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

濉溪縣

濉溪縣位於安徽省北部,東臨宿州市,南接蒙城縣、懷遠縣,西連渦陽縣,西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東北依淮北市。總面積1987平方千米。總人口111.2萬人(2017年)。全縣轄10個鎮、1個鄉。縣政府駐濉溪鎮沱河路92號,地處淮北平原中部,東北角有丘陵,最高點海拔363米。澥、澮、沱、濉諸水流經縣境。年降水量852.4毫米,年均氣溫14.5℃。2015年我縣位列全國最具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榜單第48位、全國縣域經濟創新力50強榜單第29位;2016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榜單,名列第49位。2015年以來濉溪縣經濟總量連續三年躋身“全省十強縣”,其中2017年以GDP296.8億元位居全省61縣(市)第8位。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基本信息

簡介

濉溪縣 濉溪縣
濉溪縣位於安徽省北部,為淮北市唯一轄縣,是中原經濟區、淮海經濟區和徐州經濟圈重要縣域,素有 “酒鄉煤城、中原糧倉、能源之都、運河故里”的美譽。近年來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先進單位、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等殊榮。全縣轄11個鎮和省級濉溪經濟開發區、濉溪蕪湖現代產業園,國土面積1987平方公里,總人口111.2萬人。
歷史傳承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濉溪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是春秋時期政治家華元、秦相蹇叔、東漢哲學家 桓譚、三國時期 竹林七賢之首 嵇康的故里。文物古蹟星羅棋布,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其中大運河柳孜遺址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區位較為優越,交通快捷通暢。濉溪縣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交界處,距連雲港港口200公里,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境內三條鐵路溝通隴海、京滬、京九鐵路交通大動脈,連霍、京福、泗許三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坪港貫通長江黃金水道,年吞吐能力84萬噸。現代物流發展迅猛,皖北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資源物產富集,基礎設施健全。煤炭儲量60億噸,鐵礦石儲量1億噸。全縣耕地面積220萬畝,主要農作物常年產量120萬噸。聞名遐邇的 口子窖酒產自我縣。縣城與淮北市區一體發展、無縫對接。 濉河公園榮獲安徽省人居環境範例獎。我縣以爭創全國文明縣城、園林城市為契機,不斷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縣城區面積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萬人,全縣城鎮化率43%。

工業基礎較好,產業支撐強勁。縣境內14對煤礦、7座鐵礦。現有規模工業企業288家,其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4家。形成以煤電及礦產採選、煤化工及精細化工、機電裝備製造、新型建材、針紡服裝和食品工業等主導產業,其中鋁基新材料產業獨具特色。全縣工業化率55%。擁有省級龍頭企業15家、市級46家。

園區功能完善,發展優勢明顯。濉溪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善,鋁基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等產業集聚發展,2016年工業產值達292億元,被評為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正在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濉溪蕪湖現代產業園主要發展裝備製造及新材料產業和服務業,起步區4.2平方公里建設全面展開。百善食品工業園初具規模,被評為安徽省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

經濟快速發展,實力持續增強。近幾年來,濉溪縣委、縣政府抓住安徽省委、省政府實施皖北振興戰略等政策機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中國碳谷.綠金淮北"的總體要求,圍繞打造實力濉溪、活力濉溪、魅力濉溪、美好濉溪,突出抓招商、抓項目、抓城建、抓園區,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發展環境不斷提升,城市面貌明顯改觀。2015年我縣位列全國最具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榜單第48位、全國縣域經濟創新力50強榜單第29位;2016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榜單,名列第49位。2015年以來濉溪縣經濟總量連續三年躋身“全省十強縣”,其中2017年以 GDP296.8億元位居全省61縣(市)第8位。

歷史沿革

濉溪縣 濉溪縣
春秋時期,濉溪縣屬 宋國,置銍邑,邑址在今臨渙集。
戰國時期,濉溪縣屬 楚國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設36郡,縣境分屬泗水郡的相縣、銍縣、蘄縣、符離縣。泗水郡及相縣治所均在相城(今淮北市)。
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改泗水郡為沛郡,相、銍縣未變。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封大將居翁為相城侯,沛郡改為侯國。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本地東部屬彭城郡,其餘屬侯國。後侯國又改稱沛郡。
三國時期,曹魏遷沛國治所至沛縣(今江蘇省沛縣),本地分屬魏豫州譙郡的相、銍、竺邑、蘄和符離5縣。
西晉時,沛國治所復遷相城。本地分屬豫州沛國之相縣、竺邑縣、符離縣和譙國之銍縣、蘄縣。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本地屬徐州沛郡之相、竺邑、符離和譙郡之銍、蘄5縣; 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置臨渙郡,治銍城,本地分屬譙州之臨渙郡、蘄城郡。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析臨渙郡置白撣縣和渙北縣,白撣縣治所在今百善南,渙北縣治所在今柳孜集南秦古城村。本地分屬沛郡相縣、蘄城郡蘄城縣、臨渙郡白撣縣和渙北縣。北齊天保元年(公元 550年),復置竹邑縣,治所在竹邑城;廢臨渙郡和渙北縣,置臨渙縣,治銍城。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本地分屬彭城郡承高縣、蘄城郡蘄城縣、睢南郡竹邑縣、符離縣,譙郡臨渙縣、白撣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竹邑縣併入符離縣。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白撣縣併入臨渙縣,本地分屬譙郡臨渙縣和彭城郡蘄縣、符離縣、蕭縣。

唐初(公元618年),本地分屬徐州之符離縣、蘄縣和亳州臨渙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符離縣置諸陽縣,治所在今趙集山西村。元和四年(公元809 年),析徐州之符離縣、蘄縣和泗州虹縣置宿州,本地分屬宿州符離縣、蘄縣和亳州臨渙縣。九年臨渙縣改屬宿州,本地分屬宿州之符離縣、臨渙縣、蘄縣。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63年),分屬淮南東路宿州之臨渙縣、符離縣、蘄縣。
南宋時,長淮以北淪為金,本地分屬金南京路宿州之符離縣、臨渙縣、蘄縣。

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撤臨渙、符離、蘄縣3縣,轄地併入宿州。本地屬河南行省歸德府宿州。

明、清本地無縣建置,屬鳳陽府宿州。

民國2年(1913年)改宿州為 宿縣,本地仍屬宿縣。

1950年7月1日,析宿縣西境置濉溪縣,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縣行政專區公署。

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宿縣專區。

1956個1月12日,屬蚌埠專區。

1961年4月13日,復屬宿縣專區。

1971年3月29日,改專區為地區,本地屬宿縣地區。

1977年1月12日,由宿縣地區領導改屬淮北市,現為淮北市唯一市轄縣。

地理位置

濉溪縣 濉溪縣
濉溪縣為安徽省 淮北市市轄縣,承東啟西,區位優越,地處 四省交界處,是淮海經濟區和 徐州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東經116°23′-116°53′,北緯23°17′-34°01′,年平均氣溫14.5℃,降雨量852.4mm,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符夾、青阜鐵路交叉於此,北接“歐亞大陸橋”的隴海線,東連津浦線,西臨京廣線,南通大京九,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北接隴海線,東連京滬線,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國道、省道四通八達,連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驅車南下省會合肥、東進海濱城市連雲港只需2小時左右。距徐州觀音機場僅有60公里。內河航運入 淮河、通長江,直達上海港。市、縣連為一體的城市建設格局,熱、電、氣一體化的能源供應,以及更加優惠的投資政策,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圖的空間。舉全縣之力打造的省級開發區—— 濉溪經濟開發區,“七通一平”全面實現,服務配套設施已經完成。一個以開發區為主體,鄉鎮工業集中區和創業園區為兩翼的投資載體和開放平台已經構建。“一條龍”服務制度、“一站式”審批制度、縣級領導聯繫協調製度、投訴舉報監督制度和投資優惠政策日臻完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濉溪縣位於安徽省北部,東經116°23′~116°59′,北緯33°17′~34°01′。東臨宿縣,南接蒙城縣、懷遠縣,西連渦陽縣和河南省的永城縣,北靠淮北市郊區和蕭縣。自縣境南端雙堆區王小莊至北端劉橋區陳莊,長95公里;東起馬橋區塔山,西止鐵佛區吳莊,寬45公里。總面積24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39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8.44%;水面面積38平方公里,占1.56%。耕地面積2016232畝,占總面積的56.6%,非耕地面積1544768畝,占43.4%。

地貌

濉溪縣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除縣東北部有少量低山殘丘分布外,其餘為廣闊平原區。主要地貌類型為山丘、平原、湖窪地、河流。縣內最高山峰老龍脊,位於蔡里集東南5.5公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3°56′,東徑116°54′。海拔362.9米,山底圍3華里。
平原區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海拔23.5至32.4米。面積約2070平方公里(不含水面和湖窪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5.2%。以橫穿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為界,北部為黃泛沖積平原區,南部為古老河湖相沉積平原區。
隋堤南有較多的封閉型湖窪地,主要分布在四鋪、百善、鐵佛等區,全系耕地。這是濉溪縣特有的地貌類型,其成因與隋運河有關。運河北堤寬40米,高出地面5米,高大完整;南堤寬20米,高出地面4米,殘缺不全。汛期大水猛漲時,南堤往往決口,泥沙被水沖向決口兩邊,自北向南形成土嶺。土嶺為黃泛物質堆積,寬500至600米,長3500至5000米不等,高出地面約1米。僅四輔區內的商廟嶺子、謝家嶺子、馮圩子嶺子、三鋪南嶺子面積就有20多平方公里。每兩道嶺子之間,由於長期積水,便形成封閉型湖窪地,近似方形。這樣的湖窪地很多,俗稱“十八湖”,如臥龍湖、葉劉湖、關家湖、尹湖、油榨湖、練子湖、陳大湖、運糧湖、邱湖、楊家湖、四平湖、孤山湖、雁鳴湖、附湖、百里湖、沈姜湖、南湖、小湖等。總面積為86.67平方公里。特點為湖底滯水性大,四周保水差。

河流

濉溪縣境內河流多順自然坡降平行貫穿,澮河等主要河道兩側分布有泛濫堆積地貌。主幹河道有14條,其中行洪河道有新濉河、相西河、閘河、龍岱河、洪鹼河、南沱河、王引河、包河、澮河、北淝河10條。另有大溝116條,全縣河、溝構成5個水系:濉河水系、南沱河水系、新北沱河水系、河水系、北淝河水系。澥河、溝總長1283.45公里,水面面積25.2平方公里。

氣候

濉溪年平均氣溫14.5℃,降雨量852.4mm,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
縣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3至5月)溫暖,季平均氣溫14.4℃,氣溫回升快;天氣多變,雨量較冬季增多,常刮偏東風。夏季(6至8月)炎熱,因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集中,蒸發量大,多偏南風。秋季(9至11月)涼爽,降溫快,氣溫日較差大,多偏東北風。冬季(12月到翌年2月)因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嚴寒,雨雪稀少,多偏北風。
年平均氣溫14.5℃。1月為全年最冷月,平均氣溫-0.1℃;7月為全年最熱月,平均氣溫27.5℃。氣溫年較差27.6℃。極端最高氣溫41.1℃。出現在1972年6月11日;極端最低氣溫-21.3℃,出現在1969年2月5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相差62.4℃。一般日出前氣溫最低,正午後14點左右最高。日較差春秋季較大,冬夏季較小。4月、5月日較差平均分別為11.5℃和11.9℃;10月、11月日較差平均分別為11.0℃和10.4℃。3月至5月氣溫回升較快,升溫12.5℃;9月至11月氣溫下降顯著,降溫12.8℃。

行政區劃

2006年3月,濉溪縣轄11個鎮:濉溪鎮、臨渙鎮南坪鎮百善鎮鐵佛鎮劉橋鎮孫疃鎮韓村鎮雙堆集鎮五溝鎮、四鋪鎮。共24個居委會、413個行政村。

歷史人文

歷史遺存

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老城石板街、臨渙土城和文昌宮折射出濉溪昔日的繁華。 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中,於臨渙文昌宮運籌帷幄,指揮了淮海決戰。 隋唐大運河故道橫穿縣境中部的 鐵佛鎮百善鎮四鋪鄉臨渙土城是 安徽省目前唯一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先秦古遺址。臨渙 文昌宮和小李莊為 淮海戰役總前委駐址。雙堆建有 淮海戰役烈士陵園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詞的烈士紀念塔。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 臨渙城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等為 淮北市僅有的三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華人物

濉溪歷代不乏俊才名士,歷史名人有春秋時期政治家華元,秦相蹇叔,東漢哲學家桓譚,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嵇康,東晉著名的軍事家、音樂家桓伊以及東晉三戴(戴逵、戴勃、戴顒)、西晉嵇含、金代二武(武禎、武亢)等。三國時期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在此結廬,有《廣陵散》。
近代有早期革命家朱務平、徐鳳笑、劉之蕪等。

資源豐富

動物資源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
野生獸類有野兔、野貓、獾狗、刺蝟、松鼠、黃鼠狼等。50年代,東北部山區有狼出現。1981年,在澮河和閘河各捕到1隻揚子鱷。
鳥類有:野鴨、野雞、野鴿、喜鵲、大雁、鵪鶉、啄木鳥、貓頭鷹、燕、麻雀、布穀鳥、黃鸝、鷂、鷹等。
蟲類有蛇、青蛙、蟾蜍、蜥蜴、蠍子、蟋蟀、土鱉蟲、蚯蚓、蜈蚣等。
鱗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鮎、青、鰱、鱅、鯇、鯿、鱖、 黃桑魚、赤眼鱒、烏魚、黃鱔、白鱔、鱉鰷、泥鰍、戈魚等。
甲殼類有龜、鱉、蝦、蟹。
貝類有蚌、螺、蛤蜊。

植物資源

林木科類有黃連木、山槐、朴樹、楸樹、白榆、山棗。
草類有劉寄奴、尋骨風、竺錦草、杜衡、敗醬草、金牛草、金佛草、浮萍、鴨跖草、鐵莧菜、貓眼草、瞿麥、益母草、柴胡、車前草、小薊、透骨草、旱蓮草、扁蓄、翻白草、龍葵、葉下珠、六月雪、瓦松、鳳尾草、馬齒莧、大薊、夏枯草、地丁、澤蘭、薄荷、爬根草、扁扁草、毛抓秧、腥腥草、掐不齊、苜蓿、三棱草、節節草、打鼓條、毛草葉、紅腚猴、螞蚱膀、萬根草、蒲草、灰灰菜、羊蹄棵、麵條菜、澀拉秧、蒼耳、王不留行、蒲公英、絞股藍、蒺藜、青蒿、苗掃帚、紅蓼草、蓑衣草、鬼針草、牛蒡、小蒜、富苗秧、菟絲子等。

礦產資源

濉溪縣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產以煤為主,是全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縣份之一,其次是水泥灰岩。金屬礦產以鐵為主,銅、金、銀、鈷等次之。已探明儲量:煤60億噸,鐵9689.16萬噸,銅13.59萬噸(伴生金屬量),金17.3噸(伴生金屬量),銀112.65噸(伴生金屬量),鈷6169.44噸(伴生金屬量),硫33.28萬噸(伴生元素),水泥灰岩3575.45萬噸,水泥粘土1010.6萬噸。
煤礦主要分布在縣西北部及南部的童亭礦區,共18處,即劉橋、黃集、梁花園、火神廟、臥龍湖、百善、蔡山、前嶺、海孜、臨渙、楊柳、童亭、袁店、五溝、孫疃、界溝、任樓、雙堆。金屬礦產分布在縣中部地區,計有石樓、雙莊、史小樓、殷莊、吳窯、鄒樓、劉樓、陳莊、三鋪、秦樓,前常11處。非金屬礦產分布在縣東北部,有土型及四山水泥灰岩兩處。
煤炭資源得天獨厚。不僅儲量豐富,且煤類較全,主要有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及自然焦。西北部礦區各煤田以瘦煤、無煙煤為主,童亭礦區則以氣煤、肥煤為主。鐵礦均屬矽卡岩型隱伏磁鐵礦床,以富鐵、高硫低磷及部分伴生銅、金、銀、鈷等有益元素為其特點。礦石類型以需選礦石為主,部分屬煉鐵用鐵礦石。各礦床礦石平均品位:含鐵一般在41.3~56.7%,含銅0.28~1.83%,含鈷0.006~0.026%,含金0.38~4.34克/噸,含銀3.2~7.7克/噸,含硫0.81~3.99%。水泥原料灰岩品位:氧化鈣含量50~53.32%,氧化鎂含量0.64~1.12%。
此外,縣東北部山區出露的寒武系至奧陶系的石灰岩,也可作水泥原料或其它建築材料,如趙集至刁山、烈山至蔡里一帶的石灰岩即是。
非金屬礦產以煤為主,是全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縣份,其次是水泥灰岩、優質大理石、翡翠石等。金屬礦產以鐵為主,銅、鋅、鉻次之。
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達60億噸,鐵、銅、金礦9700萬噸。皖北煤電集團公司14對礦井座落在濉溪境內,年產原煤2000多萬噸。

人口

2017年末戶籍人口111.9萬人,比上年增加0.7萬人,其中,男性57.7萬人,增加0.4萬人;女性54.2萬人,減少0.3萬人。當年出生人口22391人,死亡人口13862人。全縣常住人口104.4萬人。

地方特產

口子酒 

口子酒 口子酒

產於濉溪縣,系濃香型白酒。口子酒釀造歷史悠久。口子酒的釀造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春秋魯桓公15年(公元697年),宋襄公多次獻血盟會諸侯,飲的就是當地酒。據傳,戰國時期,宋國遷都相山,就大量釀造。南宋、金、元朝代,口子酒大量生產。口子酒歷時千年,入口味道甘美,酒後心悅神恰,素有“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譽。許多文人墨客、達官巨賈會集於此,或泛舟濉水,或飲酒賦詩,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寫道:秋燈夜寫聯句詩,春雪朝傾暖寒酒。陣湖緣愛白鷗飛,濉水清憐紅鯉肥……宋元豐三年,徐州知州蘇軾在《南鄉子宿州上元》詞中寫道:“千騎試春遊,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詞中白酒即為口子酒,那時濉溪口屬宿州地。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徐州時,極為讚賞濉溪地方官進獻的口子酒。以相山隱士任柔節的“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詩句最為流傳。 口子酒的生產代代相襲,占有歷代槽坊舊址,利用千年古泉,百年老窖,選用優質高粱,上等陳曲,利用傳統釀造工藝,酒質清醇馥郁。口子酒的特點為濃香,溢香遠,留香長,透瓶飄香,隔宿不斷,有“透瓶香”、“隔宿香”之稱。它“清澈似玉露,濃馨勝芝蘭,甘美沁心脾,入口味綿延”。南京人夸曰:“濉溪名酒到浦口,南京全城皆飄香”。古往今來,商賈行旅,文人墨客莫不“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歷史上有“名弛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譽。口子酒已成為淮北濉溪名片之一。

口子糕點 

口子糕點品種多,質量好,銷路廣,是濉溪的土特名產之一。口子糕點分為普通糕點和精細糕點(粗點、細點)兩種。像三刀子、羊角蜜、小京棗、螞蚱腿、豆角皮、燎花麻餅等均為普通糕點。精細糕點有寸金、麻片、烘糕、蜂糕、雲片、山楂糕、皮糖、蛋糕、雞骨糖、京蜜等。此外還有些時令性的糕點:酥糖、木瓜糕、綠豆糕、月餅等。並有專為祭祀用的禮品,通稱“蜜供”。蜜供是用白糖製成的各種各樣的人和物。如八仙人子、神像、宮殿、牌坊、寶塔、香爐、蠟台、壺、碗、盆、瓶、龍、虎、獅、馬、牛、豬、羊、雞、鴨、鵝、花、鳥、魚等。這些“蜜供”製作精巧完美,觀之,形態逼真,食之,香甜可口。

老城辣湯

老城辣湯 老城辣湯
乾隆在下江南時,路過此地,感到肚子餓了,恰好路邊有一家老太太煮雞湯,乾隆就坐在路邊喝 了一碗,感到很香,湯里還有麥仁,乾隆卻不知這麥仁是雞沒洗乾淨留在雞肚子裡的。於是,乾隆就問老太太:“這是啥湯?”老太太年齡大,耳朵也背,沒聽清楚,就重複了一句:“啥湯?”乾隆就誤認為這湯的名字就叫“啥湯”。後來這個名字就叫開了,現在在濉溪人們都叫“啥湯”,又因為湯的味道鮮辣,有的人又稱之為辣湯或胡辣湯。濉溪老城的辣湯是用母雞和圓骨,加上裝有12種配料的料包煮湯。煮的時候除了加蔥和麥仁之外,加上大量的生薑,這個湯的味道就偏辣,這種辣味很鮮。把洗好的麵筋在溫水中醒透,讓原來海綿狀的麵筋表面變得光滑柔軟,然後掐成一小塊張開下鍋,同時用筷子順時針攪動,這時麵筋就會被甩成片狀,如雞蛋絮,但比雞蛋絮略厚一些。辣湯麵筋製作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將麵粉放入盆內,用清水約1公斤調成軟麵團,用手蘸上水把麵團揉上勁;餳幾分鐘,再揉上勁,然後兌入清水輕輕壓揉,至面水呈稠狀時換上清水再洗。如此反覆幾次,直到將麵團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將麵筋用手攏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內。洗麵筋剩下的面水勾兌到湯中,這樣的勾兌連麥仁都沉澱不下去。最後,加上鱔魚絲、鹽、味素、適量的白鬍椒。在湯中加上些許香油,更是美味。

王憨子油茶

王憨子原名王新從,他精心研製的油在老城小吃群中獨領風騷。油茶是濉溪小吃中的滋補精品,人們常說“老城油茶噴噴香”。在街頭的飲食攤子上,擺把大壺,外用棉布包著用作保溫,壺內有做好的油茶。食用時,加醋、醬油、麻油,酸辣鮮香,美味可口。其口感滑膩油潤,略感餬口,且酥油香氣濃郁,營養豐富,深受老人和兒童的喜愛。油茶除了香,還有提神、消食健胃、驅濕避瘴、驅寒治感冒等功效!

留香閣毛筆 

淮北留香閣毛筆廠生產的毛筆,選料精良,製作柔適度,有200多個品種,屬宣筆。留香閣在發掘傳統制筆工藝的基礎上,即保持宣筆的特點,又博取眾長,吸收湖筆取鋒的長處,獨創了自己的風格。保持了毛筆特有的尖、圓、齊、健、剛柔兼得、毛純耐用的優點,而且鋒長、鋒清、體瘦、含墨量大,用起來揮灑自如,潑墨凝重,可致“鐵線中鋒”的妙趣。其中舞鶴游天、墨龍戲海、蝶壽、紫竹軒等品種,經著名書畫家劉海粟、舒同、李苦禪、賴少其、費新我等試筆,一致稱道得心套用,揮灑自如、紛紛留墨讚譽。日本著名書畫家加藤豐翠、柴田木石等人也給予很高評價。留香閣毛筆遠銷港、澳、日本、泰國等地,享譽國內外書畫界。

臨渙棒棒茶

臨渙棒棒茶 臨渙棒棒茶

雖然臨渙當地不產茶,但安徽卻盛產茶葉。在濉溪臨渙南面不足兩百里的地方,就有著一個叫做六安的地方,茶葉生產遠近聞名。臨渙就是借著六安當地一種叫做紅茶棒的茶葉,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棒棒茶”。據說常飲這種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還能解酒,多飲不撐腹,還可暫解饑渴。臨渙鎮的人口,現在還不足兩千人,可這裡數得上名字的古茶館就有10多家,相傳,這是因為臨渙古鎮有好泉水的緣故。古鎮南面有一口泉,叫做回龍泉,相傳這口泉水清冽甘甜,茶樓也就大多分布在它的附近。

濉溪醬菜 

濉溪醬菜包括濉溪老城的醬菜和臨渙鎮的醬菜,均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一)老城醬菜 。老城醬菜以醬包瓜最為著名,醬包瓜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清香可口的醬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種味道鮮美的細菜,甜、鹹、酸、辣、香諸味俱全。吃起來醬香濃郁,脆嫩爽口,風味獨特。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元昌齋醬品廠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此瓜呈鼓形,色澤青黃,清潤豐滿,而且要求每顆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堅持隨採摘隨加工,不能過夜,以保證鮮嫩。製作時,首先在包瓜的梗處以圓蓋狀切開,挖去瓜瓤, 再經過初醃、日曬、醬制等工序,使瓜殼呈琥珀色;然後,篩選取優質杏仁、花生仁、黃瓜、線瓜、豆角、苔子、苤藍、生薑、鹿角菜、陳皮等作為配料,並經過醬制之後切碎作餡,充填於醬好的包瓜殼內。最後將先前切下來的圓瓜皮蓋再蓋上,綑紮為原鮮包瓜的形狀即為成品。

(二)臨渙醬菜 。臨渙醬菜色香味俱全,脆嫩爽口而有彈性,色澤鮮艷透亮,並且散發出醬菜的清香,口感既不過鹹,也無苦澀與生菜味。 臨渙醬菜共有40多種,其中培包瓜和培腐乳名聲最大。
臨渙包瓜 臨渙包瓜

(1)臨渙培包瓜 。臨渙培包瓜,又稱菜中菜,外殼是圓、嫩、鮮、脆的醬培包瓜,內瓤為“傾餡十樣綿,顏色有五六”的香味濃郁的醬菜。臨渙素有“包瓜城”的美譽。久負盛名的臨渙醬培包瓜,系臨渙醬品中的傳統名菜,有150餘年的歷史。它以香、脆、嫩以及醬味濃郁等獨特風味而聞名。清末有詩人題詩讚日:“瓜風送香氣,蜂蝶亂飛雲,食之包瓜後,忘卻故鄉人。”1981年在杭州舉行的華東地區調味品協作會上,銍城牌培包瓜當選最佳產品。1985年被國家評為最佳調味食品。包瓜原名女兒瓜,其種系是由2000多年前相傳下來。包瓜的種植十分講究。擇其特定的土壤,僅施以農家肥和草木灰,包瓜清明點種,立秋採摘,鮮瓜華潤豐滿,呈青黃色。釀造培包瓜選料特別講究,所用包瓜每棵500克,呈鼓形,青黃色,滑潤豐滿。隨採摘隨加工,不過夜,以保持瓜的鮮度和脆嫩。製作時將鮮瓜切蓋去瓤,入缸初醃,日曬夜露30餘天后復醬(一層瓜一層甜醬),培40天后製作成琥珀色的瓜殼待用。然後將加工好的醬杏仁、醬花生仁、醬黃瓜、醬品蘭、醬苔、醬生薑、醬培瓜、鹹豆角、石花菜、陳皮等10餘種優質醬菜配料切碎調配,裝入醬培成熟的瓜殼內,蓋上瓜蓋。綑紮仍為原鮮瓜形,故名包瓜。成品包瓜瓜型似鼓,色澤光亮,脆嫩清香,入口清爽,鹹甜適度,醬味濃郁,南北皆宜。生產製作成的臨渙醬培包瓜富含維生素、胺基酸、糖類和礦物質,是純天然食品。

(2)臨渙培腐乳 。臨渙的醬品眾多,與包瓜齊名的是獨具特色的培腐乳。培腐乳有100多年的歷史,隨同包瓜遠銷四方。技術精細,工藝複雜,選料優良,配比適當,發酵釀製周期較長,產品製成後具有獨特的風味。食培腐乳後,倍感食量增加,尤其用培乳的汁液作為燒肥肉的輔料,更是別有風味。根據氣候、溫差、土質、無污染等情況,全部精選上等黃豆,加入多種名貴中藥材和特製的香料。培乳需要的原料選好後,按生產工序,嚴格把關,尤其是衛生標準更高。首先要用清水淘淨後,再放進清水浸泡,成功後方能上磨磨漿,漿磨成後用籮過去粗渣。所留下來的細漿,用汽加溫後點一定的石膏,然後上榨壓成規定厚度和標準含水量的塊狀。下榨後用刀子劃成2公分厚、4公分見方的胚塊,間隔均勻地放入溫室的籠里發酵,要求在恆定室溫中保持45至48小時。待發酵到一定的程度,用特製乾蜜醬黃培制,加上海鹽和天然三伏醬油,裝入大缸或罈子內底面,加用適度蜜甜醬,封口上籤,放入專用酵室按規定存放。經過大豆浸泡、磨漿、過漿、燒漿、點膏、初榨、壓平、復榨、劃塊、磨製、培制、入缸、封缸、儲存、成品等工藝流程。自然發酵陳釀,從胚胎到成品大約10個月的時間,秋涼後開始售。成品售前再進行一次檢查,如發現色澤和質量不符合標準,不準出廠銷售。優良的產品呈棕褐色,皮肉鮮嫩,質地幼細,醬香味濃郁,鹹酸味適度,晶瑩酥軟,軟而不膩具有培乳應有的獨特味道。豆腐香乳的特點是:色黃而晶瑩,開壇後滷汁香味特別而濃烈,軟而不膩,美味可口。它的特點是皮肉鮮嫩,質地幼細,味道鮮美,滋味無窮。

臨渙培乳肉

與培包瓜、培腐乳齊名,臨渙培乳肉同樣以它的色澤鮮艷、形態飽滿、入口肥而不膩、乳香濃郁,令人有食之不捨之感而遠近馳名。培乳肉工藝考究,必須由當地醬菜培腐乳的湯汁為輔料,製作時須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工成大塊方形,然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去掉油膩。撈出後冷卻,再切成均勻的肉片,淋入培乳汁(其培乳汁的好壞決定了培乳肉的色澤和風味),加入作料調勻,放入碗中或盤中,再上鍋中蒸若干時間,進一步去掉油膩,並將味道浸入肉中。蒸好後從鍋中拿出冷藏,待食用時再上鍋蒸15分鐘後便可食用。

黃里石榴

黃里石榴 黃里石榴

黃里石榴是久負盛名的特產,產於濉溪西北黃里村,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 年間,大夫吳夢春所著《隨年》一書,記載黃里石榴“顏色鮮羌氣味芬芳,粒大籽軟,汁甘而濃”。民國年間,遠銷南京、上海等地。黃里石榴品種繁多,有瑪瑤籽、軟籽、青皮糙、滿園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質最好的有一種是軟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圓形,皮極薄,單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數350至400個,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實綿軟,味極甜。

黃里笆斗杏

黃里杏品種有水白杏、面杏、關公臉等,其中最好的當屬笆斗杏,因其形狀似笆斗而得名。此品種系由技師丁仰齋於民國初年嫁接培育而成。其特點是個頭大,產量高,果皮光滑,色紅黃,肉質厚,酸甜適口。

濉溪西瓜

濉溪西瓜 濉溪西瓜
(1)土型西瓜 。產於濉溪縣土型,已有多年栽培歷史,聞名淮海地區,風銷淮北、徐州、宿州、 蚌埠、合肥等地。該瓜品質優良,皮薄肉厚,脆嫩多汁。清香爽口,甘甜文蜜。熟透之瓜,刀劃其皮,自動裂開,瓜瓤突起,不可複合。主要品種是青核桃紋,屬中熟種,果型較大,為橢圓形;皮青綠色,有細網紋,厚約1厘米;瓤紅、質沙、籽黑。單瓜重約20斤,大的30餘斤,畝產4000斤左右,最高達7000斤,每年栽培面積約300畝。
(2)鐵佛無籽西瓜 。2000年,濉溪縣鐵佛鎮引進無籽西瓜載培技術,全鎮種植面積達1.5萬畝,形成了無籽西瓜產業基地,並註冊了“福蜜”牌商標,被稱為“ 鐵佛無籽西瓜”。2006年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質量認證,2010年,“鐵佛無籽西瓜”將走進 上海世博會,供應時間一個月(7月20日——8月20日),確定面積為1000畝。

百善硬面大卷

百善硬面大卷 百善硬面大卷
濉溪百善硬面大卷以形狀美觀看見舒心,麥香筋道吃起來掉渣,方圓百里聞名遐邇。過往的客商路人,常品嘗硬面大卷以飽口福。百善硬面大卷不同於一般的大卷。首先是它的“硬”;用手按不出凹坑,攥在拳中不變形,像磚頭塊似的。再者是“大”:正宗的大卷一般長7厘米,寬3厘米,高 15厘米,一個足有四兩多。其次是它的形狀:上方為橋拱圓弧形,下邊為四方形。僅這三個特點,非一般大卷能媲美也。百善硬面大卷,幾經興盛沉浮。如今在 百善鎮只有謝家獨家經營。百善硬面大卷已瀕於失傳的邊緣。

雙堆面魚 

濉溪雙堆面魚是民間非常簡樸的傳統主食之一。近年來,它登上一些大飯店的大雅之堂,成為許多食客必點的主食之一。濉溪雙堆面魚做法很簡單,用碗盛上麵粉,加上一定的水,放鹽適量,搗成糊狀,將水燒開後,用筷子將搗成糊狀的麵糊一筷一筷地撥入正在燒的開水之中,麵糊進入開水後凝固,形狀像大大小小的河魚,成蛋狀。面魚入鍋煮熟後,再加上適量的鹽、油和調料即可食用。如果搗麵糊時,加上一兩個雞蛋,面魚吃起來會更鬆軟。雙堆面魚”可葷可素,而面魚的葷素一般都以配料和佐料來調節,素者,配料施以青菜、菠菜之類的蔬菜,用油也以小磨麻油為主。葷者,配料可用各類肉丁肉絲,用油則以動物油為主,加以少量的香油搭配。煮麵魚的湯也有講究,現在大多用豬骨、牛骨、羊架子等燉煮的高湯了。

南坪響肚 

濉溪南坪響肚是用新鮮豬肚烹製而成,是南坪鎮的一道特色名菜。在濉溪南坪鎮,無論是紅白喜憂還是朋友聚會的宴席上必有“響肚”,它具有味道鮮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點,在口中嚼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故稱“響肚”。 據介紹,響肚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但煮時的火候應根據作料細緻掌握。需購買新鮮豬肚,用鹽和醋水反覆搓洗,切成條狀,在開水鍋煮熟加作料,用小食盆或大瓷碗將湯、肚一起盛出來,用小勺舀著吃。南坪響肚老少皆宜,營養豐富、色味俱佳,深受城鄉人民喜愛。如今,在宿州、淮北、蚌埠等城市都有“南坪響肚”。

宿半夏 

宿半夏是濉溪縣的名特中藥材,宿半夏不僅是藥湯劑的原料,也是部分中成藥品丸劑和露劑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它土特名產 

燒餅夾手撕狗肉、口子羊肉湯、素餡扁食(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初一早上吃的餃子)、乾菜角子(一般正月十五做)、油炸小磨綠豆丸子(一般春節期間做)、水煎包、燒餅、鏊子烙饃、(芝麻)乾饃、小磨香油、雞蛋茶(開水沖之,加香油、冰糖,喝了去火)、(香油)醃冬瓜醬豆、變蛋、涼麵、油炸知了猴(螞蚱等昆蟲)。

經濟發展

綜合

“十一五”期間,濉溪縣GDP總量跨上百億元新台階;財政收入由3.1億元增至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240億元。經濟結構相繼實現了二產超越一產、工業超越一產、三產超越一產“三大跨越”,特別是工業經濟強勢崛起,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4.2%。
2010年濉溪縣生產總值(GDP)完成11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58.2億元,增長33.8%;第三產業增加值31.8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為21.8:50.5:27.7。與上年相比,一產比重下降4.7個百分點,二產比重提升6.5個百分點,三產比重下降1.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萬元大關,達10489元,比上年增長17.7%。

農業

濉溪風光 濉溪風光
濉溪為農業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以下簡稱建國前),舊的生產關係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加之水利失修,災害頻繁,糧食產量低下,好年成畝產不過百斤。民國29年(1940年),小麥畝產29.8斤,總產僅2000萬斤,人均41斤。建國以後,人民當家作主,農業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50年糧食產量3.2億斤,棉花63萬斤,油料660萬斤,農業總產值2788.5萬元。1955年糧食總產達5.46億斤,棉花266萬斤,油料431萬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由於“左”的路線干擾,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損失。接著又是三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生產急劇下降,1962年糧食總產降至2.05億斤,只有1950年的64%。農民花錢靠貸款,吃糧靠回銷。1966年後,農業雖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但廣大農民排除干擾,堅持生產,改進生產技術,使農林牧漁各業逐年有所發展。1976年和1965年相比,糧食產量由2.13億斤增至6.3億斤,棉花由45.4萬斤增至450.2萬斤,油料由30.2萬斤增至305.3萬斤,農業總產值增長1.7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推行家庭承包生產責任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林牧漁全面發展。1985年糧食總產10.16億斤,棉花991萬斤,油料6172萬斤,分別比1978年增長0.77倍、2.3倍、10倍。全年農業總產值32871萬元,比1950年增長6倍,比1978年增長1.4倍。林牧副漁業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11.7%上升到20.6%。隨著工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農業總產值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89.25%下降至64.5%。
1980年9月,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1981年和1980年小麥面積同是3600畝,總產由1980年的68萬斤增至110萬斤,畝產由188.9斤提高到305.6斤。1983年全縣糧食總產9.9億斤,比1980年6.7億斤增長47.8%。1984年、1985年持續增長,兩年均突破10億斤。與此同時,林業實行了“穩定山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責任制”的“三定”政策,給農民發放了林權證。漁業也實行承包責任制,2.6萬畝可養水面,全部承包到組,到戶,發給了水面使用證。
農業資源優勢明顯,全縣耕地220萬畝,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和畜禽生產基地。
截至2012年,濉溪縣已形成包括15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70萬畝高蛋白大豆、80萬畝玉米、15萬畝瓜菜的“四大”農產品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連續8年被評為全省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25.1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農業增加值16.2億元,林業增加值0.4億元,牧業增加值7.0億元,漁業增加值1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6億元。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02.4萬噸,比上年增加3.7萬噸,增長3.7%。其中,夏糧69.1萬噸,增長4.0%;秋糧33.3萬噸,增長3.3%。農作物種植結構有所調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1.3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735公頃;油料面積2867公頃,減少562公頃;蔬菜面積6563公頃,增長9.1%。全年油料產量7830噸,下降7.8%;蔬菜產量15.7萬噸,增長7.8%;水果產量1465噸,下降0.5%。全縣完成造林面積133公頃,育苗面積56公頃,年末實有林地面積2.31萬公頃。
全年肉類總產4.95萬噸,增長2.3%。其中,豬肉產量2.97萬噸,增長2.1%。禽蛋產量2.89萬噸,增長12.7%;奶類產量1358噸,下降33.8%。全年水產品總產量9211噸,增長4.4%。
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化、規模化進程加快,新增流轉規模土地2萬畝,建成日光溫室0.35萬畝,鋼架大棚1.2萬畝,新增規模養殖小區13個。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企業22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382家,其中省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家。註冊農產品商標186件,7個品牌獲省級名牌稱號,10個農產品獲中國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

工業

濉溪釀酒業興盛,口子酒的生產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子在《宋人沽酒》篇中記述了口子酒的買賣盛況:酒家“為酒甚美,懸幟甚高……孺子懷錢挈壺瓮而往沽。”明末相山隱士任柔節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的詩句讚美口子酒,後人又有“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的讚譽。民國初年,酒坊多達72家,工人900餘名,年產酒300萬斤,遠銷上海、杭州、北京、撫順等地。民國20年(1931年)和23年,口子酒分別在青島、北京召開的“鐵路沿線土特產展覽會”上榮獲“甲級名酒獎”。
1949年,縣內僅有濉溪酒廠一家國營企業,其餘為五金、竹木器等幾家作坊,工業產值只有287萬元,占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7.93%。1950年至1957年,工業發展較快,陸續興建了磚瓦廠、棉織廠、印刷廠、醬園廠等企業。1957年工業產值達700萬元。1958年,掀起“大躍進”運動,全民大煉鋼鐵,大辦工業,一批企業盲目上馬。1959年企業增至142個,比1957年增長12倍,但經濟效益極差。1961年進行調整,撤掉100家企業,此後工業生產開始回升。“文化大革命”初期,工業生產下降、徘徊。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廣大工人的艱苦努力,工業產值以年均13.5%的速度遞增,1977年達3639.8萬元。1978年以後,工業更是持續發展。至1985年,已擁有釀酒、冶金、化工、陶瓷、五金、建材、軋鋼、機械製造、煤炭、造紙、印刷、建築、編織、輕紡、食品加工等20多個工業部門,並進行了合理配套布局,工業結構漸趨合理。主要工業產品由1949年的3種增加到100多種。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口子酒榮獲1984年國家輕工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碳銨榮獲1984年省內綜合評比“銀杯獎”;磚瓦質量名列皖北第一,全省第三。
濉溪鄉鎮工業在1978年後突飛猛進,廣泛開展了橫向經濟聯合,千方百計引進技術、人才、資金,積極開發新產品。至1985年,引進資金670多萬元,引進工程技術人員1827名,與上海襯衫三廠、上海活性炭廠、江蘇濱海果品公司等單位聯辦企業13個。產品達300多種,其中濉溪鎮西關鑄管廠生產的鑽石牌下水道蓋板,出口美國和新加坡,在國際市場獲得好評;活性炭、動力苯、珍珠岩等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紅機磚、鐮刀、珍珠岩、炭黑、蓋板、鑄鐵管、動力苯均獲安徽省優質產品證書。
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808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5.5%。鄉以上工業總產值10013萬元,其中全民企業31個,產值5844萬元;縣辦集體企業31個,產值4169萬元;鄉鎮企業162個,產值1945萬元。在鄉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產值分別為6589萬元、3424萬元。全縣133個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創利潤755萬元,其中22個全民企業獲利潤471萬元,111個集體企業獲利潤284萬元。
201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191家,比上年增加39家,增長27.3%。全年實現增加值49.40億元,增長40.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0.45億元,增長37.3%;重工業增加值28.95億元,增長53.9%。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1.02億元,增長24.4%;集體企業0.36億元,下降0.3%;股份制企業28.5億元,增長23.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2.0億元,增長95.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17.5億元,增長100.6%。
201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11億元,比上年增長61.6%;工業產品產銷率97.65%,比上年提高0.3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利稅12.79億元、20.36億元,分別增長97.1%和111.6%。焦化、煤炭開採和洗選、食品、建材四大支柱產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68億元,增長57.1%。其中,焦化行業40.47億元,增長48.7%;煤炭開採和洗選業12.47億元,增長88.7%;食品工業46.69億元,增長52.5%;建材業9.05億元,增長90.6%。
2010年全縣建築業總產值6.3億元,增長70.1%。房屋施工面積54.9萬平方米,增長38.2%;房屋竣工面積46.3萬平方米,增長34%。
截至2012年,濉溪縣目前已形成煤電及礦產採選、煤化工及精細化工、食品加工、裝備製造、有色金屬加工、紡織服裝六大主導產業。

文化藝術 

紡織畫

紡織畫是用膠水和紡織顏料在普通布料上直接作出的畫,它不受繪畫工具、布料、尺寸的限制,且防水、不褪色、不掉色,是濉溪縣畫家馬泰先生和李凌女士共同創作的。由於紡織畫已經打破了傳統畫種的表現觀念,新的藝術觀念和新的繪畫材料賦予了它新的面貌,給人以全新的藝術視覺效果。紡織畫既能畫出油畫的厚重、水彩畫的透明,又能畫出中國畫的韻味,是一門中西畫結合的嫁接藝術。紡織畫比油畫省時省力,切作畫方便,宜於收藏和保存,裝裱快速。作畫時既可像國畫一樣,平放在案上作畫,又可像油畫一樣釘在畫框上作畫。它色彩清新明快,透明華潤、變幻豐富、水分淋漓流暢、色調高雅和諧,是以膠水和彩相互融合滲透的藝術,當多種顏料碰在一起時,顏色藉助膠水的靈性所產生的種種綺麗、妙趣的視覺效果,是其它畫種無法比擬的。馬泰夫婦先後創作出紡織畫五十多幅,其中,《生命之泉》、《山父》、《黃河源流醉秋圖》、《發怒的山神》、《鄉土》、《九雄爭霸》等作品被有關單位和個人收藏。

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誕生於淮北市濉溪縣,自明末清初已具雛形。最初只是以手鼓伴奏,半說半唱順口溜。清代中期,藝人們改革了這門手藝,他們把手鼓用簡單支架固定了鼓位,隨之,表演也變成了固定場地的演唱。新中國成立後,淮北大鼓發展到鼎盛期。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棗木挖成圓形,上下蒙牛皮,邊緣用大頭釘固定,四周加鐵環以敲擊時產生諧音。鼓棒用柘樹條或石榴樹條,前端加工成彎頭狀,敲擊時不至損壞鼓皮。鼓架用六根竹條支成三角形支架。上用細麻繩攀系以固定大鼓。板有鋼板和手板兩種,鋼板形似半月牙狀,鋼或銅製成,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為三頊。
淮北大鼓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腔高亢婉轉,地方特色濃郁,多採用地方小調或吸收其他地方戲曲劇種曲調,語言詼諧幽默,深受淮北地區廣大民眾的喜愛。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流行於蘇、皖北部邊界以內,至宿州、澮河以北這一較小區域,是極具民間特殊演唱風格的稀有劇種之一。據傳溯源於明初,又有記載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解放後,淮北及豐、沛、蕭、碭地區的民間花鼓班有百餘個。
淮北花鼓戲演唱時無音樂伴奏,用鑼、鼓、梆子擊以節奏。常用板式有大顛板、直板、小顛板等。擅演悲劇,唱腔如泣如訴,跌宕婉轉,哀婉纏綿,低徊流轉,句間以吸氣濁音或襯音相連,若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尤其“寒調”,唱來如泣如訴,如哀如嘆,別具一格,極富個性。民間向有“花鼓戲難學、難唱、又難聽,聽過三天,迷上就不輕”之說。它的唱腔保留了中華民族“歌言情”的原始風貌,充分展示了淮北地區婦女“哭言泣語”、“哀嘆悲歌”的獨特抒情方式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並且吸收了眾多地方小調、民歌的營養,形成了宿州調、澮北調、口子調、寒板、貨郎段調等豐富的唱腔曲調。它的舞台表演較完整地保留了傳統戲曲“虛擬表演”的原始狀態。所有情景純用虛擬手法表現,男女演員可互扮各種角色行當。淮北花鼓戲傳統劇目有《龍慶海弔孝》、《蜜蜂記》、《王二英盼樓》、《雙鎖櫃》、《三打蘇鳳英》、《鞭打紅橋》、《乾隆私訪》等80餘個。
“花鼓大走場”是淮北花鼓戲最具特色的“絕活兒”。表現形式為男角背花鼓(稱“鼓架子”)。在“盤鼓”和“八句子”中舞姿豐富多彩。女角頭扎繡球,手舞長綢,腳綁墊子——穿“三寸金蓮”繡花鞋。表演技術難度高,演員需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綁墊子”是淮北花鼓戲的一大獨創。不僅是藝術美的創造,而且展示了中國古代婦女“裹腳”這一歷史現象,在1990年應邀赴安徽懷遠參加電視藝術片《虹》拍攝時,曾被美國藝術家們讚譽為“中國的民間芭蕾”,是一不可多得的活的歷史史料。

淮北琴書

淮北琴書是地方曲藝的大曲種之一,它源遠流長,積累豐富,鏇律優美,板式繁麗,而且曲腔對文學載力強。既能說唱傳奇大書,又能詠唱抒懷寄情的曲段。它是以說唱為主的曲藝形式,流行為蘇西、豫東、皖北、魯西南一帶。據老藝人說:在沒有洋琴伴奏的情況下,稱“絲弦”,盲人演唱此曲種,民眾稱“瞎腔”,一人拉墜胡,足蹬腳踏板,口唱曲調,稱“三張嘴”。師傅傳授此藝術,徒弟必須先學“三張嘴”,才能學段子,學大部書。後來,有了洋琴,唱絲弦加上洋琴伴奏,叫唱“洋琴”的,再後來,唱洋琴學會說大部書,才有“琴書”之稱。唱琴書的“三張嘴”是敲琴、打板、唱曲。淮北琴書,歷史悠久,確切年代,無法考證。
淮北琴書的音樂曲牌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調子》、《哀調子》等曲牌。琴書開場前,先合奏一段曲牌《大八板》,民眾稱為“打鬧台”,藝人稱“拉拉場”(把觀眾吸引過來聽書),優美、動聽、歡快的音樂把觀眾吸引過來以後,即開始演唱小段,然後“開正本”(唱大部書)。淮北琴書在演唱小段之前,還有一段和觀眾交流的語言和唱段,以表現藝人謙虛和藹的態度。
淮北琴書演出流傳曲目多以人文戲為主,地方民眾稱其為“鞋筐子戲”。由於琴書歷史悠久,加上老藝人不斷創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現了一些武戲。淮北琴書的曲牌《八大板》曲調鮮明,高低起伏,變化無窮,特別是墜胡伴奏,充分顯示出它的特點。皖北地區能編排並演唱淮北琴書的老藝人已寥寥無幾,王益東作為淮北琴書老藝人王鳳成之子,自幼隨父學藝,對琴書有很深的造詣。他演唱的《寶寶》、《百靈鳥錯怪呆頭雞》等曲目多次在中央及省、市調演中獲獎。

泥塑李

泥塑是中國歷史上較為悠久的民間藝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民間泥玩到清靜高雅的寺院殿堂無所不在。據史書記載,泥塑藝術在商、周時代就得到了普及和套用。人們不但用泥塑成了各種歷史人物、民族英雄和神像,而且用泥塑造了各種動物和社會所需的容器等,對其進行燒制,成為陶器。特別是陶俑之類隨葬品的發明和套用,結束了用活馬活人陪葬的歷史。到了隋唐時期,泥塑藝術最為盛行,尤其 西域佛教的傳入,帶來了泥塑藝術的蓬勃發展。但到了上世紀中期,泥塑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斷層。受西方雕塑藝術的衝擊,雕塑市場被石膏、蠟雕等藝術占領,加上泥塑藝術隊伍的老化,面臨著失傳和滅絕。

泗洲戲

泗洲戲原稱“拉魂腔”,是淮北地區的主要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蘇北及魯南等地區,約有200多年歷史。據傳,與江蘇、山東的柳琴戲同出一源。泗州戲是由民間說唱發展起來的比較典型的板腔體唱腔劇種。其唱腔南、北方風格交融,婉約與豪放並蓄,在一定基調的鏇律基礎上,演員可根據劇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靈活掌握曲調節奏的快慢、急緩和強弱高低,自由運用各種花腔調門,盡情發揮各自的特長,藝人把這稱為“弦包音”(即絲弦伴奏必須跟著唱腔走),也叫“怡心調”(根據劇情自由變換腔調),尤其是女聲唱腔,尾音翻高八度,委婉盡致、動人心魄,被民眾譽為有拉魂的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稱。早期的泗州戲形式比較簡單,它從一人敲板演唱,一人柳葉琴伴奏,逐漸發展到小戲班。泗州戲的藝術表演以“壓花場”為基礎,分“單壓”和“雙壓”兩種,具有明快爽朗、粗獷有力的鮮明特色。解放後,泗州戲在聲腔藝術、表演藝術和劇目的創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除挖掘整理了《呂蒙正趕齋》、《 樊梨花》、《小南堂》、《吵年》等傳統劇目外,還創作了一批優秀的現代劇目,如《結婚之前》、《兩面紅旗》、《摔豬盆》、《喝面葉》等。

刻綾畫

刻綾畫 刻綾畫
世人多知剪紙,卻鮮聞刻綾畫。刻綾畫是畫家賀馥女士在民間剪紙基礎上與版畫等各類繪畫結合,在創作題材和內容上加以深層拓展,並在材料、技法、裝裱上加以突破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表現手法是刀刻,非剪;是綾,非紙,在裝裱後方集大成。畫面突破了剪紙的尺寸、表現內容的局限性。

旅遊風光

一、濉溪訪古旅遊線
[老城石板街]
老城石板街,東起老濉河西岸,西至關帝廟巷南頭,全長1公里,街寬5米。街面青石鋪砌,光滑如鏡。其建築古樸典雅,呈明清風格,現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濉溪縣 老城石板街

濉溪城,俗稱“口子”,春秋戰國時期為“汴水入濉之口”,金元時,口子又成溪水入濉之口,故稱“濉溪口”。明時本地商人富戶多匯於此,為防匪亂,濉溪人於居民區四周挖壕設欄,濉溪城遂具雛形。石板街由清末民初紳士周俊哲倡導用青色瓦子石鋪設。抗戰時期,石板街遭日寇焚燒,淮海戰役時又遭國民黨飛機轟炸。解放後,人民政府雖多次撥款修復,恢復了往日的面貌,然十年動亂,各種神廟、閣樓、牌坊等古蹟文物遭到劫難。石板街漸失往日的繁華,日趨蕭條。9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對老城石板街開發保護。石板街所留勝跡、傳說、名人軼事甚多,如:七十二步上天梯、三山夾一井、月牙橋、九道彎、城隍廟、關帝廟、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位於宿永公里柳孜村,距離縣城20公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 柳孜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

[百善古槐]位於百善鎮西端,宿永公路北側。

[古城漢墓]位於鐵佛鎮古城行政村,該墓封土占地600平方米,墓室建築240平方米,1992年經省文物局批准發掘。
[曹樓銀杏樹]位於鐵佛鎮曹樓村,樹高約30米,冠徑23米,樹幹高3米,周長6.3米,樹齡近1700年。
鐵佛鎮鄒樓村千年銀杏樹 鐵佛鎮曹樓村千年銀杏樹

[臨渙古城]位於縣城西南35公里處,古為銍城,是澮水、渙水的交界處。由於臨渙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民風淳樸,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舊有兩庵四寺、九閣十八廟、二堂對兩館、二十景地配四泉之記載,臨渙古城遺址與城內古建築城隍廟、天主教堂、文昌宮、慈雲庵、山西會館、袁氏宅院及城外的張晉亨墓、李沃孜漢墓群、孫氏墓群等共同被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它古遺蹟還有位於臨渙古城南端的觀星台遺址、環繞臨渙集四周的臨渙古城遺址、位於南城牆外側,澮河岸坡地上的陶圈井、城西外側的宋代窯址。古墓有位於臨渙東周莊的秦相蹇叔墓、臨渙集東李沃孜村西的李沃孜墓群、臨渙郊區東側的碼頭漢墓群、位於城西黃莊的元代墓群以及奉大夫張晉亨元代墓。古建築有位於城東牆內側的山西會館、臨渙十八廟之一的香山廟、位於臨渙古城中部的城隍廟。

二、濉溪縣紅色旅遊線
臨渙文昌宮 臨渙文昌宮

[臨渙文昌宮]位於臨渙鎮文昌路北頭,始建於唐代。1948年淮海戰役時是總前委指揮部,現為我縣紅色旅遊觀光勝地,1980年被列為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李莊前委舊址]於韓村淮海村小李莊,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戰役總前委從臨渙文昌宮移駐至此,直至淮海戰役勝利結束。現小李家村前委駐地於1980年被列為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位於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南面,東西長368米,南北寬292米,面積10.6公頃,烈士陵園於1976年籌建,1981年10月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落成,雙堆集殲滅占紀念館於1988年10月竣工。陵園大門朝東,門內兩側各有一個面積為1250平方米的池塘。寬闊筆直的主幹道通往紀念碑,南部的尖谷堆為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也是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期間敵我雙方激烈爭奪的制高點。園內遍植雪松、龍柏、黃楊等風景樹木,並有花圃和果園。1995年12月,陵園被批准為安徽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0年陵園被批准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陵園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第二批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紀念碑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紀念

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殲滅戰

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是淮海戰役繼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的密切配合下,在雙堆集地區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殲滅戰。人民解放軍從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浴血奮戰23晝夜,經過阻擊合圍、緊縮包圍圈、陣地攻擊三個階段,共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黃維兵團4個兵團部、4個軍、11個師、1個快速縱隊,計11萬4千餘人;生俘該兵團中將司令黃維、中將副司令官吳紹周將軍率部起義;並且阻擊了徐州蚌埠國民黨重兵集團的增援。為最後殲滅杜聿明集團,奪取淮海戰役全勝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是整個戰役“承前啟後”的關鍵。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上光輝的一頁。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的豐功偉績,廣大指戰員前赴後繼、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千百萬人民民眾全力支援前線的巨大貢獻,彪炳千秋。英雄們的革命精神,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三、乾隆湖旅遊風景區

乾隆湖風景區位於濉溪縣城南端,由塌陷復墾的環湖風景區、步行龍圖街、老城石板街3塊構成,面積約5平方公里。融農業觀光、休閒娛樂、商貿購物為一體。由安徽建工學院規劃設計,1998年lo月濉溪鎮人民政府開工興建。景區風光優美,更有帝王勝跡軼事引人人勝,主要景點有:

乾隆湖風景區 乾隆湖風景區

御膳房進入朔正門,左邊為仿明清建築御膳房。御膳房分4層高19.98米,取1998年建造之意,造型古樸典雅。正門上方“乾隆御膳房”5字為愛新覺羅•毓岩手跡。餐房上下2層,室內裝飾華貴。它集飲食、娛樂、住宿於一體,宜高、中、低不同檔次的消費。相傳乾隆皇帝出巡江浙至此,不思用膳。恰有徐口麻婆奉豆腐一盤,乾隆食之頓感豆腐細膩柔軟,麻辣爽口,妙不可言,遂將她的小店改名“乾隆豆腐店”。現在麻婆豆腐已成為御膳房的一道特色佳肴。這裡笙簫歌舞,仙音繚繞,戲曲茶座,餐飲生意興隆。

御膳房門前豎立2尊華表,高9.8米,圍粗1.6米, 蟠龍盤柱,雲板插頂,蹲獸鎮巔,莊嚴肅穆。右側彩繪長廊,長50米,繪有《紅樓夢》、《戲說乾隆》等圖案,墨筆流暢,畫面活潑。人物畫,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山水圖,描繪出一處處旖旎風光。廊內陳列著各種根雕藝術品,一件件因勢象形,栩栩如生,顯見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精湛的技藝。

御墨碑從朔正門前行不遠,有御墨碑立於休閒娛樂區的正中央,碑高8.8米,寬3.6米,厚o.26米,重約30噸。正面4個鎦金大字“惠我南黎”,為乾隆皇帝南巡時在此留下的手跡。背面刻有《乾隆湖旅遊風景區碑記》,載有成因及園區景觀。

風情島占地1萬平方米。建樂泰城,高3層,琉璃瓦裝飾,取歐洲風韻,由諸多“八”字型建築拼合而成,內設西式餐飲,再現歐洲生活;名人名畫,根雕製作,顯示中國人文底蘊。建蒙古包7座,圓頂弧壁,苫草作頂,獨見浙滇格調。島上栽種中外名貴珍奇植物,北方花草爭紅競綠,南國棕桐嬌態傲骨,加之民族特色服務,形成一個濃縮的世界,步入風情島,水情•、風情、民情、島情,使你怡然陶醉,如入世外桃源。

怡趣園朔正門東50米便是怡趣園北大門,一顆古松植根於大門西側,樹幹粗壯,高約5米,粗可兩三人合抱,枝條蓬展,東伸的枝條形成門楣。東側的立柱上鮮紅醒目的大字——怡趣園。“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是怡趣園大門設計者要體現的寓意。

乾隆湖風景區 乾隆湖風景區

怡趣園四周雪白的牆壁上繪製著一幅幅彩圖,配著一首首古詩,詩意畫境,陶情怡趣。園內遊藝項目豐富多彩。蹺蹺板、滑滑梯、蹦蹦床、飛天椅、恐龍碰碰車、雙人小汽車等各具情趣。在南端湖面,若坐上小船,搖動雙槳,戲水賞荷,當十分愜意。位於園區東北角有演出廣場,占地500平方米,舞台高築,石凳儼然。每逢節假日,這裡便是梨園弟子大顯身手的熱鬧去處。

龍興寺坐落在怡趣園的東側。傳說雍正四年(1726年),山東蝗災南襲此地,蝗蟲飛動時遮天蔽日,落地時菽禾全無。皇帝派大將劉猛治蝗,劉猛在夢中接受點化,火熬蜜糖,遍塗於樹,蝗蟲吃糖被粘,層疊樹上,劉猛遣兵聚殲之。為紀念劉猛功德,當地人民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集資建廟,取名“叭蠟廟”,俗稱“螞蚱廟”。今改名為龍興寺,由山門、正殿、東西配殿幾部分組成。山門朝東,面闊3間,10.6米,門楣上高懸金字朱匾,上有“龍興寺”3個大字。正殿雄峙台基之上,面闊5間,高20.8米,單檐歇山頂,飛亮崇脊,檐角舒展。正中3間有露台前伸,四周繞以漢白玉欄桿,飾以蓮花寶座圖案。露台中央設有爐台寶鼎,內終日香菸繚繞,使廟宇平添了寧靜、祥和的氣氛。殿中高大潔白的須彌座上安奉著釋迦牟尼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佛像前侍立著摩訶迦葉和阿難陀兩大弟子。兩側供奉著十八羅漢。這些塑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東西配殿相呼應,建築與正殿渾然一體。東配殿供奉的是劉猛將軍,英武剛烈,栩栩如生。殿內刻有對劉猛的讚頌介紹。西殿供奉著武聖關羽,激勵後人忠義仁勇。

元代石人石像共有文武2尊,高約3米,重約2.5噸。文者儒雅灑脫,武者英武剛烈,刻功細膩,栩栩如生。
這兩個文物是在1998年10月間,濉溪鎮 趙圩村一農民犁田時發現,集眾人挖出的,後移人 乾隆湖風景區內,作為重點文物加以保護。經專家考證,這兩尊石像系 元代文物,為該村魏莊魏氏宗廟祠堂的侍衛。

碑廊位於龍興寺西,長約100米,陳列著古今名家的詩詞、書法、繪畫等碑刻70餘方。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手跡碑刻立於碑廊中心,體現了整個碑廊的主題。兩邊分別置有劉少奇周恩來等多位中央領導人的題詞以及王羲之顏真卿張旭等歷史名家手跡的碑刻。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墨寶,也被刻立於碑廊中。乾隆湖科教園坐落在觀光農業園區,乾隆大道右側,占地2000畝,自然條件優越,是集旅遊觀光、農業生產、科技教育和農產品展示為一體的高科技農業示範園。

風俗習慣

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是民間最隆重的節日。舊時,在臘月初八之後就開始籌辦年貨,有“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之說。一般人家在臘月下旬也就準備過年了。臘月二十四送“灶王爺”,這天,家家設供祭灶,將鍋屋(灶房)牆上舊的灶神揭下,在香爐中焚化,謂之“送灶神上天”,然後張貼新的灶神。接著就是打掃房舍、庭院、几案,即所謂“二十四掃房,二十五撣塵”。蒸饃(饅頭)炸菜,準備過年。炸菜中,有一種油炸小磨綠豆丸子,製作工序複雜:綠豆小石磨粗碎,浸泡去皮,再上小石磨磨成漿......一般春節期間才做。 臘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稱除夕,含除舊布新之意。上午,戶戶貼春聯、年畫。春聯內容多為吉祥喜慶詞句,年畫多為招財進寶等。中午,放鞭炮,吃年飯,為一年中最為豐盛,一般還要喝酒助興。晚飯後,全家包“扁食”(一種素餡餃子)。放關門炮。 守夜。

正月初一稱“春節”,舊稱諸神下界之日。家家都起得很早,力爭第一,鳴放爆竹,意為“萬事大吉,家泰人安”。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一派歡樂氣象。早餐喝糖茶、吃“扁食”,取其甜美吉利之意。 家養的豬羊牛馬等也都要吃“扁食”。吃過“扁食”,晚輩大人們則帶著小孩到長輩處拜年(古時要磕頭),長輩給晚輩小孩壓歲錢。出門相遇,不論親疏,互相致意。家家備有糖果、花生、瓜子、糕點及煙茶。客至,相互拜年問好,盛情款待。城鄉處處,你來我往,甚是熱鬧。此俗至今尚盛。
年初二為吉日,開始走親訪友,一般先去姥姥家。

年初三,各家早餐多吃“扁食”,有“初三吃頓扁,一不咳嗽二不喘”之說。

年初四,新婚男子多偕妻往岳父家中拜年,岳父以豐盛的酒席款待“貴客”。當天夫妻二人要返回,不得留宿,謂之“正月媳婦不空房”。

年初五為“小年節”,像年初一一樣放炮、宴樂、吃“扁食”,只是節日氣氛稍遜。是日,集市店鋪開業,各店家燃放爆竹,互祝“財源茂盛,生意興隆”。
過年走親訪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四方止。
濉溪縣濉溪縣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燈節”。節前幾日,大人們便為兒童扎制各式花燈,並準備蠟燭、煙花。農曆正月十五日這天,家家用麥、豆摻合麵粉蒸成面燈,並按家人屬相蒸上“龍、狗、雞、兔”之類。另還蒸“乾菜角子”(內放油渣即油梭子,為豬板油煉製,甚香)。居喪之家頭一年不蒸燈,由鄉鄰送燈。晚上,各家則用桿草纏上棉花插於面燈中間作為燈芯,加入少許食油點燃。放於門旁、灶間、糧倉等處,另外每人一盞放於床頭前。晚餐,各家食用糯米粉做的湯圓,鄉間現改作吃扁食和水餃。入夜,孩子們提著燈籠,青年人端著面燈齊集村頭、街道。燃放煙花,有時還玩龍燈、踩高蹺、跑旱船、甩花、放雲燈(孔明燈),熱鬧非常。鄉間少年還有到村外田頭點燃草把向空中拋投的習俗。是日,出過嫁的女子均不得在娘家過夜,有“正月十五看娘家燈,死得娘家人乾乾淨淨”的迷信說法。近年來,縣城和集鎮又出現了元宵燈會活動,成千上萬之眾聚在一起觀看煙花焰火來慶賀節日。

歸寧節

農曆正月十六日稱“歸寧節”,是娘家接回出嫁女兒的日子。俗話說:“過罷十五到十六,家家都接連心肉。”是日,出嫁的女子多和女婿一道回娘家赴宴。民間稱此日為“好日子”,多擇該日結婚。至今境內仍流傳“正月十六下雨雪,新娶的媳婦把嘴撅,一是不能走娘家,二來不能穿花靴”的歌謠。
二月二

俗說“二月二龍抬頭”,舊稱為祭龍之日,人們祈求天龍及時降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清晨,家家早起,在庭院間用草木灰圍上大小不等的圓圈,中間挖穴,置放少許五穀雜糧,謂之“圍倉”,以示豐收在望。各家用玉米炸花子或炒糖豆、花生、瓜子食用。早餐不吃下面的飯,說是糊了龍眼無法降雨,只喝“燈湯”,即把正月十五日蒸的面燈切成片做成清湯。至今鄉間多數人家仍沿此俗。舊時這天,各地廟會香火旺盛,前往寺廟焚香朝拜者不絕於途。是日,出過嫁的女子不準在娘家過夜,俗說:“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此說沿襲至今。

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這天,家家屋檐下插柳枝,有“清明不插柳,來生變黃狗”之諺。境內還有早上吃煮雞蛋的習慣,說“清明不吃蛋,窮得亂打顫”。是日,各家都為已故親人上墳掃墓,表示對亡靈的哀悼和緬懷。各學校等民眾團體多組織學生青少年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敬獻花圈,以此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同時普遍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這一天,人們還習慣踏青遊玩,青少年喜歡放風箏。

端午節

端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日,正是夏季之中太陽正合於正陽的位置,又稱“端陽節”。相傳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家家屋檐下都要插上艾枝,有“端午不插艾,死了變鱉蓋”之說。節日食品除魚肉之類,還有糯米裹紅棗做成的粽子和油炸糖糕。舊時以粽子、糖糕、饅頭等投入江湖水井,讓魚鱉食粽糕而不食屈原屍體。未婚女子多用紅、綠、黃多色絲線和花綢布縫製香袋,內裝艾葉、樟腦等香料藥物,掛於胸前或分贈親朋好友,有避邪之說。大人們則用五色花線為孩童扎彩圈套於手脖、腳脖之上,謂之“長命縷”,此俗,相傳至今。
六月六
農曆六月六,舊時為長輩66歲大壽慶賀之日,出嫁女兒及至親好友,多備上酒肉、果品前往祝壽,長輩則設宴招待。是日,大人們則把孩童“端午節”時扎的長命縷剪下,丟於水中,俗說“能成龍”。嬌慣的男孩小時戴的“狗脖項”,12歲的今日,請來舅舅給剪下,投於井內,意為“望子成龍”。並請來所有的至親好友,備上豐盛的酒宴,共賀兒子長大成人。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舊稱中元節,是祭祖上墳之日。因此,各家都到祖墳上焚燒紙錢,或以“三牲”(雞、魚、肉)禮品祭奠祖先。建國後,此俗漸被擯棄。

中秋節

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五日,秋高氣爽,年成已定,民諺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年成”,為農民慶豐收之節日。家家備月餅、蘋果、石榴、梨等節日食品、禮品,走親訪友。置豐盛的午餐,飲酒歡宴。至夜,庭院設案,擺上月餅、瓜果,全家團聚賞月。這天回娘家探親的婦人,必須回婆家過節,同吃“賞月飯”。而今,中秋佳節仍為傳統盛大節日。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按舊習,雙日為陰,單日為陽,故名“重陽節”。時值秋末,莊稼大都收穫歸倉,已無活計可乾。舊時,地主於此日開始辭退長工,民謠說:“九月重陽十月一,殺大領(即長工)配小雞。”建國後,城鎮有些學校組織學生野遊,登高賞秋,領略大好風光。

臘八節

臘八節為農曆臘月初八日,古稱“臘日”,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與吉祥的節日。舊時也稱為“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佛寺僧眾煮多味粥以供佛,其粥以小米、大米、紅豆、江米、菱角米、栗子、紅棗煮成,加桃仁、瓜子米、花生米等點染,取名“七寶粥”。後此俗傳至民間,是日,家家早起用米、豆皮、菠菜、饊子、冬粉熬粥,謂之“臘八飯”。
禮儀習俗

婚嫁 婚嫁禮俗,境內各地大同小異。

說媒

舊社會男女婚姻全聽命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成婚,先由男家父母通過媒人持庚貼至女家說親,謂之“求婚”。女家同意後即將庚貼留下,並把女兒的年庚八字交於媒人帶回,以便請算命先生占算二人是否合婚。

過啟

過啟古稱“納采”。男女年庚八字占算合婚,雙方同意結親後,男方即可向女家“過啟”。啟上寫有“白玉種良田,千年合好;紅絲牽繡幕,百世良緣”字句,以示誠意。遣媒人擇定吉日帶絲帶2副、針2包、線2團、紅布6尺、銀耳墜2副及酒、魚、肉、雞、糕點等聘禮送至女家。女家收下聘禮,除回送男家筆、帽等物外,另寫“回啟”。啟貼上寫有“蘭桂同榮,山河永固;陰陽定位,地久天長”的語句,以示允諾。

看日子

過啟之後,男方請來“算命先生”按雙方生辰進行“推算”,擇定迎娶吉日,俗說“看日子”。大都選擇二、四、六雙日。喜日定後,用紅紙寫上書貼,再遣媒人送至女家求娶。此後,雙方家中則忙於籌備結婚事宜:男家備新房,置衣物,給新娘做紅衣(謂之“上轎紅”),並約好鼓樂、彩轎等。女家為女兒做嫁妝,添置衣物等。嫁妝多少隨家庭條件各異,多為4件、8件、13件。

迎娶

成婚前一天,男家門前張彩掛紅,貼上喜對聯。鼓樂、彩轎發至女家,謂之“過轎”。有一男孩壓轎前往,後面跟著兩個抱雞的,先抱去一隻公雞,回時女家送一隻母雞一同抱回,以求吉利。轎桿上掛豬肉一塊,謂之 “離娘肉”。富豪之家還備有三洋槍、對子馬、金瓜鉞斧朝天蹬,雞鴨鵝籠高提燈等。女方親朋都到女家送禮,俗稱“添箱”。出嫁女子則少吃飯食,謂之“餓嫁”,母親還要向女兒交待一些婆家規矩。晚飯後,嗩吶鼓樂齊奏,至中夜。次日凌晨,出嫁女子則梳妝打扮,穿上男方送來的“上轎紅”,謂之“上頭”。由女方叔伯或兄長背上轎子,也有用椅子抬到轎前上轎的。關上轎門後,嫂子要端來一碗麵水潑向轎腿,俗謂:“潑出去的水,嫁出門的女”,以示能安分守己過日子。這時女家要送給轎夫“上轎禮”,否則,轎夫遲遲不發轎。轎起登程,要鳴炮奏樂,新娘往往放聲哭出村外。女之兄弟兩人隨轎左右送行,謂之“押轎”,半途方回。陪辦的嫁妝由人抬著一溜排開跟隨其後。沿途遇村、橋、廟宇、岔路口則燃放爆竹驅邪。

拜堂

花轎來至男家村前,要放炮迎轎。轎至大門口,男家還要給新娘“下轎禮”。新郎至轎前,朝之三揖,謂 “拜轎神”。然後由女儐兩人攙扶新娘出轎,由“胭粉客”引路,慢慢走在由兩條蘆席輪番鋪墊的路上,使之腳不沾土。此間,由男家兄長抓著盛放在竹篩中的紅棗、花生、核桃、栗子、桿草等物不住往新娘頭上、身上拋撒,謂之“撒帳”。至香案前,新郎、新娘分左右站定,由贊禮主持先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入洞房。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頭上的“蒙頭紅”,意為“新人見面、稱心如意”。待親朋滿座、賓客盈庭之際,新郎、新娘再同到香案前,向親朋尊長一一跪拜,大家送給“磕頭禮”。禮畢,再酒宴開始,親朋歡聚一堂。

洞房

酒宴過後,由兩個兒女雙全的婦女為新郎新娘鋪床,把早已準備好的紅棗、栗子等物置於鋪蓋之下,意為 “早立子”。然後為新娘“開臉”,由妯娌們用紅絲線將新娘臉上不規則的毛髮揪掉,邊揪邊唱:“揪臉人不怠慢,揪臉還得紅雞蛋。紅雞蛋,滿臉轉,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妯娌嬉鬧,煞是有趣。晚上,不論長輩、晚輩、年齡大小,均可鬧新房,謂之“三天不分大小”。待鬧房人退後,新郎拜過雙親及長輩才可回房就寢。好事者,常藏於室內或門外竊聽竊看二人談話與舉動,以資談笑。

認祖拜三朝

新婚第三天,新郎新娘由妯娌們陪同前往男家祖墳祭拜,謂之“認祖”。然後回家拜見長輩、平輩,受拜者均需送新娘“磕頭錢”,稱“拜三朝”。是日,新娘兄弟多前來會見,告知回門日期。

回門

三朝後,大都選擇婚後第六天,新郎、新娘同往女家拜見岳父母和女方親友,謂之“回門”,女家盛宴招待“貴客”。午後則回,不準在娘家過夜。至此,婚嫁即告結束。

誕生

催生

女子婚後第一胎,臨產前一月,娘家備上紅糖、雞蛋送至婆家,名日“催生”。婆家以紅雞蛋饋贈。

報喜

孩子生後第三天(也有七天的),父親即去孩子外婆家報喜。生男孩則帶書1本(紅繩系之)、紅糖2斤、單數紅雞蛋若干;生女孩則帶紅花1朵、紅糖2斤、雙數紅雞蛋若干。外婆見到禮物即知生男生女。然後回贈紅糖2斤、母雞1隻,稱“開生”。

送米麵

孩子生後12天,外婆家則備上小孩衣物及紅糖、雞蛋、米花、饊子和幾段彩幛等,裝在專門用來送米麵的盒子裡,貼上寫有“×月×日喜封”的紅對聯抬著送去,以示賀喜。外婆和親朋數人同去。尊輩要一一送給嬰兒“見面禮”。主人將所送衣服、彩幛懸掛於門楣之上。中午,點燃炮竹,設宴款待來客。賓客去時,要送饅頭和紅雞蛋之類,以示謝意。嬰兒外婆一般留下住幾日,如若有事不能留住,須脫一件褂子留下。

接滿月

嬰兒滿月,外婆家要去人把女兒和嬰兒一同接回住上10天半月,謂之“接滿月”。去時,嬰兒臉上要抹點黑灰,回時臉上搽點白粉,俗稱“黑臉去,白臉來,嬰兒越養越富態”。外婆還要送一隻“鉸頭雞”,用一塊紅布挖孔套在雞脖子上。也有送“鉸頭羊”的。不管是雞是羊,只許飼養,不興宰殺。舊時,頭胎生女孩,娘家多在28天“接滿月”,有“接得早,生個小(指男孩)”之說。

揭花疤

嬰兒多在年內種花,即種牛痘。舊時種花為險期,要用紅布條掛於門前避邪。傷疤愈後,外婆家送紅糖和紅點饅頭祝賀嬰兒安全“過關”,俗稱“揭花疤”。

慶壽
舊時,人到60歲便可稱“壽”。生日那天要慶賀一番。建國前,富家祝壽較為 隆重。做壽時,家中設壽堂,張燈結彩,懸掛“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對聯。堂中置案,擺供果,燃燭焚香。拜壽時,壽者坐予正堂,子女親朋依次禮拜。一般人家做壽,多為送禮品祝賀,不舉行儀式。窮苦人家一般不做壽。而地方豪紳常以慶壽為名,廣發壽帖,索取財禮。建國後,境內仍保留為老人做壽的習俗,但不是每年都做,多在66歲、71歲、73歲時做壽。

六十六

老人66歲生日時,出嫁女兒和至親好友備上66個紅點饅頭、66個扁食或水餃、66個紅皮雞蛋、6斤6兩豬肉,以及糕點、酒之類禮物前往祝壽。俗稱“六十六吃塊肉”。女兒所送數量一般大大超過66個,以祝老人延年益壽。另外還給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設宴招待親朋。

七十一

“人活七十古來稀”,老人活到70歲即為大壽了。本地大都在老人71歲生日時為其祝壽,因有“七十一吃只雞”之說。所以出嫁女兒和親朋前來祝壽必備雞1隻,饅頭、扁食、雞蛋等各71個,以祝老人延年益壽。另外還給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設宴招待親朋。

七十三

俗說“七十三,吃個鯉魚猛一竄。”舊稱“七十三不死鬼來纏”,老人吃條鯉魚,即可度過生死關。因之老人73歲生日時,出嫁女兒和親朋都備鯉魚1條及饅頭、扁食、雞蛋等各73個為老人祝壽,以祝老人延年益壽。另外還給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設宴招待親朋。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本地為老人祝壽已形成風氣。現時城市祝壽禮物已時興蛋糕、長壽麵等,但農村仍多沿用舊俗。

喪葬
老人死去,稱“正寢”,喪事則稱“白事情”。舊時均用棺葬,俗稱“墳葬”,喪禮甚是繁瑣。

送終 報喪

老者臨終,家屬到場送別,咽氣後,即燒紙箔,謂之“燒落地紙”。替死者抹身、梳頭、更衣後,將屍體移至堂前(靠左邊),覆以被單,同時燒香焚紙點油燈。在路口燒毀死者被褥、席草之類,門上貼白紙,門前插白幡,以示鄰里。然後向親友報喪。

人殮 守靈

棺木放置屋正中,將死者殮入棺木。入殮時,死者背墊銅錢,口含銅錢,手拿餅子,臉蒙1紙。棺頭點長明燈,置1小罐,插筷1雙,謂之“密封罐”。地上放1土盆,謂之“老盆”,以備親屬弔唁燒紙之用。孝子輪流侍守棺側,朝夕不離。親友前來弔孝,由孝子跪迎,跪送。若來者為女眷,則由死者兒媳或女兒至孝堂跪迎。

出殯 安葬

死者全家都穿白色孝服,親屬多給死者扎紙物;死者為男,則扎紙馬、紙人;為女,則扎彩轎、紙人。另扎4筒彩幡。親友奠儀以紙箔為主,交厚者多送挽幛(6尺黑布)。至第三日晚上,由兩人抬土罐,內裝麵湯,帶上端菜托盤,全家人隨之,哭入附近神廟,或村外十字路口,俗稱“送湯”。禱告後,打碎土罐,舉家痛哭,盡哀始還。出殯前,打開棺蓋,讓全家與至親圍棺一睹死者遺容,然後封棺出殯。棺起身,長孫持白幡引路,孝子摔碎“老盆”,持哀棍領棺下地。家屬親友持紙人、紙馬、幡幛等隨後。本地有女眷不能隨棺下地的習俗。至墓地,長子引棺先繞墓穴向左向右各轉3圈,然後引棺入穴。葬畢回家,宴謝弔唁親朋。次日,孝子到送禮各家叩頭“謝孝”。

圓墳

葬後第三日,全家同往墓地,添土築墓,並焚燒紙箔,圍墳跪哭,稱為“圓墳”。

守孝

老人死後,兒女要穿孝3年。百天之中,孝子見人不分長晚輩,均向人叩頭,以示行孝。守孝期間有3忌:百日內不剃頭;3年元宵節不蒸燈;3年春節不貼紅對聯(當年不貼,第二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黃對聯)。 

交通 

濉溪縣 濉溪縣
建國後,濉溪縣地處淮北煤田開發 中心,交通業迅速發展。1956年春,縣人民委員會發動民眾,以“民工建勤”的方式,把濉符公路改建成碎石路面,至次年冬完工,境內長23公里,這是濉溪縣第一條晴雨通車公路。1959年,宿永、宿蒙公路縣境內路段63.2公里,全部改建為砂礓路面,符合國家四級道路標準。此後,烈山至蔡里、宋疃至馬橋、渠溝至青龍集路段,相繼改建為碎石路面,計長24.1公里。濉溪至四鋪、四鋪至孫疃、臨渙至五溝、濉溪至渦陽、南坪至羅集、孫疃至任集等路段也先後改建為砂礓路面,計長284公里。
1970年,0908國防公路(蕭淮公路)開始興建,1975年工程告竣,縣境內長42.9公里,是濉溪縣第一條三級黑色油路。同年,濉符公路改建成三級油路面,長23公里。此後,宿永公路、烈山至蔡里公路也改建為瀝青路面,計長48.4公里。1979年至1983年,濉溪至岳集、仲大莊至劉橋礦公路,分別由省公路局和劉橋礦投資,改建成瀝青路面,計長29公里。

1985年,縣境內有幹線公路11條,計長340公里。其中5條建成瀝青路面,2條(濉岳公路、劉濉公路)部分建成瀝青路面,計長173.5公里。支線公路13條,計長92.2公里。其中7條建成瀝青路面,1條部分建成瀝青路面,計長38.1公里。礦區專用線4條,計長17.8公里,全部為三級油路面。區、鄉、村公路62條,計長390.3公里,大部分為砂礓碎石路面,小部分為土路面。

濉溪交通便捷,符夾、青阜、青蘆三條鐵路穿境而過,北接隴海線,東連京滬線,西入大京九。公路交通國道、省道四通八達,連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驅車南下省會合肥、東進海濱城市連雲港只需2小時左右。距徐州觀音機場僅有50公里。內河航運入淮河、通長江,直達上海港。規劃籌建中的許昌——亳州——宿州——淮陰高速公路將橫穿濉溪縣中部。規劃籌建中的亳州——永城——青龍山——宿州鐵路也將橫穿本縣北部。

社會事業

濉溪縣 濉溪縣

至2011年底,全縣城鎮化率為 41%。其中,縣城建成區面積達 25平方公里,自來水普及率 82%、燃氣普及率 69%、綠化覆蓋率達31.5%。2010年全縣中等職業學校10所,全年招生1094人,在校學生4486人。普通中學60所,在校學生8.2萬人,專任教師3932人。國小216所,在校學生8.9萬人,專任教師4086人。幼稚園36所,在園兒童16044人。義務教育水平穩步提高。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68.5%。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037萬元。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全縣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全年專利申請量102件,授權量67件,比上年分別增長52.2%和48.9%。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02所,其中醫院、衛生院33所,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699張。全縣衛生技術人員2875人,衛生防疫人員380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9.8‰,嬰兒死亡率8.63‰,產婦住院分娩比例100%。免疫覆蓋率繼續維持高水平,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

所獲榮譽

2011年度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連續兩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縣”稱號。

2012年1-7月份,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月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增速和月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2011年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並獲得國家級“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利用外資總量居全省縣級第一。

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全省非公經濟發展先進縣。深港最佳投資環境城市。

2009年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

2010浙商投資最佳城市。

2011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濉溪經濟開發區先後榮獲了“中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2011浙商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裝備製造)”、“安徽省首屆投資環境5A級開發區”等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
合肥市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 巢湖市 | 廬江縣
蕪湖市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 無為縣
蚌埠市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淮南市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 含山縣 | 和縣
淮北市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銅陵縣
安慶市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黃山市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滁州市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阜陽市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宿州市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六安市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亳州市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池州市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宣城市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