合計畫司副司長、司長,副秘書長職務。2006年12月出任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長期從事國防科技工業的規劃和重大工程的組織管理工作,先後榮獲國防科工委“人民滿意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幹部”稱號。
辦學經歷
陳根甫所帶領的學校南理工的辦學傳統源自學校創建之初被賦予的國防使命。南京理工大學是1960年從“哈軍工”分建的炮兵工程學院發展而成。1953年毛澤東主席在給“哈軍工”的訓詞中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創辦,對於中國國防事業具有極重大的意義”。由此,學校被賦予了“強大國防”的光榮使命。1966年,學校轉為地方建制,但強大國防的使命始終沒有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堅持國防特色,面向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兩個戰場,致力於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創造了豐碩成果:發明了國內第一台防爆型機器人、第一套自主式無人駕駛平台、第一個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創造了新型膨化硝銨炸藥、超細粉碎技術、火箭底排複合增程技術;提出了內彈道勢平衡理論、中間彈道理論;含能材料量子化學研究、軍用光學研究等方面也都在國內領先。如今學校已經成為中國兵器裝備、高新技術武器和新概念武器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成為中國國防科技進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南京理工大學隸屬於國防科工委,現有2個一級、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8個省部級重點專業;擁有12個博士後流動站,40個博士點,110個碩士點,以及分布於理、工、文、經、管、法6個學科門類的55個本科專業。在五十多年建設與發展歷程中,已獲得包括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與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數百項科技成果,培養出了包括7名兩院院士在內的一大批科技英才。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率也是多年保持在99%,南京理工大學始終以強大國防為己任,形成了富有國防特色的辦學傳統和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展。
教育貢獻
在陳根甫心中國防是一項特殊的事業,關乎國家安全與尊嚴。投身其中要捨得把自己的一切默默無聞地奉獻給祖國;科技是創新的事業,需要不畏艱辛的攀登;教育是神聖的事業,燃耗自己,點亮他人。陳根甫的領導方法指導是,在為國防、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事業奮鬥中,南京理工大學形成了鮮明的做事風格與精神特質。1983年,學校經過充分討論,凝練出“團結、獻身、求是、創新”八字校風,很快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高度認可。他在詮釋校風時說,“團結”,需要放棄或者犧牲一些個人和小集體的利益;“求是”,源於對真理忘我的追求;“創新”,需要無私的奉獻與無畏的探索。所以,獻身是八字校風的核心,也是南理工人的精神特質。陳根甫的理念是,“人能弘道”。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獻身精神,又在與時俱進地豐富著獻身精神的內涵,在他們身上,獻身精神是一種境界,一種為國防、為科技、為教育而執著奮鬥的人生境界。
精神作用
陳根甫堅持一所大學,既是“搖籃”,更是“熔爐”,知識教育體系可“成器”,精神與文化教育體系才能讓大學生“成人”的理念。所以學校特別重視學校傳統與精神的教育,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培養學生的“國防情結”,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崇高使命感與責任感;讓以獻身精神為核心的八字校風成為大學生的信念與目標,並內化為他們成就事業所必須的優秀品格。五十多年來,就是從這個大“熔爐”里,走出10萬餘名高級專門人才,國防情結與獻身精神已成為他們特有的品質與人格標識。
教育理念
陳根甫認為,強大國防是學校秉持的歷史使命,在當前,正值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作為一所“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理應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擔負起更大的責任。所以,學校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十次黨代會上,確立了到2020年發展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戰略目標。這是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弘揚自身辦學傳統與精神的必然選擇,陳根福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把學校建設的越來越好。多年來陳根福一心撲在自己的教育事業上,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校的管理和發展上,很少有時間來關心家庭的情況,家人雖然有意見,但也一直支持陳根福的工作,是陳根福有更多的時間來對學校進行更細緻的管理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