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濉溪鎮距徐州機場50公里,距連雲港入海口200公里,2小時經濟圈輻射南京、合肥、濟南、鄭州等大城市群。是搶灘中西部,拓展黃淮海,占領大中原市場的戰略要地。歷史沿革
濉溪周圍地勢低洼,又處於黃泛區,加之東有濉河,西有溪河,所以舊時水患頻仍。溪河原於老城東匯入濉河,水從東來也匯入濉河的西流河相距甚近,每當汛期,溪河受洪峰侵入常倒灌成災。為除此患,明嘉靖年間水利總督白昂治濉時,將溪河入濉之口堵死,使其移至濉溪南黃橋入濉。此舉雖有所改善,但並未根除水患。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安徽巡撫高晉勘修濉河,看到濉溪口“宛在水中”,於是便命鳳陽知府項樟環濉溪城築堤防水,民感其惠,稱之為“項公堤”。直到清鹹豐年間,朝廷撥款,將溪河改道引入巴河(今王引河),才基本解除此處水患。明萬曆年間,徐溪口村民便在村四周挖壕築圩,既防水又起防衛作用。1855年(清鹹豐五年)捻軍首領張樂行攻占濉溪口,此後為抵禦捻軍,沿水圩四周築土城。1886年(光緒十二年)由地方紳士倡議,採取官府撥款、集市抽稅、商民捐款捐工等辦法,廢土城建磚城,於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竣工。城牆呈東西長、南北窄的不規則長方形,周長近3000米。1947年第二次解放後,該城被全部拆除。
明代時濉溪僅為相城鄉的一個農村集市,因為濉河水運之便,故商業日益興盛,釀酒業也日益發展。1646年(清順治三年)相城鄉移駐於此;1730年(雍正八年)宿州州同移駐,鏇撤;1865年(同治四年)鳳潁同知署由南坪集移駐於此。清末修建城牆後,濉溪有大發展,作為小城鎮,有居民約2000餘人。
建國後,1950年1月析宿縣西部新設濉溪縣,縣治設於濉溪鎮。1977年2月濉溪縣由宿縣地區劃歸淮北市。由於濉溪老城屬採煤塌陷區,所以該縣從70年代後期起在符夾鐵路以西的無煤地帶建起三縱六橫街道的新城,濉溪鎮面積擴大。 據說古時彼處有一徐姓人家,為往來過客提供食宿之便,故此處被稱為徐口子、徐溪口、濉溪口。明代濉溪僅為相城鄉的一個農村集市。清順治三年(1646年)相城鄉移駐於此;雍正八年(1730年)宿州州府移駐,鏇撤;同治四年(1865年)鳳潁府知署由南坪集移駐於此。1950年7月析宿縣西部新設濉溪縣,縣治設於濉溪鎮。
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
1969年改為城關鎮;
1983年改濉溪鎮。
1997年,面積73.8千米,人口10.3萬,轄東關、西關、南關、北關、二里、城西、八里、杜廟、趙圩、蒙村、花園、溪河、楊樓、李莊、王沖、五里郢、侯王、黃橋、房莊19個村委會和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大街、新城、濉河7個居委會。
2004年將濉溪鎮的慶相橋居委會、虎山北路居委會(鐵路以北)劃入淮北市相山區三堤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自然資源
該鎮煤炭電力資源豐富,濉溪縣境內16座煤礦,年產原煤3600萬噸,電力裝機總容量3000萬千瓦,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周圍200公里範圍內有國家大型礦業集團10多家,發展礦山機電製造業優勢獨特。濉溪還是全國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年產量120萬噸;畜、禽飼養量3500多萬頭(只),是投資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的理想之地。經濟發展
該鎮發展提速,產業突進。通過外來投資企業入駐和本地民營企業的發展,全鎮已形成以金沙服裝、銀海紡織等為主的輕紡工業基地;以中瑞農產品批發、華奧食用菌為主的農副產品批發和生產基地;以順發食品、魯南麵粉等為主的食品加工生產基地;以舒安達電動車、宇達礦機為主的機械製造工業基地;以淮海中瑞、華聯超市、順達商貿為主的三產服務業格局。2008年全鎮擁有各類大小企業近5000家,地區總產值可達18億元,財政收入1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安徽省“百強鎮”前列。先後被國家建設部、發改委等6部門列為全國重點名鎮;國家林業局授予綠化先進鎮;安徽省委授予“五個好”鄉鎮黨委;市(縣)委、政府授予經濟運行考核一類鄉鎮。該鎮園區開放,活力四射。濉溪鎮乾隆湖工業集中區是縣委、縣政府重點建設的五個鄉鎮園區之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距淮北市主城區5公里,園區一期、二期規劃占地面積近4000畝,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實現“五通一平”。全部建成後,可容納規模工業企業100家以上。園區以海納百川,廣迎四海的博大胸襟和磅礴之氣吸引大批客商前來投資,截止2008年9月該園已入駐建設芳萍紡織、金沙服裝、江漢服飾、銀海紡織、金緣服飾、蘊豐麻紡、金宇礦機、金源工貿、金牛源礦機、美愛家俱、樺森家居、華龍包裝等數十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