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區

琅琊區

琅琊區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因滁州境內琅琊山及原琅琊鄉而取名琅琊區,1993年1月18日成立。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北岸,滁州市境東南部,東南距南京市約50公里,西距省會合肥市約100公里。全區面積180.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萬,截至2013年底,轄10個區直管社區和省級琅琊經濟開發區。 區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空氣品質常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主要景點有琅琊山風景區、醉翁亭、豐樂亭、西澗湖、清流河等。 琅琊區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區之一,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橋頭堡和第一站。

基本信息

簡介

琅琊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季風氣候,根據城市規劃到2020年,滁州將發展成為中心城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60萬的新型城市,力爭成為長三角腹地製造工業加工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基地和旅遊休閒觀光基地。

中華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中華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

歷史沿革

朝代/國家 建置名稱 建置時間 隸屬
西周 棠邑 不詳 吳國、越國
東周 棠邑、椒邑 前474 年、前356年 越國、楚國
椒邑、東城縣 前223年
西漢 全椒縣/建陽縣 前206年,前173年,前122年 九江國九江郡、淮南國九江郡、揚州九江郡
全椒縣/建陽縣/武城縣 9年 揚州延平郡
東漢 全椒縣 51年,79年 揚州九江郡
魏國 全椒縣 220年 揚州淮南郡
吳國 屯田都尉 不詳 揚州丹陽郡
西晉 全椒縣 265年,289年 揚州淮南郡
東晉 南譙郡、頓丘郡 413年 徐州
頓丘縣 467年,473年 北徐州新昌郡
頓丘縣 479年 北徐州新昌郡
頓丘縣 502年,536年 北徐州新昌郡、南譙州永陽郡
東魏 頓丘縣 549年 譙州新昌郡
北齊 頓丘縣 550年 南譙州新昌郡
頓丘縣 573年 南譙州新昌郡
北周 頓丘縣 579年 南譙州新昌郡
新昌縣、清流縣 581年,583年,605年 滁州、揚州、江都郡
清流縣 620年,627年,742年,758年 揚州、淮南道滁州、淮南道永陽郡、淮南節度使滁州
吳國 清流縣 907年,919年,927年 淮南節鎮滁州、清淮軍滁州
南唐 清流縣 937年,943年 清淮軍滁州
後周 清流縣 957年 滁州
北宋 清流縣 960年,997年,1072年 淮南道滁州、淮南路滁州、淮南東路滁州、揚州路滁州
南宋 清流縣 1127年 淮南東路滁州
清流縣 1275年,1352年,1367年 江淮行省滁州、江淮行省滁州路、江浙行省揚州路滁州、河南江北行省揚州路滁州、江南行省滁州
清流縣、滁州 1368年,1382年 江南行省滁州、中書省揚州府、南直隸滁州
南明 滁州 1644年 南直隸
滁州 1645年,1663年,1667年,1682年,1734年,1865年,1908年 江南省、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江南省安池太道、安徽省、安徽省江安十府儲糧道、安徽省廬鳳道、安徽省廬鳳潁道、安徽省安廬滁和道、安徽省皖北道
太平天國 滁州 1853年 安徽省
中華民國 滁縣 1912年 安徽省、安徽省淮泗道、安徽省皖北行署、安徽省第四區、安徽省第五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滁縣、滁全縣、滁州市、琅琊區 1949年,1952年,1959年、1961年,1982年,1993年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專區、安徽省滁縣專區、安徽省滁縣地區、安徽省滁州市

行政區劃

1992年12月縣級滁州市改為地級滁州市,同時以滁州城關鎮、琅琊鄉、滁東鄉合併設琅琊區。

美好新琅琊美好新琅琊

2013年9月25日,琅琊區撤銷的6個街道所轄26個社區整合為10個社區。分別是:原衛民路、遵陽街2個社區合併組成東門社區;原高巷、龍池、南橋、豐樂4個社區合併組成南門社區;原文德橋、四牌樓、鼓樓街3個社區合併組成西門社區;原東后街、勝利2個社區合併組成北門社區;原花園街、四合路、建設路3個社區合併組成琅琊社區;原沿渠、鳳凰西路2個社區合併組成鳳凰社區;原三里亭、古道2個社區合併組成古道社區;原白雲巷、鳳陽路、紫薇東村3個社區合併組成白雲社區;原紫薇西村、鳳凰湖、三岔路3個社區合併組成清流社區;原創業北路、來安路2社區合併組成創業社區。

截至2013年9月,琅琊區轄10個區直管社區和省級琅琊經濟技術開發區。

分別為東門社區、南門社區、西門社區、北門社區、琅琊社區、鳳凰社區、古道社區、白雲社區、清流社區、創業社區、琅琊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琅琊區位於安徽省東部,滁州市境東南部。東南距江蘇南京約50公里,西距省會合肥約100公里。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2°03′、東經118°03′,面積180.7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琅琊區地處淮陽山脈東端延伸最遠的丘陵地帶,屬於低山丘陵岩溶地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沿 北東50°-60°方向展布,山坡坡度平緩,溝谷發育,最大切割深度約百米,山峰海拔多在200-300米之間,最高峰為花山,海拔331米。山體溶岩地貌普遍岩溶化,由於差異溶蝕作用,形成不同程度、不同裸露形態的岩溶溝槽、石芽、小型岩溶窪地,及隱蔽的岩溶洞、岩溶漏斗、溶隙溶孔等20餘處。

氣候狀況

琅琊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空氣品質常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琅琊琅琊

截至2013年,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50多種。除銅礦外,還有石英岩、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絹雲母、膨潤土、白雲岩等礦產。

農業資源

琅琊農副產品資源豐富,除了盛產水稻、小麥、油料外,綠化草皮、花卉、苗木、藺草、無公害蔬菜是琅琊區的主導農副產品。

能源資源

供電:用電來自華東電網,電力供應充足。安徽屬於資源輸出省,兩淮煤田建有坑口電站,本市也建有火力電站一座。投資24億元的國家重點項目,用於調峰的60萬千瓦琅琊山抽水蓄能電站也已經竣工。

供氣: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在滁州設有門站,截至2013年底,市區已經使用天然氣。天然氣供應壓力為4千克每平方厘米,熱值為8600千卡每立方米。

供熱:滁城城市集中供熱管網已鋪設至市區及工業園區。

交通運輸

京滬鐵路貫穿全境並設有滁州北站,鐵路距南京僅46公里;寧洛高速公路、滁馬高速公路、104國道(京福)、311和312等省道均貫穿境內,公路距南京54公里、上海360公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0公里;滁州港內河航運直通長江,是滁州市中心港區,通江達海,清流河碼頭位於城區。並擁有滁州汽車中心站,可通往省內外各地。

經濟概況

綜述

錦繡琅琊錦繡琅琊

2010年,琅琊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868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2009年相比增長16.2% ,高於滁州市平均增幅0.6%,增速在八個縣市區位列第四。其中第一產業20600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0.5%,拉動GDP增長0%,增長貢獻率為-0.2%;第二產業188408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24.9%,拉動GDP增長11.7%,增長貢獻率為72.3%,其中工業160209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25.7%,拉動GDP增長10.6%,增長貢獻率為65.3%;第三產業169673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9.5%,拉動GDP增長4.5%,增長貢獻率為27.9%。

從1993年建區以來到2012年,琅琊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96億元增加到54億元,年均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由0.32億元增加到40.5億元,年均增長2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68億元增加到46.3億元,年均增長16.2%;財政收入在2010年突破4億元、5億元的基礎上,2011年又連跨6億元、7億元兩個台階,達7.5億元,是1995年的25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由2067元增加到38500元,年均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020元增加到9835元,年均增長12.7%;一、二、三產業之比由18.8:61.8:19.4調整為6.5:49.8:43.8。

第一產業

2010年,琅琊區糧食播種面積56865畝,比2009年減少1635畝;糧食產量24384噸,比2009年減產368噸,比2009年下降1.5%;油料產量1380噸,比2009年增長18.7%;肉類總產量3319噸,比2009年下降15.7%;禽蛋產量405噸,比2009年下降15.6%;水產品產量2735噸,比2009年增長0.1%。

第二產業

琅琊區經濟發達,商業繁盛,自古為皖東商貿中心地區,現已形成了以紡織、服裝、化工、包裝、糧油食品、建材、機械、電子、汽車製造、家電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其中:汽車、家電在規模以上企業中的比重超過40%,已經成為今後發展的主導產業。機電、建材、輕紡、化工、電子產業已具備擴張基礎, 工業門類已達40多個,美國、德國、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南京、江蘇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琅琊並不斷壯大。

2010年,琅琊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34222萬元,同比增長29.3%,實現總產值463682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54.7%。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實現總產值288289萬元,同2009年相比增長4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總產值142702萬元,增長48.4%,其他類型企業實現總產值32691萬元,增長369.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實現總產值282524萬元,增長54.5%,重工業實現總產值181158萬元,增長54.9%。

分行業看,20個大類行業中,18個行業增長,2個行業下降,總產值超億元的行業有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專業設備製造業、飲料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塑膠製品業,分別實現總產值150342萬元、61626萬元、48100萬元、42352萬元、29104萬元、27693萬元、22899萬元、13591萬元、13389萬元,分別比2009年同期增長46.6%、5.8%、110.5%、115.3%、45.0%、35.3%、26.3%、56.8%、331.6%。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85.3%,同2009年相比下降1.4%。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20087萬元,同比增長32.5%。2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利稅同比實現增長的有11個行業,9個行業下降。利稅超千萬元的行業有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飲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複製,分別實現利稅7358.8萬元、3324.2萬元、1562.2萬元、1558.8萬元、1553.5萬元、1151.4萬元、1123.1萬元、1020.6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1.0%、53.6%、14.9%、243.5%、135.3%、140.5%、57.7%、329.2%。

第三產業

2010年,琅琊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296萬元,同比增長22.0%。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總額74495萬元,增長42.0%,零售業實現零售總額222214萬元,增長17.8%,住宿業實現零售總額7105萬元,增長13.9%,餐飲業實現零售總額27482萬元,增長13.3%。

旅遊

概述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名山(琅琊山)、名亭(醉翁亭)、名泉(讓泉)是琅琊旅遊的亮點。

AAAA級國家森林公園——琅琊山森林公園林木蔭翳,鳥語花香;珍稀樹種琅琊榆、醉翁榆蒼鬱挺拔,掩映山間古道;唐代的琅琊寺,宋代的醉翁亭、豐樂亭幾經修葺,更加古樸雅致;九洞十八泉:洞洞玄幽深邃,千姿百態,泉泉弦音出韻,飛珠濺玉;泛舟碧波微瀾的深秀湖、聽晨鐘暮鼓,讓人如臨仙境。

琅琊寺

滁州市琅琊寺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處,有一座被稱為陸上蓬萊的琅琊山。據清光緒年間《募修清流縣琅琊山開發律寺大雄寶殿緣起》記載:“琅琊山名自晉始,晉元帝為琅琊之稱。山在滁城西南十里許,勢偉拔,起伏綿旦,與豐山、花山爭奇競秀,而琅琊之名尤著,深岩邃谷中,修竹、清泉別饒佳趣。陡山之巔,南望大江如匹練,江以南諸山出沒,隱現於煙雲杳靄中,蓋“淮東勝境”也”。山中茂林修竹遍布,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山中還隱映著唐代古剎琅琊寺和宋代建築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於一體,成為滁州市著名的旅遊勝地。

琅琊寺建於唐大曆年間(766-770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與僧人法琛創建,唐代宗李豫賜名“寶應寺”,崔祐甫為它撰《寶應寺碑》。後周顯得年間(954-960年),寺毀,刺史王著予以重修。宋朝時幾次重修擴建,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賜額“開化禪寺”,亦稱琅琊寺,《募修滁縣琅琊山開化律寺大雄寶殿緣起》記載:“自唐大曆中李幼卿為刺史,搜奇探勝,於深山處建開化禪院,是為有寺之始;又于山罅中疏泉鑿石池曰:庶子泉。李陽冰篆銘。又有吳道子畫觀音及須菩提像。

寺前後復有明月池、觀音泉、琅琊溪;山巔有日觀亭,寺後有雪鴻洞、歸元洞諸勝跡,皆於此者相輝映。宋仁宗時,且在山中建御書閣,藏四朝御書,以藝祖立功發跡之所故也。……環寺多摩崖書,皆名人游者所題,自宋皇祐、淳熙、幹道以來有之。”元朝末年,開化寺毀於兵燹。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僧人紹寧、無為予以重修。規模宏大,殿堂巍峨。據《琅琊山開化禪寺》記載:“洪武元年。宋學士濂,扈從東朝來游,尚有所謂華嚴池、明日溪、歸雲洞、千佛塔、大曆井、琅琊洞,又有禪室、琴台、茶仙亭、會峰亭……無心亭、軒、秀岩堂、瑞竹堂、童行堂、了了堂、招穩堂一十餘所。”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皓清法師予以重建,改額“開化律寺”。鹹豐年間(1851-1861年)毀於戰火。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達修法師住持開化寺,重建寺院,又稱琅琊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琅琊寺有僧人12名,殿堂房屋60餘間,田產2700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僧人也分得了土地、山林,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生活自養。1952年,政府撥專款,對琅琊寺進行了維修。1956年,安徽省政府將琅琊寺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寺內常住僧人有4名,根如法師任住持。1961年,根如法師圓寂後,超然法師任住持。1983年,琅琊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並於19以年底交給僧人管理使用,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果圓法師任住持。1985年農曆八月十五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近些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琅琊寺對殿堂亭閣進行了全面維修,大雄寶殿、韋馱殿、玉皇殿、藏經樓等修葺一新,殿內佛像、菩薩、羅漢像等次第重塑。寺內還添置了各類法器,有五千多斤的鑄鐵鐘,3.5米高的萬年寶鼎,直徑1米的法鼓和大香爐,還有幡、經書等,把寺廟裝點得幽靜肅穆,使琅琊寺成為滁州市佛教活動的中心。琅琊寺依山而建,殿堂隱映在綠樹碧水之中。琅琊寺的第一道山門上有“琅琊勝境”四個大字。通過石板路進入韋馱殿,也稱彌勒殿,殿中供奉著彌勒佛、韋馱像。出韋馱殿前行,進入長方形庭院,院中有放生池、明月觀。明月觀之北由三友亭、濯纓泉、積馨齋組成一院落。三友亭,是因院內有松、竹、梅歲寒三友而得名。濯纓泉,又稱庶子泉,為唐時滁州刺史李幼卿開發,泉面約9平方米,深約3米,泉流出石罅中,清冽見底,味甘可口。原泉旁有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撰寫的泉銘石刻,今已不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莆田人鄭大同因此泉清純可洗帽纓子,題“濯纓”兩字於崖壁之上,後人稱濯纓泉。積馨齋為1987年琅琊寺創建的素餐館。由明月橋向西為大雄寶殿,始建於唐大曆六年(771年),殿高約12米,進深14米,正殿5間,殿前的“大雄寶由”匾額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所題。1990年,在香港、九華山佛教界的資助下,琅琊山將大雄寶殿內佛、菩薩、羅漢像全部裝金,金碧輝煌。1990年6月,緬甸華人和仰光極樂寺贈送給琅琊寺一尊釋迦牟尼玉佛坐像,高約1.2米,供奉在藏經樓中,故藏經樓又稱玉佛樓。琅琊寺在建築風格上兼具南北兩種建築風格,廟門、院牆及寺外各建築採用紅牆、拱門,有北方皇家陵園建築風格。但寺內有明月觀、山門、藏經樓等建築則採用粉牆、細木柱、鵝頸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園林建築處理手法,十分獨特。琅琊寺僧眾除進行日常佛事活動外,還開辦了素餐、經書、香燭、工藝品、攝影、導遊等服務項目,認真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好評。與琅琊寺毗鄰的,是著名的醉翁亭。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歐陽修知府滁州,令僧人智仙於釀泉旁建亭,作為遊玩休息之所。因歐陽修自號醉翁,取名醉翁亭。歐陽修常來此遊歷,並留下了勝炙人口的《醉翁亭記》,讚頌了琅琊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現醉翁亭已成為琅琊山一景,由一庭院組成,主要建築有醉翁亭、玄帝宮、二賢堂、六一泉、寶宋齋等,寶宋齋內珍藏著宋代文學家蘇軾書《醉翁亭記》著名碑刻。醉翁亭建築風格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粉牆漏窗,洞門曲流,小巧別致,風格獨特,讓人流連忘返。

西澗湖

西澗湖,亦名城西湖。位於琅琊區西部,為“滁州十二景”之一,同時也是琅琊山四大景區(城西湖、姑山湖、琅琊山、三古)之一。唐代滁州刺史韋應物曾留下著名山水詩篇《滁州西澗》。西澗湖緊靠滁城及京滬鐵路,屬長江水系,依傍在風景秀麗的琅琊山下,坐落在滁河支流清流河的小沙河上。由於的地理位置較高,地勢險要,該湖素有“滁城頭上的一盆水”之稱,是滁州城區重要的生活用水供應地。

豐樂亭

豐樂亭位於滁州市琅琊山旅遊區豐山腳下紫薇泉旁,為北宋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所建,親撰《豐樂亭記》記之,於亭間飲酒、題吟、會友、與民同樂,並命人在幽谷“雜植花卉”,“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花不開。”豐樂亭現存蘇東坡所書《豐樂亭記》石刻及“滁州十二景”詩畫。

新區

琅琊工業集中區

琅琊工業集中區位於市區北部,是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以工業為主的城市新區,也是“大滁城”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環境承載能力較強、要素成本較低、產業基礎和配套能力較好等綜合優勢。一期建設6平方公里,緊鄰南洛高速公路進出口。隨著集中區內道路、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商住、學校、醫院和公交站場等公共設施的配套齊全,琅琊工業集中區將以優越的區位、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和優美的環境,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資金、人才、技術的輻射,成為“產業集聚度高、質量效益好、投資環境佳、和諧發展優”的最具投資價值的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型工業園區。

琅琊新區

與此同時,位於滁城北部、用地面積約12.1平方公里的琅琊新區,作為市“13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琅琊區主攻“三大戰役”、鑄造“百億琅琊”發展的平台。一個以區級行政辦公及公共服務為領航功能,以市級休閒娛樂、旅遊度假接待、現代服務產業為主導功能,以現代生態居住為支撐功能的多元功能複合互動的綜合性城市新區指日可待。

政治

琅琊區委書記:高懷忠,男,漢族,1962年生,安徽鳳陽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現任琅琊區委書記。

琅琊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孫新安,男,漢族,1965年12月生,安徽無為人,大學學歷。

名人

歐陽修(1007年-1073年 ),江西吉安永豐縣人,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滁州太守,政績斐然,著《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聞名天下。

韋應物(737年~792年),中國唐代詩人,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詩風恬淡高遠,曾任滁州刺史,創作出名篇《滁州西澗》。

范常(生卒年不詳)字子權,號琅琊山人,元河南江北行省滁州人。歷任明元帥府都事、太平府知府、侍儀、翰林直學士兼太常寺卿、雲南左參政,追隨朱元璋東征西討,備受賞識。

榮譽

全國科普示範城區 全省首屆平安縣市區 全省綜治先進集體 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進單位
省商貿服務業發展示範區 全省首批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

琅琊八景

琅琊八景所指的古臨沂的8處自然景觀,有的已隨風而逝,有的已名不副實,有的已舊貌換新顏,過去琅琊八景所在處,現在是更加美麗的景致。

沂水拖藍藍幾許

沂水拖藍,又稱沂河拖藍。新版《沂州志》載,臨沂城東,沂河與祊河、涑河匯流後,形成清濁兩種水流,清流映藍天,像沂河中拖曳著一條藍色的彩帶,故稱沂水拖藍。古人極盡歌詠的沂水拖藍,今天的臨沂人知道的人不足三成,真正見過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謂“可遇而不可求”。去年9月在現在的鳳凰廣場三河交匯處,出現了涇渭分明的“沂水拖藍”奇觀。

古詩中的沂水拖藍,在臨沂城東。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的沂河已處在臨沂城中。古書上說的沂水拖藍也許因為她的少見而成為沂河美景,而今天煙波浩淼的1.2萬畝水面和綿延18公里的濱河大道、濱河景觀因為惠澤於民,而成為市民心中的最美。

泥沱雙月映古今

《沂州志》載:“(泥沱湖)在州南20里,中有圓洲,夏秋菱荷並茂,月夜泛舟,洲上香氣四來,花氣拂人,宛如仙境。”又《臨沂縣誌·湖泉》載:“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餘里,中有圓洲,水環如鏡,俗稱泥沱月色即此。”

月光蓮影里的泥沱湖雖然給了文人騷客詩情雅興,對世代生活在湖邊的百姓來說,夏秋之際的洪澇災害卻讓他們苦不堪言。村民改造讓泥沱雙月這一盛景消失於民國初年。

1992年,羅莊鎮黨委以泥沱湖原址為中心,開發了占地1480畝的雙月湖景區,將“泥沱湖”更名為“雙月湖”,成為羅莊區的標誌性景點。

目前,雙月湖等景點的開發建設已經列入羅莊區十一五旅遊景點規劃。因了那些美麗的詩句和傳說,雙月湖皓月當空、靜影沉璧的美景,就更值得期待。

蒼山疊翠翠如何

民國5年(1916年)《沂州志·山川志》載,蒼山“在州東九十里,山上可瞰東海,前有竇王墳,後有秦王柱,中有石室,世傳安期生、徐則升仙處。”

2000年11月14日上午10時,真正的蒼山疊翠奇觀在細雨初停、霧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現,一前一後,一虛一實,前後兩峰重疊,蒼蒼茫茫,鬱鬱蔥蔥,極為雄偉壯觀,持續了半個小時之久。當時氣象專家解釋,蒼山疊翠與海市蜃樓當屬同一原理。

蒼馬山旅遊區奇石千姿百態,造景形象逼真,神龜回望、五罐鼻等惟妙惟肖。植被復蓋良好,樹種豐富。由於本區距海較近,受海風惠澤,空氣濕潤,常有輕霧,是山東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為開展道教文化觀光和生態休閒為特色的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背景。

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為完好的,也許只有這座蒼山,並且,許多年前蒼山疊翠的勝景,今天依然風姿儼然。當有一天,喧囂打破寂靜,山林變得平和,這山,還會是眼前的樣子嗎?

平野曉霽換新顏

《沂州志》記載:在州治後東北,上有平野亭……外瞰沂、祊、涑水,內覽寺觀樓閣,晨中初曉,曙光甫開,爽心悅目。平野台為全城最高處,登高望遠,觀望城外,原野稼穡,鬱鬱蔥蔥,沂、祊、涑水岸邊柳綠桃紅;內瞰城中,樓閣亭榭,風光旖旎。

後歷經滄桑,平野台早已坍塌。在臨沂新城建設過程中,近似平野台的位置,可能難以尋覓,但類似於平野曉霽的景色,卻不罕見。沂河、祊河綠地系統景觀規劃,將這二灘綠地規劃設計了“九大廣場、十八個特色園區”。其中,沂河與涑河交會處北側的廣場——鳳凰廣場,將成為新平野曉霽的觀光台。

奮提銀弓射霄漢,敢叫日月換新顏。平野台雖然消失,但曉霽中所描繪的迷人景色,並沒有隨著大臨沂、新臨沂建設的腳步淡化。“四季多景色,處處皆迷人”,是眼下的臨沂城給我們的感受。

野館湯泉話炎涼

資料顯示,湯頭溫泉是全國聞名的四大天然甲級溫泉之一,有2100多年的歷史,與“三孔”、泰山、半島海岸線並稱為全國四大“國家號”資源。《沂州府志》詩讚“野館空餘芳草地,春風依舊見遺蹤”,將“野館湯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湯頭溫泉亦於1862年被載入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野館湯泉見證了世事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當前,“野館湯泉”的位置正在興建湯泉公館。湯泉公館緊靠小湯河東岸,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全部項目占地約50畝,一期工程5000餘平方米,包括河堤工程和沿河綠化在內,預算投資為2000萬元。

當前,溫泉開發能使蒙山旅遊區旅遊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旅遊季節性的影響。河東區近期斥巨資在湯頭街道建起一座嶄新的、綜合配套的度假城——湯頭溫泉旅遊度假城。

孝河凝冰說到今

孝河又稱孝感河,位於蘭山區白沙埠鎮境內。《臨沂縣誌》記載,其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經孝友村,至諸葛村入於沂。據《晉書》記載: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這就是廣為流傳的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地政府曾對王祥故里進行過初步開發。在原址上恢復了孝友祠,並對王氏宗祠進行了規劃,在河邊開闢了孝園,修建了孝河廣場。後來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開發停滯了下來。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的孝感故事的影響也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範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近幾年,我市借舉辦書聖文化節的時機,對孝河開發做了大量工作,並已形成規劃,招商工作也有了新的進展。另外,隨著我市行政中心的北移,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孝河,必定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神峰積雪雪映天

關於“神峰積雪”,可見的記載有兩種:其一,《臨沂縣誌》載“山東面白石皚皚,望之如雪,故府志以神峰積雪為八景之一雲”;其二,《沂州志》載“山陰積雪,四時不消,八景積雪即此”。

這是“神峰積雪”的得名原因,也是文峰山所獨有的奇妙之處。

元代所立季文子墓碑,大宋鹹平二年建造卻已毫無痕跡的龍王樓,泉水清冽、四時不乾的龍泉,革命事件蒼山暴動的紀念館,橫山慘案紀念碑,泰山行宮舊址,魯南區黨委書記趙鎛的墓葬,銀廠慘案紀念碑,還有文峰山主峰觀海峰。優美自然風景與這些人文風景的融合,使文峰山這座神峰讓人流連忘返。

作為琅琊八景之一的神峰積雪,是否還能夠在這魯南“小泰山”上再現?關於文峰山的旅遊開發仍舊在繼續討論中。它究竟能不能再給人們一個“神峰積雪”的美景,還需要大家拭目以待。

普照夕陽幾度紅

《沂州志》載:“在州治西南王右軍故宅,無庸渡江,逐王從之,余宅為焚,宮殿即曬書台,殿西山牆,每當日夕迴光返照,紅映可觀,雖地之聳高,實靈氣所鍾雲。”由於“永嘉之變”的緣故,王氏南遷,其故宅改為佛寺,唐代稱為開元寺,北宋為“天寧萬壽禪寺”,南宋為“普照禪寺”。金皇統四年(公元1114年)普照寺擴建時刻有《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即《集柳碑》),這就是對“普照夕陽”景觀的最好例證。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普照夕陽”的奇觀是有效地利用了光學的折射原理,透過普照寺西牆天窗的光線,照射在佛像身上,然後通過折射發散至四面八方,使整個佛堂都被夕陽的餘輝照亮,為當時著名的景觀。

1989年,市政府開始修復王羲之故居;2002年4月,為紀念王羲之誕辰1700年,市委、市政府又決定籌資對王羲之故居進行整修擴建;2005年5月26日,普照寺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正式向遊客開放。

要讓千年古剎在今日煥發新的光彩,就要與王羲之故居旅遊開發相結合,讓普照寺與書聖王羲之交相輝映,打造羲之文化品牌,讓臨沂的羲之文化發揚光大。

動漫琅琊

百鬼中排名第三,實力很強的鬼。額頭上刺青著“三”的字樣。

現在的職責是看守百鬼中排名第一的“老大”的魂,寸步不離,直到老大吸收了足夠的鬼氣甦醒為止。

表面上看是個不同於其他百鬼的、儒雅溫柔的人。但實際上也是相當心狠手辣的。

在若木一戰後打算讓老大吞掉三桑時,得知三桑已將命賣給了惡魔。

現在似乎正保護著老大的魂,雲遊四方收集鬼氣。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