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邦正

金邦正

金邦正(1886—1946),字仲藩,金慶慈次子,出生於安徽省黟縣漁亭鎮瑪川村。少時在天津嚴范孫氏家塾、北京稅務學堂求學。嚴氏家塾後改為敬業中學堂,即南開中學。1909年秋,考取公費留美學生,進入美國康乃爾大學和李海大學,專攻森林學。1914年畢業,獲林學碩士和理學士學位。期間,與留美學生胡適、任鴻雋、楊杏佛、過探先等發起組織“科學社”,並出版《科學》月刊。1920年出任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校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15年4月,安徽第一甲種農校校長金邦正與農商部林務顧問、菲律賓林務局長W.f.余佛西(sherfesse)前往南京,會同金陵大學林科教授Jh芮思婁(reisner)、J.裴義理(Bai1ie)及韓安(中國出國留學生中第一個林業碩士學位的獲得者)調查安徽山林概況,後在調查報告中建議政府勸告無地人民承領官荒山地造林,並劃沿江淮兩岸及本省境內津浦鐵路兩旁為造林區域,建設苗圃育苗,以低價或無償分給人民自植。所造之林即為承領人所有,自行保護。這和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所定的“誰種誰有”政策如出一轍。

又任北平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經理。1946年逝世,終年61歲。

1928年,以中國科學社成員為主在南京成立了國立中央研究院,並陸續創辦了各研究所。1949年以後,中國科學院與中國科協相繼成立,中國科學社的刊物、設備等各項社產陸續併入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上海科普協會、上海圖書館等國家與地方機構。

中國科學社

中國科學社創辦合影 中國科學社創辦合影

(1915年—1960年),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間綜合性科學團體,由一群中國留學生1915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創辦,旨在“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他們認識到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沒有科學,是難以立國的。而中國所缺乏的莫過於科學了,因此,他們要把“科學”介紹到中國來,讓它富國強民。科學社的主要發起人為任鴻雋、秉志、周仁、胡明復、趙元任、楊杏佛(楊銓)、過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鴻雋為首任社長。中國科學社1918年自美國遷中國後設總社於南京高師(現名南京大學)。他們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及其科學雜誌為模式,創辦中國的《科學》雜誌。1915年1月首期《科學》月刊在上海出版,發刊詞上“科學”與“民權”赫然並列,申明“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職志”。中國科學社以後又發行了《科學畫報》、《科學譯叢》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圖書館和研究所。作為20世紀前半葉在中國覆蓋面最廣、參加人最多的科學團體,對近代科技在中國普及和發展做出了系統和奠基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

離校

1921年6月13日這一天,是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校舉行期末大考的日子,不過學校方面卻沒有等來辛苦一年的學子們,各個考點是空空如也。此時校方才如夢方醒,學生們罷考了,這就是轟動北京的“清華同情罷考”事件。

金邦正 金邦正

由於教育經費不足,北大、高師、女高師、法專等八所國立高校教職員在6月3號這一天前往政府國務院,向內閣總理靳雲鵬討薪,然而代表們卻遭到軍警毆打,其中不乏像馬敘倫這樣的教育界的名人,甚至連教育部次長也遭痛毆,這就是震動全國的“六三慘案”。清華學生的罷考就是對這次慘案受害者的聲援。

“同情罷考”事件最終以29名學生受留級處分而結束,不過因為這個事件而遭遇坎坷的還有當時擔任清華校長的金邦正,作為中國科學社的發起人之一,金邦正也是留美學生,曾在康奈爾大學和李海大學學習,專攻森林學。1914年,金邦正畢業,獲得了林學碩士和理學士的學位。

回國後,而立之年的金邦正開始在林業方面展現自己的才學,他不但在農業教育上有所建樹,在擔任安徽省農業學校校長期間,金邦正還協助農商部調查安徽山林概況,在隨後的調查報告中,他建議政府勸告無地的人民承領官荒山地造林,並劃定造林區域,建設苗圃育苗。以低價或者是無償地分給人民自植,所造之林即為承領人所有,自行保護。

這和1949年之後,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所規定的“誰種誰有”政策如出一轍。據當時的同仁回憶,金邦正身上有一股憨憨的書生氣,對工作兢兢業業,對於學習、學問無比尊重。因此在同時代的文人當中,他甚至略帶“刻板”。不過,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刻板”,讓金邦正在1921年清華學校的“同情罷考”事件中站到了學生的對立面。然而這種對立讓金邦正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學潮過後,清華校園仍然充滿了火氣,學生們對校長金邦正的態度極端不滿,大家拒絕出席由金邦正召集的開學典禮,使他只好以太平洋會議,中國代表團隨員為藉口悄然離校。而學生們還心有不甘,去信“請其不必作捲土重來之夢想,最終迫使金邦正不得不辭職,當然金邦正並不是唯一的黯然離校的清華校長。

主要作品

1、《科學》——月刊(協著);

2、《科學與林業》——《科學通論》收錄;

3、《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美國兩院演說中國森林情形》

個人成就

秦皇島耀華平板玻璃廠 秦皇島耀華平板玻璃廠

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前身是秦皇島耀華玻璃廠,1922年3月,金邦正率華北農民赴法國、比利時學習玻璃製造技術,繼而創辦秦皇島耀華平板玻璃廠,任副總工程師。是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第一家用機器製造玻璃的工廠,被譽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

秦皇島耀華平板玻璃廠主要產品是耀華牌浮法玻璃、本體著色浮法吸熱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並銷往國內外。1993年--1995年此公司玻璃產量分別為462.4萬重量箱、435萬重量箱、400.5萬重量箱,銷售收入(含稅)分別為51,895.2萬元、52880.0萬元、41593.3萬元。

外界評價

邦正在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任校長三年,他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為人。正如農學家、農業教育家、作物遺傳育種學家、農業行政管理專家沈宗瀚所回憶的:“設朝會,金校長親自主持,訓勉為人道德。”平時他不搞特殊化,雖身為校長,常與教師同去飯廳,“與學生同桌共餐,全校精神為之一振,師生鹹表敬愛”,“金校長仲藩之朝會訓話,至今尚歷歷在目也”。

1915年,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為他的創刊發出了“偉大中華民族在覺醒”的感慨。

1940年代,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把她與美國(America)、英國( Britain )的同類刊物並稱為Science A, B, C。

1985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方毅同志為她題詞:“探索真理,傳播知識”。

1995年元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同志為她題詞:“傳播科學,提高國力”。

2005年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為他題詞:“求真求美,繼往開來,承古創新”。

校長百科

校長,在秦漢時期指的是下級軍官,後經演化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辦學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

卞惠石

包志忠

包君偉

崔銳捷

明輝

陳根甫

陳駿

陳國鈞

蔡元培

陳理

陳劍脩

陳慎瑜

曹迅棟

陳三軍

程厚恩

陳光榕

陳萍萍

蔡文華

陳祥生

陳建華

陳新建

陳莉

陳光輝

董韻

杜錫鈺

戴維·約翰斯頓

董漢利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丁繼泉

鄧小波

鄧衛民

段飛龍

丁強

段火香

符景海

李登輝

方惠堅

方雨輝

馮俐娥

樊仁

馮永寧

范俊

范火榮

高景德

葛雲中

郭琦

高美蓮

關萍

谷夢琴

管華

郭小明

何濟林

賀美英

何東昌

侯朝海

侯德彭

胡軍[暨南大學校長]

何天淳

胡泮生

華秀升

黃少珍

黃思開

胡永紅

何祖建

洪明友

胡增琪

何康德

吉錫民

姜建中

蔣南翔

江勁松

金邦正

金麗霞

康玲

孔玉范

康岫巖

劉長銘

劉道玉

劉彭芝

李鴻朗

劉亞春

林萍華

劉梅[演奏家]

劉偉[經濟學家]

林克

劉彭枝

劉永勝

劉披雲

劉吉臻

劉新來

廖維林

劉仰成

李永忠

劉兵

黎輝

李木生

李雲生

羅招榮

李奭萍

賴永勝

劉建贇

閔春發

孟德強

馬君武

穆孟傑

閔思衛

煤球哥

寧德忠

歐進萍

歐陽平凱

歐陽華欽

彭定康

皮宗石

彭祖德

彭修盛

錢金星

錢細秀

邱守安

榮仕星

榮蘭祥

饒建中

沈慧俐

孫珩超

沈茂德

孫衛國

宋維明

史書翰

蘇志武

孫武學

孫建民

塗潤華

唐建武

湯賽南

陶文沂

唐盛昌

王勁松[北京電影學院]

王學進

王曉鋒

王蘊倩

王結[校長]

文耀挺

溫鑫林

王華林

吳靜皎

謝韜

熊仁民

夏強

謝淑滿

游俊

楊立志

袁永熙

姚家新

楊逢春

葉翠微

趙文祥

周躍南

周德霞

朱秀林

趙彥修

張家慶

卓立

張軍

張洪斌

張輝耀

張仲應

曾獻中

張志華

張忠

曾國如

周守勤

張炳華

朱海斌

周清華

鄒琴香

卓東健

鄭學忠

鄭學忠

甄朝黨

周惠欣

趙雅茜

周緒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