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觀

景德觀

景德觀創建於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初祀奉龍神,名龍神廟;明神宗年間(1573-1620),改稱景德觀,原有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古井1口,井欄已移至豫園,築亭保護,成為景點。觀內出土的韓世忠行軍瓶,現存上海歷史博物館。

寶山景德觀

道教古蹟。在上海市寶山區江灣鎮東萬安路。創建於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初祀奉龍神,名龍神廟;明神宗年間(1573-1620),改稱景德觀;清順治乾隆嘉慶同治光緒年間均有修葺與擴建;極盛時宮內建有山門、正殿、齋堂、道舍等。宮外築有城隍行宮、社神廟等;光緒三十三年(1907),觀旁城隍行宮、社神廟被改為學堂;辛亥革命後,此觀被改為東江國民學校;解放後,改稱江灣第一國小。現僅存山門、正殿及石獅一對。景德觀
又名東嶽行宮,東嶽廟,俗稱東王廟。位於江灣萬安路,建於宋靖康二年(1127年)。景德觀的前身是龍神廟,始建於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靖康元年,韓世忠駐軍江灣,為激勵士氣,將不屈於金而殉國的延慶殿學士、兩河宣撫司劉鞈像懸在龍神廟。鄉民聞訊,都來廟焚香禮拜。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詔封劉鞈為資政殿學士。鄉民為了緬懷忠烈,搬走龍神,將廟改為學士殿。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詔封劉鞈為東嶽左丞相,晉階忠顯王,改名景德觀。而鄉民仍俗稱東王廟。
景德觀祀奉諸神,除劉鞈外,還有唐代殉難於安史之亂的張巡、許遠,南宋被虜遭害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劉琦和末代皇帝趙眗等。景德觀曾多次擴建。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增建寢宮;觀左增建城隍行宮,觀右增建韓蘄王(韓世忠)廟,觀基擴充至14畝。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多次修葺。
景德觀
光緒三十三年,廢科舉,創新學,城隍行宮闢為國小堂。辛亥革命後,神像集中大殿,改稱東江國民學校。建國後,改為江灣第一國小。“文化大革命”期間,觀址遭到破壞,成為危屋。1984年,上海市道教協會支持教育事業,逐步將觀址轉讓給江灣第一國小。1987年,楊浦區教育局在此新建萬安路國小。
景德觀原有明嘉靖年(1522~1566年)古井1口,井欄已移至豫園,築亭保護,成為景點。觀內出土的韓世忠行軍瓶,現存上海歷史博物館。觀內有元代種植的古銀杏1株,高32米,徑圍1米左右,80年代初曾遭火焚,失去大半枝幹,現依舊綻發新芽,枝葉茂盛。

江西景德觀

景德觀遺址是宋閣皂山崇真宮前身位於崇真宮院內西北角,是1991年春建院牆清基時發掘的。遺址呈長方形,長7.9米、寬1.9景德觀米,底距地面高0.4米。東南向,底部為青磚豎砌拼花,四周下凹形成溝狀,東南角有一方孔通外溝,四周青磚疊砌間綴凸磚花飾花樣圖案。遺址上部斷層,並發現元、明、清建築殘基三處。經專家初步認定,此遺址系宋熙寧九年(1076)前崇真宮前身景德觀廂房天井。這一遺址的發掘,一從工藝精緻等方面可證明周必大《閣皂山崇真宮記》所云:“凡殿宇皆翼以修廊……總為屋一千五百間,江湖宮觀未有勝於此者”的可信性;二為今人研究宋代建築工藝和風格提供了實物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