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湖[安徽省蚌埠市轄區]

龍子湖[安徽省蚌埠市轄區]
龍子湖[安徽省蚌埠市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子湖區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地處蚌埠市區東部,東、南與鳳陽縣毗連,西與蚌山區為鄰,北以淮河為界。轄區總面積161.68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11月,龍子湖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龍子湖區全區總人口243123人。 2013年,龍子湖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1.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 龍子湖區主要旅遊景點有龍子湖風景區、湯和墓、錐子山森林公園等。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史前時期,龍子湖區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

秦王朝建立後實行郡縣制,龍子湖區地域屬九江郡曲陽、鍾離等縣分領。

至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龍子湖區地域屬濠州鍾離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龍子湖區地域屬鍾離縣。
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龍子湖區地域屬鳳陽縣。

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民國一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淮泗道。龍子湖區地域劃屬鳳陽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龍子湖區地域屬蚌埠市。  

行政區劃

龍子湖區原名為東市區,原東市區轄7個街道,分別為:解放街道、東風街道、治淮街道、東升街道、宏業村街道、曹山街道、龍湖新村街道。2004年1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4號),調整蚌埠市部分行政區劃:東市區更名為龍子湖區; 從2004年始,龍子湖區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  

截至2014年11月,龍子湖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東風街道、延安街道、治淮街道、東升街道、解放街道、曹山街道、長淮衛鎮、李樓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子湖區位於東經117.36°-117.53°,北緯32.84°-32.98°,地處蚌埠市區東部,東、南與鳳陽縣毗連,西與蚌山區為鄰,北以淮河為界。轄區總面積161.68平方公里。  

地貌

龍子湖區屬黃淮海平原與江淮丘陵的過渡地帶,處於江淮分水嶺的末稍。境內以平原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傾向東南,自然坡降為萬分之一左右。龍子湖區座落於淮河南岸,區的東、南有曹山等山環繞,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種。  

氣候

龍子湖區 龍子湖區
龍子湖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與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帶,兼有兩個氣候帶的特點。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但因處在中緯度,冷暖氣團活動交鋒頻繁,且變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澇氣候災害發生,對農業生產有一定影響。
春季,龍子湖區上空北方冷高壓勢力逐漸衰退,南方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不斷增強,氣溫回升迅速,雨水趨多。因冷暖氣流互動頻繁,陰晴不定,氣溫多變,常有寒潮、晚霜凍、大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
夏季,經常受到東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多偏南風,降水集中,暴雨中常伴有雷電。汛期,淮河及境內諸河湖水位陡漲,易造成洪澇災害。入伏後,日照足,地面蒸發量大,時有伏旱出現。
秋季,上空北方冷高壓逐漸增強,降溫迅速,日溫差大,雨水減少,多為秋高氣爽天氣。但異常年份也出現夾秋旱,或出現陰雨連綿天氣,形成漬澇。
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壓控制,多偏北風,寒冷乾燥,雨雪稀少,常出現冬旱。有些年份遭寒潮南侵,氣溫急驟下降,又造成雨雪災害天氣。 

自然資源

植物

常見喬木有140餘種,包括:雪松、黑松、馬尾松、火炬松(台大松)、獐子松、金錢松(金葉松、金松)、赤松(日本赤松)、濕地松、杜松、羅漢松,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南洋杉,側柏(柏樹、扁柏)、鉛筆柏、圓柏(檜柏)、龍柏、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絨柏、塔柏、柱柏、垂柏、圓球柏(玉柏)、偃柏、米針柏、鹿角柏、翠柏、香柏、刺柏(台柏)、竹柏,廣玉蘭(荷花玉蘭、洋玉蘭)、白玉蘭等。  

常見灌木有70多種,包括:麻葉繡線菊、李葉繡線菊、珍珠繡線菊,華北珍珠梅、榆葉梅,皺皮木瓜,火棘,棣堂,洋薔薇、白花薔薇(野薔薇),月季,玫瑰,毛櫻桃,紫穗槐,錦雞兒,象牙紅(龍芳花),圓葉胡枝、毛葉胡枝(山豆花)、細梗胡枝,截葉鐵掃帚,歐洲山梅花(西洋山梅花)、繡球花(八仙花),芫花,糯米條,海桐,檉柳,木芙蓉(芙蓉花)等。  

常見栽培植物有200多種,主要有:小麥、大麥、水稻、山芋、黃豆、黑豆、青豆、蠶豆、豌豆、綠豆、豇豆、紅小豆、高粱、玉米、油菜、花生、芝麻、蓖麻、菸葉、薄荷、棉花、紅麻、黃麻、苘麻、檉麻、大白菜、甘藍、青菜、烏菜、菠菜、芹菜、疙瘩菜、辣椒、芫荽、蓮藕、蘿蔔、胡蘿蔔、黃瓜、蕃茄、白米莧、紅米莧、紅柳莧等。   錐子山西南半坡上一株銀杏古樹,植於唐代,樹齡在千年以上。樹高有20米,冠徑20.25米,胸徑2.16米。樹幹兩米高以下呈空心狀。  

動物

飼養的動物及魚類主要有:馬、黃牛、山羊、驢、騾、豬、水牛、兔、狗、貓、奶牛、綿羊、雞、鴨、鵝、鴿、鵪鶉、畫眉、百靈鳥、鸚鵡、鰱魚、鱅魚、草魚、青魚、甲魚、黃鱔、鯉魚、團頭魴、羅非魚、大阪鯽、金魚、珍珠蚌、蝦;飼養的昆蟲主要有蠶、蜜蜂等。    野生的動物、昆蟲主要有:野兔、野雞、獾、刺蝟、黃鼬、豹貓、夜鷹、蝙蝠、鼠、蛇、蟮、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大雁、小燕、喜鵲、烏鴉、麻雀、野鴨、斑鳩、鷺、布穀鳥、啄木鳥、鸕鶿、鵪鶉、龜、鱉、蟹、黑魚、泥鰍、田螺、蚌、蝸牛、沙蠶、蚯蚓、水蛇、螞蟥、稻田蝦、水蚤、水螽、蜈蚣、飛蝗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龍子湖區全區總人口243123人,其中:東風街道19237人;延安街道14882人;治淮街道22091人;東升街道38229人;解放街道51616人;曹山街道32551人;長淮衛鎮45095人;李樓鄉19422人。  

民族

龍子湖區唯一一個民族村,也是蚌埠市惟一的民族村:曹山街道馬村。馬村回族村位於蚌埠市東郊城鄉結合部,屬於“城中村”,常住人口3500人,流動人口6500人,村民90%以上為回族人民。  

經濟概況

綜述

龍子湖區 龍子湖區

2013年,龍子湖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億元以上招商項目到位資金29.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8500萬美元,同比2012年增長100%以上。實現財政收入7.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6%,其中地方收入5.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1.1%。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798元,同比2012年增長15%。  

第一產業

龍子湖區 龍子湖區

2013年,龍子湖區建成葡萄採摘園等特色農業種植基地4個,張巷500畝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初具規模。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全年累計流轉土地6910畝,擁有規模經營面積50畝以上的產業項目13個。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完成造林2679畝,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加快美好鄉村建設,總投資1.9億元的老山新村一期6.2萬平方米安置房主體工程即將竣工,韓葛-紅塔農民新村規劃設計完成。  

第二產業

2013年,龍子湖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1.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44戶。重大工業項目取得突破,中航三鑫減反射蓋板項目、日產150噸電子信息超薄基板、中建材光伏發電集中套用、三聯木藝包裝材料退市進園擴建、路泰環保路用材料、眾普新光源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區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4家,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8億元,增長19.5%。神州機械舾裝平台項目、宏業藥業小容量注射劑及乾粉針劑項目等一批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投產。液力機械液壓器件實驗室被批准為省級工程實驗中心。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完成專利申請724件,通過國家科技進步區驗收。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協助企業融資近2.5億元,新增工業用地指標650餘畝;積極協調市供電部門解決中航三鑫、玻璃新材料產業園、台嘉玻纖等項目供電問題,淮光變電所、解放路變電所建設被列入市重點項目。  

第三產業

2013年,龍子湖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全區限額以上商貿服務企業達到61家,新增15家。大潤發超市、安德數碼廣場、新城二手車市場等大型市場拉動效應明顯。玉金香五星級酒店、中華白玉精品市場等項目基本建成。東方新天地購物中心、香榭蘭亭商業步行街、金潤國際廣場等商業地產正在加快建設。文化旅遊業逐步壯大,新創建省市級旅遊品牌2個。全區擁有物流企業80餘家,有43家工貿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平台,有效增強了商貿服務業態的活力。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龍子湖區擁有公辦中國小、幼稚園共34所,其中:初級中學5所、完小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鄉鎮中心國小2所(下轄村小13所)。全區中國小共有在校學生14603名,其中國小11669名,中學2934名。公辦幼稚園2所。全區中國小(幼稚園)共有教職工2133人,在編在崗人員1155名。其中國家、省、市、區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等名師221名。離退休教職工985人。

2013年,龍子湖區全年教育支出940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2%。完成了校安工程和延安路幼稚園等3個學前教育項目工程,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85%以上,實驗幼稚園成功創建為省一類幼稚園,東升公共服務中心創建為省級社區教育示範街道。  

龍子湖區轄區內有安徽財經大學(東校區)、蚌埠醫學院(新校區)、蚌埠學院(新校區)、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等4所高等院校,有中央研究機構2所,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萬餘人。

衛生

2013年,龍子湖區建成東升、解放等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風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為省級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107%,超額完成蚌埠市下達的年度籌資目標。  

文化體育

2013年,龍子湖區完成了區文化館達標改造工程,區圖書館主體工程竣工,建成6個農民體育健身示範點、2個社區俱樂部。區文化館、李樓鄉綜合文化站、農家(社區)書屋實現了全部免費開放。  

社會保障

2013年,龍子湖區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354人,轉移農業勞動力312人,實現無“零就業”家庭目標。新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456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24072人,新征地農民參保率達100%。老齡補貼全面落實,李樓鄉敬老院完成主體建設,龍河、東風等6個社區的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投入使用。住房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基本建成公租房334套1.8萬平方米,新開工公租房200套1.2萬平方米;全年廉租房實物配租入住109戶,發放租賃補貼512.9萬元,惠及2024戶低收入困難家庭。  

交通

蚌埠南站 蚌埠南站

龍子湖區作為蚌埠市東大門,蚌埠火車站、蚌埠南站和長途汽車站坐落在轄區。合徐、蚌寧高速公路經轄區周邊而過。轄區內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鐵海聯運的貨櫃貨運站,可直接辦理貨物的出口運輸,汽運貨櫃當天可抵達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連雲港、濟南、西安、武漢、南昌等城市;轄區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旅遊

龍子湖 龍子湖

龍子湖區主要景點有龍子湖風景區、錐子山森林公園、湯和墓等。

龍子湖風景區位於蚌埠市內,由龍子湖、曹山、雪華山、錐子山組成,面積約2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8平方公里。區內有明朝大將、抗倭英雄湯和墓,千年銀杏樹,棲宕寺廟宇;又有人文景觀:如漁趣苑,淮河風情園、水上樂園,龍湖度假村,龍湖山莊等。  

歷史文化

蚌埠具有非常典型,堪稱與黃河文化相媲美的淮河流域文化,從荊塗文化延伸到楚漢文化,承繼到大明文化,歷史發展的脈絡十分清晰。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時間都可以在5917平方公里的珠城大地找到歷史的印記。

地處蚌埠東部的龍子湖區,楚漢文化有著極為明顯的印記,這裡有以漢代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當年的練兵場,名曰:“曹山(也稱雙龍山)”;有吳國著名大將魯肅駐兵建城的“東、西魯山(因兩座山形似兩個火爐,因此又被稱為東、西爐山)”;有建於漢平帝永平年間的棲岩寺。上述遺址、遺存形成了淮河流域“三國時期”重要的文化遺存。

與漢文化相對應的是從人文、到歷史、到地理的大量明文化遺蹟、遺存。這些遺蹟、遺存與鳳陽的明朝開國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與南京市形成一道形成中原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文化開篇歷史。拓展了具有特色的明文化旅遊觀光帶。一是以龍子湖為標誌的山水觀光帶。二是與龍子湖山水相依的雙龍山(也叫曹山),形似兩條巨龍,頭頭相抵,尾尾相呼,俯臥在龍子湖邊,形成絕佳的山水畫面。三是長淮衛鎮。該鎮為千年古鎮,建於唐宋,北臨淮水,明代朱元璋建中都城,曾定為中都八衛之一,始稱長淮衛。該鎮有著名的“十王四妃墓”(朱元璋叔父壽春王等三代合葬墓)和明代駙馬黃曾和兵部尚書單安仁墓。  

著名人物

李佐臣(1901~1970),本名廷輔,出生在鳳陽縣長淮衛(今屬蚌埠市郊)一個藥商家庭。民國25年,鳳陽一帶疫癘流行,死亡者越來越多,一些鄉鎮一片淒涼。許多醫生因懼怕傳染,不敢冒然進入疫區。李佐臣不顧危險,毅然而入,用中草藥救活了不少病人,疫癘得到控制,被當地民眾譽為“活神仙”。  

劉鳳鳴(1912~1983),出生在安徽鳳陽長淮衛一個民間藝人的家庭。他原名劉東山,8歲從藝,跟隨父親學習吹嗩吶。15歲那年,赴鳳陽縣城高氏鄉紳家裡辦事,與另幾個嗩吶班子“對棚”①,東山使出渾身解數,大展吹奏技能,“吹”敗了所有在場的嗩吶班子,名噪一時,有“東山喇叭”之譽。從此,他改名為劉鳳鳴,有在鳳陽一鳴驚人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