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現為全國500家小城之建設試點鎮,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安徽省和淮北市兩級綜合改革試點鎮,淮北市發展次中心,淮北市南部中心城鎮。
歷史遺蹟臨渙鎮在歷史上長期占有重要位置,根據宿州清代志、宿州明代志、臨渙公社史、臨渙區志等的記載,臨渙的歷
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在臨渙保存著大量浸潤著臨渙古老精神和文化底蘊的古蹟舊址。臨渙古城牆、文昌宮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星台遺址、明清老街、龍鬚泉、臨渙茶館、山西會館、袁氏宅院等文化古蹟共同構成了古城臨渙獨特的人文風景。“濉渙文章地,兩岸多奇才”。蹇叔、嵇康、嵇含、嵇紹、戴逵、戴顒、徐防等個個名彪青史,閃耀於臨渙絢爛的歷史長廊。宗教文化
臨渙還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墓葬文化傳統。歷史上臨渙的宗教文化呈現多元化,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留下了香山廟、城隍廟、臨渙天主堂、慈雲庵等豐厚的宗教文化依存。蹇叔墓、張晉亨墓、李沃孜墓群、碼頭漢墓群、城西元代墓群、兵部右侍郎碑等相繼發掘出土,為華夏墓葬文化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特色茶藝
臨渙鎮是江淮地區遠近聞名的古茶鎮,鎮中心一里多長的街面上匯聚了16家茶館,茶座300餘張,茶壺 600多把。沏茶用水沿用古鎮南端的龍鬚泉水,茶葉皆為六安茶棒,故名“棒棒茶”。茶館裡飄出的陣陣清香吸引著方園百里的眾多茶客前來品嘗。
民俗
臨渙民俗豐富,絲弦、墜子、泗州戲等民間曲藝,滑旱船、踩高蹺、舞龍獅等民間歌舞廣為流傳,特產飄香,醬培包瓜、豆腐香乳、油酥燒餅、羊肉清湯、鴨湯油茶等民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臨渙古鎮彷如一部濃縮了的華夏
文明史,地上、地下、城內、城外,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足跡。只要你偶一俯首,便可以撿到兩千多年前的瓦片、陶片,以及瓦片、陶片映射出的歷史光輝。歷史沿革
濉溪縣臨渙鎮在歷史上長期占有重要位置,建制沿革也比較複雜。根據宿州清代志、宿州明代志、鳳陽府志、歸德府志、臨渙公社史、臨渙區志等的記載,臨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
期。夏朝以前,無史可考。
夏商時期,全國分為九州。按臨渙地處淮海之北,歸屬徐州域。
西周時期,周武王分天下為九畿,銍城又改為“九州”,封國姓為宿男,國王名叫宿平王。
春秋戰國時期,臨渙為一城邑,屬於當時的宋國。宋國亡於齊後,淪為楚國版圖,仍為銍邑。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劃全國為四十郡,設臨渙為銍城縣,屬泗水郡(即宿州)。
漢高祖改泗水郡為沛郡,到黃龍六年,把銍城縣改屬汝南郡。後漢光武中興,把銍城縣改為沛國。
三國時期,曹魏增置譙郡,銍縣屬於譙郡。後來又增置汝陽郡,銍縣改為汝陽郡所轄。曹操分沛國為燕郡,銍城劃屬燕郡。
西晉的王國分郡侯、縣公與小王國,都是縣級。後增州,轄郡、縣。臨渙屬譙國銍縣。
東晉。臨渙為北方幾國所占,仍為銍縣。
南北朝劉宋前期,廢掉銍縣。劉宋後期和南齊時期,臨渙一帶為北魏占領,後為梁的版圖。公元523
年,在臨渙設立臨渙郡。不久,北魏又占領此地,仍保留臨渙郡的建制。北齊時期(公元562年)廢掉臨渙郡,改為臨渙縣,屬譙郡所轄。
隋朝時臨渙仍屬譙郡所轄。
唐代前期,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臨渙縣屬北譙郡所轄。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譙州廢。臨渙縣改屬亳州
五代時期,臨渙仍設定為縣,仍屬宿州所轄。
宋朝分沛國為南沛和北沛,銍城為北沛屬地。宋康寧五年臨渙改屬河南道,後割給金。
元朝初年,臨渙改屬河南歸德府,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又把臨渙併入宿州,臨渙縣廢,降為鄉,取名渙陽鄉。
明朝時期,臨渙仍為宿州的一個鄉,改名為臨陽鄉,下設十三集,屬鳳陽府。
清朝初年,仍用舊制。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臨渙改為臨渙分州,屬宿州所轄。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臨渙分州改為臨渙鎮。以後又改鎮為區,轄有商東、商西、仁聖等19集。
1938年陰曆4月,日軍沿津浦鐵路北下,侵占了臨渙,燒殺搶擄,無惡不作。1939年陰曆6月,日軍從臨渙撤往宿城。
解放戰爭時期,臨渙設區,受蘇豫皖邊區第六分區的宿西縣所轄。宿西縣政府設在臨渙天主堂院內。1947年7月陰曆8月15日夜解放軍收復臨渙。
1950年7月宿西縣撤掉,設立濉溪縣。臨渙仍為區,屬濉溪縣所轄。
1958年8月臨渙區撤掉,成立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臨渙重新設區,屬濉溪縣所轄。
現在臨渙為濉溪縣副縣級鎮。
相關詞條
相關連線
http://www.chinatown.org.cn/l/gov/lhg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