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 正黃、 正白、 正紅、 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 鑲黃、 鑲白、 鑲紅、 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 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 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點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 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征,軍械糧草自備。入關以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清定都北京以後,絕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在北京附近,戍衛京師的八旗則按其方位駐守,稱駐京八旗,俗稱京旗,實即禁軍。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駐全國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地,稱駐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9等。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 八旗興辦宗室覺羅學、官學等,課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清初定滿漢不通婚,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實際上民間早已通婚。
八旗的興衰 清軍入關, 滿族人口大量湧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閒散人口,清政府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八旗官兵因此獲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數靠本人帶同家屬從事耕種,後多迫於生計被典押出去。清統治全國以後,八旗兵丁生計日漸拮据。清王朝雖採取了種種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計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陷於貧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的消亡
八旗制度從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復滅,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為發展和鞏固中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為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滿族社會的發展,更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嬗變,八旗制度中落後的一面也日益明顯,嚴重地束縛了滿族人民的發展,在征戰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小。八旗制度與清王朝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個歷史過程。
清初將領
1636年遠征朝鮮
固山 ,滿洲正黃旗人,姓哲爾德,世居界凡。初任佐領,天聰三年,征明,固山偕驍騎校僧錫、閒散達蘭從 揚古利為前哨,攻永平、遵化。達蘭先登,圍明都,固山步戰大紅門,上下高坡,騰躍如飛,明兵奪氣,涿州援兵至,敗之。
崇德元年,復隨揚古利征明,攻順義,僧錫先登。十二月,太宗親征朝鮮,豫親王 多鐸等先驅,圍其國都,固山等從,屢斬馘。朝鮮國王 李倧遁南漢,追圍之。太宗至臨津江,冬暖冰泮,多鐸令僧錫等潛測江水,欲浮馬以濟。僧錫等夜至,大風,冰復堅,還報,大軍安驅而渡,抵南漢山城西。二年正月,全羅、忠清兩道巡撫、總兵來援,多鐸與揚古利迎戰,揚古利率僧錫冒霧馳擊,援兵敗走。復依山列陣,矢石如雨,僧錫與雲騎尉鄂海,參領特穆爾,佐領弼雅達、阿紐、都敏俱力戰,歿於陣。
進逼山頂敵營,敵兵棄馬遁。達蘭率二十人乘夜用雲梯襲南漢山城,先登,中槍卒。又命分兵攻江華島,將渡江,敵船百餘,分兩翼以拒,舟師從中沖入。固山手發紅衣炮,皆敗竄,既登岸,鳥槍手千人,複列岸以拒,固山力戰陣亡。大兵繼進,盡殲其岸兵,遂克江華島。李倧降,朝鮮以定。