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夏時期 | 亳州屬豫州,曾是帝嚳(高新氏)的國邑。 | |
周初時期 | 亳州是 神農氏後裔的封地,置焦國。 | |
春秋時期 | 焦屬於陳國,陳於此建焦城,後楚滅陳,築譙城,譙夷所轄區域擴大到苦縣(今 渦陽 ),蒙及其周邊地區。 | |
秦時期 | 置譙縣,屬碭山郡。 | |
漢時期 | 先後屬豫州、沛國治,建安末年設譙郡。 | |
三國兩晉南北朝 | 三國時期 | 魏皇初2年封譙郡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城並稱五都。 |
西晉時期 | 譙是譙國治所,北魏正始4年為南兗州治所。 | |
北周時期 | 改南兗州為亳州,治所不變,亳州之名始於此。 | |
隋時期 | 改亳州為譙郡。 | |
唐時期 | 譙郡更名為亳州。為十望州府之一,下轄譙、臨渙、酇、城父、鹿邑、蒙城、永成、真源8縣。 | |
宋元 | 宋時期 | 亳州屬於淮南路。 |
金時期 | 亳州屬於南京路,下轄6縣5鎮。 | |
元時期 | 亳州屬於歸德府,下轄6縣。 | |
元至正時期 | 劉福通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立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至此亳州正式成為三朝古都。 | |
明初期 | 亳州一度為縣,屬於南直隸鳳陽府,弘治9年,又升為州。 | |
清初時期 | 亳州屬於安徽布政司直轄,1864年清廷鎮壓捻軍後,拆亳州、宿州、蒙城、阜陽各一部分設渦陽縣。 | |
現代 | 國民政府時期 | 亳州為亳縣,由省直轄。 |
1964年 | 國務院決定從阜陽、渦陽、蒙城、鳳台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利辛縣。 | |
1986年 | 國務院決定撤銷亳縣建制,設立亳州市(縣級)、由阜陽代管。 | |
1998年 | 收歸省直轄(副地級) | |
2000年 | 設立地級亳州市,原縣級亳州市改制為譙城區。 | |
2006年 | 譙城區鄉鎮區劃調整,具體調整方案:撤銷大寺、三官、張集、安溜4個鎮,分別將其併入譙東、雙溝、古井、牛集鎮。區劃調整後的譙城區轄3個街道、20個鎮、2個鄉。 |
行政區劃
2011年譙城區行政區劃分為:花戲樓街道、薛閣街道、湯陵街道、古井鎮、蘆廟鎮、華佗鎮、魏崗鎮、
牛集鎮、顏集鎮、五馬鎮、十八里鎮、十九里鎮、譙東鎮、沙土鎮、觀堂鎮、大楊鎮、城父鎮、十河鎮、雙溝鎮、淝河鎮、古城鎮、龍揚鎮、立德鎮、張店鄉、趙橋鄉。
地理環境
位置
三面與河南省接壤,地理座標為東徑115°33’—116°06’,北緯33°25’—34°05’,東西寬約46公里,南北長約72公里。
地形
地處淮北平原北部,西北略高,最高處海拔42米,東南略低,海拔32米。
氣候
譙城地處北溫帶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為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接觸地帶。
氣候濕潤,雨量適中,季風明顯,日照充足,無霜期209天。水、熱資源優於北方,光資源優於南方,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冬季長達135天,年日照時數長達2507.6小時,全年太陽輻射總量長達130.43千卡/厘米2左右;年平均氣溫為14.5℃;年平均降水量805毫米。
自然與資源環境
自然環境
地處淮北平原北部,西北略高,最高處海拔42米,東南略低,海拔32米。渦河斜貫市境,支流甚多。西淝河從市境南界流過。年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氣溫14.5℃。樹種以桐為主,號稱“桐鄉”。全國四大藥都之一。
自然資源
譙城土肥水美,物產豐富。藥、酒、煙、桐是譙城區的四大經濟支柱。目前全區已形成中藥、白酒飲料、麵粉加工、棉紡、畜牧、蔬菜、金剛石製造、木材加工八大產業。譙城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區)”、“安徽省農業標準綜合示範縣(區)”和“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區)”、“安徽省現代中藥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四次蟬聯國家金獎的古井貢酒出產於譙城區古井鎮。譙城自古就有藥都之稱,是全國藥材集散地,有著悠久的藥材種植歷史,以亳芍、亳丹皮、亳菊、亳花粉為代表的230種地產中藥材種植已形成規模,江澤民同志曾為譙城題詞“華佗故里,藥材之鄉”,現在的譙城,正努力向中華藥都、現代中藥城的發展目標邁進。
經濟發展
“十一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區人民,開拓進取,奮力拚搏,完成了“十一五”確定的各項目標,經濟社會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為加速崛起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五年糧食總產達394萬噸,比“十五”期間淨增110萬噸,增長39.2%。預計,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財政收入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2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04倍、4.1倍、3.8倍、2.2倍。
(二)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從2005年的34.1:27.3:38.6最佳化為2010年的23.9:40.2:35.9,二產比重提高了近13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發展加快,規模工業企業發展到153家,淨增100家。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限額以上企業由6家發展到56家。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先後獲得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安徽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區)等認定,65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
(三)招商資成果豐碩。五年來進項目781個,實際到位區外資金近1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40%。杉杉服裝、安踏鞋業、珍寶島藥業、瀋陽紅藥、聯拓電子、七方電子、春雨汽車城、天運物流等一批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重大項目成功落戶,成效空前。
(四)園區建設實現突破。2006年開始建設亳州工業園區,四年來完成31公里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10平方公里範圍內基本實現“五通一平”。入園企業和項目14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9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進出口企業13家。園區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逐步展開,古井、十八里、大楊成為省級產業集群專業鎮。
(五)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7.2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388公里,衛星GPS定位的“村村通”工程任務全面完成;實施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項目;建成一批農田水利、節水灌溉、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解決了28.86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完成各種投資1.9億元。積極配合市政府實施了南部新區建設、城區骨幹路網改造等重點工程。濟廣高速譙城段建成通車,渦河近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許泗高速譙城段順利建設。
(六)城鎮面貌大為改觀。加強城市管理,積極承擔城市環衛、制止私搭亂建等工作。開展了地王商城、道路平交道口、人民西路、古泉東路等拆遷工作,建設了建安路、白依路,老城區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功能和形象進一步提升;實施了渦河近期治理城區段和渦河還原小區建設,完成投資5.8億元。深入開展鄉鎮“五個一”建設,小城鎮建設全面展開,土地增減掛鈎成效顯著,村莊布點規劃全面完成,全區共規劃205箇中心村、319個基層村、65個集鎮社區,集鎮總體規劃基本完成。城鎮建設統籌推進,城鎮化率達到37%。
(七)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75元,年均增長超過14%。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近四年累計投入資金13.44億元,其中區級配套資金1.59億元,惠及140餘萬城鄉廣大居民。人民民眾就業、就學、就醫、居住等條件明顯改善。
(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五年來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投入4億元用於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補充教師1229人;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復蓋率逐年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改試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鄉社會保障實現應保盡保。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模式得到國家和省充分肯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實現。“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
中藥材與中藥經濟
亳州沃野,自古以來就有中藥材種植、加工、炮製、經營的悠久傳統歷史,是著名的藥都和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西周初期,神農氏後裔姜姓被周武王褒封於焦(今亳州城)之後,即在城東北隅修神農衣冠冢,建先醫廟,並教人種植藥草以療疾病。東漢神醫華佗,傍神農衣冠冢而居,並在其後宅辟藥園、鑿藥池、建藥房、種藥草,廣為傳授、種植、加工中藥材技術。自漢代以後,亳州已廣為種植中草藥,且歷久不衰,明中期的常規品種有30多種,清代發展到50多種,以白芍、菊花為最,清代詩人劉開寫道:“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藥如桑麻。”民國初期,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萬畝以上,各種產品計140多種。建國後,在發展傳統品種的同時,進行了品種的進、試種、推廣工作,1985年全市中藥材資源普查統計,共有中藥材171科410種,地產藥材130種。中國《藥典》中冠以亳字的藥材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4種,另有17類189種藥材在亳州市場上銷售。
亳州是聞名遐邇的“中華藥都”,是名符其實的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市區內建有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檔次最高的“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因此,亳州贏得了“數天下藥都,藥材天地,歧黃事業,此城最古;量人間風采,神醫故里,醫藥文化吾地獨優”的美譽。地級亳州市組建以來,全市中醫藥製造業尤其是飲片加工業發展加快,初步形成了現代中藥產業集群。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10左右,中藥飲片產量約占全國的1/4左右。2009年,藥業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14.99億元,是2000年的96倍。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和記黃埔等一大批知名藥企紛紛入駐亳州,康美藥業公司投資15億元,打造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正式啟動。總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安徽省(亳州)現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已獲安徽省政府批准。現代中華藥都正日益煥發獨特的魅力。
一年一度的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大會暨國際中醫藥博覽會,更是成為了海內外中醫藥界的一大盛事。2009年施了《安徽(亳州)現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大力發展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保健酒、中藥日化產品、中藥保健食品、中藥殺蟲劑殺菌劑、獸藥和現代物流產業,將中藥產業培育成為安徽省重點產業和亳州市支柱產業之一,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同時啟動實施了《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畫》,規劃建設藥、酒、文化三大板塊,構建現代中藥、養生文化旅遊、中醫醫療保健服務三大體系,力爭用3年時間,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產業發達的養生之都、健康之城。
亳州中藥和製藥產業呈現出強有力的發展態勢。目前,亳州市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產業集群,取得飲片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共有48家,生產的品種有普通飲片、毒性飲片、精加工精包裝飲片、小包裝飲片等飲片類型。2007年,亳州市被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授予“中國中藥飲片出口基地”;中成藥製造規模不斷擴大。亳州的中藥工業正在向中藥保健品、中藥獸藥等方向延伸。 亳州市著力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藥業行銷網路遍及全國各地。目前,全市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956家,其中通過G SP認證的703家。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國內上市品種最多、經營面積最大、交易最為活躍的中藥材交易市場。
目前,亳州藥業企業已達60多家,到“十二五”力爭全市藥業生產企業達到100家以上,通過三年努力,到2012年,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0家,2億元以上的20家,1億元以上的50家,藥業生產企業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
經濟
綜合指標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8.5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25.9億元,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109.0億元,增長9.0%。全區人均(GDP)17565元,比上年增加1236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19.9:42.9:37.2。全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79.8億元,比上年增長24.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51.1%。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09.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占GDP的比重37.2%,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區內建有國家級鮮活農副產品定點批發市場和全球最大的藥材交易中心,中國最大的中藥材主產區、集散區,是全國重要的現代中藥集聚區和生產研發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用材林生產基地和畜牧養殖基地,是全國著名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區)、全省畜牧大區、全省蔬菜生產十強縣(區)、全國新一輪農業標準化綜合示範縣。
2015年,譙城區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增長,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7%,總量居三縣一區第1位,增速第2;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1.3億元,同比增長10.3%,總量、增速均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6.2億元,同比增長19.1%,總量居三縣一區第二位,增速第一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3億元,同比增長12.5%,總量、增速均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完成財政收入27.8億元,同比增長15.8%,總量、增速均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9614萬美元,同比增長29.3%,總量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增速第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8元,增長9.9%,總量、增速均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65元,增長9.1%,總量居三縣一區第一位,增速第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3元,增長9.3%,總量、增速均居三縣一區第一位。
第一產業
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0.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8%,增加值57.0億元。藥、酒、煙、桐是譙城區的四大經濟支柱。
2014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0%,增加值58.5億元,增長5.1%,全年糧食總產量91.1萬噸,增長3.3%。
2015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5%,增加值60.5億元,增長4.4%,全年糧食總產量94.4萬噸,增長3.6%。
亳州沃野,自古以來就有中藥材種植、加工、炮製、經營的悠久傳統歷史,是著名的藥都和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西周初期,神農氏後裔姜姓被周武王褒封於焦(今亳州城)之後,即在城東北隅修神農衣冠冢,建先醫廟,並教人種植藥草以療疾病。東漢神醫華佗,傍神農衣冠冢而居,並在其後宅辟藥園、鑿藥池、建藥房、種藥草,廣為傳授、種植、加工中藥材技術。自漢代以後,亳州已廣為種植中草藥,且歷久不衰,明中期的常規品種有30多種,清代發展到50多種,以白芍、菊花為最,清代詩人劉開寫道:“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藥如桑麻。”民國初期,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萬畝以上,各種產品計140多種。建國後,在發展傳統品種的同時,進行了品種的引進、試種、推廣工作,1985年全市中藥材資源普查統計,共有中藥材171科410種,地產藥材130種。中國《藥典》中冠以亳字的藥材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4種,另有17類189種藥材在亳州市場上銷售。
截至2011年底,亳州藥業企業已達60多家,到“十二五”力爭全市藥業生產企業達到100家以上,通過三年努力,到2012年,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0家,2億元以上的20家,1億元以上的50家,藥業生產企業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譙城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區)”、“安徽省農業標準綜合示範縣(區)”和“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區)”、“安徽省現代中藥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四次蟬聯國家金獎的古井貢酒出產於譙城區古井鎮。
第二產業
2014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8%,增幅比前11個月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179.8億元,同比增長24.0%,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6.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23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0個行業總產值保持增長,有9個行業增速超過50%。重點行業對全區工業增長發揮了明顯的支撐作用,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增長64.0%,醫藥製造業增長18.8%,這兩大重點行業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6.9%。
2015年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分行業看,23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14個行業總產值保持增長,有4個行業增速超過30%。重點行業對全區工業增長發揮了明顯的支撐作用,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增長16.0%,醫藥製造業增長5.4%,飲料酒製造業增長19.1%,這三大重點行業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11.2%、10.4%和39.4%。
第三產業
201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6.2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比全市高1.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2.0億元、71.7億元和9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3%、18.3%和18.7%。
內貿
201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3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6.5億元,同比增長13.1%。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4.9億元,增長15.4%;商品零售102.1億元,增長11.6%。
外貿
2015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9614萬美元,同比增長29.3%,其中出口17633萬美元,增長29.8%。
財政收支
2015年實現財政收入27.8億元,增長15.8%,增幅高於全市3.4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9億元,增長18.8%。地方收入中,稅收收入13.3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74.4%。全區財政支出54.5億元,增長13.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社會保障和就業、城鄉社區事務、農林水事務等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分別增長22.3%、58.0%、25.8%,節能環保支出增長較快,同比增長62.2%。
金融
2015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35.7億元,同比增長2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3個百分點,餘額比年初增加92.1億元,同比多增36.2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04.5億元,增長19.2%,餘額比年初增加44.6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34.9億元,增長25.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餘額比年初增加88.0億元,同比多增28.0億元。
風景名勝
花戲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
龍德寺:位於亳州市龍揚鎮龍德集,據碑文記載(碑現陳列於亳州市譙 城區龍德鎮酒廠之中)"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溝村,寺曰龍德寺,在唐宋時為龍泉院。
道德中宮: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歷代祭祀老子的宮觀,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宮"。
古城奶奶廟:奶奶廟坐落於古城鎮古城醫院南大門對面,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操宗族墓群:曹操宗族墓群復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現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 華祖庵:位於城區東南隅的華祖庵,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築,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亳州博物館將成為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歷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晶片。
湯王陵公園:即商湯王墓,湯王是中國古代最有德行的聖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們的尊敬,關於成湯王還有一段動人的民間傳說。
曹操運兵道:在亳州老城區地下,被譽為"地下長城"。
文化
藝術
武術
譙城區地處中原,“五禽戲”、”晰揚掌”產生於譙城,“六合八法拳”由譙城人所創,全國一些主要拳術套路都在
亳州這一武術之鄉生根開花。譙城武功在當代武壇上大展英姿,為世矚目。
剪紙
譙城的舊時大戶人家閨女出嫁,每件嫁妝都貼有色彩鮮艷、構圖新穎的剪紙,好似一次剪紙大展覽,引得市民們爭相觀賞。如今,譙城一些人家的室內和 許多單位的會議室,都飾以民間特色的剪紙,古樸、明朗、典雅、大方。它還作為禮品饋贈國外賓朋,並作為工藝品出口美國、澳洲、歐洲。
高蹺
在中國民間廣有市場,譙城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場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慶,裡面人物各式各樣,讓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歡迎的表演之一。譙城高蹺很有特色,且技藝高超。據傳譙城區十八里集有 一位施先生,踩高蹺站在八張方桌疊起的高台上,雙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綽號”倒拐“。
廟會
也叫大班會,是一種鬼戲,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鄉間大班會 演出,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判官、小鬼,紛紛登場。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亂舞。 各個鄉鎮每年都有自己的一到二次的廟會。譙城區龍揚鎮龍德集和古城鎮的廟會是比較大廟會。
三斗
譙城作為商業都會,文化古城,在社會市井生活中有許多消遣娛樂活動,如鬥雞、鬥蟋蟀、鬥鵪鶉、踢毽子、聽書、聽戲、養鳥、養花、下棋、搓麻將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種,被稱為”民間三樂“。
肘擱
肘擱是亳州民間舞蹈的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肘擱分”座子“和”架子“兩部分。”座子“由體格強壯者擔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擔任。
地方戲
二夾弦劇種起源於河北,發展于山東菏澤,流傳於蘇、魯、豫、皖四省邊界地區,解放後在亳縣受到重視,得以迅速發展,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梆劇,是亳州的特色劇種。近似豫劇,是亳州最受歡迎的一劇種。解放前,主要由渦河固定書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規徽戲班子演出。另外楊金貴和鮑志安的相聲也是譙城的歷史傳奇。
重點文物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花戲樓、曹操運兵道、曹市宗族墓群、千年北魏古井。 | 二夾弦、五禽戲、九醞春酒法。 | 華祖庵、、道德中宮、江寧會館、南京錢莊、湯王陵、陳摶廟、薛閣塔、明王台。 |
特產
土特產 | 著名藥膳 | 著名小吃 |
亳州藥材、正益牛肉、蘇趙梨、豪門貢菊冰茶、 古城王魁之麻花 銅關粉皮、三官核桃 朱莊大強粉皮、觀堂大蒜。 | 曹氏魚頭、華佗悶鴨。 | 亳州牛肉饃、鍋盔、亳州瑪糊、油茶 |
著名人物
時期 | 人物名稱 | 時期 | 人物名稱 | 時期 | 人物名稱 |
上古時期 | 帝嚳 | 三國時期 | 曹操 、 曹丕 、 曹彰 、 曹植 、 曹仁 、 曹洪 、 曹真 、 夏侯惇 、 夏侯淵 、 許褚 、 夏侯玄 | 宋朝 | 陳摶 |
商時期 | 商湯 | 南北朝 | 花木蘭 | 清代 | 梁巘 |
漢朝時期 | 張良 、 華佗 | 隋唐時期 | 李紳 、 曹霸 、薛鳳祥 | 現當代 | 顏語 |
重要節日
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全國中藥材交易會
中國(亳州)曹操白酒文化節
中國(亳州)芍花養生旅遊文化節
友好城市
山東省蓬萊市
甘肅省岷縣
發展眺望
綜合考慮,我們確立了“12345”行動計畫。即“十二五”期間經濟總量邁上一個新台階,達到300億元;實施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工業化、城鎮化率均超過45%;加快做大做強現代中藥、白酒、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牢牢把握招商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環境建設四個著力點;努力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五個翻一番以上。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年均增長22%、26%、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0元,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性目標。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一產提效,二產提速,三產提質,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17:50:33,第二產業比重提高近10個百分點。
---城鎮建設快速推進。主城區、小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功能進一步完善,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全區城鎮化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力爭“十二五”末達到47%。
---發展後勁持續增強。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儲備項目投資規模突破2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五年累計完成600億元以上。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得到發展,單位GDP能耗下降5%,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9%,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減少6.5%。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進展。承接產業轉移和互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形成。五年累計進區外資金500億元以上。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工程加快推進,公共產品不斷增加,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計生事業得到加強,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解決80%以上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五年新增城鎮就業3.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0000元和10000元。
---社會安定和諧幸福。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公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保障機制更加健全,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進一步鞏固。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合肥市 |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巢湖市| 廬江縣 |
蕪湖市 |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南陵縣| 繁昌縣| 無為縣 |
蚌埠市 |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固鎮縣| 五河縣 |
淮南市 |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 |
馬鞍山市 |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 含山縣| 和縣 |
淮北市 |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 |
銅陵市 |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銅陵縣 |
安慶市 |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桐城市| 宿松縣| 樅陽縣| 太湖縣| 懷寧縣| 岳西縣| 望江縣| 潛山縣 |
黃山市 |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休寧縣| 歙縣| 祁門縣| 黟縣 |
滁州市 |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 明光市| 全椒縣| 來安縣| 定遠縣| 鳳陽縣 |
阜陽市 |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 潁上縣| 阜南縣| 太和縣 |
宿州市 | 埇橋區| 蕭縣| 泗縣| 碭山縣| 靈璧縣 |
六安市 | 金安區| 裕安區| 壽縣| 霍山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
亳州市 | 譙城區| 利辛縣| 渦陽縣| 蒙城縣 |
池州市 |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
宣城市 | 宣州區| 寧國市| 廣德縣| 郎溪縣| 涇縣| 旌德縣| 績溪縣 |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